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悲中有喜

過得數日,姑臧及涼州態勢,全面平穩下來,高嶽便率秦軍東歸。臨行前,高嶽與張駿囑咐良久,又慮他畢竟年少,將來恐受各種不良誘惑,復令王該等涼州文武,務必要精心輔佐,不可懈怠。張駿跪伏恭送,再度當衆淚下,更自請三年一入襄武當面拜謁,高嶽婉拒,在無數民衆的注視下,揮別而去。

一路無話。入了秦公府後,卻有兩件要事擺上面前,閱之,卻是先後有一悲一喜。悲者,乃是武都發來訃告,氐王楊茂搜病故。楊茂搜年將六十,身體雖然仍稱健碩,但實則大不如前。近兩年,各種政務都已全面移交王儲楊難敵處置,自己退居幕後,無有大事,便不過問,樂得悠遊漁獵,享受清閒。

兩月前,楊茂搜山下野獵,因興致勃發追逐一狐,竟遇馬蹶失蹄,摔落於地,當時便動彈不得,竟至昏厥。隨從侍衛魂飛天外,七手八腳搶過來,忙不迭護着一溜煙跑回了下辯城。楊難敵聞言趕來,又驚又怒,下令將陪同出獵的侍衛盡數捆起,先都狠狠鞭打一頓,然後關進牢籠再做處理。一面慌忙請了良醫數名,前來會診。彼時高嶽正在雍州,聞訊頗爲重視,贈了良藥及財物,權做問候,還使別駕苗覽作爲代表去往下辯城,請楊茂搜安心養病。

無如楊茂搜年邁,時常高熱不退,又或寒冷難耐,藥石吊住了兩月有餘,終於回天乏術,命數該盡,病勢突然沉重將近彌留。臨終前,流着眼淚執住楊難敵的手,要他上對高嶽恭謹侍奉,始終攀住強秦,以保本族無虞;下對親弟友愛關懷,要顧念老父叮嚀,絕不可手足相殘。此外愛護子民萬勿荒淫昏暴等等,也交待數語,便就撒手而去。

楊難敵失聲痛哭,便將訃告發送襄武及友鄰諸州郡。梓潼太守楊堅頭,此前曾多次回下辯探望老父病情,總還一直抱着信心。結果兜頭接到凶信之後,如雷轟頂,一邊向高嶽處急發去告假奏請,一邊等不及回覆,單人匹馬從梓潼郡北上,生生跑死驛馬兩匹,一路揚鞭狂飆,一日一夜便趕回了下辯,但楊茂搜再也聽不見他的呼喚。

楊堅頭號踊哀絕,痛斷肝腸,在柩前以頭搶地,翻來覆去只要老父睜開眼睛再看他一眼,最後竟至泣血。楊難敵怕他傷心過度,便來安慰,孰料楊堅頭理智漸失,遷怒他爲何不提早告知,卻累自己連老父最後一面也未能見到,落下終身憾痛。

極度哀怨加恚怒,楊堅頭竟至失常,在柩前當衆拔刀,嗔目大呼

欲對楊難敵不利。一衆守靈的長老、貴族等,不由大驚失色,紛紛搶上前來攔住楊堅頭,更有德高望重者當面出言斥責,說先王故去,眼下大王子已然繼位爲王。楊堅頭身爲族人,敢對氐王這般冒犯,已是犯了大忌,便是處死也不爲過。又有楊萬夫慌忙居中苦苦相勸,希望楊堅頭冷靜,更求楊難敵寬恕一回。

楊難敵哀痛之餘本也忿怒。但想到亡父遺言,又念及楊堅頭確實有所遺憾,特殊時期有特殊舉動,也屬情有可原。便就強忍下情緒,不僅毫不追究,反而將楊茂搜的臨終囑託,據實相告,言道若是手足成仇,老父如何瞑目!聽聞如此,楊堅頭愈發悲號,以刀割面,竟然哭至暈厥。楊難敵忙令郎中來救,靈前登時又忙做一團不提。

高嶽既然得報,也是唏噓不已。追贈楊茂搜爲秦州牧、大司馬、大單于、武都郡公,替他上報建康正式請封。同時,快馬加鞭親自趕往下辯一趟致祭,並撫卹慰問等等。同時當面允封楊難敵爲武都太守、龍驤將軍、左賢王。因高嶽親臨,楊難敵哀痛之餘,也是備感榮寵,聲淚俱下致謝不盡。

這邊大悲,那邊大喜。朔州發來奏報,竟然是州主韓雍即將大婚,恭請秦公大駕光臨,倒把高嶽搞得一頭霧水。因他的婚期雖然早定,但卻是在楊茂搜喪事之後,論時間也來得及,故而高嶽在下辯城停留了三日,便就交待一番,格外囑託楊家兄弟萬勿悲傷過度,特別是楊堅頭也要注意身體,同時再不準對兄長不敬,讓楊萬夫時時勸勉監督。隨後便又趕回襄武,備上賀禮,帶同家眷等,一同北上塞外頭曼城,去喝這難得的喜酒。

早先時候,潰逃塞外漠南之地的鐵弗劉虎部,經過喘息,又有了些蠢蠢欲動的跡象。經過長時間的細密偵測和謀劃,韓雍親自率八千朔州精銳北上,以副都護李虎爲前鋒,迅速衝入鐵弗部,一番剿鬥,殺傷無算予以重創,繳獲牛羊馬匹及牧戶數萬。劉虎遲緩,束手就擒,他兒子劉務恆反應迅速,怎還顧得上他,忙不迭捲了老父的金銀財寶,還有早就惦記的數名嬌豔如花的庶母,帶了千餘名殘部,飛也似地一路往北逃竄,直至漠北瀚海之地,才驚魂未定的停下腳步,從此以後,鐵弗人便定居於彼,世代繁衍,再也沒有南下半步。

劉虎被押送襄武后,高嶽曉得他部衆離散孑然一身,再掀不起什麼風浪,雖然當面痛斥,但終究沒有殺他,倒授了個虛職,在城中閒居。劉虎雖然大爲感激

慶幸,但總是鬱鬱寡歡,沒數年便就一病不起了。中土邊塞鐵弗之患,就此清除。

高嶽得報後,極爲振奮,還未來得及做詳細褒獎,又因諸事繁雜,且待留後。戰事消停,高嶽便即接到了韓雍的婚訊,於是打定主意,乾脆北上頭曼城,恭賀之餘,當面歡談。

韓雍驀然大婚,不僅高嶽沒有想到,便是秦國上下文武,也沒有哪個在事先得曉半分端倪。話說韓雍昔年在首陽縣的時候,曾有過妻室,但那女子嫌棄韓雍窮困沒有出息,屢次責怪絮叨之後,終於絕望便就不告而別,自己做主休了自己,捲了僅有的財物徑直回了孃家,隨後由父母爲她又找了夫家,就在鄰城狄道縣中,許給了一家喪妻的商戶爲繼室,好算自鳴得意,感覺趁早離開了韓雍乃是得計。

孰料後來韓雍一朝翱翔,雄起不可抑制。數年之間,從士卒而爲縣令,再復晉升太守,竟至一州之主;從區區都尉躍升爲國家上將,東征西討之間,威震西北,鎮撫塞外,不但是秦公極爲信賴的頂尖重臣,更是四方強敵敬畏忌憚的當世雄傑,盛名震動天下。

初聞韓雍之名時候,他的前妻,尚且以爲不過重名而已。等到韓雍得封侯爵,某次因故巡視首陽、狄道二城,騎在高頭大馬之上,身後皆是如狼似虎威風凜凜的雄壯兵卒,郡守在左右陪侍如同衛士,縣令城主拜伏恭迎竟似僕役,成千上萬的圍觀百姓,皆來瞧望參拜大名鼎鼎的韓君候之時,人羣中看熱鬧的前妻,當場悔斷了腸子,立即便想小商人怎能跟刺史侯爺相比,那該是何等的榮華富貴?但是當初是自己累加責辱更無比決絕的主動離開,現在又哪裡還有顏面再去奢求重修於好,於是前妻只好眼睜睜地看着從前曾無比熟悉的枕邊人,如今高高在上,聲勢烜赫的被簇擁而去,回家後羞愧追悔,竟然大病了一場。

韓雍就任朔州之後,因奉高嶽之令,各州郡勸課農桑,兼且大力提倡官學以教化子民、選拔人才,故而頭曼城中彼時業已建立官學館。韓雍在城內初次微服私訪時,途經官學時,聽書聲琅琅,便忍不住駐足旁聽。見那教授引經據典,似是學識淵博,非比塞北土著之人,聽了一陣很覺讚賞,散學後便主動上前結交攀談,只不過隱去身份,只說自己乃是軍中校尉,心慕文化,想時時請教。教授亦是熱心腸的人,並不以韓雍校尉身份爲鄙,反倒稱讚韓雍出身兵旅反倒難得滿心求學,乃是上進之人。

(本章完)

第三百七十六章 據實奏報第三百九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三百六十二章 南戰北爭第一百八十九章 以身作則第兩百九十六章 徵南行營第一百七十九章 是有難處第兩百二十二章 回鄉的路第三百九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二十九章 當街翻臉第三百七十七章 公私抉擇第一百零七章 悠悠我心第四百零五章 當面告發第兩百四十九章 幕後操縱第三十六章 原來如此第一百五十八章 國事日艱第一百五十章 插翅而逃第三百七十九章 總不服氣第三百五十章 何人擋路第一百零七章 悠悠我心第三章 來之安之第兩百四十八章 若即若離第一百四十六章 天羅地網第一百九十一章 熱情似火第兩百零三章 螳螂黃雀第一百二十五章 獻出陰平第八十章 準備妥當第三百二十二章 親臨朔州第一百二十八章 奪命而逃第一百八十二章 名門之後第三百七十九章 總不服氣第兩百七十一章 避實就虛第兩百一十八章 無可奈何第兩百四十二章 皇帝的心第一百七十五章 閉門自惱第四百零九章 不好處置第一百九十二章 愈發誤會第一百二十一章 百姓父母第兩百二十七章 氣鬱心間第三百四十六章 趙室遺屬統一回復第三百三十八章 隨意處置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卜妙算第二十二章 心潮翻涌第四百一十七章 鐵石之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明敵情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涼爭鋒第兩百二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八十二章 軍制商議第一百九十七章 會師宕昌第二十三章 強力臂助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生嫌隙第兩百二十一章 小小要求第三百零五章 太傅未歸第五十二章 隴西變天第一百六十四章 痛定思痛第一百九十八章 虛虛實實第五十四章 痛貶庸吏第兩百九十二章 秦國肇基第四百二十六章 如許期待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虎求婚第四百二十七章 志願終成第七章 消弭禍事第四百一十五章 來者何意第六十八章 名正言順第三百零三章 大川河畔第兩百零八章 見機避禍第三百六十一章 恭請聖裁第兩百五十七章 張春送禮第一百零四章 席間歡飲第四百零五章 當面告發第三百九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五十二章 隴西變天第四百一十二章 迷霧重重第三百八十八章 總戎軍機第七十章 視察城防第四章 少年驕狂第一百零二章 和議達成第三百九十五章 故人故去第兩百零六章 趁勝安排第七十三章 初次行動第九十一章 何方來軍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人自危第三百七十五章 救難解危第一章 前世今生第兩百四十章 國仇家恨第二章 身不由己第二十七章 諄諄以教第四百二十三章 知子如母第兩百七十九章 就此立夏第十九章 迅疾出手第三百七十九章 總不服氣第兩百零三章 螳螂黃雀第四百零六章 功虧一簣第兩百六十五章 因故西行第四百零八章 峰迴路轉第九十一章 何方來軍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明敵情第一百九十一章 熱情似火
第三百七十六章 據實奏報第三百九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三百六十二章 南戰北爭第一百八十九章 以身作則第兩百九十六章 徵南行營第一百七十九章 是有難處第兩百二十二章 回鄉的路第三百九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二十九章 當街翻臉第三百七十七章 公私抉擇第一百零七章 悠悠我心第四百零五章 當面告發第兩百四十九章 幕後操縱第三十六章 原來如此第一百五十八章 國事日艱第一百五十章 插翅而逃第三百七十九章 總不服氣第三百五十章 何人擋路第一百零七章 悠悠我心第三章 來之安之第兩百四十八章 若即若離第一百四十六章 天羅地網第一百九十一章 熱情似火第兩百零三章 螳螂黃雀第一百二十五章 獻出陰平第八十章 準備妥當第三百二十二章 親臨朔州第一百二十八章 奪命而逃第一百八十二章 名門之後第三百七十九章 總不服氣第兩百七十一章 避實就虛第兩百一十八章 無可奈何第兩百四十二章 皇帝的心第一百七十五章 閉門自惱第四百零九章 不好處置第一百九十二章 愈發誤會第一百二十一章 百姓父母第兩百二十七章 氣鬱心間第三百四十六章 趙室遺屬統一回復第三百三十八章 隨意處置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卜妙算第二十二章 心潮翻涌第四百一十七章 鐵石之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明敵情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涼爭鋒第兩百二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八十二章 軍制商議第一百九十七章 會師宕昌第二十三章 強力臂助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生嫌隙第兩百二十一章 小小要求第三百零五章 太傅未歸第五十二章 隴西變天第一百六十四章 痛定思痛第一百九十八章 虛虛實實第五十四章 痛貶庸吏第兩百九十二章 秦國肇基第四百二十六章 如許期待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虎求婚第四百二十七章 志願終成第七章 消弭禍事第四百一十五章 來者何意第六十八章 名正言順第三百零三章 大川河畔第兩百零八章 見機避禍第三百六十一章 恭請聖裁第兩百五十七章 張春送禮第一百零四章 席間歡飲第四百零五章 當面告發第三百九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五十二章 隴西變天第四百一十二章 迷霧重重第三百八十八章 總戎軍機第七十章 視察城防第四章 少年驕狂第一百零二章 和議達成第三百九十五章 故人故去第兩百零六章 趁勝安排第七十三章 初次行動第九十一章 何方來軍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人自危第三百七十五章 救難解危第一章 前世今生第兩百四十章 國仇家恨第二章 身不由己第二十七章 諄諄以教第四百二十三章 知子如母第兩百七十九章 就此立夏第十九章 迅疾出手第三百七十九章 總不服氣第兩百零三章 螳螂黃雀第四百零六章 功虧一簣第兩百六十五章 因故西行第四百零八章 峰迴路轉第九十一章 何方來軍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明敵情第一百九十一章 熱情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