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二節 明爭暗鬥(二)

在晁錯猶豫不決之時,朝局開始往很不利於他的方向發展起來。

而事實上,此時的劉啓並不怎麼關注晁錯,因爲他滿腦子想的都是劉濞的那篇檄文。以往,自己心存僥倖,認爲諸侯們不一定會反。可現在人家真的反了,但自己卻沒做足準備,甚至連個方略都沒能定不下來。眼前這盤棋該如何下,成了劉啓目前最大的困惑。

劉啓沉思了半晌也沒得要領,沮喪地站起身,在宮內焦急地踱步。

他回憶起當年失手打死吳國太子劉賢的場景,如果當時自己沒那麼衝動,也許就不會有今天的亂局……

想起了劉賢,就憶起了父皇。父皇在亂象叢生的朝局中繼位,短短兩年就一攬大權,處事不顯山不漏水,既壓制了羣臣又打壓了諸侯。而自己卻只用兩年時間,就搞的天下大亂……

和父皇的對比中,他重新審視了自己繼位以來的舉措——削藩。這兩個字是整件事情的起因。當然,他也開始重新審視提出這兩個字的那個人——晁錯。

這麼多年來,他沒把晁錯當下人看待,以師示之,對他所說的話也深信不疑。而現在,他開始懷疑了。

“削藩”本身並沒有錯,錯就錯在“口號太響,行事太急”。如果像父皇那樣——“不喊口號,光辦實事”,也許就不會把事情鬧的這麼僵。晁錯這個人過於心急了。當然,自己也是。

記得說晁錯壞話的人海了去了,扳着指頭根本就數不完。就拿“削藩”這件事來說吧。最初反對的聲音很多。是自己千方百計地給壓了下去。後來只有竇嬰反對最爲強烈。立場也極其堅定,甚至撂了挑子,回家種地去了。

想起竇嬰,劉啓自然而然地聯想到老孃竇漪房,更記起了老孃曾說過的一句話——“儒生急進,可聽其言,不可施其政……削藩之事,操之過急。會適得其反。”

老孃的話真是太有道理了,可當時自己根本就沒聽進去。

劉啓停下腳步,扭頭對身邊的小太監說道:“擺駕長樂宮”。他決定向老孃承認錯誤。搞的天下大亂,的確應該自我批評一番。

當劉啓來到老孃面前時,幾個妃子正在陪老太太聊天。

禮畢之後,劉啓伸手示意閒雜人等退下。

當大殿裡只剩下他們母子後,劉啓向老孃走近了幾步。張嘴想要說話,卻猶豫了一下,又閉上了嘴。他不清楚該不該把“天下大亂”這個消息告訴老孃。

瞎眼的竇漪房看不到劉啓的猶豫,但其生性敏銳。在這個短暫的沉默中,她嗅到了異樣的氣息。

她坐直身子。猛然問道:“有大事發生?”

劉啓不自覺地乾咳一下,“兒子向太后致歉。”

竇漪房伸手在身前桌案上摸索。劉啓連忙上前,把案上的一碗熱湯遞在她的手中。

竇漪房開口了,“自家母子,能有什麼事可致歉的?”

劉啓轉身思忖許久,終於下定了決心,“吳王反了!”

轉眼間,竇漪房的臉上佈滿了寒霜,把碗撴於桌案,恨恨地說道:“他還真敢造反?”

劉啓一咬牙,無奈地和盤托出,“楚王、趙王、膠西王、濟南王、淄川王、膠東王也都反了,現在可謂天下大亂。”

竇漪房勃然大怒,甩手把碗扔在了地上,怒吼道:“削藩!早說此事不可過急,而你偏不,聽信那個晁錯,闖了這麼大禍患。既然事情是他惹出來的,就讓他去解決。”

劉啓連忙解釋,“太后息怒,晁大夫也是一片忠心……”

竇漪房打斷了他的話,“忠心?上可輔佐天子,下能撫慰百姓,方爲忠心。而他?有膽量闖禍卻沒本事收拾殘局,要他何用?你被他牽着鼻子走而不自知,至今還在迴護這個人。”

劉啓心頭一震,連忙接話道:“吳王等人已反,現在追究晁錯之責,似乎有些不太合適……”

竇漪房的態度稍有緩和,冷冷地說道:“你的臣子,怎麼處置由你來決定。”

二人沉默了一會,竇漪房平靜地問道:“你準備如何平叛?”

劉啓長長地嘆了一口氣,“還沒想好。”

大殿裡陷入又一輪寂靜,就在尷尬的劉啓準備告退時,竇漪房突然站了起來,冷峻的臉上流着寒霜,“幾個藩王作亂,沒什麼大不了的。高祖出身草莽而得天下,你身上流着高祖的血液,定能繼承高祖之事業。既然他們反了,好啊!讓他們來,一併滅之就是。”

老孃說得慷慨激昂,聽起來“平叛”工作似乎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可劉啓卻沒找到一絲頭緒。他上前一邊攙扶老孃坐下,一邊說道:“可至今還沒有應對之策。”

竇漪房突然咧嘴笑了,“你是皇帝,不是帶兵將領,用好了人,就有好的應對之策,這一點當學學你父皇。你們不比高祖,未歷戰陣,自然不明戰場上的事情。”

劉啓嘆了口氣答道:“是啊,朕也曉得此理。可當今朝堂,老將凋零,誰可擔此大任?”

竇漪房把臉扭向劉啓所在的方向,似乎看見了兒子一臉的無奈。她微微一笑,“你父皇駕崩前爲你留下一人,難道忘了?”

劉啓稍加沉思,“太后指的是周亞夫?”

“‘若有緩急,周亞夫可爲將’,這是你父皇的原話,爲何不記?該是重用這個人的時候了。”

劉啓笑了,他這次是開懷的笑。他起身至竇漪房面前,深深一躬,“謝太后教誨。”

竇漪房點了點頭,接着說話了,“你父皇爲你留下一人,我今天再爲你推薦一人。”

劉啓連忙問道:“太后所指何人?”

“竇嬰。”

“竇嬰?”

“對,竇嬰!”竇漪房接着說道:“我這個侄子,雖然行事乖張,但深通行伍之事,且頗有一些小計謀,可爲用。”

劉啓深深地點了點頭,“好,竇嬰!”

返回未央宮時天色已晚。但劉啓等不急,當即下詔:晉升中尉周亞夫爲太尉,封竇嬰爲大將軍,率軍平叛。

太尉,從文帝三年至今,時隔24年後,終於有人擔任了。這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要說升官是一件令人愜意的事情。然而此時,無論是周亞夫還是竇嬰,都沒找到這個感覺。

周亞夫找不到感覺,是因爲他一門心思都用在了平叛上邊。而竇嬰則是另外一回事——他正在鬧情緒。

第8章 紅霞萬里—(三)第9章 日落長河—(十四)第4章 軍挺咸陽—(二)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一)第9章 日落長河—(七)第7章 烽煙再起—(十)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八節 改正朔(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四節戲弄佞幸(一)第19章 爭儲——第六節 焦急的等待第3章 亂世紛爭—(八)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七)第12章 覆滅—第十節 呂氏敗亡(三)第9章 日落長河—(三)第2章 大澤鄉起義—(五)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二節蕭規曹隨(三)第12章 覆滅—第十六節 呂氏敗亡(九)第9章 日落長河—(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八)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九)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四)第6章 旭日東昇—(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節審食其的尷尬(五)第3章 亂世紛爭—(八)第4章 軍挺咸陽—(六)第7章 烽煙再起—(五)第5章 楚漢爭鋒—(十九)第9章 日落長河—(十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四節薄昭的結局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七節竇漪房的身世(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六節 斷糧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三節 賈誼論政(三)第6章 旭日東昇—(四)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一)第20章 拔刺——第一節 廢太子的結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五節 曹參拜相(二)第1章 起點——(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二節天才隕落(六)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三)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一)第4章 軍挺咸陽—(七)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八節好一根攪屎棍(四)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一)第7章 烽煙再起—(十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三節好一根攪屎棍九第5章 楚漢爭鋒—(九)第8章 紅霞萬里—(九)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八節 羣臣定主(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六節 明爭暗鬥(六)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二節 張釋之的恐慌第6章 旭日東昇—(三)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節 劉恆進京(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八)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九 劉邦爲何能成功(一)第4章 軍挺咸陽—(三)第4章 軍挺咸陽—(七)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三節天才隕落(七)第2章 大澤鄉起義—(四)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三)第19章 爭儲——第十一節 釋疑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二)第9章 日落長河—(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七節 明爭暗鬥(七)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九節 劉肥避險(二)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三節 查案第9章 日落長河—(六)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一節 衝動(二)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一節 醫之聖手(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二節蕭規曹隨(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四節 曹參拜相(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四節 醫之聖手(四)第5章 楚漢爭鋒—(十九)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七)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四節荒唐的謀反(五)第12章 覆滅—第二節陳平的動作(二)第19章 爭儲——第三節 埋禍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三節蕭何辭世第8章 紅霞萬里—(十)第5章 楚漢爭鋒—(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二節 敗亡(四)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四節 抓人(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節 蕭規曹隨(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六節 斷糧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七節 曹參拜相(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一節改正朔(八)第5章 楚漢爭鋒—(十)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二)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五)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三節樑王進京(一)第4章 軍挺咸陽—(三)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七)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八節竇漪房的身世(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九)
第8章 紅霞萬里—(三)第9章 日落長河—(十四)第4章 軍挺咸陽—(二)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一)第9章 日落長河—(七)第7章 烽煙再起—(十)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八節 改正朔(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四節戲弄佞幸(一)第19章 爭儲——第六節 焦急的等待第3章 亂世紛爭—(八)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七)第12章 覆滅—第十節 呂氏敗亡(三)第9章 日落長河—(三)第2章 大澤鄉起義—(五)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二節蕭規曹隨(三)第12章 覆滅—第十六節 呂氏敗亡(九)第9章 日落長河—(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八)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九)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四)第6章 旭日東昇—(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節審食其的尷尬(五)第3章 亂世紛爭—(八)第4章 軍挺咸陽—(六)第7章 烽煙再起—(五)第5章 楚漢爭鋒—(十九)第9章 日落長河—(十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四節薄昭的結局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七節竇漪房的身世(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六節 斷糧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三節 賈誼論政(三)第6章 旭日東昇—(四)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一)第20章 拔刺——第一節 廢太子的結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五節 曹參拜相(二)第1章 起點——(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二節天才隕落(六)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三)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一)第4章 軍挺咸陽—(七)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八節好一根攪屎棍(四)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一)第7章 烽煙再起—(十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三節好一根攪屎棍九第5章 楚漢爭鋒—(九)第8章 紅霞萬里—(九)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八節 羣臣定主(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六節 明爭暗鬥(六)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二節 張釋之的恐慌第6章 旭日東昇—(三)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節 劉恆進京(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八)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九 劉邦爲何能成功(一)第4章 軍挺咸陽—(三)第4章 軍挺咸陽—(七)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三節天才隕落(七)第2章 大澤鄉起義—(四)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三)第19章 爭儲——第十一節 釋疑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二)第9章 日落長河—(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七節 明爭暗鬥(七)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九節 劉肥避險(二)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三節 查案第9章 日落長河—(六)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一節 衝動(二)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一節 醫之聖手(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二節蕭規曹隨(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四節 曹參拜相(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四節 醫之聖手(四)第5章 楚漢爭鋒—(十九)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七)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四節荒唐的謀反(五)第12章 覆滅—第二節陳平的動作(二)第19章 爭儲——第三節 埋禍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三節蕭何辭世第8章 紅霞萬里—(十)第5章 楚漢爭鋒—(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二節 敗亡(四)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四節 抓人(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節 蕭規曹隨(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六節 斷糧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七節 曹參拜相(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一節改正朔(八)第5章 楚漢爭鋒—(十)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二)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五)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三節樑王進京(一)第4章 軍挺咸陽—(三)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七)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八節竇漪房的身世(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