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 遣子入侍

“回稟王上,北匈奴今在阿蘭聊國。”使者答曰。

“可是舊時奄蔡。”薊王又問。

薊王對西域諸國,知之甚祥。除去西域都護府蒐集整理《西域諸國史》,五十六妃亦時常談及,故國舊聞。

“正是。”使者又答。

前漢時,“奄蔡,在康居西北可二千里,行國,與康居大同俗,控弦者十餘萬,臨大澤無涯,蓋乃北海雲”。今漢初,“奄蔡國改名阿蘭聊國,居地城屬康居,土氣溫和,多楨鬆、白草,民俗衣服與康居同”。

“阿蘭聊”又作“阿蘭”。注曰:“北烏伊別國在康居北。又有柳國,又有嚴國,又有奄蔡國,一名阿蘭,皆與康居同俗。西與大秦,東南與康居接。其國多名貂,畜牧逐水草,臨水澤。故時羈屬康居,今不屬也。”

“北烏伊別(列)國”,應爲北匈奴伊蠡王,率部西遷至奄蔡國東境所立。

換言之。北匈奴此時,已據擁康居屬國阿蘭東境,與郅支單于殘部會合。迫使阿蘭人或西遷,或南下康居。

康居國,今爲西域大國。西南與安息國鄰,東南與貴霜接,東臨大小烏孫。北部奄蔡國、嚴國均已羈屬,中部爲康居國本土。時下,蔥嶺之西,貴霜、康居、安息,三國鼎立。其中康居稍弱。稍後稱“康國”:

“康國者,康居之後也,遷徙無常,不恆故地,自漢以來,相承不絕。其王本姓溫,月氏人也,舊居祁連山北,昭武城,因被匈奴所破,西逾蔥嶺,遂有國。枝庶各分王,故康國左右諸國並以昭武爲姓(昭武九姓),示不忘本也。”

“北匈奴何部,欲附漢歸義。”薊王必有此問。

“乃康居國中,郅支(單于)各部落大人。”烏孫使節,語出驚人。

“竟是郅支單于部。”薊王頗多訝異。便是殿中百官,亦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宣帝五鳳年間(前7年—前54年),匈奴內亂。五單于並立,“死者以萬數,畜產大耗什八九,人民飢餓,相燔燒以求食,因大乖亂(《漢書·宣帝紀》)”。六年後,呼韓邪單于並郅支單于兩強大戰,兩敗俱傷。戰後,呼韓邪單于降漢,史稱“南匈奴附漢”。反觀郅支單于,卻殺害漢使,率部西遷,爲康居王皆納,以王女妻之。並置其部於國境,與烏孫接壤。相約合擊烏孫。乃至烏孫西境,赤地千里。康居因而強盛。

《漢書·陳湯列傳》載:“郅支(單于)數借兵擊烏孫,深入至赤谷城,殺略民人,驅畜產,烏孫不敢追,西邊空虛,不居者且千里。郅支單于自以大國,威名尊重,又乘勝驕,不爲康居王禮,怒殺康居王女及貴人、人民數百,或支解投都賴水中。發民作城,日作五百人,二歲乃已。又遣使責闔蘇、大宛諸國歲遺,不敢不予。”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郅支單于殺害漢使、遠遁康居八年後。建詔三年(前36年)冬,西域都護、騎都尉甘延壽、副校尉陳湯,“矯制”發聯軍四萬,數路兵分,攻殺郅支單于。斬殺閼氏、太子、名王以下,千五百十八人;俘虜百四十五人,投降千餘。匈奴隨郅支單于西適者,幾全部覆沒。

建昭四年,春,正月。郅支首級,送至京師。懸頭槁於蠻夷邸間,以示萬里。

按照原有歷史,被漢朝擊敗後。歷代匈奴殘部,相互抱團,不斷西遷。融合當地部族,繁衍壯大,最終抵擋大秦邊牆。彼時已爲“上帝之鞭”。

然自薊王劉備,橫空出世。一戰滅鮮卑,二戰定西域。中西域立幕府,又與五十五國和親。三立西域大使館,四組西域聯軍,五築諸國王城。

都護百城,制霸綠洲,編戶百萬。西域諸國,再無紛爭戰亂。南北絲路暢通,諸國皆興盛。尤其大小烏孫,因通商西域而成鉅富。

話說,陳湯滅郅支單于之戰後。將“俘虜百四十五人,投降千餘”,皆“賦予城郭諸國所發十五王”。郅支單于部,俘虜、降衆,皆賜予共組聯軍之西域十五王。其中不乏,部落大人。兩百年至今,郅支殘部,多融入諸國。散佈康居者,尤其多。

薊王平定西域。稍後奴隸貿易盛行。多有郅支殘部,被大小烏孫抄掠,舉族販入。本以爲大漢仇寇,必不得好死。不料各部皆得善待。部落大人,更得都護府封賞。爲率善邑君。

散落康居之郅支殘部,這便動心。欲舉族內遷,附漢歸義。

亦有小部,不願東歸。反與北烏伊別國,北匈奴伊蠡王部,相互勾結。欲爲內應,下攻康居,重立王庭於都賴水(塔拉斯河),再築郅支城。

“康居使者何在?”得聞域外諸情,薊王居高下問。

‘下臣康達,拜見王上。’便有康居使節,入殿覲見。

康居“其人皆深目高鼻,多鬚髯。俗習胡書,善於商賈”。俗雲:“康國人生子,必以蜜食口中,以膠置手內;欲其長成口常甘言,持錢如膠之粘物。習善商賈,爭分銖之利。男子二十,即送他國,來過中夏。力之所在,無所不至。”自漢以來,凡康居國人,留居中夏者,皆以康爲氏。

“貴使免禮,賜座。”薊王如沐春風。薊王家與康居國主,亦分屬姻親。康居妃,亦爲薊王誕下麟兒。二家血脈相連,自當親近。

“謝王上。”能在薊國靈輝大殿之中,得一席之地。康居使者,與有榮焉。

“聞貴使久居它乾,往來涼州,獲利頗豐。”薊王笑問。

“王上,明見。”康居使者,沾沾自喜。與漢人輕商迥異。康居習善商賈,錙銖必較。通商致富,乃是平生樂事。這便奏道:“涼州爲河西都會,襟帶西蕃、蔥右諸國,商侶往來,無有停絕。絲路遺金,皆幸賴王上之功。”還不忘君前獻媚。

“貴使此來,可負王命。”薊王又問。

“我主,欲求植王子,入太學壇。”康居使者,果有王命在身。所謂“入太學壇”,乃是侍子也。

“遣子入侍”,必有所求。

薊王言道:“既是康居王子,當入王子館。伴讀諸王子。”

康居使者大喜下拜:“謝王上。”

139 壟斷江山174 人間巨物231 潛龍勿用101 管中窺豹135 豐年多禾130 抗颺虓虎1.4 大禍滔天156 生死未卜14 興師動衆1.49 銷金洞窟1.96 防患未燃164 盡數滅口139 空谷傳聲1.85 推己及人1.56 鮮活人聲51 藏龍臥虎81 夜入太倉1.50 下辯除石124 絕境弄險1.259 世道人心1.65 形勢急轉1.86 恩深似海1.56 風向突變145 寡人無情1.99 八賢共治1 實木地板41 雲開見日1.5 奉身以死1.85 得隴望蜀109 舊友重聚1.206 饔飧不濟1.79 圍湖造屋183 天佑吾王1.64 連贏三局1.93 花開七朵14 萬象更新1.74 星辰少女1.204 龍蛇混雜153 情亦動人1 十里少年18 如芒在背1.3 貢金補全160 兵威將膽135 佳偶天成1.5 捅馬蜂窩第2074章 1.263 偶有失蹄1.273 同堂異室137 共飲此杯138 必有後報126 向死而生1.95 罪有應得1.42 變置社稷127 朝堂半壁186 五子連臺14 萬象更新1.96 魂不守舍111 神國之謀120 滅頂之災1.99 生死相托1.62 五陵少年1.62 五陵少年1.54 漢風不滅71 戲送大禮1.57 借雞生蛋1.60 故人夜來1.22 東西合璧1.33 代父上疏1.22 毋需言反1.246 假有天下123 反目成仇113 冰釋前嫌201 南北俱全13 殊途同歸194 開館典禮1.239 神泉秀水1.75 永不更迭178 萇孝仁皇1.49 生者如斯169 頂級名產1.243 十有八九1.95 平樂會盟163 顧此失彼1.32 潔身守道1.22 百死莫贖136 遣子入侍31 直搗敵巢11 檀口溫湯21 三人成虎142 道破天機112 北國之春1.46 鷹擊長空1.55 築臺募士197 崢嶸已露1.73 何須殺人1.69 強宗驍帥142 上谷烏桓183 瓦釜雷鳴131 美玉生煙1.76 獻圖明志1.246 假有天下
139 壟斷江山174 人間巨物231 潛龍勿用101 管中窺豹135 豐年多禾130 抗颺虓虎1.4 大禍滔天156 生死未卜14 興師動衆1.49 銷金洞窟1.96 防患未燃164 盡數滅口139 空谷傳聲1.85 推己及人1.56 鮮活人聲51 藏龍臥虎81 夜入太倉1.50 下辯除石124 絕境弄險1.259 世道人心1.65 形勢急轉1.86 恩深似海1.56 風向突變145 寡人無情1.99 八賢共治1 實木地板41 雲開見日1.5 奉身以死1.85 得隴望蜀109 舊友重聚1.206 饔飧不濟1.79 圍湖造屋183 天佑吾王1.64 連贏三局1.93 花開七朵14 萬象更新1.74 星辰少女1.204 龍蛇混雜153 情亦動人1 十里少年18 如芒在背1.3 貢金補全160 兵威將膽135 佳偶天成1.5 捅馬蜂窩第2074章 1.263 偶有失蹄1.273 同堂異室137 共飲此杯138 必有後報126 向死而生1.95 罪有應得1.42 變置社稷127 朝堂半壁186 五子連臺14 萬象更新1.96 魂不守舍111 神國之謀120 滅頂之災1.99 生死相托1.62 五陵少年1.62 五陵少年1.54 漢風不滅71 戲送大禮1.57 借雞生蛋1.60 故人夜來1.22 東西合璧1.33 代父上疏1.22 毋需言反1.246 假有天下123 反目成仇113 冰釋前嫌201 南北俱全13 殊途同歸194 開館典禮1.239 神泉秀水1.75 永不更迭178 萇孝仁皇1.49 生者如斯169 頂級名產1.243 十有八九1.95 平樂會盟163 顧此失彼1.32 潔身守道1.22 百死莫贖136 遣子入侍31 直搗敵巢11 檀口溫湯21 三人成虎142 道破天機112 北國之春1.46 鷹擊長空1.55 築臺募士197 崢嶸已露1.73 何須殺人1.69 強宗驍帥142 上谷烏桓183 瓦釜雷鳴131 美玉生煙1.76 獻圖明志1.246 假有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