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前趙崩塌

而洛陽城得到了全軍潰敗、皇帝被俘繼而遇害的噩耗之後,登時亂成了一鍋粥。太子劉胤肝膽俱裂,但生死存亡關頭,由不得他閉門哭泣或者什麼優柔寡斷,只好硬忍着情緒,被衆臣擁着匆匆繼位,然後立即召集文武會議。

“衆卿!大行皇帝在臨出征前,曾對朕有過交待,萬一事有不偕,應當如何應對。如今大行皇帝遇難敵營,國家遭遇劇難,已經到了最危急的關頭。朕肝腸寸斷,方寸全失,不得已,只有按照大行皇帝的遺詔去辦了。”

驃騎將軍王彰曾有耳聞,當下不由急道:“陛下之意,莫非是指棄守洛陽?那先帝……的遺體怎麼辦?”

劉胤緊緊握着拳頭,澀聲道:“……是。大行皇帝曾這樣指示:若是前線戰敗,或者他有什麼、有什麼不諱,那麼絕不允許耗費精力去營救他,或者花額外的心思去救贖他,而是要求我們不要以他爲念,應該迅速收拾殘局保住宗廟爲重。前方戰敗,洛陽人心大亂之下,則城池必然難以守禦。爲避免徒勞的傷亡,大行皇帝讓朕將城中有生力量組織起來後,迅速撤離洛陽,然後一路北上再西進,尋找安全地帶,先保存國家社稷,待日後發展穩定下來後,屆時再徐圖恢復中原。”

諫議大夫臺產憂道:“陛下,臣聽說塞外漠南之地,已經被高嶽拿下,並賞給了歸順於他的屠各人做牧場。我們若是北上,多半要經過漠南,屠各人曾在平陽造反作逆,弒殺了很多皇族,是我國的大仇人。到時候,萬一被他們攻擊,依眼下困難窘勢,就怕難以抵擋。”

劉胤擺擺手道:“無妨。我們不去屠各人的地盤。我們的路線是北上蒲子縣繞道西河郡,然後迅速往西,穿過朔州北境,徑直往天山方向而去。我們的目標是遙遠的西域,西域部落衆多,實力弱小,朕正可以在那邊再建王庭,等穩定下來時候,屆時中原可圖便圖,不可圖,索性在西域立祚傳國,能使我大趙享國日久、不負大行皇帝厚望便是。”

劉胤掃了一眼殿中仍忐忑惶然的羣臣,又繼續道:“據探報,石逆戰勝之後,略略休整,就直接兵發洛陽而來,有一鼓作氣的意味。最遲明日午後,則肯定會抵達洛陽城下。所以,我們剩下的時間非常緊迫,最好,是在今晚連夜出城,既可以提前安全遁走,又能夠趁着夜色避人耳目。衆卿,你們等下回去便各自安排妥當吧!”

年過七十的大司農朱誕抖抖索索站出來,流着眼淚道:“……老臣跟隨先皇帝多年,望着他一步步走上至尊寶位,心中無比歡喜自豪。卻難料天不佑趙,國家局面敗壞如此,到現在連先皇帝竟然都被逆賊所害,龍馭賓天。老臣心中如刀割劍剜,不知說什麼好!老臣年紀大了,也活夠了,就不隨陛下遠狩,免得徒添累贅。出使秦國之

事,老臣願意替陛下擔當,請陛下放心,事畢後老臣必然會以身殉先皇帝。老臣只希望陛下能夠從此奮發而起,勵精圖治,將來擊滅四方賊寇中興我大趙,屆時給老臣多擺些祭祀,通告一聲,讓老臣能夠在九泉之下瞑目就行了。”

他這悲愴淒涼的話,使殿中更加增添了哀傷痛心的氣氛。不說文臣們早已涕泗橫流,便是許多武將,也俱是捶胸頓足,一邊咬牙切齒的咒罵,一邊扭過頭去暗自拭去難忍的淚水。

劉胤深深吸了口氣,揉了揉紅腫溼潤的眼睛,繼而強自一笑,提高了音調道:“衆卿不須如此!雖然局勢這般不堪,但大行皇帝英明睿智,早已有所安排。朕依着他的吩咐,已經派了快馬去往長安,主動將弘農郡獻給高嶽,從而促使石勒與高嶽儘快翻臉。衆卿試想,如今因爲我國存在,東西二寇暫時相安無事。屆時等石勒進了洛陽後,必然不能忍受高嶽佔據弘農,故而一定會刀兵相向,這便是大行皇帝遺下的錦囊妙計。”

衛軍司馬劉敦忍不住道:“我們主動去獻地,高嶽多半不會拒絕。但弘農郡乃是司州轄地。石勒奪得洛陽後,應是無法容忍高嶽染指弘農。但臣就怕他二人皆是梟雄之輩,能忍常人之不能忍,萬一相安無事、並不動手,卻不氣煞人也?”

劉胤無聲的點點頭,面色突然變得陰鬱下來,他森然道:“伯父的擔憂,大行皇帝早就考慮到了。爲了能夠使他二賊肯定會翻臉,大行皇帝讓朕將一件重寶同時送給高嶽,當做挑撥的最大砝碼。這件寶貝雖然是稀世極品,但當下對我們而言,象徵意義遠遠大於實際意義,取捨之間,朕也無謂。但高、石兩家,都肯定會視爲無上之寶。等石勒進了洛陽,遍尋不見此寶,又聽聞被高嶽所得,絕對會暴跳如雷。若說失去弘農郡,還能夠勉強忍耐,那麼爲了這件寶物,石勒一定不會善罷甘休。哼哼,屆時我們全身而退坐山觀虎鬥,讓他二賊死命鬥去吧!”

當日夜裡,劉胤遣出敢死隊,東向疾行,沿途大聲鼓譟、放火、搖旗吶喊,以圖能夠迷惑震懾後趙軍,使其一時不敢輕舉妄動,從而拖延出寶貴的時間。他自己便率領前趙宗室、重臣及主要家眷等,在萬餘名宿衛軍的護翼下,撤出洛陽北門,以最快的速度,迅速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中。

隨着先皇帝劉曜駕崩、今上劉胤主動棄守洛陽後,曾烜赫一時的前趙帝國轟然崩塌,在中原的統治,就此宣告結束。劉胤出逃後不數個時辰,石勒便親率大軍,兵臨城下。在拉鋸了數年之後,經過多少艱苦卓絕的戰鬥,石勒終於得償所願,以勝利者的姿態,昂然開進了茫然驚恐的洛陽城。

長安,太極殿偏殿,午後。

司馬妙菱的蔥蔥玉指,倏地握成了拳頭,緊緊地捏着,未幾又一

下子張開,緊緊抱住了身上那具令她沸騰的軀體。她渾身癱軟,星眸半閉,檀口裡情不自禁地發出了動人心魄的如泣低吟。高嶽的指尖所過之處,她的肌膚也隨即被點燃,而男人近在咫尺粗重而熾熱的鼻息,也愈發使她血脈賁張,情難自己。

滾燙的身體與身體,彷彿黏在了一起難以分開。這是兩人第二次的親密接觸了。從前在建康臨出發前,也有老宮女專門來告訴她陰陽交*合的人倫之情,乃是嚴肅而神聖的天道,叫她屆時不要害怕只管聽夫君擺佈,然後安然享受便是。但初次,司馬妙菱因爲驚懼、緊張和疼痛,在天旋地轉的昏昏然和不停地掙扎驚叫聲中,不知怎麼就由少女轉變成了婦人。而這次,她雖仍然本能的還想抗拒,但卻渾身愈發無力,彷彿自己已經化成了一灘醉人的純釀,只想等着高嶽來飲個痛快。

溫存了一陣,身下的嬌娃早已秀鼻翕動、氣息啾啾。高嶽的慾望,也早已變得堅若磐石。正要挺槍奮戰的時候,門外突然傳來了周盤龍急急的低呼:“大王?大王!”

高嶽一愣,胯下卻不由立時發墜。那滾燙的慾望,彷彿正以觸手可及的速度冷卻下去。他支起手肘,垂着頭與司馬妙菱上下面面相覷,氣氛登時變得窘然起來。司馬妙菱清醒了些,羞不可抑,一下用手捂住了臉,但從指縫中瞥了好幾眼高嶽那張發苦的臉,又忍不住噗嗤笑出聲,紅着臉將他輕輕推了推。

高嶽長嘆一聲,便翻身起來,下榻而立興致全無,司馬妙菱便過來替他輕柔的穿上衣服,反勸慰道公事爲重。待要離去時,司馬妙菱竟然涌起一陣失落,忍不住柔聲喚道:“大王……”

高嶽回過身來,見司馬妙菱星眸含水,嬌媚可愛。高嶽無奈地一笑,過來在她那豔若桃花的熱乎乎的粉頰上,溫柔地一吻,輕聲道:“你先歇息片刻。閒時孤定然再來陪你。”

門開,高嶽邁步而出。周盤龍迎上前來,高嶽瞥他一眼,嘆口氣道:“盤龍啊。孤將來若是患了什麼隱疾,那都是拜你所賜呢。”

周盤龍愕然。但他擡眼,看見高嶽面色有着異樣的潮紅,鬢角處汗星點點,哪裡還不明白方纔裡面在發生什麼,忙苦着臉連連躬身道:“打擾大王……天倫之樂,臣罪該萬死!但臣絕不敢無故冒犯,只是因爲劉趙方面,派來了急使,一定要立即拜見大王,說有天大的要事當面稟告。”

高嶽唔了一聲,也不覺得有什麼奇怪。他與劉趙、石趙之間,交道越打越多,免不得有各種信使往來,或是通報、或是邀約、或是請戰、或是求和,諸如此類習以爲常。

“與你戲言,不要放在心上就是。”高嶽一邊走着,一邊問道:“劉趙又來人了嗎。可問了什麼目的?叫他來見孤吧。”

(本章完)

第兩百九十二章 秦國肇基第兩百三十四章 敲山震虎第一百六十八章 長安危急第兩百五十八章 開個玩笑第一百七十三章 暫退敵軍第八十三章 驚懼難言第一百八十章 端陽節至第九十二章 單打獨鬥第一百一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三百七十九章 總不服氣第三百六十七章 直擊根本第一百六十四章 痛定思痛第九十七章 王儲行事第一百二十四章 成竹在胸第一百五十五章 西京長安第五十五章 不齒之事第三百七十三章 身陷絕境第三百三十五章 亂平之後第三百九十九章 事泄之後第一百五十三章 越級拔擢第兩百八十一章 各種內鬥第兩百五十二章 消釋疑慮第三百一十章 傷人暗箭第兩百六十八章 就是此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愜意聚酌第六十二章 當務之急第三百五十二章 壯士斷腕第三百三十八章 隨意處置第一百五十四章 朝廷有旨第兩百四十章 國仇家恨第二十五章 濃濃深情第兩百二十二章 回鄉的路第三百二十八章 趙使來謁第三百四十三章 絕世孤寶第兩百八十五章 塞北狼煙第一百一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一百三十一章 何方神聖第三百八十七章 目的何在第兩百六十六章 涼州盛情第三百五十四章 逼不得已第二十章 自訪韓雍第五十六章 民冤如山第兩百六十六章 涼州盛情第兩百三十章 多日未見第一百九十二章 愈發誤會第四百一十六章 動情曉禮第三百一十二章 初次獨鬥第一百七十三章 暫退敵軍第兩百一十六章 推心置腹第兩百零四章 俱有所圖第兩百六十八章 就是此人第四百零五章 當面告發第一百零九章 氐王盛情第一百一十一章 情難自已第三百章 窮途末路第三百七十六章 據實奏報第兩百五十七章 張春送禮第五十四章 痛貶庸吏第三百一十三章 意欲撤軍第五十一章 意外驚喜第三百三十三章 計策有疑第一百三十四章 陳安之名第一百六十七章 死間失敗第一百七十七章 略陽蒲家第八十九章 下辯來援第兩百一十五章 擊退來敵第兩百四十一章 外城失守第兩百七十六章 中途意外第九十四章 隴南氐王第六十八章 名正言順第三百七十章 幷州軍議第一百六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三百九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三百八十九章 失之躁怒第三百二十七章 約秦之議第三百五十三章 各種僵持第四十七章 反敗爲勝第兩百五十一章 瞻前顧後第三百二十八章 趙使來謁第兩百四十九章 幕後操縱第三百五十九章 兵圍洛陽第四百零三章 不速之客第兩百五十一章 瞻前顧後第兩百九十六章 徵南行營第兩百五十七章 張春送禮第四十五章 固守待援第一百八十四章 當朝新貴第三百六十九章 救人救心第兩百七十四章 公私混雜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西夾擊第兩百八十五章 塞北狼煙第二十九章 當街翻臉第一百五十六章 惠跖不同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人自危第三章 來之安之第一百零三章 共赴宴席第兩百三十八章 失去目標第兩百九十章 什麼王法第一百五十七章 委有重任第一百六十三章 忠烈殉國
第兩百九十二章 秦國肇基第兩百三十四章 敲山震虎第一百六十八章 長安危急第兩百五十八章 開個玩笑第一百七十三章 暫退敵軍第八十三章 驚懼難言第一百八十章 端陽節至第九十二章 單打獨鬥第一百一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三百七十九章 總不服氣第三百六十七章 直擊根本第一百六十四章 痛定思痛第九十七章 王儲行事第一百二十四章 成竹在胸第一百五十五章 西京長安第五十五章 不齒之事第三百七十三章 身陷絕境第三百三十五章 亂平之後第三百九十九章 事泄之後第一百五十三章 越級拔擢第兩百八十一章 各種內鬥第兩百五十二章 消釋疑慮第三百一十章 傷人暗箭第兩百六十八章 就是此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愜意聚酌第六十二章 當務之急第三百五十二章 壯士斷腕第三百三十八章 隨意處置第一百五十四章 朝廷有旨第兩百四十章 國仇家恨第二十五章 濃濃深情第兩百二十二章 回鄉的路第三百二十八章 趙使來謁第三百四十三章 絕世孤寶第兩百八十五章 塞北狼煙第一百一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一百三十一章 何方神聖第三百八十七章 目的何在第兩百六十六章 涼州盛情第三百五十四章 逼不得已第二十章 自訪韓雍第五十六章 民冤如山第兩百六十六章 涼州盛情第兩百三十章 多日未見第一百九十二章 愈發誤會第四百一十六章 動情曉禮第三百一十二章 初次獨鬥第一百七十三章 暫退敵軍第兩百一十六章 推心置腹第兩百零四章 俱有所圖第兩百六十八章 就是此人第四百零五章 當面告發第一百零九章 氐王盛情第一百一十一章 情難自已第三百章 窮途末路第三百七十六章 據實奏報第兩百五十七章 張春送禮第五十四章 痛貶庸吏第三百一十三章 意欲撤軍第五十一章 意外驚喜第三百三十三章 計策有疑第一百三十四章 陳安之名第一百六十七章 死間失敗第一百七十七章 略陽蒲家第八十九章 下辯來援第兩百一十五章 擊退來敵第兩百四十一章 外城失守第兩百七十六章 中途意外第九十四章 隴南氐王第六十八章 名正言順第三百七十章 幷州軍議第一百六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三百九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三百八十九章 失之躁怒第三百二十七章 約秦之議第三百五十三章 各種僵持第四十七章 反敗爲勝第兩百五十一章 瞻前顧後第三百二十八章 趙使來謁第兩百四十九章 幕後操縱第三百五十九章 兵圍洛陽第四百零三章 不速之客第兩百五十一章 瞻前顧後第兩百九十六章 徵南行營第兩百五十七章 張春送禮第四十五章 固守待援第一百八十四章 當朝新貴第三百六十九章 救人救心第兩百七十四章 公私混雜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西夾擊第兩百八十五章 塞北狼煙第二十九章 當街翻臉第一百五十六章 惠跖不同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人自危第三章 來之安之第一百零三章 共赴宴席第兩百三十八章 失去目標第兩百九十章 什麼王法第一百五十七章 委有重任第一百六十三章 忠烈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