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一未來

一想到又有可能揚威於塞外,兩人都是心潮澎湃,一時間竟都是無語。

“程兄,”半響過後,陳逵才正色道:“火銃一事,不論如何,我等要全力支持。還有,練兵一事,也要按大人的章程辦法來辦……兄意如何?”

“放心吧!”程森向來是有些多慮,人也顯的內斂了一些,這會兒卻是放聲大笑,狀極開心,簡直就是和以往判若兩人。

這自然是程森自覺有望沙場建功,所以破除心障,安心在幼軍中效力,並且決心投靠張佳木的原故吧。

陳逵心中暗歎,適才所說的話語,一多半是張佳木授意,只有一小半是他自己的臨時措詞。到了這會兒,他纔在心中對張佳木惕心敬服,簡直就是五體投地!

幼軍一出事,張佳木便第一時間跑過來,立刻建立起了自己的威權,老實說,連陳逵等人都是就便兒踩了一道,雖然自己把威望撈足了,但也是把陳逵踩乎了一腳,只是,這種想法,連陳逵自己內心的最深處也不願想,當然,也不敢想。

收拾了幼軍的事,就手兒就是吩咐陳逵,接下來趁熱打鐵,趁着出事的當口程森破除門戶之見的機會,再透露點幼軍可能出征塞外的消息,這麼借勢一拉,原本算是外系旁枝超然門戶之外的程森也就拉入懷中了。

算算被擠走的曹鐸,還有一堆已經被收報的中下層軍官,再清洗一批曹家或是劉用誠安插進來的人……肯定沒有別人安排的人,幼軍是內廷禁軍,石亨的手都伸不進來,更別提別人了。

再加以這麼一清洗,幼軍就算牢牢的握在張佳木的手中了,其心也深,其行也漸,想想真是令人膽寒。

不過,跟在這樣的人身後,大約也使人放心吧。

陳逵也是都督同知,原本是邊關鎮將,累計功勳到達現在的這個位子,身後沒有得力的強援,不過生性耿直,不懼權貴,所以在於謙被罪之後,敢於備棺木準備收斂于謙屍身的,也就只是他一人耳。

後來因爲張佳木救得於謙性命,棺木是沒用上,陳逵也算是上了張佳木這條船。除了他之外,還有一批軍中將領,都是于謙提拔上來的,他們和郭登不同,郭侯爺上表反戈一擊之後,算是和于謙摘清楚了,雖然還免不了因爲拒絕皇上入關門的事被閒置,但被禍不深,好歹熬到成化年間又翻了身,當然,這是後話不提。

範廣等人就不同了,他們是于謙死黨,就算皇帝對他們成見不深,但于謙得罪的人太多,都是些有能量的人,所以真實歷史中,範廣等人都被害死,西市斬首,根本沒能活的下來。倒是有了張佳木這個變數之後,範廣平安無事,縱使現在有石亨等人在,他也賦閒在家,但好歹性命無憂,而且把一大票忠心的手下推薦給了張佳木,從這一點來說,張佳木救出于謙,所獲利益當真不小。

除了武將這一塊,還有耿九老等高品文官對張佳木也是暗中推許,不然的話,一個錦衣衛官又怎麼能在朝中立刻擁有這麼大的能量?就算有皇帝欣賞和信任,但皇帝信任和欣賞的,又豈止是張佳木一人?

“難道他救於少保也是用心很深?”思維走到這兒,連陳逵自己也是打了個寒戰,程森看出來他神色有點不對,不覺關切道:“怎麼了?”

“沒什麼!”陳逵打了個哈哈,笑道:“我想起來工部的那個老汪,三天鑽廢了十來斤閩鐵,要不是大人撐腰,我非打他的板子不可。”

“嗯嗯,得空了我們過去看看好了。”

工部現在也在正常出產火銃,但和鎧甲一樣,火銃也是軍國利器。

按說,全國各地的衛所都向兵部送東西,有送生漆,有的是膠,有的是牛筋,也有送鎧甲兵器的,或是乾脆乾草束,牛皮,總之,製作兵器弓箭的物品,除了工部和兵部自己生產外,各衛所的贄獻也是一大來源,也佔有很大的份額。兵部和皇家都有大庫,專門用來儲藏這一類的物資,然後在戰時由衛所自己解決一部份,兵部和都督府下發一部份,皇帝有時候也開內庫,賞給物品或是金銀。

至於匠人,也就是匠戶,那是比軍戶還要悽慘的存在。軍戶好歹能混個溫飽,而且除了上級軍官之外也沒有什麼人欺負,匠戶就不同了,也就比娼戶樂戶強點,一樣是賤籍,是個人就能騎在匠戶頭上作威作福的,而且每年營造無度,皇家和官府好歹還體恤一下農人,怕傷了農時,或是怕百姓造反,至於匠戶,那就不同了,一年到頭不能清閒,皇宮維護修整,各大宮觀寺廟,造兵器,甲仗、火銃、寶船,金銀珠玉,任何稀奇古怪的東西都有相應的匠戶去打造,一年到頭,不得休息,累死累殘的比比皆是,這也罷了,精神和肉體上的雙重打擊真的叫人不堪消受,而且,匠戶看管的嚴,不比普通的軍戶想逃就逃了,匠戶想逃,也是難於上青天的事。

國朝立國至今,朱洪武苦治貪污的事已經風吹雨打去,再也沒有蹤影了。雖說不上舉國無官不貪,但官俸養不活人,也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清官,也要收取常例的冰炭敬,門生的紅包,也得收,外省官員的贄敬,也不會推卻。只收這些,不貪污公款物資,就是清官了。可惜,這樣的清官都太少了,說起工部來,雖然輕賤,但是勝在好處多多,各樣物資,都要從工部走一圈,自然也就是上下其手的好機會,大家好處均分,比如一支火銃用銅十斤,等真到了匠戶手裡時,最多還剩下三四斤銅,其餘的,就都被工部官員貪污去了。

匠人們吃不飽穿不暖,從早做到晚,材料不足,飯也吃不飽,造出來的東西是什麼樣的質量,可想而知。

成祖年間還橫掃沙漠,打的蒙古人望風逃竄的火器,也就是赫赫有名的神機營,到這會兒已經大不如當年了。大明的事就是這麼奇怪,明明時間推進,火器也是越造越多,但手藝和質量,卻彷彿是大大的不如當年了。

制度的比起學術的落後還要來的可怕的多,到了明末,火器製造更是一塌糊塗,遼東邊軍所用的火銃種類繁多,孫承宗的炮營有大炮十餘門,小型火炮千餘門,火銃鳥銃數千支,但威力極少,火銃不要說打出去的威力了,就是能不炸鏜就算是工藝過關了。這樣的火器,當然叫八旗兵瞧不起,覺得還遠不及弓箭了。

但是,在歐洲,十五世紀最老的滑膛火槍就淘汰了最精銳的弓箭手,原因則很簡單,一個合格的弓箭手最少要三年以上的經驗,而一個合格的火槍兵,由農民訓練成功,最多三個月罷了。

現在幼軍中的匠戶待遇優厚,張佳木從不克扣下屬,對這些匠戶更是愛若珍寶,每戶每月賞米一石,鹹菜銀子若干,還發給鞋子,布匹,大帽等物品,前一陣天寒,還發給炭火等取暖之物。

可憐那些匠戶在工部時被人當奴隸一般,到了幼軍之中,一切待遇不同,當真是喜出望外,心氣一高,自然也就是格外賣力。

除了打造鎧甲和製作一些錦衣衛用的小東西外,就是造火銃。張佳木認爲,塞外做戰,以騎兵對騎兵當然最佳,但現在這種情形,想成立一支數萬人的精銳騎兵則根本是不可能的事,無此物力財力也還罷了,關鍵是不得人。一支合格的騎兵隊伍少說也要幾年的訓練和實戰的鍛鍊,現在九邊還有不少騎兵精銳,不過要在京師裡靠訓練訓出一支精銳騎兵來,這就幾近於癡人說夢。

但火器軍隊就不同了,裝備精良,後勤有保障,平時訓練刻苦,時間又很充足的話,靠訓練來打造一支精銳的半冷兵器半火器的部隊,然後靠這麼一支軍隊出擊塞外,亦是一樣能教敵人聞風而喪膽。

這麼一支軍隊,合格的火銃則是重中之重了。

戚繼光的火銃規定是用閩鐵二十斤,用鑽桿法制作而成,穩定,殺傷力也很不低。戚家軍就是靠着這些火銃和鴛鴦陣法而揚名天下。看戰例,戚家軍最多損失百餘人,經常就可以斬首幾千,戰比損根本就不在一個檔次上。除了將領的指揮水準外,自然也是和武器的代差有關。倭刀再利,也抵不過長兵器配火銃的陣法,這是歷史的潮流,無可阻當。

張佳木歷史水平雖然很差,但曾經混跡於一些軍壇,對什麼鴛鴦陣法什麼也曾經瞧見過,現在的幼軍,就是按他的記憶,揉雜了現代軍隊的內務訓練和隊列訓練的辦法,還有冷兵器和熱兵器轉換之間的陣法訓練,再加上個人恩義結于軍中的封建將軍法……嗯,雖然是四不像,但不得不說,幼軍在向着他所期待的方向飛速前行,一直到揚聲於世的時候,衆人才赫然發覺,原來有一支天下無敵的強軍,就在京師腳下的南苑之中,悄然面世。

第647章 喜事第694章 詔旨第120章 誓殺于謙第471章 對撞第623章 變法第155章 進宮第684章 淒涼第364章 特科第169章 送行第293章 不得勁第153章 狂潮第612章 治亂第586章 光祿寺第373章 激越第484章 城頭第334章 暴打第412章 欲雪第649章 禁軍第297章 翻第204章 滅火第139章 盤算第546章 謝恩第191章 掄才大典第22章 亂第42章 請教頭第542章 太保第382章 石府外第686章 肅清第24章 怒闖東廠第590章 驚雷第128章 早做謀劃第573章 放賞第154章 提人第3章 點卯第9章 赴宴第111章 請示第522章 動員第248章 種禍第513章 喜事第680章 開恩第693章 底氣第21章 拼命!第274章 宮闈舊事第582章 義利第217章 白馬第479章 曹府第415章 曹福來第516章 報效第39章 比試第548章 分府第369章 休沐第311章 守業第380章 羣狼第177章 制度第282章 來使第425章 叔侄第559章 賢妻第291章 欺心第639章 思想第609章 攤派第23章 面聖第367章 處處爲營第328章 敗壞第191章 掄才大典第136章 意外之得第626章 首輔第7章 百戶威風第524章 襲殺第386章 謊言第632章 論吏第337章 儒臣第624章 變化第87章 都督府第108章 心有山川之險第119章 惡客第189章 警句第478章 謀劃第166章 威風出隊第6章 開荒任務第648章 選擇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三章 秘器第72章 逼債第596章 德王第251章 密奏第205章 謀反第345章 大人到第130章 升官第125章 奪門第207章 收權第632章 論吏第660章 鑄錯第673章 力量第359章 親近第343章 韃子第142章 交心第251章 密奏第177章 制度第271章 營嘯第269章 基地第557章 正副使
第647章 喜事第694章 詔旨第120章 誓殺于謙第471章 對撞第623章 變法第155章 進宮第684章 淒涼第364章 特科第169章 送行第293章 不得勁第153章 狂潮第612章 治亂第586章 光祿寺第373章 激越第484章 城頭第334章 暴打第412章 欲雪第649章 禁軍第297章 翻第204章 滅火第139章 盤算第546章 謝恩第191章 掄才大典第22章 亂第42章 請教頭第542章 太保第382章 石府外第686章 肅清第24章 怒闖東廠第590章 驚雷第128章 早做謀劃第573章 放賞第154章 提人第3章 點卯第9章 赴宴第111章 請示第522章 動員第248章 種禍第513章 喜事第680章 開恩第693章 底氣第21章 拼命!第274章 宮闈舊事第582章 義利第217章 白馬第479章 曹府第415章 曹福來第516章 報效第39章 比試第548章 分府第369章 休沐第311章 守業第380章 羣狼第177章 制度第282章 來使第425章 叔侄第559章 賢妻第291章 欺心第639章 思想第609章 攤派第23章 面聖第367章 處處爲營第328章 敗壞第191章 掄才大典第136章 意外之得第626章 首輔第7章 百戶威風第524章 襲殺第386章 謊言第632章 論吏第337章 儒臣第624章 變化第87章 都督府第108章 心有山川之險第119章 惡客第189章 警句第478章 謀劃第166章 威風出隊第6章 開荒任務第648章 選擇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三章 秘器第72章 逼債第596章 德王第251章 密奏第205章 謀反第345章 大人到第130章 升官第125章 奪門第207章 收權第632章 論吏第660章 鑄錯第673章 力量第359章 親近第343章 韃子第142章 交心第251章 密奏第177章 制度第271章 營嘯第269章 基地第557章 正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