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 來龍去脈

樓桑南,十里三岔口。路旁青石。

不等那人笑罷,便有一半大少年,身背行囊,自石後走出。

“道不同,不相爲謀。是否同路,且走着瞧。”少年言道。

“謬矣。”那人糾正道:“道,不同,不相爲謀。”

少年吁了口氣,躬身下拜:“劉平,多謝指教。”

“你本叫‘劉五貉’。”那人深長一笑:“因何重拾少君侯舊名。又因何少小離鄉?”

“先生果然有備而來。”少年眸中精光一閃:“莫非,先詐言於我,又故意爲三墩指錯。皆早有預謀。”

“然也。”那人高深莫測:“反常則妖。先前,少君侯爲一童子,狂喜忘形,倒履相迎。今又爲追另一童子,衣衫不整,縱馬疾馳。何也?”

“宗族傳言,‘天生劉三墩’。乃我家麒麟子也。身負復爵大業。輕財重義善識人,有人主之風。”少年隨口答來,面無表情。

“好一個‘天生劉三墩,降世麒麟子’。”那人眼中戾芒一閃:“今既已復爵,他日又當如何?”

“明日之事,我豈能知。”少年反問。

“有理。”那人點頭道:“你我相見,便是因緣。若授你‘先見之明’,願學否?”

“不願。”少年斷然搖頭:“先見不如先變。先生,片刻之前既說,‘能知上下五百年’。善候風氣,相面、占夢,星象、算術,天文、地理,五行、八卦,無所不精。何不傳我‘變化之術’。也好遇事先變,奪佔先機,逆天改命。”

“齒齡雖小,所求卻大。”那人不置可否:“若要‘變化命理’,需晝夜並行。日交月替,暑往寒來。非一日之功。”

“十年可乎?”少年咬牙問道。

“十年可也。”那人欣然點頭。

“那便以十年爲期。恩師在上,請受弟子三拜。”少年納頭便拜。

“天地爲證,神鬼可見。從今往後,你便是我青領門徒。”那人口中唸唸有詞。

шшш ▪TTKΛN ▪¢○

“敢問恩師,高姓大名。”

“行不改姓,坐不更名。平原方士,襄楷是也。”

三足踆烏船宮,五重爵室。

雲華夫人,有備而來。驟然出手,猝不及防。爵室充盈幻藥,衆皆吸入,沉迷不醒。施術驚動門外雲霞衛。右御衛長樑姿,並左御衛長白微。領一什雲霞衛,披堅執銳,推門而入。不及拉下遮面,遂被煙霧吞沒。接連倒伏,無有例外。

除去施術者雲華夫人,及守丞劉平。五重爵室,無一倖免。

靜待幻藥散去。先行佩戴呼吸面罩的劉平,舉目四望,見劉備垂首枯坐,了無生息。一旁王妃公孫氏等人,亦如斷線木偶,一動不動。頓時心中大定。

示意雲華夫人稍安勿躁。劉平趨步近前,單膝跪於薊王榻前,甕聲輕喚:“王上,王上?”

連喚數聲,皆如泥牛入海。琉璃目鏡後,閃爍精光,劉平大膽近身,附耳言道:“三墩,你也有今天。”

音猶在耳,劉備渾身一顫。

嚇得劉平仰面朝天。須臾,見劉備並未清醒,劉平這才翻身爬起。不敢造次,輕手輕腳上前,解下薊王玉佩,走到雲華夫人身前。

“夫人攜此玉,當可通行無阻。切記,乘天梯直降一重,遇守衛,切勿驚慌。只需以玉佩示之,言:求得王上網開一面,下底艙監牢,釋上元夫人及‘從衆’,一併離開。如此,守衛自會引夫人換乘監牢天梯。切記,對答如常,不可慌張。則事成矣。”

“守丞救命之恩,無以爲報。來日……”雲華夫人忽哽咽難言。

“夫人切莫露相。”劉平循循善誘:“之所以擅作主張,只因不忍見諸夏仙門,禍起蕭牆。令浮屠有機可乘。夫人切莫辜負劉平,一片苦心。速去!”

“守丞大義,銘記肺腑。後會有期。”事不宜遲。雲華夫人遂持王佩,乘天梯離去。

“後會有期。”劉平長揖相送。

待爵室只剩一人。劉平徐徐起身,昂然直立。從未這般,揚眉吐氣。

“三墩勿怪。”劉平隨手撿起一把百鍊雁翎刀,左右揮擊,寒光四射。大步流星,走到榻前,舉刀過頂,吐氣開聲。

“嗨!”

然此含恨刀,卻遲遲未曾砍下。

“想我晝夜並行,日月交替,寒來暑往十餘載。白日習文,夜晚學道。不敢有一日之疏。臨行前,又得恩師施以‘大通坐忘(注①)’之術。那日,若非惇師弟,口出‘醒言’:此劉平,非彼劉平乎?一語驚醒夢中人。十年夜課,隨踵而至。大夢初醒。方知,我是何人。身處何處。所爲何來。”

言畢,劉平竟涕泗橫流:“少時,你從五丈桑墜地,昏睡不醒。只需錯過宗祠大考,我便可入選四子。得阿翁賜名爲備。”

“你若不醒,我便是劉備。”劉平貌似瘋癲,字字含恨:“千里封國,千萬子民,億萬家財。還有大漢萬里江山。皆爲我所有。爲我所有!”

忽聞一聲輕笑。

劉平肝膽俱裂。只見,端坐側榻之公孫王妃,竟未入幻。

“少時,母親曾言,劉平、劉備一字之差,又有何所謂。”長姐言道:“便將劉備之名,讓與你。小弟依舊是小弟。你,仍舊是你。”

劉備雙手劍擊,當世一流。乃王妃自幼言傳身教。可想而知,王妃劍下,有死無生。

危急關頭,劉平思緒萬千。見王妃並無動手之意,頓時福靈心至。

“王妃一身二主,破而後立。靈臺本固,遠超常人。故未曾入幻。然,幻藥痹體,不能行動。”劉平獰笑:“本欲只除三墩。嫁禍西王母派,並順勢剪滅身後之患。只需襄門死絕,便無人知曉我之過往。如此,三墩故後,王妃並太妃垂簾監國,待劉封長成,繼位爲王。而我,則助太后將阿斗,撫養成人,繼承大統。那時,我便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王妃,本不必死。只可惜,天不遂人願。”

“恭送王妃先行一步!”說完,劉平拖刀上前,迎頭劈下。

噗!

手起刀落,血光迸濺(注②)。

須臾,待公孫氏,徐徐睜眼。

只見,一支清鋼袖箭,不偏不倚,洞穿劉平持刀手腕。

“啊啊啊……”劇痛鑽心,鋼刀應聲落地。

身側殺氣沖天。

坐榻之上,薊王劉備,正緩緩擡頭。

好似猛虎出柙。

1.22 勿爲禍先1.79 心願終了1.42 天下大同184 如約而娶123 勇冠三軍1.28 帝王家事172 喜訊頻傳1.63 仰吞北斗1.3 風潮不減1.9 牛刀小試1.27 路中捍鬼1.57 無雙再起12 二戚之爭218 贈刀之義1.47 帝國時代182 何患無嗣153 經營西域1.52 二宮流血175 綠洲熔爐1.96 一億情義102 自薦枕蓆107 太上皇權1.53 攻心爲上1.242 兵棋演武1.53 寸步不讓169 白玉之精1.67 大明輪船1.53 樓桑少君1.60 楛矢貫隼1.54 一國之主1.245 更始決裂1.8 劍拔弩張132 江山共謀1.67 水戰剿匪1.76 以國爲家18 世道居奇1.35 南宮一遊1.76 峰迴路轉150 天地人和1.54 正中下懷149 厲兵秣馬261 寄神免禍100 三郡烏桓113 七國聯盟1.56 風向突變190 軍師節哀167 忠孝兩難14 各奔東西197 笑林始祖1.263 羌煮貊炙13 虛實失度156 定鼎關中188 以身應讖137 共飲此杯1.65 洛陽邸報1.49 和則增壽185 少不知味167 麒麟可乎115 帝王心聲1.36 渾天大陣133 金針撥障140 天降流火136 借刀殺人1.73 西林馬場1.65 西羌兵諫147 事大而急1.90 班師回國1.74 樓桑重器108 名動西京118 前覆後戒1.85 九九歸原174 去蕪存菁124 羌亂再起163 女亞馬遜!107 忍辱偷生1.87 大漢風骨1.9 策封爲王134 公之於衆170 乞伏來投1.39 天予吾王1.287 悉誅涼人165 片羽吉光168 面面俱到1.67 何爲樓桑1.40 國之惡疾1.300 出頭之機1.6 長轡遠馭127 因時而變1.84 王道治國61 肉袒牽羊1.29 扶搖直上1.33 代父上疏1.47 甲子之約144 光武遺脈1.94 貴不能言1.20 繡衣直指143 雜羌兵諫147 不負韶華121 萬舟齊發149 聖上好驢
1.22 勿爲禍先1.79 心願終了1.42 天下大同184 如約而娶123 勇冠三軍1.28 帝王家事172 喜訊頻傳1.63 仰吞北斗1.3 風潮不減1.9 牛刀小試1.27 路中捍鬼1.57 無雙再起12 二戚之爭218 贈刀之義1.47 帝國時代182 何患無嗣153 經營西域1.52 二宮流血175 綠洲熔爐1.96 一億情義102 自薦枕蓆107 太上皇權1.53 攻心爲上1.242 兵棋演武1.53 寸步不讓169 白玉之精1.67 大明輪船1.53 樓桑少君1.60 楛矢貫隼1.54 一國之主1.245 更始決裂1.8 劍拔弩張132 江山共謀1.67 水戰剿匪1.76 以國爲家18 世道居奇1.35 南宮一遊1.76 峰迴路轉150 天地人和1.54 正中下懷149 厲兵秣馬261 寄神免禍100 三郡烏桓113 七國聯盟1.56 風向突變190 軍師節哀167 忠孝兩難14 各奔東西197 笑林始祖1.263 羌煮貊炙13 虛實失度156 定鼎關中188 以身應讖137 共飲此杯1.65 洛陽邸報1.49 和則增壽185 少不知味167 麒麟可乎115 帝王心聲1.36 渾天大陣133 金針撥障140 天降流火136 借刀殺人1.73 西林馬場1.65 西羌兵諫147 事大而急1.90 班師回國1.74 樓桑重器108 名動西京118 前覆後戒1.85 九九歸原174 去蕪存菁124 羌亂再起163 女亞馬遜!107 忍辱偷生1.87 大漢風骨1.9 策封爲王134 公之於衆170 乞伏來投1.39 天予吾王1.287 悉誅涼人165 片羽吉光168 面面俱到1.67 何爲樓桑1.40 國之惡疾1.300 出頭之機1.6 長轡遠馭127 因時而變1.84 王道治國61 肉袒牽羊1.29 扶搖直上1.33 代父上疏1.47 甲子之約144 光武遺脈1.94 貴不能言1.20 繡衣直指143 雜羌兵諫147 不負韶華121 萬舟齊發149 聖上好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