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 刀山劍樹

環視,蓬萊、方丈、瀛洲、壺樑,四座海中神山,山島竦峙,百態千姿,似乃一整塊巨巖。張甯又問:“巨石如何搬運?”

“非是石。”葛玄答曰:“乃陶也。”

“原來如此。”張甯恍然大悟。這便會心一笑。

多年前,劉備造樓桑八景。其中三足擎波鬲,便是用圓窯,一體燒造。後此技,不斷被將作寺良匠,發揚光大。龍窯一體燒造,地下管線。今又一體燒造,四海神山。無怪蓬萊、方丈、瀛洲、壺樑,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乃是先用陶土塑形,再壘圓窯,一體燒造。如此一來,何須耗費人力無數,搬運巨石登臺,再精雕細琢。只需積少成多,將陶土和成稀泥,即可隨取隨用。

更有甚者,蓬萊、方丈、瀛洲、壺樑,四海神山,與檯面燒成一體。堅固異常。四季溫泉,除去美觀,營造縹緲仙境。亦兼顧實用。防止寒冬酷暑,熱脹冷縮,陶瓷龜裂。誠然,亦可沐浴。

換言之。雲臺觀邸,好比一座放大千百倍的硯臺。

又稱“硯海”。

漢劉熙《釋名》:“硯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

上古時已有此物。先民用小研石於磨平石器上,碾壓墨丸,研磨成墨。隨取隨用。至漢時,硯起雕刻,有石蓋,下帶足。於是乎,四海神山,一草一木,皆缶景也。

薊王於“硯海”之上。另起瓊樓玉宇,曲廊飛閣。再引溫泉水灌注。金碧輝煌,雲蒸霞蔚。可想而知,必引海內方士,趨之若鶩。

薊王用心良苦,只爲網羅天下方技,爲國所用。方技之神鬼奇功,單“種痘術”,便可見一斑。更有“法燭”、“吐酒石散”等,皆大利於國。

後世將佔星術,堪輿術(風水術),房中術並煉丹術。列爲四大方術。

信步登館。

程氏二姝聞訊趕來,廊下相迎。

“拜見甯公子,拜見田美人。”

“免禮。”張甯笑道:“且入館一敘。”

“請。”二姝不疑有他。

賓主落座。館中官婢,奉上香茗小食。

張甯直言道:“我爲貴人,二位願爲媵乎?”

程氏二姝,四目相對,驚喜莫名:“甯公子,此話當真?”

“當真。”二人表情,悉數入眼。張甯這便篤定,當不虛此行。

“敢不從命!”程氏二姝,離席下拜。再起身,已喜極而泣。

以己度人。張甯焉能不知,二人心思。程氏三姝,自幼長於深宮。乃宮生子。身世諱莫如深。彼此是否一母同胞,又是否種出漢室,除亡父程璜外,一概不知。自黃巾之亂,羣雄並起。黃門式微,江河日下。爲保養女一世富貴,程璜竟不惜盜取《廢帝詔書》。足見宦官私心之盛,又見老父舔犢情深。黃門子弟,無根浮萍,傍樹而生。程氏二姝,錦衣玉食,無力自養。唯再入宮門,方能衣食無憂。

驚聞入薊王家門,如何不感激涕零。

“先前。安貴人曾爲我姊妹進言,王上不許。”程環大喜臨頭,患得患失:“若……”

“無妨。”張甯笑道:“媵制,乃薊國王制。你二人既有義行,王上當允之。”

“大恩不言謝。我姊妹,願爲犬馬,以侍王上。‘入見鑊湯及刀山劍樹’。雖九死無悔!”程氏二姝,指天爲誓。

“你我同心勠力,以全家門。”張甯肅容下拜。

“固所願也。”三人共盟誓。

甘後搖身一變,大有神機。既除自身桎梏,又使麟子安穩。試想,若仍爲先帝孀後,如何能下嫁薊王。薊王又如何私納漢室麟子入家門。

然先納甘後,如此姻親、義親,一脈相承。義子阿斗,水到渠成。

義親亦是親。“漢高祖爲義帝發喪,而天下歸心”。

足見持重。

或有人言,程氏姐妹,畢竟死士。且三妹爲合肥侯貴人。若有一日,二家兵戎相見。程氏二姝,可會於王不利。

二人,斷不會如此行事。

須知,程璜養女,乃出黃門。

《後漢書》:“(中平)六年,帝崩。中軍校尉袁紹說大將軍何進,令誅中官以悅天下。謀泄,(張)讓、(趙)忠等因進入省,遂共殺進。而紹勒兵斬忠,捕宦官無少長悉斬之。讓等數十人劫質天子走河上。追急,讓等悲哭辭曰:‘臣等殄滅,天下亂矣。惟陛下自愛!’皆投河而死。”

寧“皆投河而死”,卻不害天子。黃門,乃漢室家奴,天子忠犬也。豈能反咬投食之主。

薊王宮,瑞麟閣。

中書令趙娥,親來呈報。

“茝若貴人(華妁),擇‘東華夫人’趙愛兒’並‘含真夫人’鄭天生,爲媵妾。金華貴人(張甯),擇‘程氏雙姝’長姊程環,次姊程璇,爲媵妾。”

“媵制,可棄乎?”薊王言道。

“臣,竊以爲。古爲今用,不可輕棄。”趙娥肅容答曰。此乃儒宗並國之大儒,撰入《薊法》。如何能輕改。

蔡邕《獨斷》:“天子一娶十二女,象十二月,三天人九嬪。諸侯一娶九女,象九州,一妻八妾。卿大夫一妻二妾。士一妻一妾。”

上行而下效。若薊王棄媵制。卿大夫如何“一妻二妾”。士大夫又如何“一妻一妾”。

媵制,就時下而言。於家國,皆有大利。

究其原因。薊國兼容幷蓄,包羅萬種。和合之風,以禮羈縻。薊人多納鮮卑婢,西域姬爲妾。行漢胡和親,融合一統。如此不出百年,天下一家。江河所至,皆爲漢土;日月所照,皆爲漢民。

後世如何,後人評說。就時下而言,天朝上邦,說一不二。行羈縻和親,無往不利。尤其薊王首開娶妻和親,而非送嫁和親之先河。四海姻親,均沾利益。九九重陽,禮儀之隆,足見一斑。

正因家國大利。故儒宗才秉筆直書,將媵制,堂而皇之,寫入《薊法》。

薊王一人事小。千六百萬口,二百萬戶薊人,事大。

試想,若皆爲爵民。“一妻一妾”,足可納二百萬(四)裔女入家門。“一妻二妾”,可納四百萬裔女。

和合之威力,所向披靡,堪稱無敵。

薊王天生,焉能不知。

129 明日功成1.3 亂世梟雄1.27 託妻寄子112 分戶析產182 兩全其美178 中洲一郡1.292 威制天下192 兵進隴關101 向虎山行199 必有其子1.42 椎心泣血1.75 愁雲散盡1.23 百騎踏營第2072章 1.261 物有所值1.70 孤芳自賞1.59 班師凱旋1.9 牛刀小試1.77 學富百車144 迎刃而解146 心安吾鄉153 拾人牙慧1.3 摔杯居首1.78 城上金烏135 兵出隴右115 死而復生1.9 伐毛洗髓1.34 牛刀割雞132 生死兩難1.95 本末倒置1.72 欲壑難平170 血矛之約145 狡兔三窟1.60 廣而告之117 嫁禍安國194 先聲奪人1.208 殺出重圍1.2 經商有道177 坐等期滿130 抗颺虓虎14 步步生蓮104 有生之年1.54 五齊之甘154 以享司寒176 左膀右臂1.23 王宮女官155 寤寐思服138 一席之地1.80 債臺高築1.35 西烏鐵騎161 畢協賞罰1.200 矇混過關191 陰圖異計156 偷樑換柱162 恩若兄弟1.27 六縣俱名135 借兵剿匪155 寤寐思服198 狗邪滅國11 豔后無忌1.43 樓桑特產151 終成眷屬105 足可稱道1.49 以道御術41 早去早回191 另立門戶187 九橫十縱19 人不渡己115 天下棋局1.35 三高三服112 幼獸初生14 各奔東西1.38 明日爲王1.96 酒精花露1.49 世平赴約1.205 長安小聚第2070章 1.259 七海在望1.39 天予吾王1.36 懷真抱素166 勝者爲王1.43 切莫辜負1.88 大國之基1.67 黑夜女王104 靡麗妖風149 厲兵秣馬1.63 焉能見疑188 二桃三士1.30 大醫治世31 前途未卜1.233 一步之先119 單刀直入51 天下一國第2087章 1.276 機不可失1.54 一國之主1.35 多事之秋149 鳳燃九天1.98 白湖水榭148 如期而至41 雲開見日102 自薦枕蓆1.27 板楯連弩
129 明日功成1.3 亂世梟雄1.27 託妻寄子112 分戶析產182 兩全其美178 中洲一郡1.292 威制天下192 兵進隴關101 向虎山行199 必有其子1.42 椎心泣血1.75 愁雲散盡1.23 百騎踏營第2072章 1.261 物有所值1.70 孤芳自賞1.59 班師凱旋1.9 牛刀小試1.77 學富百車144 迎刃而解146 心安吾鄉153 拾人牙慧1.3 摔杯居首1.78 城上金烏135 兵出隴右115 死而復生1.9 伐毛洗髓1.34 牛刀割雞132 生死兩難1.95 本末倒置1.72 欲壑難平170 血矛之約145 狡兔三窟1.60 廣而告之117 嫁禍安國194 先聲奪人1.208 殺出重圍1.2 經商有道177 坐等期滿130 抗颺虓虎14 步步生蓮104 有生之年1.54 五齊之甘154 以享司寒176 左膀右臂1.23 王宮女官155 寤寐思服138 一席之地1.80 債臺高築1.35 西烏鐵騎161 畢協賞罰1.200 矇混過關191 陰圖異計156 偷樑換柱162 恩若兄弟1.27 六縣俱名135 借兵剿匪155 寤寐思服198 狗邪滅國11 豔后無忌1.43 樓桑特產151 終成眷屬105 足可稱道1.49 以道御術41 早去早回191 另立門戶187 九橫十縱19 人不渡己115 天下棋局1.35 三高三服112 幼獸初生14 各奔東西1.38 明日爲王1.96 酒精花露1.49 世平赴約1.205 長安小聚第2070章 1.259 七海在望1.39 天予吾王1.36 懷真抱素166 勝者爲王1.43 切莫辜負1.88 大國之基1.67 黑夜女王104 靡麗妖風149 厲兵秣馬1.63 焉能見疑188 二桃三士1.30 大醫治世31 前途未卜1.233 一步之先119 單刀直入51 天下一國第2087章 1.276 機不可失1.54 一國之主1.35 多事之秋149 鳳燃九天1.98 白湖水榭148 如期而至41 雲開見日102 自薦枕蓆1.27 板楯連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