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節 往事並不如煙

李世民盯着臺下陰風中似乎隱太子李建成模樣的人馬,眉毛擰成一團,嘴脣因爲過份激動而發紫,雙手大力緊握欄杆,隨時都因用力過度而把欄杆擰斷。

“道長此舉何意?”李世民驀然轉過身,盯着袁天罡的眼睛,發怒的雄獅般低聲咆哮!恨不得把袁天罡當即碎屍萬段。這段過往舊事,是李世民心中最隱秘的痛,最不願意被人提及的瘡疤!

正因爲心裡裝有一段不願被別人提起的傷楚,李世民才發誓要把大唐治理得井井有條,給天下所有老百姓一個安定的環境,使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衣穿。讓人唸叨着他的好,使人忘掉他採取不光彩的手段奪取皇位的事實。

因殺兄戮弟之事,老皇帝李淵與李世民形同陌路,父子間那份天倫親情幾乎蕩然無存。李世民得到了天下,得到了名聲,卻失去了最親近之人的親情。身有天底下至高無上的權利,面對親人卻束手無策,這份深入到血液中的無奈,這份深入到骨子裡的孤獨,這份相見相識卻無法相親的傷心,無法向任何一個外人訴說,哪怕一句也不行。

李世民只能把這段往事深深埋藏於心底,再也不忍面對它們。只在在某天一個日落的傍晚,光明隱去,黑暗降臨之時,一個人感受着來自底心的恐懼!只在某個夜晚大汗淋漓的惡夢中,驚恐地向索命的兄弟們苦苦求饒。每逢傳統的節日。大家穿紅掛綠,喜笑顏開,享受着大唐境內一般無二人熱鬧和歡娛。而李世民仍然在太極宮內,一個人享受着那份如影隨形的落寞。

現在,袁天罡不識時務地把這段往事重演一遍,深深刺激了李世民,使他感情失控,猶如泄洪的閘門般洶涌如怒!

馬周趕忙走過去,勸李世民:“陛下息怒。千萬要息怒!臣經爲,道長此舉。定有深刻的用意。還請陛下耐心,千萬不要動怒!”

在馬周的勸說下,李世民的情緒慢慢穩定下來,語氣卻仍然生硬。指着袁天罡怒道:“你有何用意,現在就講出來!若是不能說服朕,今天就別想走出這片樹林!”

“貧道既然能悠然而來,自然也早就預料到,可以悠然而離去。大唐陛下不會因爲貧道而再行殺戮,不然,你也不會坐到大唐的至高無上的那把寶座之上!”

受到李世民的死亡威脅,袁天罡仍然面不改色,與二人談笑自若。只見他大袖飄飄。朝臺下的陰風信手一拂,悽慘的陰風登時消失乾乾淨淨,一片仙風隨之撲面而來。空氣中傳來一襲芬鬱花香,包裹着臺前臺後,使三人心胸爲之一爽!

這時,臺下出現一隊人,看相貌還是隱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只不過他們二人都身披金光燦燦的盔甲。面色紅潤如霞,兩眼之中滿是詳和之氣。手中拿的不再是兵器而是象牙笏。見到三個人,他們略一舉手,施了一禮,並不說話,只是微笑地看着臺上的三人。

“這這這——這又是怎麼一回事?”李世民更加驚訝。前後變化迅速,使李世民短時間內想不明白。

袁天罡沒有回答李世民的問話,轉身對馬周支支下巴,說道:“解鈴人還需繫鈴人,這段往事就由馬侍郎親自來解釋吧?”

“我?”馬周雙眼迷茫問道:“我怎會知道,眼前這種怪異的現象,究竟是怎麼回事?還請道長指點迷津!”

袁天罡笑道:“在這個世界中,你是馬侍郎,將來的馬中書,不久以後的馬太傅。在另外一個世界中,你卻是華山素靈宮的仙官,鳳凰山之旅,難道忘得一乾二淨麼?”

“仙官?華山?”李世民也一臉的疑惑,難道大唐之外還有另一個自己不曾知道的世界存在着?便問馬周道:“這究竟發生了什麼事,還請馬侍郎告訴於朕!”

馬周嘆了一口氣,緩緩稱道:“臣在新豐客棧遇到陛下那天,也遇到了眼前這位道長。在他的指點下,臣遇到一位騎青牛的老者,在老者的指引下,臣登臨鳳凰山,在哪裡遇到一位仙人,警告臣說,大限將至,囑臣以後不要飲酒。”

“臣私下推測,那騎青牛的老者,當是道家始祖李耳。臣後來得知,也就是那天,發生了玄武門之事。臣推測,隱太子以及齊王都被了一陣風颳走,他們應該是在另外一個世界生存下來,並且榮登仙境。剛纔陛下所見,就是仙境中的隱太子和齊王。”

他們二人並沒有真正的死去,而是生活在另外一個世界,而且還搖身一晃榮升成爲仙人?李世民喜憂參半,不知道該喜還是該憂慮!若馬周所說是事實,他一直耿耿於懷的對不起兄弟手足之事就可以煙消雲散!憂慮的是,假如他們二人重整兵馬,向他討要本該屬於他們的皇位,那麼又該如何面對?還還是不還?

李世民又緊扶馬周的肩膀,使勁的晃動,把馬周晃如風中之苗,問道:“既然你是華山仙人,有沒有辦法讓朕與隱太子見面交談?朕有許多話想要告訴他,朕錯了,朕不該向骨肉舉起無情的屠刀!”

馬周輕輕把李世民的手從自己肩膀上挪天,安慰他道:“陛下,臣事後也曾重返鳳凰山,可是,順着原來的路重走一遍,再也尋不到鳳凰山的痕跡。仙人這種事,可遇而不可求。只要陛下心誠,早晚會遇到的,但肯定不是現在,而是將來某個時候,某個陛下也料想不到的時候。一定會遇到隱太子他們的,甚至,太上皇也會再次遇到。”

李世民又問袁天罡:“馬侍郎所說是真的麼?他不是在騙朕吧?”

袁天罡道:“精誠所至,金石爲開!何況陛下把大唐治理得歌舞昇平,上天早就注意到陛下的功德,已經把你列入仙班。在這個世界的任務完成以後,陛下一定會見到你最想見到的人。”

李世民大喜,又恢復了大唐統治者的自信,大手一揮,豪邁地說:“只要道長所說屬實,能使朕見到逝去的親人,天下所有的名山大川,都劃撥給道長管轄。而且,馬侍郎也將提拔爲馬中書!”()

...??

第115節 百鳥朝鳳第70節 真真假假第52節 搭戲臺賣線頭第97節 火爆混戰第25節 一種手段第106節 李代桃僵第40節 痛打落水狗第97節 火爆混戰第145節 重操舊業第27節 夜半怪異聲第173節 對決第181節 陰謀第55節 要命的酒席第55節 要命的酒席第7節 貓膩第5節 族長的面子第155節 金童玉女第46節 送子觀音第104節 棒槌娘子第56節 誰下的手第2節 虎跳崖第25節 一種手段第173節 對決第178節 焦點第149節 開發礦山第49節 陽謀第181節 陰謀第62節 告秘第188節 艱難修道第143節 打抱不平的太子第134節 滿載而歸第15節 約法三章第97節 火爆混戰第84節 淮安王第94節 風滿樓第107節 四請聖賢第132節 反打一耙第186節 事了拂衣去第2節 虎跳崖第43節 讀天書第107節 四請聖賢第142節 護犢子第31節 橫刀奪愛第60節 一口濃痰第92節 佈下天羅網第50節 學霸第66節 交椅之變第104節 棒槌娘子第182節 萬萬沒想到第62節 告秘第144節 考較第68節 真假倆騙子第33節 殺人不見血第105節 英雄落淚第176節 三權分立第74節 暗中調動第36節 冰火兩重天第94節 風滿樓第120節 隔牆偷聽第63節 誰告秘第100節 餘音嫋嫋第69節 癌症第63節 誰告秘第84節 淮安王第101節 一字之差第172節 培養第88節 石化第187節 深藏功與名第115節 百鳥朝鳳第83節 風雲變幻大王旗第16節 第一桶金第132節 反打一耙第119節 皇宮鬧鬼第55節 要命的酒席第190節 功德大圓滿第109節 宇文士及第156節 皇帝賜婚第155節 金童玉女第55節 要命的酒席第53節 不信你不笑第135節 與人分享第173節 對決第115節 百鳥朝鳳第165節 奪鏑第115節 百鳥朝鳳第121節 兩尊門神第102節 道袍飄飄第144節 考較第181節 陰謀第128節 製造聲勢第178節 焦點第169節 木牛流馬的啓示第190節 功德大圓滿第87節 人間妖孽第67節 空手套白狼第167開藥第32節 投送懷抱第142節 護犢子第63節 誰告秘第24節 一雙繡花鞋
第115節 百鳥朝鳳第70節 真真假假第52節 搭戲臺賣線頭第97節 火爆混戰第25節 一種手段第106節 李代桃僵第40節 痛打落水狗第97節 火爆混戰第145節 重操舊業第27節 夜半怪異聲第173節 對決第181節 陰謀第55節 要命的酒席第55節 要命的酒席第7節 貓膩第5節 族長的面子第155節 金童玉女第46節 送子觀音第104節 棒槌娘子第56節 誰下的手第2節 虎跳崖第25節 一種手段第173節 對決第178節 焦點第149節 開發礦山第49節 陽謀第181節 陰謀第62節 告秘第188節 艱難修道第143節 打抱不平的太子第134節 滿載而歸第15節 約法三章第97節 火爆混戰第84節 淮安王第94節 風滿樓第107節 四請聖賢第132節 反打一耙第186節 事了拂衣去第2節 虎跳崖第43節 讀天書第107節 四請聖賢第142節 護犢子第31節 橫刀奪愛第60節 一口濃痰第92節 佈下天羅網第50節 學霸第66節 交椅之變第104節 棒槌娘子第182節 萬萬沒想到第62節 告秘第144節 考較第68節 真假倆騙子第33節 殺人不見血第105節 英雄落淚第176節 三權分立第74節 暗中調動第36節 冰火兩重天第94節 風滿樓第120節 隔牆偷聽第63節 誰告秘第100節 餘音嫋嫋第69節 癌症第63節 誰告秘第84節 淮安王第101節 一字之差第172節 培養第88節 石化第187節 深藏功與名第115節 百鳥朝鳳第83節 風雲變幻大王旗第16節 第一桶金第132節 反打一耙第119節 皇宮鬧鬼第55節 要命的酒席第190節 功德大圓滿第109節 宇文士及第156節 皇帝賜婚第155節 金童玉女第55節 要命的酒席第53節 不信你不笑第135節 與人分享第173節 對決第115節 百鳥朝鳳第165節 奪鏑第115節 百鳥朝鳳第121節 兩尊門神第102節 道袍飄飄第144節 考較第181節 陰謀第128節 製造聲勢第178節 焦點第169節 木牛流馬的啓示第190節 功德大圓滿第87節 人間妖孽第67節 空手套白狼第167開藥第32節 投送懷抱第142節 護犢子第63節 誰告秘第24節 一雙繡花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