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會師宕昌

且說高嶽聽罷內衙斥候李鬆年的重大報告後,不由急怒攻心,當下便直入禁宮面聖,一五一十的向司馬鄴做了稟報。

“臣在前方爲陛下、爲國家捨生忘死,流血拼命,怎料卻被自己人在背後捅上一刀!南陽王此舉,不禁讓臣心寒不已,既憾且恨,直讓天下英雄所不齒,更讓匈奴胡虜所嗤笑!”

說到激動處,高嶽不禁捶胸頓足,雙目如電,直視司馬鄴。

司馬鄴本見高嶽不請自來,很是詫異。眼下聽罷緣由,也不禁勃然大怒。他本就暗恨司馬保置他於不顧,將國恨家仇擺在一旁,反而始終惦記着他的皇位。如今司馬保突襲隴西,一定程度上也是打了他皇帝的臉面,讓他在高嶽面前很是尷尬語塞。

司馬鄴義憤填膺,當下便親筆書就措辭嚴厲的聖旨一道,遣人立送上邽。同時,賜高嶽特進、假節,可代表朝廷和皇帝本人,回隴西主持和穩定局面,並可以秦州都督身份,強制約束和管制本境內一切軍事力量。

高嶽立時陛辭,率四千人馬疾馳西歸。數日後,便就抵達宕昌城,韓雍、楊軻等一衆文武早就出的城來等候。兩下見面,不由各種感慨,尤其是姚池當着衆人的面,一頭撲進高嶽懷中不管不顧放聲大哭,更是惹得衆人唏噓不已,連高嶽也差點紅了眼眶。

剛與韓楊馮苗汪等人說上幾句,一個身影擠上前來,“高明府,咱們又見面了。”

高嶽循聲望去,竟然是氐王楊茂搜。不由吃了一驚,忙定了定情緒,上前見禮道:“左賢王如何大駕親來?”

楊茂搜道:“我不請自來,正是要助你一臂之力。明府爲國出力,打退了匈奴人,我在下辯聽聞,也很是爲你高興。奈何司馬保無恥小人,竟然真的冒天下之大不韙,趁着你後方空虛,發了大兵來襲擊,倒讓你們吃了些虧。”

他說着,把臉一沉,恨聲道:“這狗王實在欺人太甚!但我與明府既然結爲一家,自然責無旁貸,於是便親率四千兒郎,來出一份力就是。”

這世上萬般事情,都是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困難。更不要說處在爾虞我詐、口蜜腹劍的亂世中。不見世上多少人嚷着義氣,動輒就結拜金蘭,情濃時恨不得換血來喝。但一旦遇着利益或者危急關頭,不要說朋友兄弟,便是親生老子都能給你毫不猶豫地賣掉。

楊茂搜與高嶽結盟,在高嶽心中,曾想不過是後方穩定些,沒有節外生枝的添亂就好。實在想不到人家重義重諾,盟友有難,第一時間主動來援。雖說楊茂搜多半也有些脣亡齒寒的思想,但他以氐王之尊,不辭勞苦親自前來,這種姿態也不由人不心暖。

高嶽很是感動,不由攀住了楊茂搜的臂膀,斂容謝道:“左賢王這般深厚情義,高某銘記於心。蒼天在上,此生定不相負。”

再細看時,見楊茂搜卻是頂盔摜甲,全副武裝,愈發襯得雄壯的身軀威風凜凜,不由讚道:“左賢王雄姿勃勃,使人一望便知當年風采。”

楊茂搜呵呵一笑,擺擺手止住高嶽,道:“說到就要做到,要不然我與明府結的哪門子盟!再說司馬保是你我共同的敵人,早日掀翻了他,我也好鬆口氣。所以想着趁還能跑得動,便就來了。”

說着話,他回身一招手,喚來一人身邊,道:“堅頭,過來拜見高明府。”

高嶽又一怔,打眼看時,果然是楊堅頭。他一面與楊堅頭回着禮,一面又聽楊茂搜在旁道:“本來難敵說我年歲大了,怎麼也不同意我親自來。但我曾聽說漢末時候,有老將黃忠,年已古稀,還曾陣斬曹魏大將。我今年不過五十五歲,怎麼就上不得陣!”

衆人聞言,紛紛說道左賢王老當益壯,英姿不減從前。高嶽大喜,言道如今有賢父子相助,吾心無憂矣。這邊,楊茂搜又對高嶽將韓雍着實誇讚了一番,直言相處相談之後,才曉得什麼叫做百聞不如一見。

因事態緊急,略作寒暄後,一衆人等便就至府衙集會,高嶽、楊茂搜正中上座,文官武將分列兩旁,一起分析目前處境,商討有效對策。

據內衙探報,略陽氐族大首領蒲洪親自率軍兩萬,攻佔了狄道、首陽二城之後,正在消化休整,暫停了進一步的動作。如今那邊李虎戰死,主簿朱榮屈膝,但縣令曹莫拒不投降,目前已被關押了起來,不知如何處置。

馮亮繼續道,探知蒲洪乃是直接受劉曜的誘使和命令,目的在於擴大他自身部族的實力,與上邽方面必要置隴西與死地不同,蒲洪與隴西沒有任何過往仇怨,且他乍得了兩城後,人口、錢糧乃至軍器兵卒等等,都是陡然大增,正在調度消化的時候,所以停下了動作,目前來看,可以暫時擱置一邊,不是當務之急。

楊茂搜大罵蒲洪也是壞了心眼,給氐人抹黑。說起來,楊茂搜所部與蒲家部族,世代居住在略陽,血緣上十分相近,多年前還算是一家人。齊萬年作亂,橫暴擄掠西北,楊茂搜還曾與蒲家聯手共同抗擊過齊萬年。孰料後來齊萬年勢大難以抵敵,蒲家突然解甲歸降,楊茂搜獨木難支,不得已纔開始了輾轉流離。

對蒲家,楊茂搜心中一直耿耿於懷,惱他不守信用,沒有骨氣,當下新仇舊恨同時涌上心間,楊茂搜破口大罵不已,將案桌拍的砰砰響。

高嶽面色陰冷,加重了語氣道:“但蒲洪竟敢主動招惹於我,且害死了李虎,這筆血賬得牢記,日後必須要讓他付出極其慘重的代價。要讓所有人曉得,我隴西不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地方。”

雖然當時還在長安時,便已從暗探李鬆年口中得知了李虎陣亡的消息,但眼下再有提及,高嶽還是心中

難受無比。經過幾年的打磨,李虎已經展現出能夠獨擋一面的將才,且愈發沉穩幹練,首陽在其治下,已不復當初破敗情形,爲之煥然一新。於公於私,高嶽對李虎都很是期待看重,心中不止一次想到日後還當要格外重用纔是,如今一朝隕落,實在讓人扼腕嘆息。

高嶽目光如錐,掃視幾番,突然發現了一個問題:“我適才就隱隱覺得哪裡不對。何成……骨思朵……彭俊都在,那麼孫隆及李豹二人,爲何不在這裡?”

李豹誘殺孫隆、以臨洮城叛降司馬保之事發生的時候,內衙斥候李鬆年並不知情且已經在長安面見了高嶽,故而李鬆年不知,高嶽更是不知。當下此話問出,堂間爲之一靜。不要說隴西部屬,便是楊茂搜,也是面色略顯複雜。高嶽察言觀色,當即便曉得定是出了什麼事情,非比尋常。

見他面色難看,於是不待發問,馮亮還是如實奏明。待得聽罷,高嶽及雷七指、周盤龍等西歸衆人,無不震驚無比。

本來不如意事樁樁件件,很是讓人揪心,但高嶽作爲最高首腦及主心骨,必須還要在人前作出鎮定的模樣,哪怕再是憂慮焦急也不能亂了人心。如今這一通噩耗入耳,簡直有如被重錘猛擊。痛惜哀悼孫隆之餘,一股極度暴烈的怒火登時充斥胸膛。

楊茂搜在旁,吃驚的發現高嶽雙目陡然赤紅如血,不可直視,面目變得極度可怖。他曉得此必然是急怒攻心,肝火暴漲。他怕高嶽控制不住自己,以致當場失控,於是趕忙湊近前來,好一通低聲勸說,才使高嶽略略鎮定了些。

高嶽將手心握得發白發痛,不停地深深吸氣,緊緊閉上眼睛,良久才重又睜開,啞着嗓子問道:“如今隴西那邊戰況如何?”

見高嶽竟然已再不問李豹的相關情況一句,衆人心中皆知,日後若是李豹重又落網,除了死已經沒有第二條路可走。

馮亮忙奏道:“據探。狄道首陽二城暫無動靜。臨洮城目前是敵將王連駐守,所部三千人。襄武城還是被張春率兩萬餘人包圍,連連攻打。襄武城門曾被打破,但是敵軍根本攻不進去。因爲四方城門,早已從裡面用巨石堆了三丈有餘,將門洞牢牢地堵死,無論如何也撼不動。雖然如今襄武城傷痕累累,但因爲留守的吳夏隨機應變,竭力守禦,導致敵軍始終破不了城,還損兵折將士氣受挫。張春坐困城下,暴跳如雷,但終究奈何不得吳夏。”

高嶽面色複雜,沉默片刻才嘆道:“吳夏以必死之心主動留守襄武獨自抵抗壓境之敵,更且竟然能夠死中求生,憑着孤城堅持到了現在,這份忠勇,實在讓人感佩不已。他不負我,我實負他!這樣的忠忱義士,無論如何不可使之陷於敵手。馮亮,我現在給你交個底,襄武城可失,吳夏絕不可失!要想方設法營救纔好。”

(本章完)

第三百二十一章 悲中有喜第七十三章 初次行動第一百九十三章 驚天消息第三百八十九章 失之躁怒第一百一十五章 提前預備第兩百七十五章 奇兵出塞第三百六十七章 直擊根本第一百一十章 情悽意切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虎求婚第一百九十九章 同舟共濟第兩百九十九章 秦軍蹤跡第三十章 陌生堂弟第三百九十六章 法外之恩第七十七章 探知消息第一百六十五章 勁敵東來第六十二章 當務之急第五章 馬匪之首第一百零五章 潔身自好第兩百零七章 敗軍責任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師箴言第兩百一十九章 南安使者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生嫌隙第兩百一十七章 最新去向第兩百三十九章 上邽長安第一百五十三章 越級拔擢第三百零九章 奇略之才第兩百六十五章 因故西行第一百七十三章 暫退敵軍第一百三十七章 心有所動第兩百六十六章 涼州盛情第兩百三十九章 上邽長安第兩百八十五章 塞北狼煙第三百零五章 太傅未歸第三百四十四章 初次交手第一百零五章 潔身自好第三百二十二章 親臨朔州第兩百九十章 什麼王法第兩百三十六章 吾道不孤第三百九十六章 法外之恩第三十一章 內室智囊第一百一十四章 心有惡魔第兩百七十三章 臨汧大捷第十章 一言而決第二十九章 當街翻臉第一百零六章 又與卿逢第兩百零五章 合攻張春第一百三十九章 張春犯忌第七十三章 初次行動第兩百五十八章 開個玩笑第三百九十二章 撫平邊地第三十三章 按部就班第四百章 言出如鋒第四百零九章 不好處置第一百七十五章 閉門自惱第一百九十二章 愈發誤會第一百三十二章 遊子之心第三百六十九章 救人救心第五十八章 嚴以律已第三百八十一章 君臣奏對第九章 當前形勢第兩百五十四章 堪做棟樑統一回復第四十五章 固守待援第兩百八十二章 既定計劃第三百五十九章 兵圍洛陽第兩百一十二章 分析透徹第二十六章 小露身手第一百八十三章 徒惹爭端第兩百二十四章 美人反間第一百五十七章 委有重任第三百三十一章 進爵爲王第五十二章 隴西變天第三百零三章 大川河畔第三百八十五章 傳話而已第三百五十五章 與荊州戰第兩百二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三百二十五章 兩不相容第九章 當前形勢第一百五十八章 國事日艱第十八章 我是靠山第三百五十一章 痛下決心第兩百九十八章 各種心態第三百五十六章 得有襄陽第一百二十九章 以酬義士第四十九章 郅平殞命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人自危第五十五章 不齒之事第兩百三十章 多日未見第一百三十三章 兩難之處第三百三十二章 各級封賞第六十六章 難遂所願第一百八十六章 閒庭信步第七十二章 議立內衙第三百八十七章 目的何在第二十九章 當街翻臉第三百九十二章 撫平邊地第三百四十章 兩趙決斷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生嫌隙第三百八十二章 意外任命第三百一十一章 虎牢歸屬
第三百二十一章 悲中有喜第七十三章 初次行動第一百九十三章 驚天消息第三百八十九章 失之躁怒第一百一十五章 提前預備第兩百七十五章 奇兵出塞第三百六十七章 直擊根本第一百一十章 情悽意切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虎求婚第一百九十九章 同舟共濟第兩百九十九章 秦軍蹤跡第三十章 陌生堂弟第三百九十六章 法外之恩第七十七章 探知消息第一百六十五章 勁敵東來第六十二章 當務之急第五章 馬匪之首第一百零五章 潔身自好第兩百零七章 敗軍責任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師箴言第兩百一十九章 南安使者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生嫌隙第兩百一十七章 最新去向第兩百三十九章 上邽長安第一百五十三章 越級拔擢第三百零九章 奇略之才第兩百六十五章 因故西行第一百七十三章 暫退敵軍第一百三十七章 心有所動第兩百六十六章 涼州盛情第兩百三十九章 上邽長安第兩百八十五章 塞北狼煙第三百零五章 太傅未歸第三百四十四章 初次交手第一百零五章 潔身自好第三百二十二章 親臨朔州第兩百九十章 什麼王法第兩百三十六章 吾道不孤第三百九十六章 法外之恩第三十一章 內室智囊第一百一十四章 心有惡魔第兩百七十三章 臨汧大捷第十章 一言而決第二十九章 當街翻臉第一百零六章 又與卿逢第兩百零五章 合攻張春第一百三十九章 張春犯忌第七十三章 初次行動第兩百五十八章 開個玩笑第三百九十二章 撫平邊地第三十三章 按部就班第四百章 言出如鋒第四百零九章 不好處置第一百七十五章 閉門自惱第一百九十二章 愈發誤會第一百三十二章 遊子之心第三百六十九章 救人救心第五十八章 嚴以律已第三百八十一章 君臣奏對第九章 當前形勢第兩百五十四章 堪做棟樑統一回復第四十五章 固守待援第兩百八十二章 既定計劃第三百五十九章 兵圍洛陽第兩百一十二章 分析透徹第二十六章 小露身手第一百八十三章 徒惹爭端第兩百二十四章 美人反間第一百五十七章 委有重任第三百三十一章 進爵爲王第五十二章 隴西變天第三百零三章 大川河畔第三百八十五章 傳話而已第三百五十五章 與荊州戰第兩百二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三百二十五章 兩不相容第九章 當前形勢第一百五十八章 國事日艱第十八章 我是靠山第三百五十一章 痛下決心第兩百九十八章 各種心態第三百五十六章 得有襄陽第一百二十九章 以酬義士第四十九章 郅平殞命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人自危第五十五章 不齒之事第兩百三十章 多日未見第一百三十三章 兩難之處第三百三十二章 各級封賞第六十六章 難遂所願第一百八十六章 閒庭信步第七十二章 議立內衙第三百八十七章 目的何在第二十九章 當街翻臉第三百九十二章 撫平邊地第三百四十章 兩趙決斷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生嫌隙第三百八十二章 意外任命第三百一十一章 虎牢歸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