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 班姑蔡女

蔡少師之才,不下儒宗。略有參差,不過是火候。

謂“爐火純青”,“入化出神”,便是儒宗。遙想當年,蔡少師攜百車輜重來投。劉備迎接時慨嘆。蔡伯喈,何其富邪?

《莊子·天下》:“惠施多方,其書五車。”後有典故“學富五車”。而蔡伯喈,卻“學富百車”。足見才高,遠超羣儒。

久爲四少師,位居國老。膝下二女,長女琰,次女琬。皆才貌雙全。蔡琰居上閣。蔡琬隨父下閣就坐。

與多年前,蔡琰出口成章時,年紀相若。

曹子建言。“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謂妖女,智多近妖也。

話說,蔡琰出入宮闈,偶聞胡樂,別具韻律。遂入樂府求教。後製“胡笳十八拍”,風靡國中。

薊王聞“胡笳”,不由心生慨嘆。靈輝大殿,滿座高朋。直言,漢家才女,無非“班姑蔡女”。

“班姑”者,班昭也。班固之妹,續寫《漢書》。人稱“曹大家”。“蔡女”者,蔡邕之女。名琰,字姬姬,傳制“胡笳十八拍”。皆爲一代女文豪。薊王將二人並列,足見一斑。

典出薊王,金口玉言。

漢女作胡笳,向化使然也。才女蔡琰,名揚天下。

蔡邕豈能不樂。

見又攜次女觀賽。崔少師笑道:“伯喈,已送長女入宮闈。今,又助次女成名乎?”

崔少師,自與劉備結識,深得樓桑之利。少時以樓桑寢墊,治癒寒痹之症。自出仕薊國,四時進補,噓寒問暖。更加華國老親自尋醫問藥,數次大病,皆轉危爲安。今年近九尋,耄耋之年,鶴髮童顏。年前從兄崔烈,與黨魁張儉,雙雙飲藥而亡。積鬱成疾。眼看彌留之際,恐難轉圜。只因幼主未成,不敢先亡。身衰志固,老而彌堅。後竟痊癒。今年開春,竟返老還童。耳聰目明,白髮轉黑,更生出滿口新牙。

老樹新枝,堪稱神奇。

蔡少師笑答:“子真兄所言,亦是(蔡)邕所願。”

“王世子,年歲相若。何不配之?”慈明無雙,聞之笑言。

“姊妹豈二嫁。”蔡邕言道。

此言一出,衆國老皆笑。頗多心有慼慼。有女當嫁薊王家。

薊王衆望所歸。

國老私言,未能入耳。此時,正聚精會神,觀看場中賽馬。

“三弟恐難制勝。”薊王笑嘆。

張飛虎背熊腰,環眼鋼髯。虎軀頗重。胯下烏騅,千里神駿。然凡年度總冠軍,胯下皆千里駒。尤其耐力賽。趙雲白龍馬,後程發力。最後人圈,已領先一個身位。

自右國令造自鳴鐘。薊國可精準計時。冠軍爭霸賽,已超賽馬場最快圈速。求勝之心,人馬兼有。無需縱繮。神駒風馳電掣,你追我趕,交替爭先。騰雲駕霧,如雷如鳴。

“居首何人?”董太皇笑問。

“乃中壘右校尉,常山趙雲。”側席安長御答曰。

“可是長阪坡,懷抱阿斗者?”竇太皇亦知。

“正是。”安長御笑道。

“果然英雄少年。”董太皇又指稍遜一籌:“此子何人?”

“乃中壘左校尉,汝南陳到。”安長御再答。

“可是杏林塢堡,隻身護甘後者?”竇太皇亦是知曉。

“然也。”安長御又笑。

再觀場中太史慈,黃敘、張郃、馬超等,一衆少年才俊。董太皇不由慨嘆:“大漢一藩,總有後來者。”

竇太皇心領神會:“當百年無虞。”俗謂“三歲見老”。太學四子,乃治政謀國之翹楚,場上諸子,乃定國安邦之翹楚。

“聞薊王欲傳王位於嫡長子,及冠之年。今日,朕已盡知。”董太皇慨嘆。

“世子及冠,薊王不過四十之年。遠未稱老,何其急也。”竇太皇柔聲相問。

“妹豈不聞,道上小兒歌乎?”董太皇提醒。

“‘南極老,一丈青;東王父,漢三興’。”此童諺,家喻戶曉,北人盡知。

“東王父,三興漢室,又豈需十載?”董太皇已知天命矣。

“天下三分,細思叔侄三人,繼位大統,身皆有瑕。”竇太皇一語中的。

合肥侯被竇太皇所廢,史侯被董卓所廢,董侯爲董卓所立。合肥侯復辟,只因《廢帝詔書》存疑。史侯復辟,董侯繼位,只因董卓“託名漢相,實爲漢賊”,賊臣廢立,禮法存疑。

再深究,困龍臺上,先帝彌留之際,連出二詔,尤其《起居遺詔》,實乃亂國之舉。傾覆社稷,動搖神器。乃至叔侄相爭,天下離心。

深看甘後一眼,董太皇悄聲問道:“聞桓帝詔曰,兄終弟及。乃由勃海王劉悝繼承大位。此事,當真否?”

“然也。”時過境遷,尤其田聖亦在薊王后宮。且今與董姝相依爲命。故陳年舊事,竇妙亦不做隱瞞:“時先帝無嗣。欲行兄終弟及。大將軍(竇武),撕毀詔書。殺田聖等,寵妃滅口。後共議入河間。”

“無怪道路流言,劉悝恨不得立,欲鈔徵書(注①)。”董太皇悉知內情,亦不禁五味雜陳。

“如今再看。姐姐以爲,‘車班班,入河間’,福兮,禍兮?”竇太皇美眸,難掩悲涼。言下之意,時桓帝崩,無子,皇太后竇妙與父竇武,定策禁中,使守光祿大夫劉儵,中常侍曹節,並持節,將中黃門、虎賁、羽林千人,出使河間,奉迎新帝。劉弘時年十二。時董太皇不及而立,正是如花妙齡。

“唉……”千迴百轉,皆歸一聲憂嘆。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然竊以爲,比起當日,三餐不繼,生活困頓。車入洛陽,逆天改命,亦是無從之選。

忽聽歡聲雷動。

場中一白一黑,二寶馬神駒,並駕齊驅,同時撞線。正是張飛和趙雲。

182 共握權柄1.97 鐘鳴漏盡1.72 誤打誤撞81 四子降臨126 向死而生1.65 三歲見老181 未得其主154 一念之間143 向海而生1.97 堪比高官1.227 單騎救主1.59 飽虎飢鷹1.78 城上金烏1.295 求仁得仁104 我與爭鋒第2103章 1.292 忠義無缺1.8 神都洛陽170 乞伏來投133 兵鋒四起1.33 天助我主1.8 神都洛陽184 天命有歸123 呼之欲出21 臉怎麼黑187 中分天下113 翻雲覆雨123 坐觀風雲1.88 未盡全功241 楚河漢界1.23 督亢城倉128 虎狼之士第2100章 1.289 洞若觀火1.59 亂我心曲185 諸王稱臣1.235 貌合心離1.64 聞薊色變199 失之交臂1.97 玉色琉璃1.70 海瀕廣潟184 貪多必失1.95 本末倒置126 分胙之禮141 投水而舂1.79 撤村並邑1.80 債臺高築149 內外雙軌127 三面合圍1.35 三高三服31 莊園我有171 事出有因1.26 循跡追兇165 生而不凡197 福莫大焉1.85 九九歸原1.257 美事將近1.69 張飛劫親1.68 拯焚救溺133 奪母之恨111 計程馬車125 除舊迎新1.50 宮廷之變215 班姑蔡女1.209 鐵騎橫衝122 溫室藥圃1.2 亂世苟活1.95 崔烈買官1.26 以直報怨127 金絲毛毯1.236 溫水三登128 揮金僚朋123 天賜之幸1.27 六縣俱名1.39 一棒成名157 定不辜負164 盡數滅口1.95 罪有應得1.85 遼東之煮147 河漢無極110 熊羆入夢151 終成眷屬108 天下名騎1.92 首鼠兩端112 幼獸初生1.88 二賊授首178 天下表率1.63 熔金入庫1.60 權重秩卑12 何方妖孽1.8 木公金母130 鮮卑寇邊194 先聲奪人1.32 皇后召喚1.80 關羽得子160 孕大含深1.6 王侯之樂1.49 覆水難收167 麒麟可乎1.208 命不該絕195 薊王登朝11 珠聯璧合
182 共握權柄1.97 鐘鳴漏盡1.72 誤打誤撞81 四子降臨126 向死而生1.65 三歲見老181 未得其主154 一念之間143 向海而生1.97 堪比高官1.227 單騎救主1.59 飽虎飢鷹1.78 城上金烏1.295 求仁得仁104 我與爭鋒第2103章 1.292 忠義無缺1.8 神都洛陽170 乞伏來投133 兵鋒四起1.33 天助我主1.8 神都洛陽184 天命有歸123 呼之欲出21 臉怎麼黑187 中分天下113 翻雲覆雨123 坐觀風雲1.88 未盡全功241 楚河漢界1.23 督亢城倉128 虎狼之士第2100章 1.289 洞若觀火1.59 亂我心曲185 諸王稱臣1.235 貌合心離1.64 聞薊色變199 失之交臂1.97 玉色琉璃1.70 海瀕廣潟184 貪多必失1.95 本末倒置126 分胙之禮141 投水而舂1.79 撤村並邑1.80 債臺高築149 內外雙軌127 三面合圍1.35 三高三服31 莊園我有171 事出有因1.26 循跡追兇165 生而不凡197 福莫大焉1.85 九九歸原1.257 美事將近1.69 張飛劫親1.68 拯焚救溺133 奪母之恨111 計程馬車125 除舊迎新1.50 宮廷之變215 班姑蔡女1.209 鐵騎橫衝122 溫室藥圃1.2 亂世苟活1.95 崔烈買官1.26 以直報怨127 金絲毛毯1.236 溫水三登128 揮金僚朋123 天賜之幸1.27 六縣俱名1.39 一棒成名157 定不辜負164 盡數滅口1.95 罪有應得1.85 遼東之煮147 河漢無極110 熊羆入夢151 終成眷屬108 天下名騎1.92 首鼠兩端112 幼獸初生1.88 二賊授首178 天下表率1.63 熔金入庫1.60 權重秩卑12 何方妖孽1.8 木公金母130 鮮卑寇邊194 先聲奪人1.32 皇后召喚1.80 關羽得子160 孕大含深1.6 王侯之樂1.49 覆水難收167 麒麟可乎1.208 命不該絕195 薊王登朝11 珠聯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