第139節 奉旨完婚

熱鬧過後,馬周向他們講明,這次回鄉主要目的是奉聖旨請家人到長安定居。

馬大哈、嫂子、楊筱紫、郭霄天、長腿、熊貓等人雖有些捨不得離開馬莊村,可他們更捨不得與馬周天各一方,最後都點頭答應了。

老族長、天官以及鄉親堅決不同意!他們的理由很簡單,你馬周不能就這麼拋棄鄉親們!這裡的每一磚每一瓦都是你幫着建起來的,現在你轉身走了,讓人莊子的人天天想着你嗎?

馬周開導他們,說以後抽時間常回來看看。這裡是自己的根,永遠不會忘記鄉親們。天下還有更多貧苦的鄉親還沒過上富裕的日子,而他要幫助李世民陛下,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條,使所有人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

老族長境界高,首先明白馬周寬闊無際的胸懷。他把天下當作故鄉,把大唐數以千萬的臣民當作鄉親,他心裡裝着天下,裝着青史留名。真把馬周留在馬莊村,反而害了他,也對不起天下百姓!

說白了,馬莊村格局太小太小,只有廣袤的九州大地,才佩得起馬周激奮昂揚的奔馳,也只有源遠流長的青史,才容得下馬周大海般的心胸!

縱有不忍,馬莊鄉親也只好含淚送走馬周。

村子裡留下的馬家老宅,老族長當寶貝一樣守候着。想念馬周時,就來看看。沒人的時候,還偷偷抹一把老淚。不過,旋即又笑出聲,他早料到馬周不會一直呆在馬莊村。現在去了長安,做更大的事業。不正是他一直盼望着的事情嗎!

去長安的路上,馬周帶着家人遊山玩水,優哉遊哉。每到一處,都把當地有名的風味小吃吃了個遍。不但家人跟着馬周享足了口福,就是從長安帶回來的一幫僕人。也讚不絕口!若不是跟着馬周走這一趟,哪能瞭解那麼多異地風情,吃這麼多人間美味!

回到長安,中書舍人府邸果然建成,雕樑畫棟,曲尺走廊。假山池沼,綠樹紅花,端的是高大氣派、卓而不凡。

馬周帶着家人住進去,缺東少西時,有僕人幫着去買。一天時間把家裡安排得井井有條。只不過馬周還沒與兩名美女圓房,有聖旨放在哪裡,得由李世民主持做證才能完婚!那麼多年都等了,也不差這幾天。

第二天早朝,馬周向李世民稟明情況,懇請陛下賜婚。

挑選良辰吉日,李世民到中書舍人府親自主持婚禮,給足了馬周面子。

中書舍人府上。張燈結綵,燈火通明,人來人往。熙熙攘攘,比長安市坊還要熱鬧幾分。

滿朝文武,不管支持馬周還是不支持的,都送來厚厚的一份賀禮。皇帝都來了,你卻不來?你的官職比皇帝還吊?,還是多長一顆腦袋不怕皇帝砍?

這次。馬周又收到數不勝數的財富,包括李世民贈送的金銀器物。以及價值連城的珍寶。馬周可謂財丶色雙收!

一天時間內,馬周笑納兩大美女入洞房。場面之熱鬧,連李世民都萬分感慨!

李世民對馬周悄悄地說:“便宜你這個小郎倌了,朕吃虧了啊!朕拜堂成親的時候,還在隋末時期,天下烽煙正起,婚事辦得很清貧!要是像現在這麼熱鬧的場面,朕看了都想再結一次婚啊!”

看看四周沒人注意,馬周湊到李世民身邊,低聲調侃他道:“拉倒吧啊!陛下哪天不是新婚?哪天不是當新郎倌?我們小百姓才追求拜堂成親這種表面形式,而你是無名有實,天天都在結婚啊!”

李世民心領神會,手指馬周滿意地哈哈大笑,足智多謀的馬周還有這般風趣的一面啊!

喜宴進行一半,李世民回宮批改奏摺,馬周趕忙把他送走。喜宴直到深夜,家裡客人才慢慢散去。家裡的僕人打掃滿地狼藉。

馬周迫不及待推開郭霄天的房門,拿着稱竿挑掉紅蓋頭,只見粉面含春,兩腮如桃,雙手疊加放在修長的腿上,坐在牀榻邊安馴得像小無辜的小羔羊。便笑道:“折騰這麼長時間,費了那麼多功夫。三年了啊,今天夜裡,我才真正擁有你!”

郭霄天忽地站起來,板着一張俏臉,不由分說把馬周洞房外面推:“去去去,人家纔不稀罕你!那邊的洞房還有一個美人等你吶,你去擁有她吧!”

馬週一臉愕然!無奈地搖搖頭,來到楊筱紫的洞房前。

結果,房門從裡面結結實實的槓着,推都推不開。

隔着房門,馬周央求好長一陣子,楊筱紫也不開門,理直氣壯的讓馬周找郭霄天。

兩名妻子都不開門,都把馬周往對方房裡推,馬周無奈一笑,撩衣服坐在臺階上休息。這都是什麼人啊,辦的什麼事啊!明明一天娶了兩房嬌滴滴的妻子,正要過那神仙都要眼饞的日子,她們卻把新郎拒之門外!今晚自己可是最重要的角色啊!沒有我,你們還不是和以前一樣空守洞房?

馬周憤憤不平,望着如水的月色和空寂的夜空,激動的心情慢慢平息下來。

這座府邸的規模並不大,可是,後花園卻非常大!說明,李世民陛下給自己留足了擴建的餘地。將來,再進一步,就是中書大夫,通議大夫、中大夫、中書令。做到中書令,正三品之職,相當於丞相級別,也算到頭了!

現在的中書舍人只是前進途中的一個短暫的插曲,日後,還有更輝煌的日子等着自己面對。官階超高,面對的對手越狡猾,也越難對付。

不管面臨的困難多麼巨大,也要冷靜面對,左右逢源,更不能淪落成別人的棋子,要掌控自己的命運,掌控大唐的走勢!

想辦法必需先接觸到一個人,只有接觸到這個人,將來的激烈衝突中,纔不被掃地出門!而要接觸到這個人,必需重操舊業,繼續做交椅生意!把交椅生意做到大唐的每個角落,甚至吐蕃、突厥、天竺以及更遠的地方。

沒有富可敵國的財富,又怎能面對將來的天劫?

將來,能給自己出謀劃策,打理裡裡外外生意的人,必定是楊筱紫。郭霄天性子純潔,做妻子還算合格,而幫自己把事業越辦越紅火,她就力不從心了!

可是,到現在,也不知道楊筱紫究竟是什麼身份。

今晚,必需叫開她的門。

正想着,身上忽然一暖,一件厚厚的毯子披在了身上。

一雙溫柔的手,替馬周掖了掖,柔聲道:“官人,夜裡涼,進房安歇了吧!”

第27節 夜半怪異聲第125節 城門作亂第179節 爭執第189節 歸位第185節 殺與藏第87節 人間妖孽第53節 不信你不笑第32節 投送懷抱第156節 皇帝賜婚第145節 重操舊業第58節 啼笑皆非第142節 護犢子第46節 送子觀音第122節 喝酒撒潑第35節 一吻定乾坤第117節 一杆打淨第153節 祛疾第61節 意外補償第143節 打抱不平的太子第12節 詭異的約會第182節 萬萬沒想到第61節 意外補償第108節 一鳴驚人第91節 暗室密謀第150節 竹躺椅的象徵第11節 竹林約會第81節 疑無路第138節 赤誠相見第190節 功德大圓滿第94節 風滿樓第126節 枯木盤根第110節 好粗的腿第7節 貓膩第102節 道袍飄飄第57節 重口味第158節 道士攔路第8節 奇怪小娘子第102節 道袍飄飄第172節 培養第40節 痛打落水狗第78節 倒貼第84節 淮安王第46節 送子觀音第44節 拼酒第43節 讀天書第145節 重操舊業第124節 是非之地第82節 地包天第99節 惡戰第145節 重操舊業第180節 龐然大物第15節 約法三章第44節 拼酒第127節 身處漩渦第186節 事了拂衣去第46節 送子觀音第28節 開門見紅第12節 詭異的約會第23節 必有迴響第88節 石化第69節 癌症第79節 吵架第32節 投送懷抱第175節 虛僞的儒家第179節 爭執第156節 皇帝賜婚第128節 製造聲勢第137節 不爭之爭第139節 奉旨完婚第132節 反打一耙第115節 百鳥朝鳳第115節 百鳥朝鳳第95節 別開生面第116節 馬踏飛燕第123節 解甲歸田第37節 鼠狼霸道第153節 祛疾第92節 佈下天羅網第168節 用藥如用兵第75節 美人計第11節 竹林約會第103節 恍惚如夢第45節 咄咄怪事第102節 道袍飄飄第8節 奇怪小娘子第184節 誅心殺第50節 學霸第131節 順藤摸瓜第165節 奪鏑第39節 一敗塗地第157節 告御狀第125節 城門作亂第108節 一鳴驚人第160節 往事並不如煙第146節 新龍椅第50節 學霸第174節 外儒內法第73節 化敵爲友第174節 外儒內法
第27節 夜半怪異聲第125節 城門作亂第179節 爭執第189節 歸位第185節 殺與藏第87節 人間妖孽第53節 不信你不笑第32節 投送懷抱第156節 皇帝賜婚第145節 重操舊業第58節 啼笑皆非第142節 護犢子第46節 送子觀音第122節 喝酒撒潑第35節 一吻定乾坤第117節 一杆打淨第153節 祛疾第61節 意外補償第143節 打抱不平的太子第12節 詭異的約會第182節 萬萬沒想到第61節 意外補償第108節 一鳴驚人第91節 暗室密謀第150節 竹躺椅的象徵第11節 竹林約會第81節 疑無路第138節 赤誠相見第190節 功德大圓滿第94節 風滿樓第126節 枯木盤根第110節 好粗的腿第7節 貓膩第102節 道袍飄飄第57節 重口味第158節 道士攔路第8節 奇怪小娘子第102節 道袍飄飄第172節 培養第40節 痛打落水狗第78節 倒貼第84節 淮安王第46節 送子觀音第44節 拼酒第43節 讀天書第145節 重操舊業第124節 是非之地第82節 地包天第99節 惡戰第145節 重操舊業第180節 龐然大物第15節 約法三章第44節 拼酒第127節 身處漩渦第186節 事了拂衣去第46節 送子觀音第28節 開門見紅第12節 詭異的約會第23節 必有迴響第88節 石化第69節 癌症第79節 吵架第32節 投送懷抱第175節 虛僞的儒家第179節 爭執第156節 皇帝賜婚第128節 製造聲勢第137節 不爭之爭第139節 奉旨完婚第132節 反打一耙第115節 百鳥朝鳳第115節 百鳥朝鳳第95節 別開生面第116節 馬踏飛燕第123節 解甲歸田第37節 鼠狼霸道第153節 祛疾第92節 佈下天羅網第168節 用藥如用兵第75節 美人計第11節 竹林約會第103節 恍惚如夢第45節 咄咄怪事第102節 道袍飄飄第8節 奇怪小娘子第184節 誅心殺第50節 學霸第131節 順藤摸瓜第165節 奪鏑第39節 一敗塗地第157節 告御狀第125節 城門作亂第108節 一鳴驚人第160節 往事並不如煙第146節 新龍椅第50節 學霸第174節 外儒內法第73節 化敵爲友第174節 外儒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