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家國天下

宣詔完畢。劉備奉詔起身。這便與左豐耳語:敢問少令,我家陛下因何事讓我善始善終?

左豐笑答:少君侯貴人多忘。可曾記起前些日讓奴婢獻與陛下的琉璃香露?

劉備恍然大悟。

原來,所謂的善始善終,竟說的是進貢琉璃香露。陛下讓劉備四時進貢。有始有終。

劉備如何能想到。陛下竟爲三瓶琉璃香露,把自己血戰白檀,斬首兩萬餘都不可得的並土增封,輕鬆詔來。

不能吧。

劉備不死心的問道:只爲琉璃香露?

左豐連連點頭:正是,正是。

只顧賠笑的黃門少令,卻不見劉備笑容中頗多複雜神色。

披荊執銳,血戰十日,不如三瓶琉璃香露。

見少君侯面色不對,耿雍急忙上前,替主公將接待事宜攬過。恭送黃門少令前往客舍。左豐卻要住一住蕃邸胡舍,嘗一嘗遊牧風情。耿雍自當滿口答應,殷勤備至不提。

黃門令左豐,從來不把自個當外人,也是對了。

送走一干人等,劉備緩緩坐地。

忽聞一聲輕喚,擡頭正是母親。

“我兒爲何怏怏不樂?”母親笑問。時光荏苒,母親未變,劉備亦未變。

劉備苦笑:“百般滋味,無法言喻。”

母親又豈能不知:“可是因‘有功不賞’,卻‘無功受祿’?”

劉備點頭道:“誠如母親所言。兒子千里奔襲,血戰十日。麾下拋頭顱,灑熱血。爲國盡忠。卻不如三瓶琉璃香露,來得值錢。”

母親亦點頭:“所謂‘家國天下’。‘天子無私事’。或許,對天子來說,‘私事亦是國事’。”

真不愧是母親。

劉備笑着起身:“兒子受教。”

母親其實是將‘天子無私事’反過來理解。便是‘私事亦國事’。或許,陛下高居廟堂。所思所想,並不是身居樓桑的劉備能體會。

待耿雍返回,劉備已和崔鈞找到了容城、益昌二地的出處和淵源。

容城自秦置縣,屬上谷郡,初名“桑丘”或“宜家”。漢初分封諸侯,容城初爲深澤侯國。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封匈奴人董渫(xiè)爲成侯,連襲兩代。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建易縣。景帝中元三年(公元前147年),以匈奴降王徐盧封容城侯,始置容城侯國。王莽立新朝,恢復舊制,置深澤縣。今漢已廢縣,併入范陽縣。

樓桑距容城故城,直線距離約百二十里。距離容城南界,約一百六十五里。

《地理風俗記》:“方城縣東八十里有益昌城,故縣也。”益昌位於樓桑東南,距樓桑直線距離約二百三十五里。

增封后,劉備的臨鄉縣乃延伸至幽州南界。與冀州博陵郡、河間國毗鄰。

臨鄉縣境,向東、向南,延伸百餘里。面積擴大一倍有餘。

劉備固然欣喜。然而想着乃是由三瓶琉璃香露換來,又覺得受之有愧。

倒是大儒蔡邕一語驚醒夢中人:“今地增百里,少君侯能救多少黎民於水火?”

劉備這便頓悟。

亂世將至,比起萬千百姓,自己的榮辱又算得了什麼。

聖詔同時下達地方。容城、益昌兩地官吏,齊聚樓桑。侯府不敢叨擾。便紛紛投上名帖,求見兩位家丞。耿雍來問劉備,劉備笑道:見見何妨。

耿雍和崔鈞這便在官舍逐一接見。禮物權且收下,以安其心。又令刺奸、賊捕,細細查探。兩地皆是古城,民風淳樸。無奈卻時遭水患。劉備問過方知,兩地間,竟有一處堪比督亢大澤的廣闊水域——掘鯉澱。

掘鯉澱,後世稱白洋澱。

時下範圍極廣。上古時曾是大河故道,洪水滔天。東漢永平十三年(公元70年),大河改道南移,河水存積在這片窪地,形成大面積水域。西晉著名辭賦家左思《三都賦·魏都賦》中曾寫道:“……其中側有鴛鴦交谷,虎澗龍山,掘鯉之澱,蓋節之淵。”唐代註釋家李善對“掘鯉之澱”的註釋爲:掘鯉之澱在“河間莫縣之西”。正是後世的白洋澱。故白洋澱亦稱掘鯉澱。

《新唐書·地理志》記載:“莫州有九十九澱,今縣境以澱名者不一處,掘鯉澱其一也。”莫州,便是指時下河間國北境周遭的廣大地區。

後世的白洋澱,自然水域面積三百六十餘平方公里,澱內共有一百四十三個大小不等,星羅棋佈的澱泊。被三千七百多條溝濠連接,澱澱相通,溝濠相連,形成巨大迷宮陣。白洋澱是衆多澱泊中面積最大的一個,約兩萬畝,故以此命名。

兩千年後,仍有如此規模,可想而知,時下掘鯉澱又是何等的壯闊。

水患頻發。掘鯉澱百里水域,甚至有“居民溺死大半。”的記載。

難怪我家陛下如此大方。

水患猛於虎。聽兩位家丞轉述地方官吏道不盡的苦水,劉備心中反憑生出一絲解脫。

這纔像是我家陛下乾的事啊。

先前封了個一片白澤,別無寸土的臨鄉。如今又把水患猛於虎的容城、益昌,兩塊爛泥地劃歸治下。如此行事,一脈相承。

劉備終於放心了。

讓兩地百姓舉家遷往臨鄉,不是好主意。容城、益昌,亦需人手。尤其是容城附近,古城林立。有葛城、渾埿(bàn)城、三臺城,三座戰國古城。春秋、戰國時期,澱區分屬於燕、趙統轄。以易水長城爲界,南葛城屬趙、北渾埿城歸燕,故澱區有“燕南趙北”之說。

戰國時的戰略要衝,時下不過是范陽、安次兩縣下轄鄉土而已。官吏品秩甚低,皆是斗食小吏。

與州郡交割完畢。劉備便遣心腹前往容城、益昌二地,張榜安民。又許以高官厚祿,令各級官吏,恪盡職守,勤於政事。待臨鄉督造完畢,再處理容城、益昌諸事。

應該不會比督亢圩田難。

且容城、益昌,城池皆在。橫豎三裡,雖年久卻時有修繕。還算完好。從臨鄉廢城能屹立不倒,便可見一斑。只要是能保存下來的古城,可稱堅固。抵禦一般的匪患、水災,足夠了。故而,兩地民衆頗多。年前上計,各有齊民數千戶。合計十萬餘口。

不錯。

土地是一方面。人口才是重中之重。

話說,人口突增,今年的獻費又是好大一筆開銷啊。

啥也不說了。

吃肉還是喝湯,全看本季稻作了。

送走黃門少令,臨鄉一百五十萬畝水田,完成插秧。田間管理交由家中長者。壯丁健婦,這便復歸臨鄉大建。

1.5 舌綻春雷1.88 未盡全功184 亂之道也1.25 言之尚早41 功虧一簣132 爲君取食1.23 移花接木1.28 豎子成名186 氾濫成災1.67 六尺之孤1.27 身後之謀154 數年之期1.98 南港新城178 天下表率150 洛陽上計1.290 春王正月121 書生意氣1.89 秉燭夜話1.45 初次遠行1.90 沉月女校1.84 百工居肆1.284 宜若登天162 一戰揚名1.20 嶄露頭角13 虛實失度1.64 連贏三局1.94 百官缺席1.43 樓桑特產161 內難未弭1.5 重操舊業1.90 貴不可言133 如有神助126 名公之胄15 生財有術154 數年之期1.33 回馬箭術130 民情如火1.293 處士橫議1.52 母子相見103 人力秧機127 朝堂半壁154 查無此人141 曲水流觴106 偷天換日145 無人接盤133 歸期已定1.246 假有天下135 各有奇謀1.52 漢越親和1.247 愛屋及烏15 安邦定國1.39 善罷甘休135 豐年多禾100 通明達照17 廢長立賢176 左膀右臂1.63 福禍相依1.60 八關都邑213 橫空出世1.48 微觀天下104 見字如面183 悉聽君便291 無能之輩128 虎狼之士1.69 吾家麒麟1.44 閉門造車1.78 麟不當見1.93 助紂爲虐1.25 言之尚早108 與王共治149 刀山劍樹121 一騎破萬61 論功封爵1.52 家恨國仇146 黨人認主107 林間馬場128 廢史立牧100 難爲人臣193 西域使館120 六宮粉黛1.9 策封爲王1.68 斬旗奪船1.64 百練清剛126 投其所好1.7 雌雄莫辨1.267 老謀深算170 黃泉相見21 二宮之亂1.22 薪盡火傳91 心有滋蔓1.23 三千珠履156 開卷有益11 洛陽安家61 語破天機173 王取幾何138 盡如人意103 兵發西進1.26 何以解憂1.87 溫故知新1.89 牽招一怒
1.5 舌綻春雷1.88 未盡全功184 亂之道也1.25 言之尚早41 功虧一簣132 爲君取食1.23 移花接木1.28 豎子成名186 氾濫成災1.67 六尺之孤1.27 身後之謀154 數年之期1.98 南港新城178 天下表率150 洛陽上計1.290 春王正月121 書生意氣1.89 秉燭夜話1.45 初次遠行1.90 沉月女校1.84 百工居肆1.284 宜若登天162 一戰揚名1.20 嶄露頭角13 虛實失度1.64 連贏三局1.94 百官缺席1.43 樓桑特產161 內難未弭1.5 重操舊業1.90 貴不可言133 如有神助126 名公之胄15 生財有術154 數年之期1.33 回馬箭術130 民情如火1.293 處士橫議1.52 母子相見103 人力秧機127 朝堂半壁154 查無此人141 曲水流觴106 偷天換日145 無人接盤133 歸期已定1.246 假有天下135 各有奇謀1.52 漢越親和1.247 愛屋及烏15 安邦定國1.39 善罷甘休135 豐年多禾100 通明達照17 廢長立賢176 左膀右臂1.63 福禍相依1.60 八關都邑213 橫空出世1.48 微觀天下104 見字如面183 悉聽君便291 無能之輩128 虎狼之士1.69 吾家麒麟1.44 閉門造車1.78 麟不當見1.93 助紂爲虐1.25 言之尚早108 與王共治149 刀山劍樹121 一騎破萬61 論功封爵1.52 家恨國仇146 黨人認主107 林間馬場128 廢史立牧100 難爲人臣193 西域使館120 六宮粉黛1.9 策封爲王1.68 斬旗奪船1.64 百練清剛126 投其所好1.7 雌雄莫辨1.267 老謀深算170 黃泉相見21 二宮之亂1.22 薪盡火傳91 心有滋蔓1.23 三千珠履156 開卷有益11 洛陽安家61 語破天機173 王取幾何138 盡如人意103 兵發西進1.26 何以解憂1.87 溫故知新1.89 牽招一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