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死間失敗

趙染簡直是極度茫然。暗忖劉曜怎麼出人意料之舉接二連三,讓人反應不及應接不暇。他滿腹疑惑的將目光移到了那怒目而睜的人頭上,看了片刻,忽而心中一跳,失聲道:“這,這人面熟的緊,嘶……莫不是殷凱的?”

劉曜冷笑起來。“不錯。此人正是殷凱的兄弟,叫做殷旋。他便是本王爲何遲來兩日的直接緣由。”

趙染被劉曜的一系列言行舉止徹底打懵。他半張着嘴,望望劉曜,又盯着那人頭看了好一會,末了搖搖頭。

當年殷凱曾被晉廷任命爲副將,協助他守禦蒲版。因爲二人相處甚歡,意氣互投,又見殷凱也確實是一條勇武過人的漢子,所以趙染在下決心投降匈奴漢國時,並沒有設計除去殷凱,反而掏心掏肺的一通勸說,最終成功的將殷凱一起勸反。

隨後殷凱被漢國任命繼續做趙染的副手,撥在趙染麾下。趙染殷凱二人都挺高興,因着是故舊之人,相處起來格外契合,省去了許多麻煩。趙染也差不多開始將殷凱視爲股肱心腹,着意將殷凱培養成自己班底的重要副貳。孰料去年一場戰鬥,殷凱被晉軍俘虜,沒多久就被處決了,爲此趙染還嗟嘆傷感了好一陣。

此刻趙染腦海中急轉。這殷旋,乃是殷凱的親弟,應該不會認錯。當初在蒲版時,殷旋去過兩次,趙染也當面見過,故而對這個面目和殷凱很相似的殷旋,頗有印象。只是不知如今怎麼會無端的命喪劉曜之手?

想的腦袋發疼,也不得要領。趙染捕捉着劉曜的神色,遲疑着道:“大王,這本也是末將故舊之人,不知如何冒犯了大王?”

劉曜冷哼一聲道:“此人當日找到軍前,直說要歸降於本王。本王本不欲留他,但他捶胸頓足,說兄長被晉廷殺害,他銜恨在心,現在終於找到機會得以逃脫,前來投效新朝。本王見他口口聲聲要爲兄報仇,忠心事我,便想起殷凱總也算是爲我大漢國喪的命,便將此人留在了帳中聽用,連着數日,都很是忠勤幹練,我還暗道失一兄而得一弟,也還不錯。”

說着,劉曜將長髯一捋道:“孰知這殷旋,乃是心懷叵測,接近本王乃是爲了刺殺於本王。那天藉口有要事密奏,先請屏退左右衛卒。還好本王多了個心眼,便叫衛卒只退至帳門外。那殷旋估計機會難得,便就鋌而走險,忽然摸出匕首來刺,結果被本王親手打倒,隨即便被衛卒當場捕獲。接着拷打了他兩日,也問不出什麼,最後本王不再耐煩下令斬殺了事,其實內中隱情,無非也

就是晉朝君臣垂死掙扎,想要用此鬼蜮伎倆來害本王,他從而能殘喘續命罷了。”

趙染聽得嗔目結舌,心中複雜難言。他咂咂嘴,定了定神,才道:“這真是,哎呀。哪裡能夠想到?我這故人,不識大體,死有餘辜。多虧大王洪福齊天,幸好沒有傷到千金之體,不過此後更當要小心爲是,晉人卑鄙,不可不防。”

劉曜看他一眼,差點順口說出你不也是晉人嗎,好歹忍住了沒說。但這句話一出口,真乃是當面深辱於人,畢竟趙染能力不錯,對他劉曜又還是素來恭謹的,沒必要如此不給臉面。

劉曜把頭一點,已有兵士上來,將殷旋的人頭用長槍挑起,往長安城下走去。城上,麴允本在睜大了眼睛細看,等終於看清了那擰眉怒目的人頭面貌時,不由大叫一聲,人也晃了兩晃,險些栽倒在地。

司馬鄴和索綝見他驚怒哀慟的模樣,都有些不解,不由出聲追問。麴允便低低道此人乃是他麾下斥候密探,前往匈奴軍中軍劉曜大帳處,執行死間任務。本心存念想,總指望他能大功告成,得以除去虜王;即算失敗,也幻想他能逃出生天。如今見到人頭,還有什麼好說,果然是最糟糕的結果,連最後一絲希望都幻滅了。

麴允簡單地將前因後果說了一通,末了淚下兩行,哽咽難言。司馬鄴和索綝也是唏噓不已,太息搖首。城下處,趙染的大叫聲已響起。

“樓上聽真!爾殘晉君臣,竟然用此卑鄙的鬼蜮手段,妄圖傷我名王!但福禍天定,有德運之人,又豈能傷在這些見不得人的險惡伎倆之下!我名王毫髮無傷,爾奸猾小人早已伏法授首!奉勸爾等君臣,速速歸降纔是正理,勿要費盡思量,自尋死路!”

這番話,讓城上一衆君臣又惱又怒,但面紅耳赤,無言以對。使人去刺殺,確實是出於下策,古來春秋國戰,並不行此。

樓上,奔出一人,朝着趙染破口大罵道:“爾等夷狄禽獸,人人得而誅之,難道還要跟你講什麼規矩和道義?且須知你我之間,非是對等國戰,乃是朝廷征討爾等不思國恩的叛逆胡賊是也!”

大晉朝幾無立足之地,匈奴人已成席捲之勢。但仗打的如何,暫且不說,這文字和脣舌之間的爭鋒,斷斷不可落了下風。

衆人一看,卻是建威將軍樊勝。樊勝乃是畢壘的舊部,關係莫逆。之前親眼見老上司慘死趙染鐵蹄之下,正自恨怒難消,現見趙染猶如桀犬吠堯般嘵嘵不止,便即出頭大罵,聊出一口惡氣。

劉曜行事幹脆利落,從不拖泥帶水,打仗也是攻就攻退就退,沒有過優柔寡斷左右爲難的。當下聞聽城上訾罵,曉得勸降一道,恐怕現下是難以奏效,於是翻身上馬,當即下令進攻。當今之世,兵強馬壯者,纔有資本笑到最後。戰爭的勝與敗,國家的興與亡,都是靠着真刀實槍打出來的,是靠無數的士兵拼死換來的,強力者從來都是用實際行動來說話,不屑於徒逞口舌之爭。

陣陣胡笳聲響,催人心寒。隨着匈奴中山王旗所指,近五萬大軍全部動員,一批批一茬茬一撥撥的攻向長安城。劉曜坐鎮中軍,諸將皆不敢不盡心用命,尤其趙染這種慣打頭陣的猛將,更是親冒矢石,臨前指揮,嘶吼連連。一時間,雲梯飛昇,衝車狂擂,投石車呼嘯衝擲,燃着烈火的滾油兜頭潑下,萬千箭矢猶如急雨,恨不得將城磚也砸出洞來。長安城還未來得及喘一口氣,又被迫全力展開了防禦與反擊。

到得第二日清晨,長安城上下,兩邊兵卒的屍首,硬生生比前日多出一倍來。城中現在已不足一萬士兵了,連協助作戰的平民百姓,都當場戰死了三四千人。全城拼死拼活,奮力擊退了匈奴軍的三次強攻,最險一次,外城已破,晉軍趁着敵兵一時後繼不及,將一支匈奴敢死隊全殲在甕城中,好懸纔將外城又奪了回來。

劉曜面色陰沉,騎在高頭大馬上,遠望長安,默然不語。長安城的頑強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在他的印象中,數年前攻取晉都洛陽,好像也沒有這般棘手。晉朝的疆土越來越小,軍隊也越打越少,到了如今長安幾乎好似孤城一座,爲什麼還這般死撐呢?

劉曜縱然是當時異族中的佼佼者,但習慣了征服與殺伐的他,也想不到其中簡單的道理。遊牧民族總是瞧不起農耕民族的懦弱和溫和,認爲中原農耕民族只會守着腳下的土地,一代傳承一代,像極羊羣們只看到眼前的青草不願移動。但他們哪裡能理解,國人正是對家園感到眷戀和深深的熱愛,纔會在一次次的亡國滅種的危急關頭,團結起來發出怒吼,不顧一切的拚死作戰,擊敗一切敢來進犯的侵略者。

“父王,依孩兒之見,長安城城高防深,又上下軍民一心,倒是勁敵啊,此次征伐,雖然我王師聲勢浩大,恐怕也不容易得奏凱旋。”

劉曜正立馬中軍大纛之下、隨時隨刻掌控戰局之時,身側後有聲音響起。他回頭瞧看,有一高冠華服的少年攬轡而來,卻是他的世子劉胤騎在馬上,湊了過來。

(本章完)

第三百二十八章 趙使來謁第兩百三十六章 吾道不孤第一百七十一章 所向披靡第一百四十四章 中樞之險第三百零五章 太傅未歸第兩百七十一章 避實就虛第一百五十八章 國事日艱第一百三十七章 心有所動第三十八章 安然無恙第一百八十七章 微微情愫第二十八章 韓雍生辰第三百零七章 自投羅網第兩百七十四章 公私混雜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夜密談第兩百二十五章 誓言在耳第一百一十一章 情難自已第兩百三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兩百六十四章 實在難料第五十二章 隴西變天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西夾擊第三百七十三章 身陷絕境第一百六十六章 名王威勢第一章 前世今生第一百六十七章 死間失敗第一百九十三章 驚天消息第十九章 迅疾出手第八十三章 驚懼難言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人自危第三百零一章 形勢逆轉第四百二十三章 知子如母第七十四章 有驚有險第九十六章 智囊獻議第一百九十三章 驚天消息第兩百五十五章 難言隱患第二十二章 心潮翻涌第一百九十四章 全面敵襲第一百五十一章 換個思路第兩百八十章 平陽之亂第十三章 首陽主官第三百五十四章 逼不得已第三百八十章 私人身份第三百四十三章 絕世孤寶第兩百五十五章 難言隱患第三百零五章 太傅未歸第一百七十八章 因功受封第兩百八十七章 緩兵之計第四十章 三人密談第三百七十七章 公私抉擇第七章 消弭禍事第二十五章 濃濃深情第一百一十六章 凱旋而歸第一百一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兩百八十四章 何處聖旨第五十九章 人心如秤第兩百六十九章 後園之請報到+抱歉第一百一十章 情悽意切第兩百六十九章 後園之請第八十六章 行兵方略第四百一十八章 藏身之處第三百六十六章 捉摸不透第二十四章 村中集會第一百三十九章 張春犯忌第一百六十八章 長安危急第一百四十八章 奉令離城第四十五章 固守待援第一百八十九章 以身作則第五十一章 意外驚喜第八十章 準備妥當第一百七十八章 因功受封第四百一十七章 鐵石之人第兩百二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四百二十三章 知子如母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道好還第一百七十八章 因功受封第二十九章 當街翻臉第一百一十九章 要緊生意第兩百二十八章 花香滿樓第兩百九十二章 秦國肇基第三百六十九章 救人救心第兩百九十九章 秦軍蹤跡第兩百三十七章 奈何掣肘第四十七章 反敗爲勝第八十七章 土山失守第三百八十九章 失之躁怒第一百零六章 又與卿逢第兩百八十三章 感念舊恩第一百七十章 雷霆萬鈞第兩百四十二章 皇帝的心第三百四十七章 左右爲難第兩百三十八章 失去目標第兩百四十六章 日落西山第八十一章 火燒糧倉第三百五十三章 各種僵持第三百零二章 格格不入第七十六章 威脅逼供第七十二章 議立內衙第一百零三章 共赴宴席第三百八十六章 當面秘奏
第三百二十八章 趙使來謁第兩百三十六章 吾道不孤第一百七十一章 所向披靡第一百四十四章 中樞之險第三百零五章 太傅未歸第兩百七十一章 避實就虛第一百五十八章 國事日艱第一百三十七章 心有所動第三十八章 安然無恙第一百八十七章 微微情愫第二十八章 韓雍生辰第三百零七章 自投羅網第兩百七十四章 公私混雜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夜密談第兩百二十五章 誓言在耳第一百一十一章 情難自已第兩百三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兩百六十四章 實在難料第五十二章 隴西變天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西夾擊第三百七十三章 身陷絕境第一百六十六章 名王威勢第一章 前世今生第一百六十七章 死間失敗第一百九十三章 驚天消息第十九章 迅疾出手第八十三章 驚懼難言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人自危第三百零一章 形勢逆轉第四百二十三章 知子如母第七十四章 有驚有險第九十六章 智囊獻議第一百九十三章 驚天消息第兩百五十五章 難言隱患第二十二章 心潮翻涌第一百九十四章 全面敵襲第一百五十一章 換個思路第兩百八十章 平陽之亂第十三章 首陽主官第三百五十四章 逼不得已第三百八十章 私人身份第三百四十三章 絕世孤寶第兩百五十五章 難言隱患第三百零五章 太傅未歸第一百七十八章 因功受封第兩百八十七章 緩兵之計第四十章 三人密談第三百七十七章 公私抉擇第七章 消弭禍事第二十五章 濃濃深情第一百一十六章 凱旋而歸第一百一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兩百八十四章 何處聖旨第五十九章 人心如秤第兩百六十九章 後園之請報到+抱歉第一百一十章 情悽意切第兩百六十九章 後園之請第八十六章 行兵方略第四百一十八章 藏身之處第三百六十六章 捉摸不透第二十四章 村中集會第一百三十九章 張春犯忌第一百六十八章 長安危急第一百四十八章 奉令離城第四十五章 固守待援第一百八十九章 以身作則第五十一章 意外驚喜第八十章 準備妥當第一百七十八章 因功受封第四百一十七章 鐵石之人第兩百二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四百二十三章 知子如母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道好還第一百七十八章 因功受封第二十九章 當街翻臉第一百一十九章 要緊生意第兩百二十八章 花香滿樓第兩百九十二章 秦國肇基第三百六十九章 救人救心第兩百九十九章 秦軍蹤跡第兩百三十七章 奈何掣肘第四十七章 反敗爲勝第八十七章 土山失守第三百八十九章 失之躁怒第一百零六章 又與卿逢第兩百八十三章 感念舊恩第一百七十章 雷霆萬鈞第兩百四十二章 皇帝的心第三百四十七章 左右爲難第兩百三十八章 失去目標第兩百四十六章 日落西山第八十一章 火燒糧倉第三百五十三章 各種僵持第三百零二章 格格不入第七十六章 威脅逼供第七十二章 議立內衙第一百零三章 共赴宴席第三百八十六章 當面秘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