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百死莫贖

“王公,安好。”左手小黃門再拜。

“此何人也。”盧植問道。

“正是黃門詔獄中,爲我施藥之人。”王允答曰。先前,王允因張讓誣告,兩次入獄。身受重刑,險性命不保。甚至老臣楊賜,亦曾遣人暗賜毒酒,讓王允飲毒自盡,免受皮肉之苦。王允卻將鴆瓶砸碎。累日受刑,堅忍不屈。正因有小黃門入牢中,爲王允暗中施藥,才保住性命。稍後被薊王救出,官拜幽州牧。年初調回京畿,先拜侍中,待補九卿之缺。

“原來如此。”盧植言道:“此地不宜久留,速去玉堂殿。”

“好。”一行人相互遮掩,穿宮過殿,奔赴玉堂殿。

即便不看面容,公卿裝束自與黃門不同。便有亂軍駕車路過,亦手下留情。不敢濫殺。大將軍有言在先,興兵只爲除內宦。府中死士,皆去圍攻永樂宮、雲臺殿,弒殺二太皇。故南北二宮,往來馳聘者,多是普通軍士。並不知曉內情。

盧植、王允,終搶在何進抵達前,衝入玉堂殿。

“休要放箭。”王允仗劍高喝:“盧太僕趕來護駕!”

“等着!”殿前守衛,急忙入內通稟。

“盧植、王允。”張讓一聲長嘆:“速速放入。”

“喏。”身旁黃門死士,齜牙一笑。

盧植等人,殿前解劍。自入後殿,與少帝相見。

“臣等,叩見陛下。”幸得虎賁中郎將王越貼身守護,少帝並無大礙。

“諸位免禮。”見盧植等人,衣衫不整,各有披創。少帝便知今日之險:“情況如何?”

“大將軍奉太后詔命,興兵誅殺內官。然虎狼之士,不做區分。凡面白無鬚者,悉數殺之。博士、郎官中青年才俊,多遭屠戮。我等衝出重圍,趕來護駕。”恩師盧植,言簡意賅。

“報——”便有永樂宮羽林衛,捨命來報:“永樂宮遇襲,太皇董太后危極!”

話音未落,又見雲臺殿羽林郎(注①),披血入殿:“雲臺殿遭襲,(竇)太皇危在旦夕!”

“二宮太皇,焉會遭襲。”少帝驚慌失措。

盧植、王允,四目相對,心領神會。大將軍今夜所求,又豈只是黃門。

然誅心之言,又豈能明言。於是盧植言道:“陛下勿驚,臣已命人傳信北軍中候、五官中郎將,入宮護駕。”先前,驃騎將軍董重,舉越騎校尉曹衝爲北軍中候,舉武威張濟爲五官中郎將。北軍中候,位卑權重,大將軍何進不許。於是擱置。稍後蕩寇將軍周慎,因討漢中米賊不利,免官入獄。家人暗置重金,求大將軍得赦。拜爲北軍中候。

少帝斟酌言道:“北軍中候周慎,素與大將軍交好。此時政令不通,如何肯憑一語,輕信聽命。”

王允言道:“周慎爲人忠義。當不會以私廢公。陛下且安心。”

“五官中郎將何在?”少帝又問。五官中郎將張濟,乃出董重幕府。此時,當不與大將軍一心。

“先前來報,中郎將領廄騶、劍戟士等,馳援北宮,以御西園衛。”虎賁中郎將王越答曰。

“西園衛。”少帝表情已說明一切。這支先帝親手創建的西園精銳,早已改投新主。大將軍一系人馬,先前上疏,請將先帝“無上將軍”之封號,授予少帝。如今看來,乃是假少帝名義,掩人耳目。少帝不過是“名義之主”耳。

“大將軍何在?”欺君罔上,暗行不端。少帝焉能不怒。

“大將軍自入宮後,便不知所蹤。”王越答曰。

事已至此,少帝亦不做遮掩:“大局未定前,料想大將軍必不會輕易現身,落人詬病。”言下之意。大將軍若現身指揮,何府死士弒殺二宮太皇之事,事後便無從抵賴。越遲現身,越便於行事。待二宮太皇殞命,何進再踉蹌出現,涕泗橫流。於屍身前,拔劍自刎,以死謝罪。卻被周圍親信,拼死攔住。這才留得性命。

事後屈打成招,令黃門宦官,認領弒太皇重罪。如此,皆大歡喜。大將軍何罪之有。

細思極恐。少帝忙問:“大將軍意欲何爲。”

殿中盧植、王允,皆久歷官場,焉能不知。王允言道:“大將軍欲誅黃門,清君側。料想,必不會對陛下不利。”言下之意,大將軍爲剷除異己,權傾朝野。必不會做出大逆不道,弒君之舉。料想,此時大將軍,還未有如王莽,篡位之心。

話音未落,便有虎賁郎入殿通稟:“報,大批死士,正四面舉火,圍攻玉堂殿!”

少帝驚懼:“何以至此。”先前不是說,大將軍並無弒君之意嗎。

王允脫口而出:“張讓。”

“何意?”少帝忙問。

“敢問陛下,玉堂署長張讓,可在殿中。”王允再拜。

“張常侍,此時當在偏殿玉堂署。”少帝恍然大悟。大將軍此來,乃爲誅殺張讓!

“此地不宜久留。”盧植當機立斷。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更何況,張讓死守玉堂殿,焉知未有“脅天子以自保”之意。

少帝忙問:“當往何處?”

“兵荒馬亂,月黑風高。陛下宜當善保龍體,萬勿輕動。”答話之人,渾身披甲,陰陽怪氣。正是玉堂署長張讓。

王允怒斥:“大膽張讓,欲以陛下爲質乎!”

“王侍中仍秉性難改。”張讓竟不置氣:“老奴將死之人,切莫濺了侍中一身血。”話音未落,殿外張弓聲,此起彼伏。不用說,黃門衆已將玉堂殿團團圍住。

王越正欲出手,卻聽少帝搶先言道:“常侍之意,朕已盡知。今夜,朕哪也不去。常侍…自去便是。”

“老奴告退。”張讓躬身退出殿外。難怪先前放百官入殿。與少帝一同扣爲人質。

少帝正欲傳命王越,仗劍破圍。不料張讓又卻而復返:“玉堂周遭,已積滿薪柴,乃爲御亂軍暗箭。陛下萬勿輕動,萬一失火,老奴縱百死莫贖。”

“……也好。”少帝遍體生寒。若只是薪柴便也罷了。再澆油脂,只需一支火箭,頃刻間燒成火海。濃煙滾滾,伸手不見五指。如何得脫。

時間分秒流逝,殿中落針可聞。

忽聽有人輕聲言道:“陛下何不求救薊王。”

1.33 劍器大宗138 盡如人意81 俱合法相1.90 沉月女校91 心有滋蔓1.70 封侯拜相101 善始善終13 紅顏薄命219 一身是膽1.8 神都洛陽139 開枝散葉193 順天行事1.67 何爲樓桑196 神智夫人1.92 萬世太平1.50 無中生有144 計斷九月171 鮮卑五姓1.88 大國之基1.2 雞不下蛋1.8 周鄭交惡154 數年之期1.64 聞薊色變118 亂臣賊子1.25 辛陳杜趙1.5 米中摻沙1.95 白虹貫日1.38 溯谷而行1.33 出訪鴻儒213 橫空出世153 來龍去脈1.39 一棒成名108 外徵內討1.76 世道無常1.72 欲壑難平91 熱度未消129 欺君太甚181 未得其主115 耕三餘一152 善刀而藏138 盡如人意135 各有奇謀1.82 年末大賞14 一龍仕主152 善刀而藏1.72 百害不侵1.85 帝國拼圖第2081章 1.270 王儀鹵簿157 澤被後世1.23 痹體之術1.40 國之惡疾61 衝風之末102 家國天下1.79 字挾風霜1.3 全身而返216 五射之術111 計程馬車127 因時而變164 王道循環133 奪母之恨129 棋逢對手1.45 入園面後156 仁至義盡1.9 修繕祖宅1.78 麟不當見1.296 可甘人下1.3 香消玉損152 傳檄天下1.9 牛刀小試1.26 敦煌六姓31 垂綏琬琰165 動則滅國1.89 一州之國215 班姑蔡女1.22 天下殘局154 無從科舉1.53 青色火焰1.255 非淬不銛164 成家立業19 遊麟可用169 頂級名產149 刀山劍樹1.99 黃雀伺蟬154 鹿死誰手1.69 吾家麒麟189 轉機忽現1.74 肘腋之親1.65 西羌兵諫1.80 十萬樓臺153 以身擋箭1.200 推賢讓能158 太后有疾21 赤心如故129 明日功成1.93 自取其禍170 乞伏來投1.7 舊友重聚1.97 霞樓仙居1.236 溫水三登1.57 借雞生蛋
1.33 劍器大宗138 盡如人意81 俱合法相1.90 沉月女校91 心有滋蔓1.70 封侯拜相101 善始善終13 紅顏薄命219 一身是膽1.8 神都洛陽139 開枝散葉193 順天行事1.67 何爲樓桑196 神智夫人1.92 萬世太平1.50 無中生有144 計斷九月171 鮮卑五姓1.88 大國之基1.2 雞不下蛋1.8 周鄭交惡154 數年之期1.64 聞薊色變118 亂臣賊子1.25 辛陳杜趙1.5 米中摻沙1.95 白虹貫日1.38 溯谷而行1.33 出訪鴻儒213 橫空出世153 來龍去脈1.39 一棒成名108 外徵內討1.76 世道無常1.72 欲壑難平91 熱度未消129 欺君太甚181 未得其主115 耕三餘一152 善刀而藏138 盡如人意135 各有奇謀1.82 年末大賞14 一龍仕主152 善刀而藏1.72 百害不侵1.85 帝國拼圖第2081章 1.270 王儀鹵簿157 澤被後世1.23 痹體之術1.40 國之惡疾61 衝風之末102 家國天下1.79 字挾風霜1.3 全身而返216 五射之術111 計程馬車127 因時而變164 王道循環133 奪母之恨129 棋逢對手1.45 入園面後156 仁至義盡1.9 修繕祖宅1.78 麟不當見1.296 可甘人下1.3 香消玉損152 傳檄天下1.9 牛刀小試1.26 敦煌六姓31 垂綏琬琰165 動則滅國1.89 一州之國215 班姑蔡女1.22 天下殘局154 無從科舉1.53 青色火焰1.255 非淬不銛164 成家立業19 遊麟可用169 頂級名產149 刀山劍樹1.99 黃雀伺蟬154 鹿死誰手1.69 吾家麒麟189 轉機忽現1.74 肘腋之親1.65 西羌兵諫1.80 十萬樓臺153 以身擋箭1.200 推賢讓能158 太后有疾21 赤心如故129 明日功成1.93 自取其禍170 乞伏來投1.7 舊友重聚1.97 霞樓仙居1.236 溫水三登1.57 借雞生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