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另有所圖

“得傳國玉璽,乃天命所歸。”袁紹一語中的。

“大將軍所言極是。”袁術言道:“只需遣一死士渡江,以傳國玉璽相贈。陳王寵,必無防備。且爲以示隆重,必行君臣大宴。陳國君臣齊聚,醉而忘形,則滅國矣。”

“陳王寵,畢竟漢室宗親。”袁紹仍有所慮。

“正因漢室宗親,故才以傳國玉璽相饋。”袁術早有萬全之策:“私受神器,不臣之心,昭然若揭。死又何惜?”言下之意,因私納傳國玉璽而亡,亦是天罰使然。非二袁等,人臣之罪。

“何人可爲刺客。”袁紹再無所慮。

“建昌侯張闓。”袁術言道。

此人本黃巾餘孽。得袁術重金籠絡,欲殺曹嵩,事敗遁走。後得笮融保舉,爲牛渚營守將。羣雄過江,袁術遣主簿閻象說之,遂轉投袁術。今如願爲萬戶侯,食建昌縣。建昌縣,永元十六年,分海昏縣置,屬豫章郡。以其戶口昌盛,因以爲名。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騎衡’。”袁紹言道:“今爲萬戶侯,如何肯輕身赴險。”

袁術笑答:“‘韓信將兵,多多益善’。榮華富貴,於建昌侯。亦多多益善矣。”

“如此甚好。”與袁術四目相對,袁紹這便了然。此去陳國,多半有去無還。事成則矣。不成,假陳王寵之手,除張闓亦於國有利。

建昌乃江東大縣。豈能爲張闓竊據。

“何人爲接應。”袁紹又問。

“卑下,親往。”不料竟是袁術。

“車騎守備牛渚,不可擅離。”此事兇險,袁紹自不願自家兄弟,親力親爲。

“若無我親自接應,張闓必不奉命也。”袁術知此人甚深。

“也好。”袁紹不疑有他。

事不宜遲,袁術自去準備不提。

牛渚大營。

張闓雖受封建昌侯。仍將本部兵馬,營中待命。畢竟國事爲重。

袁術升帳點將。

張闓不敢怠慢,披甲齊整,入大營相見。

“大將軍有令。”袁術開門見山:“欲遣一支奇兵渡江,謀刺陳王寵。”

環視帳下諸校,袁術居高下問:“我已領命,何人願與我同行。”

“某等,願往。”諸校齊聲,軍心可用。

“建昌侯?”袁術笑問。

“卑下在。”張闓抱拳。

“可願與我同行。”

“喏!”張闓咬牙應諾。

“取圖來。”與主簿閻象,四目相對。袁術另有所圖。

陳國都陳(縣)。“(滎陽)有狼湯渠,首受濟(水),東南至陳(縣)入潁(水)”,(潁水)於潁口“東入淮”。狼湯渠,一作“浪湯渠”,又作“蒗蕩渠”,省作“渠水”。便是鴻溝水,下游渠段。

袁術手指潁水入淮處:“潁口羊石城,何人拔之?”

潁口羊石城,後世名正陽關。古稱潁尾、羊市、羊石城等。周時已具雛形。《左傳》魯昭公十二年(前530年)有“楚子狩於州來,次於潁尾”;又據《壽州志》載:“東正陽鎮,州南六十里,古名羊市,漢昭烈築城屯兵於此。”

“明公何意?”偏將軍紀靈求問。

“克復舊都。”袁術一語中的。

紀靈這便醒悟:“明公欲克復壽春。”

“然也。”袁術答曰。

帳中諸校,面面相覷。紀靈又問:“今陛下定都南京。江東尚未克定。明公何以北進?”

“滅劉繇乃其一,攻陶謙乃其二。”袁術目中,野火燎原:“夫,立於世,豈仰人鼻息。”

“莫非,明公欲自立乎?”紀靈驚問。

“言之尚早。”袁術笑答:“先滅陳國,再做計較。”

“喏。”帳中皆袁術心腹,自不疑有他。

話已至此,多說無益。紀靈抱拳請命:“卑下,願爲明公拔此城。”

“甚好。”袁術環視帳中諸將:“待事成,皆有封賞。”

“願聽將令!”諸校振奮。

淮泗諸王,皆以陳王寵爲首。陳國若亡,諸國皆亂。再難勠力同心。恰逢呂布、曹操,兗州鏖戰。甄都孤立,王太師有心無力。

更加背依江東,後顧無憂。大將軍袁紹把持朝政,袁術久居其下,心有不甘。於是暗中謀劃,欲據壽春,征戰關東。

至於何時自立,亦或是投靠何方,且看局勢如何。

不得不說。此時背刺,難逢之機。

至於如何行事,絕非袁紹帳中所言。

袁術下令,寬進嚴出。凡營中將校,日出而練,日入而息。無令不得擅離。稍後,故技重施。遣主簿閻象,冒充船商。率船隊渡海,經下邳國淮浦縣入淮。再經潁口轉入潁水,上逆狼湯渠,泊於陳縣。

潛入館舍。暗中投帖,於國相駱俊相見。

陳王宮。

劉寵得報,沉思不語。

國相駱俊,斟酌言道:“閻象乃袁術心腹。此來,必有要事。”

“袁術此人,國相觀之,以爲如何?”陳王寵不答反問。

“袁術,『末世奸雄(注①)』也。”駱俊答曰。

“聞,人稱曹孟德‘亂世梟雄’。不知與袁公路‘末世奸雄’,有何不同?”陳王寵求問。

“荀子曰:‘聽其言,則辭辯而無統,用其身,則多詐而無功;上不足以順明王,下不足以和齊百姓;然而口舌之均,噡唯則節,足以爲奇偉、偃卻之屬;夫是之謂奸人之雄(注②)。’”駱俊一針見血:“徒逞口舌之便,而才力不足。”

便是所謂“眼高手低”。說得好,卻做不到。自身能力有限,又遠大抱負。多力有不及,常半途而廢。

曹操卻是,說到做到。便是與袁術,最大不同。

除此之外,亂世與末日,亦不可苟同。

“‘上不足以順明王,下不足以和齊百姓’。”複述荀子名言,陳王寵笑道:“此等庸主,見之何妨?”

“喏。”駱俊含笑領命。

少頃。便有主簿閻象,趨步入殿:“下臣,拜見王上。”

“貴使免禮,賜座。”陳王寵如沐春風。

“謝王上。”閻象稱謝落座。

“貴使,所爲何來?”陳王寵笑問。

“回稟王上,乃爲漢室國祚,天下社稷而來。”閻象語出驚人。

“願聞其詳。”陳王寵眼中鄙夷,一閃而逝。蚍蜉亦敢妄言。

1.95 互相成全1.249 唱罷登場第2097章 1.286 力大伏虎139 不爭正妻106 重症猛藥1.274 有鳳來儀1.46 整齊劃一1.24 伏虎潛龍1.50 百官承式128 了無蹤跡129 欺君太甚167 一去不返13 匹夫無罪18 士異出仕1.93 葡萄苜蓿1.32 上下求索1.68 以和爲貴1.38 爲國除賊1.99 冠軍履鋒1.256 全勝立威1.52 臥虎藏龍119 濮陽之戰1.66 有女士異183 龍向天飛1.236 兵器時代183 瓦釜雷鳴1.49 上表回國114 養袁自重1.88 未盡全功1.220 迫在眉睫163 顧此失彼15 督亢新城1.44 豐取刻與18 再起兵禍102 殺良冒功162 恩若兄弟第2089章 1.278 拱手言和170 意落心安21 解我心憂1.35 傳火天下1.53 前朝舊事1.98 尾大不掉133 勝負之期1.85 多長爲宜1.44 螽斯衍慶61 董卓獻車102 載滿而還1.35 西烏鐵騎1.70 孤芳自賞1.32 一線生機1.9 三英齊聚141 唯利機關122 養虎成患1.53 望廬而還145 狡兔三窟1.78 城上金烏1.290 春王正月1.257 美事將近105 胡口奪食197 運籌決算1.68 西林大建183 龍向天飛130 抗颺虓虎1.46 有褐有衣15 五毒之冠1.36 渾天大陣115 帝王心聲180 羅襪未染187 西運東輸1.50 神滅無鬼1.37 魚目混珠114 太平劫案170 血矛之約186 福壽未央1.2 無孔不入132 江山共謀126 壯士八百1.26 羣雁無首108 禮不可廢1.52 臥虎藏龍158 含笑九泉1.92 相見恨晚1.66 麒麟騰空154 數年之期108 浮生若夢1.59 大興土木1.54 七日血戰1.4 各懷鬼胎181 未得其主216 觸類旁通157 至人無己1.87 年終臘賜61 語破天機1.97 鳳引九雛1.87 富貴同享14 各奔東西1.57 賞罰未定31 清忠五宦19 人不渡己123 無人祭奠
1.95 互相成全1.249 唱罷登場第2097章 1.286 力大伏虎139 不爭正妻106 重症猛藥1.274 有鳳來儀1.46 整齊劃一1.24 伏虎潛龍1.50 百官承式128 了無蹤跡129 欺君太甚167 一去不返13 匹夫無罪18 士異出仕1.93 葡萄苜蓿1.32 上下求索1.68 以和爲貴1.38 爲國除賊1.99 冠軍履鋒1.256 全勝立威1.52 臥虎藏龍119 濮陽之戰1.66 有女士異183 龍向天飛1.236 兵器時代183 瓦釜雷鳴1.49 上表回國114 養袁自重1.88 未盡全功1.220 迫在眉睫163 顧此失彼15 督亢新城1.44 豐取刻與18 再起兵禍102 殺良冒功162 恩若兄弟第2089章 1.278 拱手言和170 意落心安21 解我心憂1.35 傳火天下1.53 前朝舊事1.98 尾大不掉133 勝負之期1.85 多長爲宜1.44 螽斯衍慶61 董卓獻車102 載滿而還1.35 西烏鐵騎1.70 孤芳自賞1.32 一線生機1.9 三英齊聚141 唯利機關122 養虎成患1.53 望廬而還145 狡兔三窟1.78 城上金烏1.290 春王正月1.257 美事將近105 胡口奪食197 運籌決算1.68 西林大建183 龍向天飛130 抗颺虓虎1.46 有褐有衣15 五毒之冠1.36 渾天大陣115 帝王心聲180 羅襪未染187 西運東輸1.50 神滅無鬼1.37 魚目混珠114 太平劫案170 血矛之約186 福壽未央1.2 無孔不入132 江山共謀126 壯士八百1.26 羣雁無首108 禮不可廢1.52 臥虎藏龍158 含笑九泉1.92 相見恨晚1.66 麒麟騰空154 數年之期108 浮生若夢1.59 大興土木1.54 七日血戰1.4 各懷鬼胎181 未得其主216 觸類旁通157 至人無己1.87 年終臘賜61 語破天機1.97 鳳引九雛1.87 富貴同享14 各奔東西1.57 賞罰未定31 清忠五宦19 人不渡己123 無人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