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 天下名騎

本以爲是不修邊幅的胡女。不料卻頗知禮儀。面見母親時的禮數十分周全。並無不妥。

讓劉備大爲驚奇。

可再一細想,也就不奇怪了。畢竟是烏桓貴族,又內遷日久。漢話都如此流利,更何況禮儀。想必身邊就有儒師,日日隨之研習。

說到底,她也是大漢子民。

最讓劉備欣喜的是百位烏桓突騎。

精於騎射的烏桓武士不算。便是坐下那一匹匹烏桓戰馬,也是好大一筆奔馳的馬蹄金!哪一匹不作價十萬錢!

無需多言。恩師的笑容已說明一切。

見劉備顧左右而言他。恩師便說道:明日且把烏桓王妹喚來,爲師爲她尋個西席。

西席,便是指授業恩師。漢明帝尊桓榮以師禮,上幸太常府,令榮坐,東面,設幾。故師曰:西席。

翌日,待劉備將烏蓮帶進學壇,只見除去恩師,堂內還端坐一人。

此人亦是劉備熟人。乃寄居白湖水榭,自號沉月閣主的士異。

衝劉備狡黠一笑。士異這便將目光投向烏蓮。審視胡女片刻,又不禁凝望劉備,眼神頗多深意。

劉備直接用白眼懟回。

根本不是你想的那個樣子好嗎。

再說,彪悍如王妹,又怎會是良配?

烏桓不習跪坐。

父子男女,相對踞蹲(蹲坐)。以髡頭(光頭不留髮,只在前額或兩側留一小綹)爲輕便。婦人至嫁時乃養髮,分爲髻,著句決,飾以金碧,猶漢女有‘簂(guó)步搖’。

也就是說,此時的王妹,也是髡(kūn)頭一個!

以至於習慣了大漢風儀的劉備,根本沒發覺嘴裡叼着個羊腿的髡頭少年,會是個女人!

恩師和摯友的意思,劉備都明白。想要天下名騎,籠絡這位烏桓王妹是必須的前提。可是……行美人(男)計,是不是有些下作啊。

再說,自己還年幼,根本不通男女之事啊。

看向恩師。

恩師笑着撫須:徐徐圖之。

“……”

恩師果然是恩師。

烏桓突騎對外的身份是王妹護衛。烏桓內政,皆由其自治,涿縣官吏不便插手。本朝對烏桓多行懷柔之策,只要不發生惡性事件,也就聽之任之了。

人馬具穿鎧甲。

鍛造技藝很粗糙,防護力自然也就一般。當然,這是與樓桑精卒相比。

馬鎧最初起源於戰車時代對戰馬的防護。始有皮製‘當胸’對馬匹進行單獨防護,到了當下,已有十分完備的鐵製全身鎧,魏晉時稱之爲‘具裝’。

現在,就叫‘馬鎧’。或叫‘大鎧’。

馬鎧有鐵質,亦有皮質。一般由保護馬頭的‘面簾’、保護馬頸的‘雞頸’、保護馬胸的‘當胸’、保護軀幹的‘身甲’、保護馬臀的‘搭後’以及豎在尾上的‘寄生’六部分組成。戰馬除耳、目、口、鼻以及四肢、尾巴外露,全身皆有鎧甲保護。

烏桓突騎的馬凱,和騎士鎧一樣。都是鐵衣、皮甲混搭。甚至還雜有獸骨縫合其上。

總之,很符合蠻族的時代風貌。

然而,在我‘桑麻爲裳,樓高成夏’,的樓桑,蠻族的風格就顯得格格不入了。尤其是在校場,被崔霸、韓猛爲首的驕兵悍將,連番挑落馬背。尤其是樓桑衆將身上,竟能令箭矢盡數崩落的搪瓷札甲。看的這羣突騎險些崩掉眼珠。

即便是號稱射鵰手的烏桓神射,也不過在札甲上崩出一個白點。

比起能挽三石弓的射鵰手臉上的震驚,韓猛更是滿臉肉疼。崩掉一塊搪瓷,這塊甲片就要整個摘去,換上一片新甲。雖說爐工燒製搪瓷已十分熟練,可那也要空費少君侯私錢!

端坐在場外的劉備卻欣喜若狂。

百名突騎中竟有十多位射鵰手。真不愧是王妹護衛!

黃忠亦笑。終有幾個可充作陪練的神射了。

左右看過,劉備這便向黃忠言道:校場闊而空曠,不如建滿重樓。改成競技場?

黃忠問道:敢問少主,何爲競技場?

劉備這便細細說來。

黃忠聽罷,這便笑道:原來是‘演武場’。

《說文解字》上說:“場,祭神道也。一曰田不耕,一曰治谷田也。”場,意爲祭神的平地。不事耕種的土地,以及收打、翻曬穀物的平坦地也稱之爲場。

因是校場的升級建築羣,所以演武場,又叫‘大校場’。

一般來說,演武場的旁側要建一排主持練兵、教官休息、日常辦公之設施。如‘閱兵臺’及其‘三合院’形式的附屬建築。又在三合院附近或在大門外設立臺基。臺基上做旗杆臺,以便豎杆掛旗。有的演武場還設雙旗臺。

演武場可大可小。一些大戶人家,往往在後花園闢演武場供家人練習武藝。劉備少時隨三叔練習射箭的老宅後院,便可算是一個小演武場。

比起一側建重樓的普通演武場,劉備卻決定圍繞校場,建滿一圈。

將漢代三合院,變成後世的四合院落。

三合式建築,是當下嶺南民居的建築類型之一。此建築主要由三幢房子組成一個‘凹’字形。前面一幢橫置長屋,其餘兩幢對稱於長屋背後兩側,當中用矮牆連接,構成後院。房屋兩側或一側,有走廊。並設斜梯通往後屋。後面的兩屋,一爲廁所,一是畜舍,諸如此類。

少君侯又要大興土木?

哦。

爲何我要說‘又’?

又爲何我還要問?

白湖邊漸漸撤去的腳手架,和越發填滿湖岸空隙的天際線,讓早已習慣大建造的邑民們,頗爲不適。聽聞藏在宗祠後的校場,要擴建成演武場,邑民們紛紛彈冠相慶。少君侯對這片哺育他的熱土,從來都滿滿的熱愛啊。

君不見就連高樓的屋檐輪廓,都被小手指粗細的鋼條包滿。

據說此能防雷擊。

反正,無論電閃雷鳴,疾風驟雨,樓桑依舊穩如泰山。

規劃中的演武場四周重樓,高低有序。地下爲囚牢。一層爲大馬廄、草料房、鞍具房、工具房、兵器室。二層是兵營、學堂、醫館、病舍、南側二層之上建觀禮臺。

東西二側,設有進出的門洞和譙樓(城樓)。

北側還有三樓、四樓、五樓。三樓前部是觀禮臺,後爲部將精舍。四樓前部同是觀禮臺,後部亦是精舍。五樓爲少君侯獨享。

待建成,名騎精卒皆駐於此。日日訓練,殺聲震天。恰逢列陣比試,宗人附民、學生遊子皆登臺觀賞。遂成一景。又因校場在西,背靠野林。遂得名:西林烽鼓。

“軍中耳目,當用烽鼓,烽可遙見,鼓可遙聞,形聲相傳,須臾百里,非人所及。”

122 誰與爭鋒1.83 以綏四方12 戰意橫生143 三釁三浴13 殊途同歸162 舉棋不定1.226 全民參與142 斷不可棄1.80 西邸賣官103 蝮蛇螯手106 甘之如飴1.28 長短之利126 壯士八百175 漢世之傑130 抗颺虓虎189 天下宗王165 往昔之約1.49 銷金洞窟1.73 大行天下1.27 六縣俱名158 攻城拔寨145 督亢秋成1.98 水火相濟1.86 學壇祭酒1.60 廣而告之197 福莫大焉1.77 始料未及157 塵埃落定187 都護西域1.93 少年長吏199 半天一夜1.77 兼濟天下120 四面合圍1.65 洛陽邸報1.33 功敗垂成1.2 無孔不入152 傳檄天下1.9 牛刀小試169 百日分曉121 書生意氣1.250 與君年少148 五帝之學1.44 螽斯衍慶1.93 花開七朵1.74 星辰少女1.50 宮廷之變167 遙遠綠洲17 忽左忽右1.59 班師凱旋1.49 上表回國167 忠孝兩難124 獻履貢襪189 爭權奪勢10 坐井觀天135 各有奇謀134 累世通家16 天下富貴1.32 循路而進1.69 吾家麒麟142 請立宗廟171 無福消受1.74 青虹下墜1.59 開疆闢土1.55 築臺募士175 萬事齊備116 一進一出147 絕非等閒1.56 風向突變15 安邦定國165 天下至理105 天師三分31 經緯之道1.94 此生足矣1.276 命喪宮門1.59 將星閃耀126 名公之胄132 爲君取食137 百無禁忌1.74 唐突佳人1.252 長城自毀1.70 青徐流民173 絲路流金117 鳳凰于飛1.34 內憂外患1.89 無銅身輕1.8 環璧珠玉1 羣雄上洛138 盡如人意134 天下初平1.55 洛陽一日195 名門大姓15 督亢新城188 二日並天116 迴天無術120 驕兵必敗1.76 峰迴路轉105 野火燎原1.34 先禮後兵129 明日功成41 閉關鎖國
122 誰與爭鋒1.83 以綏四方12 戰意橫生143 三釁三浴13 殊途同歸162 舉棋不定1.226 全民參與142 斷不可棄1.80 西邸賣官103 蝮蛇螯手106 甘之如飴1.28 長短之利126 壯士八百175 漢世之傑130 抗颺虓虎189 天下宗王165 往昔之約1.49 銷金洞窟1.73 大行天下1.27 六縣俱名158 攻城拔寨145 督亢秋成1.98 水火相濟1.86 學壇祭酒1.60 廣而告之197 福莫大焉1.77 始料未及157 塵埃落定187 都護西域1.93 少年長吏199 半天一夜1.77 兼濟天下120 四面合圍1.65 洛陽邸報1.33 功敗垂成1.2 無孔不入152 傳檄天下1.9 牛刀小試169 百日分曉121 書生意氣1.250 與君年少148 五帝之學1.44 螽斯衍慶1.93 花開七朵1.74 星辰少女1.50 宮廷之變167 遙遠綠洲17 忽左忽右1.59 班師凱旋1.49 上表回國167 忠孝兩難124 獻履貢襪189 爭權奪勢10 坐井觀天135 各有奇謀134 累世通家16 天下富貴1.32 循路而進1.69 吾家麒麟142 請立宗廟171 無福消受1.74 青虹下墜1.59 開疆闢土1.55 築臺募士175 萬事齊備116 一進一出147 絕非等閒1.56 風向突變15 安邦定國165 天下至理105 天師三分31 經緯之道1.94 此生足矣1.276 命喪宮門1.59 將星閃耀126 名公之胄132 爲君取食137 百無禁忌1.74 唐突佳人1.252 長城自毀1.70 青徐流民173 絲路流金117 鳳凰于飛1.34 內憂外患1.89 無銅身輕1.8 環璧珠玉1 羣雄上洛138 盡如人意134 天下初平1.55 洛陽一日195 名門大姓15 督亢新城188 二日並天116 迴天無術120 驕兵必敗1.76 峰迴路轉105 野火燎原1.34 先禮後兵129 明日功成41 閉關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