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四節 匈奴叩邊

就在賈誼在長沙憂鬱之時,另外一位老朋友不甘寂寞地蹦了出來。既然如此,我們不得不給他一些關注。這位老朋友就是匈奴單于冒頓。

我已經好長時間沒介紹這位老兄了,似乎這些年來他比較消停。但事實並非如此。前邊介紹過,這位老兄不是個安生的主,他要是能老老實實在帳篷裡待兩天,那是極爲稀罕的事。

現在,他的這個毛病又犯了。

冒頓的生命力極強,熬死了劉邦,騷擾了呂雉,現在又能騰出手來找劉恆的麻煩。這前前後後幾十年,無論是對老年人的還是小朋友的,無論是對男人還是女人,他都很不客氣,一點也不把自己當外人。

自從白登之圍後,他把工作重心放到了北方,平定樓蘭、滅掉烏孫,把周邊二十六國全部納入匈奴的版圖,使匈奴達到了歷史的巔峰。

當然,冒頓在漠北草原上橫行無忌之時,也時不時會到漢朝的邊界騷擾一下。要說這也很無奈,生活所迫嘛。

匈奴人也是人,吃穿住用行,樣樣少不了。吃,有牛羊肉;穿,有牛羊皮;住,很簡單,有帳篷;行,很方便,有馬。

可就是“用”這個問題,一直以來困擾着匈奴,得不到有效地解決,自己既不能生產,還不願意求人。在經過並不複雜的考慮後,毫不費勁地想到了個不錯的辦法——搶。這真是一勞永逸的好辦法,投資少,回報高,很痛快還來錢快。

這個辦法好歸好,但存在一個弊端,弊端就是風險太大。

漢朝,地域廣闊、物產豐富,是打家劫舍的理想場所,自然而然就成了關注對象。可漢朝除此之外還有一項:人口衆多。這對匈奴人很不利。畢竟幹起架來,人多欺負人少,天經地義。雖然自己跑的快,但人少啊,漢朝死那麼萬兒八千人並不怎麼扎眼,可匈奴人死個萬兒八千,那就有點傷元氣。

況且,這些年來漢朝把“和親國策”也執行很到位,隔三差五會派人來慰問一番。雖然送來的東西不多,但也勉強夠用。因此,冒頓在權衡利弊後,沒對漢朝採取大規模行動。

但這並不代表雙方和睦相處,沒一點摩擦,事實上,個別匈奴人還是很不自覺,時不時會跑過來踩踩點,順手牽羊地帶走一些東西。好在雙方都還相對節制一些,沒把事情做的太過火,留了一些餘地。

劉恆繼位後,冒頓又開始躁動不安了。說白了,他根本沒把漢朝這個小皇帝放在眼裡。因此,他準備試探一下劉恆,也試探一下漢朝的實力,好讓自己的利益擴大化。

就這樣,匈奴人在單于冒頓的授意下,有了新的動作。

漢文帝三年五月,匈奴右賢王率軍萬餘,暗渡黃河,突襲上郡,殺戮搶劫無數……

上郡失守的消息傳到長安後,劉恆震怒。這麼多年來,匈奴人時不時的騷擾已讓劉恆的忍耐達到了極限,這一次,讓劉恆坐不住了。

劉恆雖然不是那種愛惹事的人,可絕不是受欺負的人,他這幾年來的所作所爲已向滿朝文武說明了這一點。可當時通訊設備不是太發達,硬是把冒頓矇在鼓裡,一點也不瞭解劉兄弟的性格。

這一次,他將對劉恆會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劉恆準備動手了,然而一些人文臣卻站出來反對,宣揚“和親國策”的好處。

劉恆咬着牙,耐着性子聽完反對的聲音後,說了這麼一句話:實行“和親”以來,我朝對匈奴甚厚,然其頻繁侵塞搶掠,已然違背此約,不給以痛擊難揚大漢之神威。

當即下詔,調太原、安定等地騎兵八萬五千人聚集高奴,着丞相灌嬰即刻出發,親率大軍,與匈奴會戰。

下了這道詔令後,劉恆覺得還不夠過癮,當場宣佈,自己移駕甘泉宮,親督此戰。

灌嬰的性格,我在前邊講過,這是個見樹踢三腳的人,生來喜歡打架,一聽說有仗大,兩眼都直了。雖然現在年齡已然不小,但性格卻沒多大變化。更何況,當年他陪着劉邦在白登捱過打、丟過人,至今面子還沒能拾回來,現在好不容易有了機會,自然比較亢奮。

灌嬰得到這個命令後,扭頭回家穿上盔甲就趕去了高奴。

匈奴這次南下,主要目的是爲試探虛實,可沒想到劉恆較真了,不光把灌嬰打發了過來,還搞了個親自督戰。如此一來,輪着冒頓坐不住了。

冒頓已經當了三十五年單于,曾經的雄心勃勃已被歲月這把殺豬刀給消磨殆盡。雖然他時不時還會衝動一把,但如同夢遺,來去匆匆,現在的他根本沒有揮師南下和漢朝一決雌雄的決心。

聞得劉恆有了大舉動,冒頓連忙派人命令右賢王退軍。

可這位右賢王不是個省油的燈,賴着不走,他要看看灌嬰有多大能耐。

要說右賢王的驕傲也不是毫無理由的,因爲這個人極其彪悍,是那種不要命的角色,打起仗來毫不顧忌的身份,不管不顧硬着腦袋地搞衝鋒。幸運的是,無論他如何橫衝直撞,就是死不了。久而久之,他的這支部隊成了匈奴騎兵中最爲彪悍的一支,可以說,這是冒頓手下的王牌。更重要的是,漢朝的騎兵和匈奴人比起來根本不在一個檔次。“王牌”部隊對付不入流的雜牌軍,似乎沒有不戰而逃的理由。

然而,右賢王沒想到的是,這次他吃了虧。之所以會吃虧,一則是因爲自己太自負,二則是沒認真研究對手。

說來很巧,灌嬰打起仗來比他更不要命。況且,灌老頭是大漢騎兵的組建者,其一輩子帶的都是騎兵。可以說,現今整個大漢王朝,能僅憑騎兵和匈奴一較雌雄的人,只有這一人。

況且,灌嬰手上有八萬人,而右賢王只有萬餘人。右賢王要能不吃虧纔是件怪事。

灌嬰趕到高奴後,立刻集合部隊,兵分三路直撲右賢王。

右賢王根本沒想到灌嬰會有這麼快,剛準備搞衝鋒,就被斜刺衝來的漢軍攪亂了陣腳。右賢王丟人的左衝右突鬧騰了一番後,留下幾千匈奴人屍體,落荒而逃。這一次,他差點把自己的小命留到這裡。

仗打完了,下邊就是談判。

漢匈之間,這幾十年來難得的一次大規模軍事行動,就這樣草草收場。

這一戰,對漢匈雙方而言,雙方實力都沒受到什麼影響,可出人意料的是,就在漢匈重新回到談判桌上之前,漢朝內部發生了一個小插曲。因爲有個人的命運卻被這件事情徹底改寫。這次行動成了一個試金石,讓隱藏於水面底下的東西漸漸浮現了出來。。.。

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九)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九節 周勃的短板(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節 改正朔(七)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七)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八節最後的日子三第7章 烽煙再起—(八)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二節 削藩策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二節改正朔(九)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二節天才隕落(六)第6章 旭日東昇—(四)第5章 楚漢爭鋒—(六)第9章 日落長河—(十六)第9章 日落長河—(六)第5章 楚漢爭鋒—(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第8章 紅霞萬里—(七)第3章 亂世紛爭—(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二節天才隕落(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一節 劉盈收場(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八)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四節 羣臣定主(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九節 改正朔(六)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一節 鄧通的結局第9章 日落長河—(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十節 三王殞命第12章 覆滅—第十二節 呂氏敗亡(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五節 國喪(五)第8章 紅霞萬里—(一)第2章 大澤鄉起義——(二)第1章 起點——(三)第4章 軍挺咸陽—(一)第7章 烽煙再起—(十四)第3章 亂世紛爭—(四)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節 國喪(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八節 劉濞收場(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節樑王進京(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九節 劉濞收場(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七)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二節改正朔(九)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二節 衝動(三)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四節 諸呂封王(一)第9章 日落長河—二十 劉邦爲何能成功(二)第12章 覆滅—第七節 呂雉駕崩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二節 劉盈收場(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九節 無雙國士(二)第19章 爭儲——第三節 埋禍第19章 爭儲——第十三節 腦殘的對答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三)第7章 烽煙再起—(九)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一)第12章 覆滅—第十二節 呂氏敗亡(五)第19章 爭儲——第六節 焦急的等待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四節 改正朔(一)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二節 衝動(三)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五節 羣臣定主(二)第9章 日落長河—二十 劉邦爲何能成功(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六節荒唐的謀反(七)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第5章 楚漢爭鋒—(三)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七節 諸呂封王(四)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四節 改正朔(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九節 改正朔(六)第7章 烽煙再起—(十六)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三節 劉卬的結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四節大婚(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九)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四節 不滿第8章 紅霞萬里—(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九)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八節 戚姬的結局(二)第8章 紅霞萬里—(十)第6章 旭日東昇—(六)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一節 醫之聖手(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四節戲弄佞幸(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四節 曹參拜相(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九節 廷爭(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九節最後的日子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七節劉興居的抉擇(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二節改正朔(九)第19章 爭儲——第十七節 對症下藥(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九)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四節薄昭的結局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五節 羣臣定主(二)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六)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二節 削藩策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九節 羣臣定主(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四節大婚(二)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九節 諸呂封王(六)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五)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八)第6章 旭日東昇—(一)第2章 大澤鄉起義——(二)
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九)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九節 周勃的短板(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節 改正朔(七)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七)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八節最後的日子三第7章 烽煙再起—(八)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二節 削藩策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二節改正朔(九)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二節天才隕落(六)第6章 旭日東昇—(四)第5章 楚漢爭鋒—(六)第9章 日落長河—(十六)第9章 日落長河—(六)第5章 楚漢爭鋒—(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第8章 紅霞萬里—(七)第3章 亂世紛爭—(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二節天才隕落(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一節 劉盈收場(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八)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四節 羣臣定主(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九節 改正朔(六)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一節 鄧通的結局第9章 日落長河—(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十節 三王殞命第12章 覆滅—第十二節 呂氏敗亡(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五節 國喪(五)第8章 紅霞萬里—(一)第2章 大澤鄉起義——(二)第1章 起點——(三)第4章 軍挺咸陽—(一)第7章 烽煙再起—(十四)第3章 亂世紛爭—(四)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節 國喪(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八節 劉濞收場(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節樑王進京(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九節 劉濞收場(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七)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二節改正朔(九)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二節 衝動(三)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四節 諸呂封王(一)第9章 日落長河—二十 劉邦爲何能成功(二)第12章 覆滅—第七節 呂雉駕崩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二節 劉盈收場(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九節 無雙國士(二)第19章 爭儲——第三節 埋禍第19章 爭儲——第十三節 腦殘的對答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三)第7章 烽煙再起—(九)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一)第12章 覆滅—第十二節 呂氏敗亡(五)第19章 爭儲——第六節 焦急的等待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四節 改正朔(一)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二節 衝動(三)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五節 羣臣定主(二)第9章 日落長河—二十 劉邦爲何能成功(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六節荒唐的謀反(七)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第5章 楚漢爭鋒—(三)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七節 諸呂封王(四)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四節 改正朔(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九節 改正朔(六)第7章 烽煙再起—(十六)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三節 劉卬的結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四節大婚(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九)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四節 不滿第8章 紅霞萬里—(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九)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八節 戚姬的結局(二)第8章 紅霞萬里—(十)第6章 旭日東昇—(六)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一節 醫之聖手(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四節戲弄佞幸(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四節 曹參拜相(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九節 廷爭(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九節最後的日子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七節劉興居的抉擇(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二節改正朔(九)第19章 爭儲——第十七節 對症下藥(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九)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四節薄昭的結局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五節 羣臣定主(二)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六)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二節 削藩策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九節 羣臣定主(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四節大婚(二)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九節 諸呂封王(六)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五)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八)第6章 旭日東昇—(一)第2章 大澤鄉起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