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 佳偶天成

時甯姐姐回書已至。

婉拒皇后之禮,不欲與長姐爭。言辭懇切,心意難改。

劉備問過母親。母親言,可。

遂召左右國相入宮,定下婚儀,並六禮事宜。千里薊國渠一日往返。輕舟快馬,直奔林慮山。行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六禮。

本以爲,九月九,娶甘後。不料薊王大婚,另有佳偶天成。

月初大朝會。由中書令趙娥,誦讀《立(甘)後詔書》。羣臣無有異議。王傅黃忠持節奉璽綬,左相崔鈞爲副,立神智夫人甘氏於甘泉宮。稱『甘後』。

定下冊立甘後儀節。待百官落座,薊王遂看武臣席列。

“三弟。”

“臣在。”

“五弟。”

“臣在。”

張飛、黃敘,持芴而跽。

“爲正副使,入林慮山。”薊王又道:“將甯姐接回。”

“喏。”二人齊聲。

薊王以家事論國事。薊王口中姐弟,究竟是何人。殿中羣臣,心知肚明。三弟張飛,五弟黃敘,與薊王自幼相識。時女刺客,多乘夜而來,翻牆入廁。少有人知曉。然對三墩之人、事,一清二楚。

薊王大婚,多出和親。故《薊宮儀》所立婚儀,將《漢宮儀》並《和親禮》,化繁爲簡,二合爲一。既不失漢禮,亦多薊儀。

須知,兩漢君王立後、立妃,多母憑子貴,由宮中采女擇選。

應劭《風俗通》:“六宮采女凡數千人,天子遣掖庭丞,相率於鄉中,閱視童女年十三以上、二十以下,長壯皎潔有法相者,因載入宮,謂之采女也。”

故我朝立後,多爲典禮,而非婚禮。

除此之外。天子若行大婚立後,亦有和親朝中勳貴之意。亦需遵循婚儀六禮,與立後大典,並不相同。

自和親高車副伏羅氏、烏桓烏氏、西域五十五國邸妃、倭妃、十夷王女、乃至秦後。約定俗成,薊王婚儀,多融入和親之禮。相沿成習,遂由儒宗攜國中大儒,制《薊宮儀》。

薊王大婚,舉國同慶。

恰逢九九重陽,姻親齊聚。擇此前後,行婚典。亦有告知衆姻親之意。能入薊王宮,必有情由。

神智夫人甘氏,乃阿斗義母。隨父千秋三師之甘始,護阿斗周全,薊王納之。收麟子入家門。免於叔侄相爭,蕭牆之禍。

更有甚者。即便二宮太皇不在。薊王有麟子阿斗。於三分天下之中,當可立不敗之地。

“天子一娶十二女,象十二月,三天人九嬪。諸侯一娶九女,象九州,一妻八妾。卿大夫一妻二妾。士一妻一妾。”

“諸侯一娶九女,象九州,一妻八妾。”

其中“一娶九女”之“一娶”,當作何解。“一次性”,還是“一次”。見仁見智。

通常而言,乃是“一次性”,諸侯大婚,一次性娶九女,釋爲只此一次,不再重複。然若遇廢后新立,薨後另立等,仍需“一娶”。則再娶“一次”。

或如薊王這般,奉天子之命,屢行和親。

“一妻八妾”之媵制,亦需因時制宜,各有差異。薊王后宮品秩,分:後、妃(貴人)、美人(夫人)三等。除“後”外,皆可稱“妾”。“一娶九女,一妻八妾”。“八妾”亦有不同。

以此爲例:

“一妻”爲甘後。左右二媵爲,李真多、張姜子,二夫人。

另有吳房君華妁,爲貴人,二媵空缺,碣石貴人張甯,二媵空缺。

張甯、華妁、李真多、張姜子,加四媵空缺,計“八妾”。

謂“空缺”,亦不盡然。張甯、華妁,必有媵從。只不過,如同西域衆妃身側“旁支公主”,皆爲貼身婢女,不入妃嬪之列。且薊宮侍寢,皆入合歡殿。薊王從未留宿后妃居所。婢女媵從,皆無從覓得“樓臺近水,花木向陽”之良機。

一言蔽之,後宮從來都是利益的集羣。

九九重陽,姻親齊聚。西域使團,尤其隆重。自薊王疏通內外商道,中西域立幕府。如今都護府,廣有百城,編戶百萬。足納六、七百萬衆。先前,多有域外小國,舉國販入。如今,沿線小國,多被大國所並。奴隸貿易,盛極而衰。然西域五十五國民,卻內遷不斷。尤其大小烏孫。

《漢書·西域傳》載:“烏孫國,大昆彌治赤谷城,去長安八千九百里。戶十二萬,口六十三萬,勝兵十八萬八千八百人”,“最爲疆國”。經後世研究證明,《漢書》所載非虛。

烏孫國強盛時,無論疆域、人口、兵力,皆遠超西域諸國。甚至是若羌、鄯善、疏勒、莎車、于闐、龜茲等,諸國總和。據估,平帝初年,西域約有四成烏孫族。其種有三:大月氏種,匈奴種,二者混種。

多年來,計有數十萬人,遷入西域都護府城。可想而知,西域五十五國,內遷幾何。

諸國樂見其成。只因絲路流金,吃喝不愁。且諸國尚處於奴隸城邦制,並無賦稅體系。更加奴隸屬主人私產,毋需納稅。

凡有部落大人,攜種落遷入百城。受封“率善邑君”,得“銅印駝紐”。種落就地編戶爲民。一切吏治,皆出都護府。邑君坐享其成。西域諸國,上至國主,下到部落大人。皆大歡喜。只因“率善邑君”遷出世代所居之綠洲,皆可爲衆瓜分。綠洲,纔是西域最珍貴的資源。

“率善”,用於封授氐、羌、匈奴等,久居或入居內郡,規模較小之部落。或加諸中郎將、都尉、仟佰長、邑長、小長等,中低層封號。其用意,以守法安民爲主。

傳聞,先前併入烏孫之北匈奴部落大人,早已心動。甚至聯絡西遷部族,欲重返西域。

西域早成鐵板一塊。不說都護府雄踞百城。五十五國,皆爲薊國姻親,且皆爲薊王誕下子嗣。血脈相連,利益互通。如何肯輕易就範。

北匈奴不來則已。來之則安。匈奴和漢。西域再無腹背受敵之危。那時,薊王兵出蔥嶺,西征羅馬,再無後顧之憂。

靈輝殿上。薊王和顏悅色,詢問烏孫使節:

“北匈奴,今何在?”

211 入主小沛1.239 神泉秀水1.32 循路而進124 大器免成154 鹿死誰手1.97 霞樓仙居11 禍起宮牆第2089章 1.278 拱手言和1.92 輕身爲國148 三舉鄉黨1.76 世道無常166 落子無悔193 依山下寨1.58 萬般皆好180 故技重施1.69 吾家麒麟196 家門之爭146 心安吾鄉216 觸類旁通14 興師動衆169 百日分曉1.74 再掠女豪122 破而後立167 麒麟可乎178 中洲一郡1.68 爲而不爭31 莊園我有167 忠孝兩難129 琉璃易碎1.26 有勇無謀14 各奔東西1.88 藩強朝弱100 蛛絲馬跡109 吾道不孤1.76 智機千變11 誰主浮沉1.88 母行子效第2090章 1.279 與世推移17 尊王攘夷156 仁道在邇148 三舉鄉黨125 此事拿手188 二桃三士1.25 百鳥朝凰182 取捨有道12 爲君之道1.233 一步之先192 漢矛無纓1.33 以衆擊寡1.22 天下機關1.56 一戰成名1.50 百官承式119 作壁上觀1.202 白馬銀槍1.42 善利其器1.66 麒麟騰空61 怒其不爭183 瓦釜雷鳴1.35 九流學派1.83 身世成謎101 減矢之計1.62 猜忌暗生184 如約而娶171 事出有因1.279 危國之道1.75 愁雲散盡1.34 庸人自擾196 三方推演146 心中有愛1.97 鐘鳴漏盡1.94 百官缺席1.8 拍案驚奇105 胡口奪食1.56 鮮活人聲第2084章 1.273 賊心不死1.63 熔金入庫1.57 周不如漢128 了無蹤跡1.70 價低者得132 七海雄心1.66 百艸滋茂1.38 誰人稱雄1.37 兵發北進221 大秦魚麗15 蔣幹遺書1.2 經商有道1.28 雌雄雙劍10 多子饒妻1.94 熨斗直衣1.69 東西交會21 三人成虎142 萬物生輝71 戲送大禮1 天羅地網1.82 可以爲報153 巧施連環114 貪婪無饜1.46 菟園解驂1.4 四平八穩1.76 洛陽來使
211 入主小沛1.239 神泉秀水1.32 循路而進124 大器免成154 鹿死誰手1.97 霞樓仙居11 禍起宮牆第2089章 1.278 拱手言和1.92 輕身爲國148 三舉鄉黨1.76 世道無常166 落子無悔193 依山下寨1.58 萬般皆好180 故技重施1.69 吾家麒麟196 家門之爭146 心安吾鄉216 觸類旁通14 興師動衆169 百日分曉1.74 再掠女豪122 破而後立167 麒麟可乎178 中洲一郡1.68 爲而不爭31 莊園我有167 忠孝兩難129 琉璃易碎1.26 有勇無謀14 各奔東西1.88 藩強朝弱100 蛛絲馬跡109 吾道不孤1.76 智機千變11 誰主浮沉1.88 母行子效第2090章 1.279 與世推移17 尊王攘夷156 仁道在邇148 三舉鄉黨125 此事拿手188 二桃三士1.25 百鳥朝凰182 取捨有道12 爲君之道1.233 一步之先192 漢矛無纓1.33 以衆擊寡1.22 天下機關1.56 一戰成名1.50 百官承式119 作壁上觀1.202 白馬銀槍1.42 善利其器1.66 麒麟騰空61 怒其不爭183 瓦釜雷鳴1.35 九流學派1.83 身世成謎101 減矢之計1.62 猜忌暗生184 如約而娶171 事出有因1.279 危國之道1.75 愁雲散盡1.34 庸人自擾196 三方推演146 心中有愛1.97 鐘鳴漏盡1.94 百官缺席1.8 拍案驚奇105 胡口奪食1.56 鮮活人聲第2084章 1.273 賊心不死1.63 熔金入庫1.57 周不如漢128 了無蹤跡1.70 價低者得132 七海雄心1.66 百艸滋茂1.38 誰人稱雄1.37 兵發北進221 大秦魚麗15 蔣幹遺書1.2 經商有道1.28 雌雄雙劍10 多子饒妻1.94 熨斗直衣1.69 東西交會21 三人成虎142 萬物生輝71 戲送大禮1 天羅地網1.82 可以爲報153 巧施連環114 貪婪無饜1.46 菟園解驂1.4 四平八穩1.76 洛陽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