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 盡如人意

此女不是旁人,正是烏孫國使。

擊鞠賽時,二人初見。眼看落敗,急切間用鞠杖去勾劉備手腕,乃至墜馬的西域擊鞠手。

烏孫分大小昆彌。此女便是大昆彌長公主,漢名:素月。其祖可追至細君公主與軍須靡所生“少夫公主”。雖同出漢室,可到劉備這輩,二人血脈已與路人無異。更何況,烏孫血統混雜,實行“收繼婚”,素月長公主與劉備血統上並無瓜葛。也不姓劉,自然無妨。

只是,前有白卓,後有素月。西域神級易容術,實在是堪比神鬼。劉備當初還伸手去抓她腰帶,墜馬後甚至親自揭面,查驗氣息。後來二人又在西域它乾城相見。那時,作爲烏孫國使的素月長公主,還滔滔不絕,和劉備當面討論奴隸貿易事宜……

劉備猛然眨了眨。低頭再看,舊時模樣依稀可辨。正所謂“白露曖空,素月流天”,又說“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長公主自有傾國之色。

“公主瞞得孤好苦。”劉備搖頭苦笑。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彼時女扮男裝,只爲便宜行事。王上切莫怪罪。”長公主盈盈下拜。

“公主何罪之有。”劉備伸手虛扶。

“還有衆多姐妹未曾相見。王上切莫誤了時辰。”公主柔聲勸慰。

“如此,請公主稍候。”劉備語出並無歧義。

奈何“稍候”二字,卻聽得素月長公主,面泛桃花,羞澀難當。

劉備目光所致,又見一熟悉身影。這便信步走去,伸手挑開。

正是龜茲長公主白卓。

與劉備目光一碰,長公主眸中驟生波瀾:“臣妾,拜見王上。”

“經日未見,一切可好?”劉備伸右手,柔聲相扶。

“一切安好,只是常夢迴白檀樓桑,與王上相伴的時光。”白卓柔聲答道。

“公主情義,孤豈能不知。幸能與公主並肩殺敵,同牀共枕。”劉備頗多感慨。

對普通人而言。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對如今的薊王劉備而言,人生不如意事,十之一二。

終不能稱心如意,十全十美。

今雖高居王爵,卻也需聽命行事。關東播亂,正準備大展身手,救萬民於水火。陛下卻不許薊國輕舉妄動。此時若輕起刀兵,必爲文武百官及朝廷內外所忌。再有一干人等從旁煽風點火,推波助瀾。陛下一怒削藩,薊國危矣。

一人之喜,如果能抵萬千百姓之悲。

“王上?”見劉備一時神遊天外,白卓長公主悄聲發問。

“哦。”劉備這便點頭一笑:“一時失神,讓長公主見笑了。”

“王上何出此言?”白卓柔聲勸慰:“衆姐妹皆翹首以盼,王上且速去。”

“稍待。”劉備收拾心情,將五十餘位西域公主,逐一揭面。

一時奼紫嫣紅,豔如桃李。所謂活色生香,不過如此。

揭冪禮畢,左國令士異,遂領宮女入室。行交拜,同牢,合巹,結髮等諸多漢禮。

禮不可廢,亦不可省。

劉備需一個個來。

漢家婚禮的儀式感,尤其隆重。成婚禮、成婦禮,相輔相成。在頭上三尺有神靈,信奉天人感應,報應不爽的時下。禮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宮女取來坐席,放在位列隊首的疏勒蓮華公主身前。劉備對面而跪,肅容交拜,合巹結髮,起身後改口,以夫婦相稱。

待全套禮畢,已月滿中天。

“王上且擇七位側妃,共赴良辰。”不知爲何,口出‘共赴良辰’四字時,士異忽生波瀾。這便強壓心頭異念,不讓情愫蔓延。先前薊王只有嬪妃十人,如今又來五十五國公主。論資排位,若再晚,萬事皆休,如之奈何!

宮女捧來漆木承案。內中已擺滿了五十六位側王妃的印綬。方臺龜鈕,金印紫綬。印文陰刻篆書“薊王側妃”四字。綬上又陰刺公主稱號。只需翻看,便知是哪國公主。

今漢“六宮稱號,惟皇后貴人,金印紫綬。”

天子所佩曰“璽”,臣下所佩曰“印”。根據官秩,又分“印”、“章”。先秦時,璽唯有皇帝、皇后、皇太后可佩。

今漢略有寬鬆,諸侯王、王太后、王后,亦可稱“璽”。《漢舊儀》有載:皇帝、皇后、皇太后之“璽”爲玉質,鈕爲螭虎。諸侯王、王太后、王后之“璽”爲金質龜鈕。

漢代王爵,又分諸侯王與藩王。一般來說,諸侯王稱“璽”,藩王稱“印”。如後世實物“廣陵王璽”及“滇王之印”。

劉備遂從五十六枚金印中,選出七枚。交給士異。

依次看過。左國令士異,高聲唱喝:

“疏勒公主——”

“鄯善公主——”

“莎車公主——”

“大宛公主——”

“焉耆公主——”

“劫國公主——”

“康居公主——”

“七國公主,移駕寢宮——”

不知爲何。聽聞左國令士異高聲唱喝。劉備突生一種年度宮廷大戲,大幕正徐徐拉開的即視感。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被選中的公主,各個豔光四射,顧盼生姿。胡女性烈,敢愛敢恨。彼此雖同來和親,卻又豈能不生攀比之心。從陪嫁的金玉器物,女僕駿馬,到國家大小,民衆多寡。個人容姿,甚至距離長短,皆能品頭論足一番。更何況先行侍寢。

七國公主先入寢宮,沐浴更衣。洗盡鉛華,清水芙蓉。再入寢宮,靜候夫君臨幸。

餘下未能入選的公主,則由宮女送入臨時寢宮,早早安歇。明日還有遴選。

四殿彼此以飛閣覆道相連。呈“回”字型。乃是一座外嚴內寬的堅固障城。宮殿之外還環繞宮牆。安全自然無虞。換句話說,入選的七位公主,無需出南殿,便可經東西二殿,折入北殿。再乘天梯,登五層薊王寢宮。

五層寢宮,帷幕皆用上等蜀錦裁剪。錦帳內設紗帳。輕紗帳內,‘七枝雁魚燈’堆光如晝。西域七公主,玉影朦朧,搖曳生姿。

劉備輕足上前,挑簾視之。

只見七公主,身裹素紗,圍攏成圈。欲遮欲掩,含羞半露。下鋪極品寢墊,上陳數層白絹。

內中情景,恍惚回到了與七位小姐姐的新婚之夜。

婚宴上劉備本就沒少飲。“合巹而酳”時,又連飲五十六口。酒氣翻涌,二路兵分。一路血氣衝冠,一路血氣方剛。這便邁入內圈,昂然落座。

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爲春。

“近水”、“向陽”,便是優“勢”之所在。

七公主,盡如人意,無可挑剔。薊王這便緩緩探身,嚮明豔動人的大宛公主,徐徐迫近……

11 禍起宮牆1.76 舉世無雙165 往昔之約1.23 督亢城倉111 雲龍風虎129 各方博弈15 生財有術1.93 再築新城1.4 四平八穩1 羣雄上洛138 故技重施115 死而復生1.48 鬼神難誣1.60 權重秩卑1.243 十有八九109 密詔鋤奸146 鑄軌直道251 英雄輩出1.25 黃龍見譙139 龜茲諸情215 班姑蔡女1.4 大禍滔天136 包羅萬種1.54 漢風不滅1.65 如湯沃雪1.223 陌路相逢178 天下表率1.59 熟視無睹1.70 海瀕廣潟1.95 十面埋伏1.20 繡衣直指1.98 遊兵散卒131 濯纓濯足1.57 身後之憂139 戶限爲穿171 北薊南宛115 亡胡千家111 無名之輩133 勝負之期101 向虎山行143 雜羌兵諫1.232 南閤祭酒161 狐假虎威192 共赴巫山132 江山共謀1 十里少年1.68 燕人來也192 火燒西園162 舉棋不定177 困龍之地1.99 衆不可逆1.273 同堂異室1.3 娘要嫁人121 怒海潮升133 歸期已定1.86 枕山跨海136 借刀殺人158 顛倒黑白1.65 三歲見老1.244 徒有虛名1.36 天地干支1.84 王道治國130 鮮卑寇邊1.58 歲不我與186 鬼火焚街1.34 無法交換1.28 豎子成名162 恩若兄弟125 校場演武160 兵威將膽1.35 南州士首107 忍辱偷生169 以日易月1.249 唱罷登場1.89 牽招一怒1.70 佛道之爭1.56 靜觀其變1.70 青徐流民124 上公九命1.75 金闕在望61 穩紮穩打1.67 勝券在握1.28 豎子成名1.42 兵行險着175 漢世之傑1.54 漢風不滅1.294 滅紀廢典180 同道中人1.52 借刀殺人1.80 善水良才1.63 擊鞠大賽1.25 言之尚早138 清波滌塵179 胴體雕青128 孤很欣慰167 薄海從風241 錐處囊中1.207 又見白袍164 首尾呼應172 春晝初長
11 禍起宮牆1.76 舉世無雙165 往昔之約1.23 督亢城倉111 雲龍風虎129 各方博弈15 生財有術1.93 再築新城1.4 四平八穩1 羣雄上洛138 故技重施115 死而復生1.48 鬼神難誣1.60 權重秩卑1.243 十有八九109 密詔鋤奸146 鑄軌直道251 英雄輩出1.25 黃龍見譙139 龜茲諸情215 班姑蔡女1.4 大禍滔天136 包羅萬種1.54 漢風不滅1.65 如湯沃雪1.223 陌路相逢178 天下表率1.59 熟視無睹1.70 海瀕廣潟1.95 十面埋伏1.20 繡衣直指1.98 遊兵散卒131 濯纓濯足1.57 身後之憂139 戶限爲穿171 北薊南宛115 亡胡千家111 無名之輩133 勝負之期101 向虎山行143 雜羌兵諫1.232 南閤祭酒161 狐假虎威192 共赴巫山132 江山共謀1 十里少年1.68 燕人來也192 火燒西園162 舉棋不定177 困龍之地1.99 衆不可逆1.273 同堂異室1.3 娘要嫁人121 怒海潮升133 歸期已定1.86 枕山跨海136 借刀殺人158 顛倒黑白1.65 三歲見老1.244 徒有虛名1.36 天地干支1.84 王道治國130 鮮卑寇邊1.58 歲不我與186 鬼火焚街1.34 無法交換1.28 豎子成名162 恩若兄弟125 校場演武160 兵威將膽1.35 南州士首107 忍辱偷生169 以日易月1.249 唱罷登場1.89 牽招一怒1.70 佛道之爭1.56 靜觀其變1.70 青徐流民124 上公九命1.75 金闕在望61 穩紮穩打1.67 勝券在握1.28 豎子成名1.42 兵行險着175 漢世之傑1.54 漢風不滅1.294 滅紀廢典180 同道中人1.52 借刀殺人1.80 善水良才1.63 擊鞠大賽1.25 言之尚早138 清波滌塵179 胴體雕青128 孤很欣慰167 薄海從風241 錐處囊中1.207 又見白袍164 首尾呼應172 春晝初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