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和議達成

楊難敵喝了口水潤潤嗓子,見氣氛有所緩和,又懇切道:“高將軍,我隴南氐人,真的不想與你勢成水火。且我部族雖小,也有數十萬之衆。真要想滅而絕之,便是南陽王親來,也不是容易辦到的事。最重要的,是將軍與我兩家根本沒有什麼利益衝突,卻兀自苦苦爭鬥,無論勝敗,恐怕最後都便宜了別人。將軍智勇兼備,不會不知道其中的道理。”

高嶽面色稍霽,似笑非笑道:“大王子誠懇之意,我俱已感受。我又何嘗想和貴部刀兵相見!但是如今上有南陽王的令旨,下有全軍將士的高昂戰意。若是此時忽然罷兵,”高嶽停住片刻,徐徐又道,“我又拿什麼堵住悠悠衆口、洶洶羣情呢?”

楊難敵心中卻是一振。他聽出了高嶽話中的鬆動,更聽出了高嶽的真實意圖,高嶽是在探詢有什麼樣的和解條件。討價還價是好事,就怕油鹽不進一口堵死的。

“我說過,我們氐人,願意和將軍成爲福禍共擔的親密盟友。我以仇池神山起誓,我部沒有逐鹿天下的野心,只要能夠有一塊安穩之地,供我們留給子孫後代棲身就行。只要高將軍同意,我們將是最爲可靠的臂助,讓將軍放心大膽的去縱橫天下。”

高嶽忙打斷他道:“我不過是小小的一方牧守,替朝廷看管隴西之地,談什麼縱橫天下,大王子言重了。”

楊難敵心中暗道此人年紀輕輕,便也有了梟雄氣質,說起違心之話來簡直面不改色。聽高嶽這樣冠冕堂皇的說,楊難敵也不戳破,徑直道:“容我將父王之意,轉達將軍,以供商討斟酌。”

“請說。”

“我部願意派千名精壯子弟兵追隨將軍轉戰四方,再以宗室長老爲質,且進獻黃金千兩,白銀五千兩,牛羊三千匹,慰勞貴軍。高將軍就此退兵,將西和城還給我們,並與我部結盟,永不互相侵犯,如何?”

高嶽搖了搖頭,斬釘截鐵道:“以上條件我可以接受。但西和城是我奮力奪得,既然已入口中,奈何復又吐出。且我軍將士拋灑鮮血助我開疆拓土,怎能如兒戲般輕率轉來贈去。這一條,不用複議。”

“西和城乃是我武都郡固有的領土,且是北方門戶,不在我部手中,於情於理我們都沒法和族人交待。”

“若是輕易還給你們,我又如何和手下將士交待?再說,隴西郡,本來也不在我手中,但現在我不還是做了隴西太守麼。”

“這!”楊難敵有些急了。西和城意義重大,失去西和,等於是自家北大門的鑰匙被別人捏在手中,若是不收回西和,回去實在不好交差;但若是此時一意堅持,恐怕將激怒高嶽,導致不歡而散,使好容易進入實質的和談,功虧一簣。

如今兩邊相鬥,高嶽佔盡上風。所以在談判桌上,楊難敵有求於人,又不得不做弱勢一方。眼下進退兩難,楊難敵曉得要出殺手鐗了。

“高將軍,當初我西和城外,有精兵埋伏於土山,並且挖掘

地道,使城外與城內遙相呼應,互通聲氣以求夾擊貴軍的計劃,將軍以爲良策否?”

高嶽一愣,不曉得楊難敵議和怎麼議着議着,突然扯到這個話題上了。他不暇多想,便直截了當應道:“良策。若以此計而行,可以使我軍頭尾不能相顧。然則貴軍失在呆板拘謹,不會靈活機變,又沒有抓住戰機,結果被我各個擊破,最終獲勝。”

楊萬夫在一旁,低下頭來,面紅耳赤。不過他也知道,此時乃是對事不對人,楊難敵也好,高嶽也好,都不是對他個人有所貶損挖苦,但即便如此,楊萬夫仍然是覺得所有人似乎都在盯着他,他渾身冒汗,恨不得有個地縫鑽下去。

楊難敵目不斜視,接口便道:“我今不說勝敗,只言此條良策。獻策之人,將軍請看,便是這一位。”說罷,便向身邊一人悄然使個眼色。

那人戴着大氈帽,又圍着圍巾,只露着一雙眼睛。得了楊難敵的示意,他慢慢站起身來,脫了氈帽,去掉圍巾,衝着高嶽深深施了一禮,“將軍別來無恙?”

“是你!楊軻楊先生!”

高嶽大吃一驚。他之前就覺得此人身形似乎在哪裡見過,但看他遮住頭臉,從始至終一言不發,隱伏在楊難敵身後,便以爲是個什麼親隨,也就沒放在心上,接着便和楊難敵你言我語,暗打機鋒,更是忽略了此人。

如今沒想到竟然是楊軻出現在此,高嶽愕然之餘,當即便又心生不滿,“不知我哪裡得罪過楊先生,竟然使這般凌厲手段來對付我。且當初楊先生再三說道不願與人爲官。怎麼,而今卻歸附於隴南氐人,甘願爲大王子做麾下說客嗎?若是如此,請免開尊口。”

高嶽的反應,楊軻和楊難敵此前早就預料過,所以並不驚慌。楊難敵也站起身來,笑道:“高將軍又誤會了,且待我說與你知。”

於是楊難敵便道楊軻獻計之時,包括楊茂搜在內,都只是探知將有漢軍來襲,以爲是司馬保的軍隊,並沒有想到會是隴西軍。又將偶然救助楊軻得以結識等事,一一道出,並言道也曾反覆延聘於楊軻,但並不見允,目前兩人只是相互敬重私交良好的朋友,並不是分屬主從的僚屬,楊難敵七分真三分假的說了一通。

末了,楊難敵真心嘆道:“楊先生有才學,可惜我德行淺薄,無法收入麾下。聽他對高將軍很是讚譽,而今我願意舉才讓賢,使他能夠追隨明主,充分發揮他的才幹。”

“嗯。罷了。”

高嶽聽楊茂搜娓娓道來,心中憤懣不免漸漸平息。他頻頻頷首,末了既驚且喜,“如此,楊先生果真願屈居麾下,隨時指教於我?”

楊軻輕拂袍袖,目光清朗,從容道:“從前有所冒犯和得罪,將軍未有斧鉞加身於我,感激不盡。將軍如此看重在下,又誠惶誠恐。既有緣再次相遇,又蒙見召,若更推辭便顯得不近人情,實在卻之不恭,我願意從此追隨將軍,略盡綿薄之力。”

嶽一直穩坐不動,此刻竟然忽地站起,兩步便走下來,一把抓住楊軻的手,滿面春風道:“我得先生相助,天眷顧也!先生放心,我從此便待先生如手足心腹,絕不有負。”

楊軻連忙躬身遜謝。能被人這樣看重和尊崇,楊軻也是欣慰不已。他此前落拓失意,籍籍無名,此刻投入高嶽麾下,也下定決心,必將傾其所能好好輔佐高嶽,主從一心,開創出新局面。

高嶽哈哈大笑,忙招呼親兵又搬了把椅子進來,讓楊軻坐下。雷七指等三將,大眼瞪小眼,對這突然冒出來的楊先生莫名其妙,但是看高嶽對待他的態度,不用問,這一定是高嶽極爲看重的人物,萬萬怠慢不得,於是都對楊軻拱手施禮,楊軻也忙還了禮。

一番說道後,高嶽和楊難敵又重新坐了下來,但是高嶽眉眼間掩飾不住的喜色,讓剛剛鼓起的劍拔弩張之勢,消散無蹤。楊難敵雖然對楊軻正式投入隴西軍陣營有些心情複雜,但他也在心中勸慰自己,日後又不打算逐鹿中原,要這樣的大才屈居麾下,也是浪費。

楊難敵試探道:“引楊先生入將軍麾下,乃是我又一誠意的表現。不知高將軍,可願再考慮考慮西和城歸屬一事?”

楊軻起身對高嶽道:“將軍,大王子本來左右爲難,是在下一意勸他來與將軍和談。所謂二虎相爭,必有一傷,此中道理毋庸多言。將軍若是能真心實意的善待氐人部族,我相信大王子必當投桃報李,爲將軍匡濟天下助一臂之力。”

他頭也未擡,低聲又道:“將軍,此地譬如癬疥之疾,不多久便可自愈。將軍心腹大患,乃是柴門之外臥有垂涎猛虎,奈何不趁早北歸,固門自守,再尋機縛虎稱雄?”

高嶽默然不言,四下梭視。楊難敵略顯緊張,眼巴巴的望着。高嶽心中暗歎楊軻所言一針見血,當下便索性順水推舟道:“也罷。只要氐人真心交好於我,我又何忍拒之門外?我今看在大王子赤誠之心上,且有楊先生之面,西和城我便歸還與你。”

不待楊難敵做聲,高嶽不容置辯道:“貴部派遣族屬精兵爲助,高某暫且不需;宗室長老爲質,也就免了。不過,陰平郡要劃歸給我。我的底線便就是這樣,行與不行,大王子一言而決!”

陰平郡一共五城,如今已被隴西軍佔據大半,只剩下中南部的首府陰平城和最南方的平武城。若依高嶽所言,便等於是拿此二城換西和一城。值與不值,楊難敵腦中運算不停,如風車急劇旋轉。

見高嶽目光越來越冷,楊難敵站起身來一跺腳,咬牙道:“罷了!便依高將軍所言!只不過我部本來弱小,如今已傾其所有,只爲交好將軍,還望將軍看我氐人誠摯,從此以後多加關照纔是。”

高嶽也站起身來,目光炯炯。“大王子放心。既然敞開了心扉達成了共識,我高某絕不是出爾反爾有言無信之輩,日後我兩家守望相助,若有輕相背棄,皇天后土必將譴責。”

(本章完)

第六十八章 名正言順第三十九章 要事相商第三百零五章 太傅未歸第五十四章 痛貶庸吏第一百五十六章 惠跖不同第三百四十章 兩趙決斷第六十四章 真知灼見第七十八章 糧倉重地第一百二十八章 奪命而逃第兩百零二章 莫名所以第三百九十六章 法外之恩第二十六章 小露身手第兩百七十九章 就此立夏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卜妙算第四百一十八章 藏身之處報到+抱歉第八十一章 火燒糧倉第三百六十一章 恭請聖裁第四百二十二章 心意鬆動第一百六十五章 勁敵東來第三百七十一章 以身犯險第一百六十九章 絕望不已第三百九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九十三章 進佔西和第三百二十五章 兩不相容第九十一章 何方來軍第三百三十九章 趙王怨憤第九十五章 戰還是和第一百九十一章 熱情似火第一章 前世今生第四十七章 反敗爲勝第兩百二十七章 氣鬱心間第四百零三章 不速之客第三百三十三章 計策有疑第三百七十四章 志在殉國第兩百四十九章 幕後操縱第兩百九十一章 真實身份第一百六十五章 勁敵東來第三十四章 陡然遇襲第一百三十一章 何方神聖第四百一十六章 動情曉禮第三百四十章 兩趙決斷第三百九十九章 事泄之後第兩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思第九十四章 隴南氐王第一百七十五章 閉門自惱第兩百七十二章 撒豆成兵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道好還第一百九十章 落花有意第兩百四十三章 要緊之事第一百零二章 和議達成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嶺盛會第兩百二十四章 美人反間第兩百四十三章 要緊之事第四百零五章 當面告發第兩百三十二章 直擊上邽第一百四十八章 奉令離城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道好還第兩百三十六章 吾道不孤第兩百六十九章 後園之請第兩百四十章 國仇家恨第兩百七十九章 就此立夏第兩百零八章 見機避禍第三十七章 盤桓數日第兩百六十八章 就是此人第五十四章 痛貶庸吏第兩百三十章 多日未見第一百二十五章 獻出陰平第七十七章 探知消息第六十二章 當務之急第四百一十四章 層層分析第一百八十八章 校場受降第三百三十二章 各級封賞第四百二十四章 殺人如芥第一百八十六章 閒庭信步第兩百九十三章 天倫之情第九十三章 進佔西和第一百五十章 插翅而逃第三百九十三章 慎重起見第兩百七十七章 焉敢如此第兩百二十四章 美人反間第三百七十九章 總不服氣第二十章 自訪韓雍第三百四十七章 左右爲難第兩百四十二章 皇帝的心第三百八十八章 總戎軍機第三百四十二章 前趙崩塌第五十章 隴西郡守第五十五章 不齒之事第四百一十九章 內有奸細第一百二十四章 成竹在胸第二章 身不由己第兩百二十六章 大喜大悲第兩百三十章 多日未見第三百四十三章 絕世孤寶第兩百三十五章 朝廷求援第兩百七十三章 臨汧大捷第三百四十六章 趙室遺屬報到+抱歉第三百七十四章 志在殉國
第六十八章 名正言順第三十九章 要事相商第三百零五章 太傅未歸第五十四章 痛貶庸吏第一百五十六章 惠跖不同第三百四十章 兩趙決斷第六十四章 真知灼見第七十八章 糧倉重地第一百二十八章 奪命而逃第兩百零二章 莫名所以第三百九十六章 法外之恩第二十六章 小露身手第兩百七十九章 就此立夏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卜妙算第四百一十八章 藏身之處報到+抱歉第八十一章 火燒糧倉第三百六十一章 恭請聖裁第四百二十二章 心意鬆動第一百六十五章 勁敵東來第三百七十一章 以身犯險第一百六十九章 絕望不已第三百九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九十三章 進佔西和第三百二十五章 兩不相容第九十一章 何方來軍第三百三十九章 趙王怨憤第九十五章 戰還是和第一百九十一章 熱情似火第一章 前世今生第四十七章 反敗爲勝第兩百二十七章 氣鬱心間第四百零三章 不速之客第三百三十三章 計策有疑第三百七十四章 志在殉國第兩百四十九章 幕後操縱第兩百九十一章 真實身份第一百六十五章 勁敵東來第三十四章 陡然遇襲第一百三十一章 何方神聖第四百一十六章 動情曉禮第三百四十章 兩趙決斷第三百九十九章 事泄之後第兩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思第九十四章 隴南氐王第一百七十五章 閉門自惱第兩百七十二章 撒豆成兵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道好還第一百九十章 落花有意第兩百四十三章 要緊之事第一百零二章 和議達成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嶺盛會第兩百二十四章 美人反間第兩百四十三章 要緊之事第四百零五章 當面告發第兩百三十二章 直擊上邽第一百四十八章 奉令離城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道好還第兩百三十六章 吾道不孤第兩百六十九章 後園之請第兩百四十章 國仇家恨第兩百七十九章 就此立夏第兩百零八章 見機避禍第三十七章 盤桓數日第兩百六十八章 就是此人第五十四章 痛貶庸吏第兩百三十章 多日未見第一百二十五章 獻出陰平第七十七章 探知消息第六十二章 當務之急第四百一十四章 層層分析第一百八十八章 校場受降第三百三十二章 各級封賞第四百二十四章 殺人如芥第一百八十六章 閒庭信步第兩百九十三章 天倫之情第九十三章 進佔西和第一百五十章 插翅而逃第三百九十三章 慎重起見第兩百七十七章 焉敢如此第兩百二十四章 美人反間第三百七十九章 總不服氣第二十章 自訪韓雍第三百四十七章 左右爲難第兩百四十二章 皇帝的心第三百八十八章 總戎軍機第三百四十二章 前趙崩塌第五十章 隴西郡守第五十五章 不齒之事第四百一十九章 內有奸細第一百二十四章 成竹在胸第二章 身不由己第兩百二十六章 大喜大悲第兩百三十章 多日未見第三百四十三章 絕世孤寶第兩百三十五章 朝廷求援第兩百七十三章 臨汧大捷第三百四十六章 趙室遺屬報到+抱歉第三百七十四章 志在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