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 一州之國

西邸,萬金堂。

選部尚書樑鵠,趨步入內。上承初選方案,請陛下定奪。

“中山之蒲陰、漁陽之潞縣、渤海之章武、右北平之無終、遼西之海陽。”陛下依次看過,不置可否。

偷看陛下臉色,選部尚書樑鵠心頭一顫。陛下似很不滿意。

“將中山國蒲陰縣,更爲北平縣。”陛下言道:“薊王六百里上表,請賜還祖陵。”

樑鵠遂醒悟:“據載,前漢時,中山靖王葬於北平鳳凰山王陵。”

陛下輕輕頷首:“薊王忠孝兩全,既開口,朕又豈能不全人之美。今漢與前漢,同出高祖一脈。不過遠近不同罷了。”

樑鵠再拜:“臣已記下。”

“渤海郡下之土,不宜再動。漁陽、右北平,郡境本就狹窄,亦不宜再分。傳語老大人,餘下諸縣,當細加斟酌。”陛下言道。

“臣,領命。”樑鵠三拜而出。

樑鵠此來,實爲替曹節“投石問路”。

陛下不滿意,早在曹節預料之中。事實上,究竟增封何處,曹節也不在意。重點是,陛下欲增封幾縣。

樑鵠此來看似無功而返。實則不然。因陛下已認可曹節所斷,再增五縣。

嘖嘖,二十一縣,真不能再大了。

西林邑,十二軌路,六列車樓前。

一半大少年,正懶洋洋的靠在門旁。兩側車樓底層,上半邊廂壁,皆已高高撐起。前後通透,涼風習習。廄內良馬,毛光發亮,神駿異常,正悠閒的咀嚼着草料。

每戶車樓,飼駿馬十幾到二十匹。每年出欄兩三匹,一匹駿馬的售價,多可與五十畝良田一季收成相比。

每逢賽馬日,再去賽馬場打打零工,售賣一些自制小食,生活過得輕鬆又寫意。

薊國俊馬,貴精不貴多。駑馬作價十萬。乘馬作價二十萬。軍馬作價三十萬。若能在賽馬場揚名,作價五十到百萬。

若是一騎絕塵之千里馬,作價千金亦一馬難求。

比起在塞外遊牧。西林邑中的薊國牧人,生活際遇,可謂雲泥之別。

一傳十,十傳百。經年來,不斷有草原零散牧人,南下投奔。西林邑,一擴再擴。今已橫豎八里,二萬餘戶。單單西林邑中,便豢養良馬三十餘萬匹。

薊國號稱萬馬之邦,可謂實至名歸。

正因馬匹金貴。

即便在沒有賽馬的日子裡。薊國牧人,亦不敢有絲毫怠慢。將廄內經由大廄令署、家馬令署,不斷混種改良的各式駿馬,照看的妥妥當當。

田馬、駑馬、乘馬、軍馬、賽馬,分門別類,各司其職,皆有專人飼養。

至於萬里挑一的千里馬,可遇而不可求。並不完全受人爲操控。除去後天的精心照料飼養。天賦靈性亦是重中之重。

誰家槽頭若能誕生出一匹千里馬,不僅全家除三年賦稅,戶主還能升民爵一等。飼養更多駿馬。

牧人不善農耕。民爵所授予之良田,悉數折算成馬匹。

換言之。新入籍的牧人,只被允許飼養作價二萬錢的田馬十匹。從草原帶回的多餘馬匹及牛羊牲畜,皆會按照市價,抵充入籍西林時,所購買的車樓售價。

遊牧民族,對車樓的酷愛,深入髓裡。此也是西林人,很少遷移到薊國別處的,原因之一。

各種馬的評選標準,分門別類,清晰合理,童叟無欺。

是騾子是馬,口說無憑,何不下場一試。

是何種類,品相幾等,作價幾何。有經驗的廄令,甚至隻眼可辨。無有偏差。

言歸正傳。

雲舒雲卷,日暮西山。忽聞一陣清脆的馬蹄聲響起。

少年猛支起耳朵。稍稍分辨,便喜上眉梢:“阿姐!”

“在呢。”樓上一妙齡少女,聞聲探身。

“太……”半大少年話剛出口,便聽頭頂一聲嬌呼:“太史哥哥!”

“阿招妹妹!”馬背上太史慈,沐着暖暖的夕陽,揚眉一笑。

路上牧人紛紛俯身行禮。太史慈亦抱拳回禮。

蹬鐙下馬,太史慈隨手拋繮,半大少年飛身接過。駜駽與少年亦十分熟絡,親暱的打着響鼻。

胡女裙襬飛揚,旋身下樓。衝到門前,又忽然止步。穩住氣息,繃緊身軀,盈盈一禮:“見過公子。”

“見過阿招。”太史慈亦回禮。

一動一靜,一上一下。

發乎於情,止乎於禮。

阿招是雜胡馬賊王之女。少時被上谷烏桓王難樓,販到樓桑。與太史慈青梅竹馬。相伴十載。少女情竇初開,芳心暗許。太史慈亦心有牽絆,非她莫娶。慈母本頗有顧慮。太史慈貴爲薊王亦弟,少年英雄,如何能娶馬賊之女。

太妃一語中的:“其父爲賊,其女必爲賊乎?前有潘鴻、朱蓋,後有蔣欽、周泰,便是典韋,亦知錯能改,善莫大焉。阿招心地善良,冰清玉潔,與慈兒當是良配。”

聽太妃一席話,慈母渙然冰釋。

話說,自太史慈年將十五,四方媒妁便踏破門檻。其中不乏宗親國戚,肱骨重臣。皆被慈母婉拒。

薊國娶妻,從不計較財富門第。只需是清白人家,良人之女。賢良淑德,秀外慧中,即可。若有宜男之相,更好。

君不見薊王,便是如此啊。

結親如結盟。

然薊王義弟,與薊王同氣連枝,休慼與共。本就英雄了得,還需借誰的力!私情無損公義。若一味想着借勢助力,授人以柄,拾人牙慧。焉能恪守公義,不生損公肥私之心。

何爲豪傑。不忘初心。

濯龍園,華雲號,皇后寢宮。

雲蒸霞蔚,波光粼粼。

珠簾內,何後袒胸露背,玉體橫臥。

舷窗清風徐徐,暑熱稍退。

“報。”中常侍郭勝,趨步入內。聲音不高不低,將將入耳。

“何事?”何後慵懶發問。

“啓稟皇后,陛下已定五縣,增封薊王。”

“二十一縣藩國。”何後輕輕擡眼:“可比一大郡。”

“何止。”郭勝答曰:“或已大過兗州,堪比青州。”

“一州之國,來之不易。”何後語透深意。

“皇后所言極是。”郭勝低聲道:“大將軍暗中命人散佈流言,亦未見效。今大將軍與薊王勢如水火,恐非長久之計。”

“我豈能不知。”何後一聲嘆息:“大將軍一戰破膽,夜不能寐。暗中籠絡外藩武臣,欲悉數調駐京畿,壯大聲威。陛下又豈能無動於衷,任其施爲。自亂陣腳,強者不爲。此非大將軍之福。”

郭勝欲言又止。終歸未能忍住:“大將軍自取其禍,皇后需早做打算。”

“我已盡知。”何後眸生異彩,一閃而逝。

174 去蕪存菁106 勿以爲念212 不請自來102 平波水砦1.56 人馬如龍128 勢不兩立174 恰如其分165 天下至理10 雕版印鈔106 巡視南境1.32 上下求索1.242 繞樑餘聲1.40 兵車夜行1.90 沉月女校185 天經地義1.93 葡萄苜蓿1.33 無雙割草1.27 爲君離憂123 反目成仇187 得道不易1.64 連贏三局1.54 一字之師1.52 二宮流血216 觸類旁通144 迎刃而解1.27 六縣俱名1.72 羚羊掛角125 局中一子191 天下雄兵105 直言不罪1.55 馬踏聯營175 漢世之傑138 王親國戚1.92 僅此足已1.64 輶軒之使168 無法拒絕1.70 價低者得1.96 百億地產146 漢宮女主110 攻略河西150 機關算盡1.85 得隴望蜀184 亂之道也112 虛席以待1.34 恩同再造1.67 六尺之孤178 深明大義1.35 三高三服133 奪母之恨169 頂級名產1.36 天地干支19 樓桑諸技16 山蠻甲冑1.3 夜宿烏林133 奪母之恨168 暫費永寧149 蝴蝶效應159 蟬蛻龍變1.278 殭屍自照101 向虎山行193 順天行事41 鑄山煮海第2095章 1.284 捨近謀遠158 鐵壁鏵嘴1.22 馬兒成名190 半載之期1.57 周不如漢199 半天一夜1.92 南有喬木199 孤心甚慰1.94 人情冷暖1.24 一如舊典1.95 黃巾屯田1.83 以綏四方1.82 捷足先登110 見縫插針1.39 名臣歸京1.3 摔杯居首1.50 試釘馬掌179 胴體雕青1.24 家國同構1.43 薊國鋤奸1.98 千金之軀1.96 不幸之幸139 與民爲伍1.247 愛屋及烏134 累世通家122 亦是豪傑1.80 毋論大小1.284 宜若登天170 列城豪俠1.64 自降身份1.28 奇貨可居1.45 何愁不嫁1.76 洛陽來使144 計斷九月156 偷樑換柱156 仁至義盡1.30 陣前反水1.9 決裂諸侯
174 去蕪存菁106 勿以爲念212 不請自來102 平波水砦1.56 人馬如龍128 勢不兩立174 恰如其分165 天下至理10 雕版印鈔106 巡視南境1.32 上下求索1.242 繞樑餘聲1.40 兵車夜行1.90 沉月女校185 天經地義1.93 葡萄苜蓿1.33 無雙割草1.27 爲君離憂123 反目成仇187 得道不易1.64 連贏三局1.54 一字之師1.52 二宮流血216 觸類旁通144 迎刃而解1.27 六縣俱名1.72 羚羊掛角125 局中一子191 天下雄兵105 直言不罪1.55 馬踏聯營175 漢世之傑138 王親國戚1.92 僅此足已1.64 輶軒之使168 無法拒絕1.70 價低者得1.96 百億地產146 漢宮女主110 攻略河西150 機關算盡1.85 得隴望蜀184 亂之道也112 虛席以待1.34 恩同再造1.67 六尺之孤178 深明大義1.35 三高三服133 奪母之恨169 頂級名產1.36 天地干支19 樓桑諸技16 山蠻甲冑1.3 夜宿烏林133 奪母之恨168 暫費永寧149 蝴蝶效應159 蟬蛻龍變1.278 殭屍自照101 向虎山行193 順天行事41 鑄山煮海第2095章 1.284 捨近謀遠158 鐵壁鏵嘴1.22 馬兒成名190 半載之期1.57 周不如漢199 半天一夜1.92 南有喬木199 孤心甚慰1.94 人情冷暖1.24 一如舊典1.95 黃巾屯田1.83 以綏四方1.82 捷足先登110 見縫插針1.39 名臣歸京1.3 摔杯居首1.50 試釘馬掌179 胴體雕青1.24 家國同構1.43 薊國鋤奸1.98 千金之軀1.96 不幸之幸139 與民爲伍1.247 愛屋及烏134 累世通家122 亦是豪傑1.80 毋論大小1.284 宜若登天170 列城豪俠1.64 自降身份1.28 奇貨可居1.45 何愁不嫁1.76 洛陽來使144 計斷九月156 偷樑換柱156 仁至義盡1.30 陣前反水1.9 決裂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