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波瀾

張佳木如此做態,皇帝自是大驚。

他站起身來,親手將張佳木扶起,滿面狐疑的打量了一會兒,然後才道卿這是何意?這陣子諸事順暢,並沒有值得如此的事發生吧?無不少字”

皇帝這當然是試探,張佳木突然來這麼一下,皇帝心中自是驚疑不定,不這個股肱之臣是用意。

“皇上”

張佳木沒有立刻回答,而是用力在地上叩了一下首,然後才擡起頭來,面色已經變的極爲沉痛。

“啦?”皇帝這會已經,必定是有大事要發生。如果是一般的事,張佳木不會這麼甩官帽再做出這般的表情出來。

事情雖然突然,好在皇帝迭經大事,曹欽變亂時連宮門也燒了,差點就打進來,他也沒有覺得慌亂,而是有條不紊的在宮中佈置防禦,這會子雖然心中大感不安,不過仍然鎮定下來,只是向張佳木沉聲道有事,卿說出來,朕自爲卿一力主之。”

“是,那臣就如實道來。”

這件事,現在錦衣衛內部的調查和了解還並不充分,張佳木對很多陰謀和勾結的經過也還不大瞭然。

但德王的名譽突然高漲,太子又被牽連,再加上旗手衛突如其來的更換武官,而最爲關鍵和要緊的,自然是一早晨徐勝狂奔到張府送來的密報。

“他竟敢”

皇帝的第一反應,自然是不敢。

但緊接着,想通了其中關節以後,便以更大的聲音咆哮道他真的敢”

確實,在這種廢立氣氛之下,皇太子急而跳牆是很正常的事,將心比心,皇帝忖度一下,如果是他處在太子的地位上,恐怕也會做這樣的事出來。

皇太子確實不大爭氣,但經過廢立之後,皇帝對這個有一種不同樣的憐惜,所以萬事隱忍。

其實這種態度是很不對的。

成化這十八年成爲明朝統治中很爛的十八年,也就比崇禎的十七年強些兒。比起治國的態度,崇禎強過成化一百倍,但比起治國的本事,哪怕就是用萬歲閣老的成化,也比事事亂搞的崇禎強。

“來人,來人,來人”

一想明白,哪怕就是對有一種很奇怪的憐惜和容忍,但無論如何,皇太子陰謀政變,這種事是哪一個帝王也忍不得的。

當下皇帝跺腳頓足,咆哮大叫,一夥兒太監嚇的屁滾尿流,片刻之間,皇帝座前就是黑壓壓的跪了一地。

“立刻派人,調兵,圍住東宮方向,將皇太子並其宮人上下,旗手衛指揮吳琮並百戶萬通等,一併抓來審問”

皇帝很果決,既然容不得,自然是搶先一步下手。

而且深宮之中很難保密,剛剛也並沒有完全屏退左右。儘管皇帝身邊都是心腹,但皇帝和太子原本是一體,宮中內監彼此來往,這種事,恐怕也耽擱不得。

“請皇上稍等一下。”

張佳木適時阻止,攔住了要發兵動手的皇帝。

“?”皇帝皺眉道你還要爲那個畜生不成?”

“太子失德,皇上如何處置都是該當的。但臣要有言在先,套一句唐太宗年間的話,便是皇上不失爲慈父,而太子可假天年。”

“這……”

這一句果然說的皇帝大爲動容了

這是當年太宗廢了李承乾之後,大臣向唐太宗進諫的話。總而言之,便是誅子不祥,皇帝最好是饒太子一命,則置國法在前而又不失爲慈父,太子可脫性命,終養天年,彼此都不算落個最慘的結局。

就算是這樣,太宗教養皇子失敗,太子和魏王都幽禁,因着此事太宗鬱郁不歡,沒過多久就逝世了。

這等事,尋常書生都看過,更加不必提一定要留心前朝政治的帝王了。還是在皇帝幼時,這個故事他便讀過,而且印象深刻。

所以張佳木一說,皇帝自是遲疑和動容了。

“那麼,你的意思如何?”

事情緊急,東宮那邊隨時可能鬧出事來,皇帝儘管面色從容,但急迫的語氣還是暴露了他內心的焦急。

“請皇上稍安。”張佳木先安慰了一句,然後才又笑道臣以爲,還是不要大動刀兵的好。”

“說?”

“太子雖然有逆謀,但從逆者不會太多。”經過一夜的分析,雖然不能盡知細節,但也該是八九不離十了。張佳木侃侃而談,面色從容,也是事先有所準備的原故。若不然,一聽說太子要動兵誅除於他,恐怕誰也不會這麼淡定自若,畢竟,太子亦是君。

“誠然,如卿所說,但東宮備有甲兵,外必有大臣鼓應。”

“是有。”張佳木答說道不過,要緊的還是在東宮的佈置。不誅臣,外面就算有備,亦不敢動。動者,不過是教緹騎和幼軍出動誅除,恐怕稍有人心者,過了午時聽說臣仍然而吳琮等伏誅,要麼逃亡,要麼便自殺,哪有興兵反抗之意。所以,臣以爲,爲朝局安定計,還是不必大動刀兵,按捕吳琮等東宮逆賊,只需派數百人便可以了。”

按皇帝的意思,最少要調運數千兵馬,然後大張旗鼓的持戈揮戟,攻入東宮。

這樣一弄,非弄的朝局大變亂不可。

雖然,這件事處理下來,震動肯定所在不小,但總比調集大軍圍攻東宮的影響要小的多了去了。

現在正是改制的要緊關頭,昨夜錦衣衛連夜會議時,很多人的意見便是禁軍改制之後,得罪的人太多,這一次算是一次觸底反彈,與謀的人中,會有不少是原本的京營勢力中大人物。

底下的中下層武官,也不在少數。

對太子一脈,可以從容一些,對這些京營中人,倒不妨大刀闊斧的殺伐一下。要,人是苦蟲,不打不行。

現在好言好語的哄着,還有大筆的銀子領着,仍然是怨聲載道。倒不如變本加厲一番,殺上一批流放一批,卻看如何?

這個宗旨是昨天定了下來,在皇帝面前,當然是要把這件事的全責給攬下來,這樣纔好從容施爲。

對答之間,已經把皇帝引入的思路之內了。

果然,皇帝已經順着他的思路,沉吟着道東宮逆謀,如徐勝所報,最少有數十邊軍軍官在內,這些人武藝高強,射術過人,人手少了,怕不抵用。”

“不妨。”張佳木展顏一笑,道臣爲引子,甲兵暗伏,引出他們的人來,再合圍動手,出其不意之下,定可一舉成功。”

這樣的做法當然比公然殺入東宮強的多,但皇帝不能不表示反對,他搖頭道太險了,萬一你有傷損,將不可收拾。”

這也是事實,張佳木現在的權勢和手中的實力,又人對付他,部下自然也是曉得此事。萬一遇險,京中就會大亂,局面將演變成樣,恐怕連皇帝也控制不住。

既然已經敵人的陰謀,這個險就冒的無謂了。

“不妨事的,請皇上放心。”

雖然皇帝表示反對,張佳木卻仍然堅持,他笑道臣請皇上恩准,允臣暗披甲胃,臣料定逆賊是在宮門左右埋伏,臣一至宮門,突然調頭疾走,逆賊一急,必出而追趕,臣之部下,再一起上前掩殺,必可奏效。”

這個計謀自是極好,皇帝不覺點頭……他被說服了。

只是看向微笑的張佳木時,連皇帝也不覺膽寒了。

“如此,卿多加。”

“是,臣這就下去。如果臣料不的話,最多一刻功夫,太子就要派人來傳召臣那邊了。”

“唉。”皇帝的臉上簡直要擰下水來。國事漸漸順暢,卻又出了這麼一檔子事。以他的內心來說,畢竟是親生的,大臣畢竟只是大臣。

但這等話,也只能藏在心裡想想,根本就不能說出口來。

不然的話,誰還願爲皇帝效力?在最基本的原則線上,該講的原則還是要講的。不然的話,天下也都保不住了。

當下只能深嘆口氣,眼睜睜的看着張佳木轉身下去。

看着對方腳步從容,身形挺拔,而緊握的雙手,充滿力氣。皇帝卻是心中浮現出一種前所未有的無力之感。

這一次太子的儲君之位是一定保不住了,經此一事,張佳木的權勢會將更上一層樓,朝中有實力的勳戚和武官異已將會被更進一步的打擊和清掃。

現在唯一可慮的,就是不劉用誠那邊的消息如何。

這頭老狐狸,有沒有上船,沾包兒沾的有多深,是一件可爲憂慮的事。

老實說,皇帝身邊最爲倚靠的,除了三衛皇城禁軍外,便是四衛兩萬餘人的旗勇軍。這是別於京營和皇城禁軍的武裝,建立時起就是宦官做指揮,除了聽命皇帝,不歸京營武官系統和勳戚指揮。

如果連這一支武裝也保不住,皇帝心中也是大感悲涼和無助。

再想想諸事不順,太子將要再次被廢,後宮中將大起波瀾,皇帝突然覺得胸中一悶,嘴裡一甜,一口鮮血忍將不住,竟是噴薄而出

第295章 行宮第582章 義利第407章 拜託第239章 軍中耆舊第622章 改制第237章 彭城伯夫人第380章 羣狼第65章 感激第193章 販苦賊第88章 威風殺氣第292章 用人之道第637章 銀本第521章 伏兵第644章 黯淡第544章 收發第409章 拜賀第431章 起火第97章 當年事第227章 簡單粗暴第568章 對坐第358章 駕臨第400章 變化第432章 等不得第189章 警句第336章 懷恩第269章 基地第680章 開恩第689章 集團第562章 內閣第298章 火起第322章 絕密第378章 示威第234章 道別第236章 內親第177章 制度第489章 勇士第326章 鹽引第52章 爲官之道第237章 彭城伯夫人第21章 拼命!第193章 販苦賊第582章 義利第470章 選鋒第101章 妙人第161章 人生百態第353章 恭候第331章 慈寧宮第371章 收益第581章 生態第144章 文武之爭第118章 麗影第86章 商議第483章 反了第637章 銀本第559章 賢妻第162章 希望第589章 決斷第431章 起火第370章 學校第11章 分鬥第355章 春茶第8章 請君入甕第161章 人生百態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二十三章第520章 人心第348章 踏實第199章 意外發現第249章 新聞第567章 清軍第86章 商議第222章 閒談第128章 早做謀劃第556章 嫁妝第416章 過門第528章 朝旨第282章 來使第158章 陰霾四合第233章 瞠目第221章 積善衍慶第632章 論吏第338章 同年第411章 人情第135章 選擇第127章 束手第217章 白馬第366章 動身第468章 承諾第387章 明白第184章 文官第485章 東朝房第112章 罷朝第548章 分府第140章 如何安頓第165章 徐府第173章 兼併第280章 一未來第351章 秘事第246章 勸慰第576章 家人第513章 喜事
第295章 行宮第582章 義利第407章 拜託第239章 軍中耆舊第622章 改制第237章 彭城伯夫人第380章 羣狼第65章 感激第193章 販苦賊第88章 威風殺氣第292章 用人之道第637章 銀本第521章 伏兵第644章 黯淡第544章 收發第409章 拜賀第431章 起火第97章 當年事第227章 簡單粗暴第568章 對坐第358章 駕臨第400章 變化第432章 等不得第189章 警句第336章 懷恩第269章 基地第680章 開恩第689章 集團第562章 內閣第298章 火起第322章 絕密第378章 示威第234章 道別第236章 內親第177章 制度第489章 勇士第326章 鹽引第52章 爲官之道第237章 彭城伯夫人第21章 拼命!第193章 販苦賊第582章 義利第470章 選鋒第101章 妙人第161章 人生百態第353章 恭候第331章 慈寧宮第371章 收益第581章 生態第144章 文武之爭第118章 麗影第86章 商議第483章 反了第637章 銀本第559章 賢妻第162章 希望第589章 決斷第431章 起火第370章 學校第11章 分鬥第355章 春茶第8章 請君入甕第161章 人生百態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二十三章第520章 人心第348章 踏實第199章 意外發現第249章 新聞第567章 清軍第86章 商議第222章 閒談第128章 早做謀劃第556章 嫁妝第416章 過門第528章 朝旨第282章 來使第158章 陰霾四合第233章 瞠目第221章 積善衍慶第632章 論吏第338章 同年第411章 人情第135章 選擇第127章 束手第217章 白馬第366章 動身第468章 承諾第387章 明白第184章 文官第485章 東朝房第112章 罷朝第548章 分府第140章 如何安頓第165章 徐府第173章 兼併第280章 一未來第351章 秘事第246章 勸慰第576章 家人第513章 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