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 能者多勞

古往今來,對待仇敵,通常有二法。

其一,挫骨揚灰,斬草除根。其二,壞城平池,散財焚兵,化干戈爲玉帛。便是俗謂“化敵爲友”。

有道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兵法雲:“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不戰而屈人之兵”,乃上上之策也。

慧妃深諳人情世故。又知軍陣兵法。對待西王母派,若不能犁庭掃穴,永絕後患。則化敵爲友,永世通好。

《史記·陳丞相世家》:“乃假貸幣以聘,予酒肉之資以內婦。”

“酒肉之資”、“貸幣以聘”,乃時下約定俗成之“聘資”。

見門下女仙仍後知後覺。西王母遂示意:“三足烏何意?”

“三足烏,青鳥也,主爲西王母取食。”墉宮玉女範成君,脫口而出。

西王母手指青衫玉女王子登:“你便是‘三足烏使’也。”

“‘三足烏使’,爲‘王母取食’。”董雙成幡然醒悟:“莫非,慧妃乃是此意。”

“聞各派女仙,凡爲薊王所幸,皆可或封‘美人’位。稱‘雲霞美人’,或‘靈輝美人’。天光三殿,唯剩函園二崤城瑤光殿,尚未有女仙得封。”西王母言道:“又聞,凡仙門,年可得供奉,千五百萬錢。”

“匣中有薊鈔,一億三千五百萬。”王子登若有所思。

王母笑問:“可聘娶幾何?”

“九人。”墉宮玉女婉凌華,已得心算。

wωω¤тт κan¤C〇

王母嘆道:“時,七月七,降爲彌月之喜。於大庭廣衆,使王子登彈八琅之璈,董雙成吹雲和之笙,石公子擊昆庭之金,許飛瓊鼓震靈之簧,婉凌華拊五靈之石,範成君擊湘陰之磬,段安香作九天之鈞。共計幾人?”

“正是我等七人。”王子登,花容失色。

“再加上元、雲華,不多不少,正好九女。”王母一語中的。

“這可如何是好。”衆玉女,一時心慌意亂,手足無措。

王母嘆道:“可能退回?”

“……”此問直戳心神。殿中女仙,一時無言。

王子登忽慘笑:“年俸一億三千五百萬。若以十年計,或以甲子計,不可計數也。”

熙熙攘攘,利來利往;人爲財死,鳥爲食亡。

如此巨利,何能輕易割捨。

“西佛東來,我派首當其衝。若得此錢,足可轉圜。”玉女許飛瓊,輕聲言道:“願往。”

衆目相對,七女齊聲言道:“我等,願往。”

“如此‘崑崙九音’齊聚。薊王當可復甦矣。”王母嘆道:“傳語衆人:慧妃多智,非我之命,切莫輕見。”再加,上元夫人自彈雲林之傲,雲華夫人歌玄靈之曲。合稱“九音”。

“喏。”

時人重諾。聘資既已收下,絕無反悔。尋常百姓,皆如此。更何況仙門。

若王子登時能領悟慧妃此舉深意。婉言謝絕,或可轉圜。然只需收下,便約定俗成。須知,王子登乃代王母出使。若自食其言,令王母信譽掃地。罪莫大焉。

誠然。墉宮玉女衆多。仙術大成,常伴王母身側,亦最爲知名者。除七人外,另有安法嬰,郭密香、紀離容、田四飛等,屈指可數。

九女既出,墉宮無仙矣。

如何喚醒植物人。便是後世,亦無絕對之法。終歸也有跡可循。無非“有感而發”進而“感同身受”,乃至“受益匪淺”,最終“宛如新生”。

由感官驅動身體,進而作用於精神,最後反饋現實。完成靈與肉的大循環。

在此期間,需倍加呵護,用心善待。

薊王貴爲一國之君。身系千萬子民。宮中內外,自當竭盡所能。斷不會有差池。後世有植物人產健全子之實例。雖陷入深眠,然身體機能,卻並未喪失。人體,當真奇妙。

自神農氏遍嘗百草。仙門應運而生。諸夏上下數千年,對精神世界的上下求索,從未停歇。先秦兩漢,方術大成。再加六國一統,江山永固。天下人君,權利數倍與先前。自始皇帝始,遍訪海外仙山,求得不死藥,便成歷代皇帝終極目標。

堂堂漢武大帝,亦不例外。後世帝王,亦無可免俗。

明帝“夜夢金人”,西佛東來。乃至中夏仙門,人心惶惶,不可終日。更有太平道張角,妖言惑衆,符水救人,禍亂八州,乃至生靈塗炭。如此滔天巨禍,豈能熟視無睹。筆筆見於書載,何來誇大?

後世儒教盛行。五胡亂華,或衣冠南渡,或傳火東瀛。方技散落民間,墨門式微,先秦諸技,蕩然無存。科技漸被超越,唯有自欺欺人,血淚而笑。

裝睡之人喚不醒。夏蟲不可語冰。如何還能振振有詞。

一言蔽之,時下方技便是科技。科技乃第一生產力。

生產關係要與生產力相匹配。薊王有這個生產力啊。

言歸正傳。

加法還是減法。如何擇選,見仁見智。

薊王多選加法。故慧妃亦如此。

《史記·淮陰侯列傳》:“上問曰:‘如我;能將幾何?’信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上曰:‘於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能者多勞。

話說,兩漢諸侯王,劉備先祖,中山靖王有“百二十子”。絕非個例。曾爲王甫所害,獄中自殺身亡之勃海王劉悝。史書言之鑿鑿:“妃妾十一人,子女七十人,伎女二十四人,皆死獄中”。

桓帝劉志,年三十六而崩。其弟劉悝,四年後而亡。

據此推算。劉悝死時,尚不及四旬。正當年富力強,龍精虎猛。時,已有子女七十人。若能人活到老,子女又當幾何?

王家百嗣,實在是太過平常。窺一斑而知全豹。(以說書人對史料之苛求,斷不會誇大其詞。請悉知(注①))。

永樂宮。

便有心腹中常侍封諝,簾下密報。

“哦?”董太皇眸中戾芒乍現:“果有此詔。”

“千真萬確。”封諝耳語答曰:“乃老奴豢養小黃門,親眼所見。竇太皇令五宦之北海趙佑,捧書相見。”

“竇太皇用心良苦。”一聲嘆息,董太皇話鋒陡轉:“然,爲萬全之策,此詔,斷不可有失。”

“太皇意欲何爲?”封諝驚問。

“命人盜書。”

136 遣子入侍第2094章 1.283 一衣帶水19 與生俱來1.44 降集氐羌71 三令五申126 投其所好1.76 麒麟續命105 胡口奪食1.64 萬夫莫敵119 妻婦之禮177 青鳥傳信1.72 百害不侵176 巨人之志1.40 蜜蜂分箱1.93 葡萄苜蓿139 空谷傳聲164 首尾呼應113 對面而弈91 車騎填巷108 天下名騎1.24 舉不避親119 北海一龍166 大材小用189 天下信奉112 幣行天下14 公孫劍器1.55 衆怒難犯146 漢宮女主16 重造京洛131 再造新莽1.74 肘腋之親1.88 暗流涌動1.40 羣盜蜂起175 石破天驚1.87 富貴同享124 大器免成168 面面俱到1.44 螽斯衍慶1.54 一國之主141 文昌武盛1.63 泰山賊衆135 佳偶天成1.74 畫地作餅198 封侯廟食1.4 安漢興劉181 未得其主122 養虎成患1.79 字挾風霜113 另有所圖1.60 權重秩卑141 曲水流觴1.38 祠堂傳藝1.35 西烏鐵騎113 對面而弈165 天下至理1.77 攻心之策144 遷都壽春145 夢寐以求51 樑冀金山197 運籌決算1.70 青徐流民117 嫁禍安國18 滅國之危122 西園火併1.8 配享太廟1.23 百騎踏營1.32 上下求索112 北國之春1.30 一門出仕1.26 有勇無謀193 應運而生160 兵威將膽180 同道中人159 白波立寨196 遠古迴響141 文昌武盛1.84 東海揚塵188 封大將軍103 人力秧機188 二日並天172 萬載千秋1.59 各有歸宿183 長史女衛169 頂級名產132 生死兩難1.69 吾家麒麟1.34 內憂外患1.8 馬桶廁籌1.249 唱罷登場149 白馬非馬112 莫如勤王141 人間正道1.27 六縣俱名51 故國在望1.268 十日未卜111 雲龍風虎1.34 牛刀割雞135 豐年多禾1.3 父子相隨144 計斷九月
136 遣子入侍第2094章 1.283 一衣帶水19 與生俱來1.44 降集氐羌71 三令五申126 投其所好1.76 麒麟續命105 胡口奪食1.64 萬夫莫敵119 妻婦之禮177 青鳥傳信1.72 百害不侵176 巨人之志1.40 蜜蜂分箱1.93 葡萄苜蓿139 空谷傳聲164 首尾呼應113 對面而弈91 車騎填巷108 天下名騎1.24 舉不避親119 北海一龍166 大材小用189 天下信奉112 幣行天下14 公孫劍器1.55 衆怒難犯146 漢宮女主16 重造京洛131 再造新莽1.74 肘腋之親1.88 暗流涌動1.40 羣盜蜂起175 石破天驚1.87 富貴同享124 大器免成168 面面俱到1.44 螽斯衍慶1.54 一國之主141 文昌武盛1.63 泰山賊衆135 佳偶天成1.74 畫地作餅198 封侯廟食1.4 安漢興劉181 未得其主122 養虎成患1.79 字挾風霜113 另有所圖1.60 權重秩卑141 曲水流觴1.38 祠堂傳藝1.35 西烏鐵騎113 對面而弈165 天下至理1.77 攻心之策144 遷都壽春145 夢寐以求51 樑冀金山197 運籌決算1.70 青徐流民117 嫁禍安國18 滅國之危122 西園火併1.8 配享太廟1.23 百騎踏營1.32 上下求索112 北國之春1.30 一門出仕1.26 有勇無謀193 應運而生160 兵威將膽180 同道中人159 白波立寨196 遠古迴響141 文昌武盛1.84 東海揚塵188 封大將軍103 人力秧機188 二日並天172 萬載千秋1.59 各有歸宿183 長史女衛169 頂級名產132 生死兩難1.69 吾家麒麟1.34 內憂外患1.8 馬桶廁籌1.249 唱罷登場149 白馬非馬112 莫如勤王141 人間正道1.27 六縣俱名51 故國在望1.268 十日未卜111 雲龍風虎1.34 牛刀割雞135 豐年多禾1.3 父子相隨144 計斷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