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都督府

。他懷有話要交待。攔住老到門口的武志女和劉確口代,問道:“兩位見過僂刀沒有?”

“見當然是見過的。”兩個教頭都有點遲疑,不知道張佳木問這個是什麼用意。

日本是太祖皇帝親口說的十五不徵之國之一。從洪武年間至今,朝貢不絕,所貢特產,當然就是扇子、僂刀之類最多。而回賜的,卻是以日本不產的銅錢居多。厚往薄來,貢少而回賜多,大爲不合算,朝中正臣多不以爲然,自仁宣之後,不準日本多貢,所以使臣也是來的少了。

但百來年間,貢來的物品也是不少。京師又是四方輻鏤之地,什麼貨物到中國都不會少了北京這一份,所以僂刀在鄉下可能是稀罕物,但在北京,也甚是平常,沒有什麼要緊。

“見是見過,但不知大人問它做什麼?”

“兩位覺得,僂刀好用。還是咱們的腰刀好?。

劉絹搶着答道:“若是說起這個來,當然還是僂刀好用。不論是劈砍方便,還是鍛造鋒利,僂刀都遠勝咱們的刀。”

此說是實,雖然聽着不大舒服,但在場的人都默不作聲,顯然劉絹所說,大家都以爲正確,只是誇獎他國事物,實在是心裡不大痛快之故。

明朝的刀,制式花樣極多,但論起鍛造工藝水平來,和僂刀差距已經極大,論說起來,是一篇大文章,總之,中國刀的水平自唐之後一直在下降,而僂人國內較少變亂,且又以武士當國,所以對刀的鑄造極爲考究,此消彼長,自然高下立判。

戚繼光在平僂時,就有感中國兵器不及僂人鋒利,雖然使用毛竹等遠程兵器,加以陣法練,戚家軍在平僂時總能以少勝多,但武器長處不妨拿來利用,所以後來戚帥仿製僂刀形制打製戚刀,雖然換了名字,但從材質到形狀,其實和僂刀相差不大了。

“我亦云然

劉絹的話,張佳木也不大愛聽,但是事實如此,他也只能點頭道:“所以,我打算依僂刀形狀,打上二百柄好刀來。不必計較工本,好選上等精鐵,請好鐵匠來打。名字麼,就叫唐樣橫刀好了。”

僂刀原本就是仿唐式橫刀,略加變化。只是這個歷史沿革只有後世人才知,明朝那會兒,普通人對此豐反而知道的不多。

“何必如此麻煩?”劉絹反對:“市面上僂刀多的很,採買二三百來把來就是,總比自己打造要來的便宜的多。”

“這”張佳木躊躇道:“我自有理由,這件事你好生去辦,不要問我原由了

打造兵器當然是預備砍人,錦衣衛都有制式的繡春刀,狹小而短,雖然鋒利,但用來劈砍就吃虧的很了。雖然如此。也可以將就着使用。但坊丁用的武器,亂七八糟。不成制式,所以要通一換了,再配上一些圓盾,一旦事起,可以爲大用。

鎧甲什麼的,就沒有辦法準備了,那是軍國重器,和火統、強常一樣,都是不允許私自擁有的,一旦發現,必獲重譴。

買現成的僂刀當然省事,但刀買了要用的,想想用小日本的東西來砍中國人,張佳木心裡那點彆扭勁卻是無法消除,也只能自己多費些事了。

這裡的事交待完,張佳木纔想起自己連午飯也沒來得及吃。腹中肌餓,有若雷鳴。但現在卻不是吃飯的時候,好在身上吉服未換,而且要去拜會的全是正南坊中的貴人,不然的話,時辰太晚,就嫌失禮於人了。

先去右都督張覲家。

張府距離極近,打馬急行,不到兩刻功夫就已經趕到。五間七架朱門錫環的大門,富麗堂皇,光是守門的豪奴就有十餘人之多。

以張佳木的身份,當然不夠資格昂然直入。好在,有張覲的帖子,通傳門上,也是少了許多白眼。

“等着!”

接了張佳木呈上的帖子,門上門政懶洋洋的吩咐一聲,接着。便大搖大擺的進去了。

“老爺請個小小的百戶官來做什麼?。

“這誰知道,不定是有什麼差使交待給他吧?”

“也是沒準

“這廝我看着有點眼熟。似乎就是管咱們正南坊的錦衣衛百戶。

“原來是他啊,怪不得”。

“看着還挺年輕的,不到二十吧,模樣也俊,這樣子,看不出來怎麼能幹啊

“遮莫不會是老爺看中了他吧?”

“哈哈,瞧他那兔兒爺的樣,老楊這話說的還靠譜

當然大明可沒有什麼同性戀的禁忌,當大官的,不搞個水陸並進,又玩名妓,又玩相公的話,簡直就不算是歡場高手。

市井之中,專門有種職業叫“老龍陽。”就是此類,只是當然人不以爲怪知二:反以爲榮,眼前衆此話,聽在張住木耳朵裡,當然刀訓根們很,也叫他極爲憤怒。

只是他城府已深,下死眼看了說話的幾個豪奴,知道這些人平時都在正南坊中行走,而且,多有不法之形跡,他心裡定了下來,反而不大計較他們所說了。

豪奴欺客,其實是大貴之家常有的事。眼前這些人故意給張佳木難堪,倒也沒有什麼極深的用意,不過是習慣使然罷了。

見他沉的住氣,臉上一無表情,說笑的一羣豪奴反而覺得沒了味道,一時住了嘴,改爲談其他的話題去了。

沒一會功夫,裡頭傳見。

當然,張佳木的身份不能從今天大開的中門走,而是叫人引導他走側邊的旁門。豪門氣象,非貧家小戶可以比的,一路行來,各門大開,到處都是點亮的戳燈,把庭院深深,照的雪洞也似。

從側門過去,一路上不知道過了多少道門,繞過多少道亮如白晝的院子,見了多少奔走供役的下人廝僕丫鬟小子,還有多少穿綢飾玉的貴人居於其中,正自把酒歡笑。

不知道在哪裡,有一個崑腔的班子正在清吟淺唱,聲音婉轉低沉,卻又穿越黑漆漆的夜色,直達九宵。

到這裡,才知道什麼是百年世家,公侯府邸!張佳木自己想想也是好笑,他家網有十來個家人,一個莊園,母親和妹妹就感覺已經大富大貴,要是到這裡來看看,卻又不知道做如何之想了。

就算是靖遠伯王模,也是不能與張靴這個都督相比。張家已經是儼然百年世家,太宗,也就是明成祖爲燕王時,先祖張玉就是高級武官,從成祖參加靖難之役,後來死於陣中。明成祖因此對張家後人極爲照顧,張玉之子張輔先是襲封爲侯,後來屢立大功,進封爲英國公,張家也成爲大明公侯世家中的第一家。風頭已經遠超過普通的公侯世家。

張靴是張輔二弟,雖然未能封侯,但爲都督,領京營禁軍,也是很安信任的高級武官。

老實說,象範廣那樣的武官,從底層幹起,不知道立下多少汗馬功勞,但如今地位,居然還不如一個寸功未立的張覲,原因也很簡單,勳戚之家受恩深重,而皇帝也視勳戚爲家人親戚,百事照顧,兩者的地位,自然就大大不同了。

張覲並沒有出迎,這是很不禮貌的行爲,但都督與百戶相差實在太遠,這一點也無從挑剔。

見面的地方,是在一個暖閣中,等張佳木報了名,在紅氈條上叩首行禮後,張覲才從暖閣裡發聲道:“等了你半天了,現在纔來?進來吧!”

話說的也不很客氣,卻原來是等他等的不面耐疑了。

張佳木進去之後,卻見暖閣裡點了幾十支紅燭,燦若煙霞,紅光漫映,閣中陳設,也不一不是精品上品,張覲倚在椅上,雙腳還蓋了大毛皮褥子,幾個生的齊整漂亮的小丫頭子正在一邊伺候着,見張佳木進來,張覲懶懶一點頭,道:“原說你看了帖子就該過來,不成想到這會纔來,你這個百戶,也算是架子大了

張佳木微微一笑,答道:“原說晌午就來,但後來靖遠伯召見交待事情,所以就耽擱下來小人無狀,還請都督恕罪

“我說呢聽說是王膜相召,張覲倒是一點意外的感覺也是沒有。他點了點頭,道:“此老行事向來縝密,找你不過是叫你嚴防地面出事,是吧?”

“是,不冉都督所料“這老頭兒張覲笑了一笑,甚是輕浮。他不再評說王驟,卻是拍了拍手,張佳木正在納悶,一個人影從屏風後閃了出來。

“咦,原來是千戶大人張佳木頗感意外,他立玄站起身來,行禮道:“下官見過大人。原說明兒去府上拜年,今天卻在都督府上遇着了

“你來給我拜年”千戶楊英笑了一笑,道:“我卻是不怎麼敢當

“大人說的哪裡話來張佳木道:“下官是大人部屬,大人這麼說下官,下官無地自容矣

“我說”張覲打斷他們的話頭,道:“你們倆就不要這樣了。小張百戶是個伶俐人,王伯爺很喜歡他,我這裡,他也算幫了我的忙,楊英,你就不要烏眼雞似的了。他是你下屬,差事幹的漂亮,豈不是你臉上也有光?”

“是,都督說的是”。

楊英當然不敢抹張覲的面子,連忙答應下來。

趁着他們說話的當口,張佳木卻是在想:“這兩人,一個是紈絝二百五,一個是心眼比針尖還能力全無的庸才,這會兩人一起見我,卻是想搞什麼名堂?

第182章 顧全大局第241章 造勢第51章 爭執第34章 用人問題第134章 北鎮撫司第349章 送信第430章 遇襲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三章 秘器第70章 贈馬第331章 慈寧宮第206章 站隊第557章 正副使第591章 正道第34章 用人問題第322章 絕密第642章 陰雲第674章 賞格第210章 財富第554章 伏子第256章 打秋風第65章 感激第68章 一線之明第573章 放賞第418章 巧遇第406章 盛衰第198章 世家子弟第118章 麗影第492章 發令第265章 生而知之第256章 打秋風第331章 慈寧宮第624章 變化第333章 盛怒第581章 生態第646章 議曹第369章 休沐第61章 謝賞第435章 反水第636章 銀幣第197章 場中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六章 破陣第59章 相國心思第172章 結納第24章 怒闖東廠第93章 巧遇第553章 襄王第165章 徐府第197章 場中第160章 天人共怒第538章 胡鬧第405章 三患第253章 急遞第680章 開恩第89章 請客第154章 提人第146章 入宮第596章 德王第498章 決死第568章 對坐第10章 射柳大會第648章 選擇第525章 闖宴第429章 國公府第470章 選鋒第314章 同車第363章 江湖第311章 守業第331章 慈寧宮第668章 積毀第296章 機鋒第221章 積善衍慶第255章 納悶第377章 閣老第637章 銀本第482章 西朝房第49章 兩面小旗第664章 司法第367章 處處爲營第513章 喜事第502章 宮保第132章 小人風骨第428章 不留手第542章 太保第495章 埋伏第16章 楊大老爺第322章 絕密第554章 伏子第295章 行宮第694章 詔旨第645章 無聲第491章 消息第327章 重賞第420章 敬酒第180章 先發制人第173章 兼併第36章 錢皇后第633章 傾心第196章 進場第55章 底線第176章 手腕心機
第182章 顧全大局第241章 造勢第51章 爭執第34章 用人問題第134章 北鎮撫司第349章 送信第430章 遇襲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三章 秘器第70章 贈馬第331章 慈寧宮第206章 站隊第557章 正副使第591章 正道第34章 用人問題第322章 絕密第642章 陰雲第674章 賞格第210章 財富第554章 伏子第256章 打秋風第65章 感激第68章 一線之明第573章 放賞第418章 巧遇第406章 盛衰第198章 世家子弟第118章 麗影第492章 發令第265章 生而知之第256章 打秋風第331章 慈寧宮第624章 變化第333章 盛怒第581章 生態第646章 議曹第369章 休沐第61章 謝賞第435章 反水第636章 銀幣第197章 場中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六章 破陣第59章 相國心思第172章 結納第24章 怒闖東廠第93章 巧遇第553章 襄王第165章 徐府第197章 場中第160章 天人共怒第538章 胡鬧第405章 三患第253章 急遞第680章 開恩第89章 請客第154章 提人第146章 入宮第596章 德王第498章 決死第568章 對坐第10章 射柳大會第648章 選擇第525章 闖宴第429章 國公府第470章 選鋒第314章 同車第363章 江湖第311章 守業第331章 慈寧宮第668章 積毀第296章 機鋒第221章 積善衍慶第255章 納悶第377章 閣老第637章 銀本第482章 西朝房第49章 兩面小旗第664章 司法第367章 處處爲營第513章 喜事第502章 宮保第132章 小人風骨第428章 不留手第542章 太保第495章 埋伏第16章 楊大老爺第322章 絕密第554章 伏子第295章 行宮第694章 詔旨第645章 無聲第491章 消息第327章 重賞第420章 敬酒第180章 先發制人第173章 兼併第36章 錢皇后第633章 傾心第196章 進場第55章 底線第176章 手腕心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