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 得失參半

“妖婦敢爾!”董太皇怒急。王美人貴子,乃此行關鍵。若被何後所掠,如何再奉先帝《起居遺詔》,廢長立幼。

何後卻不以爲意:“此船乃先帝所賜。設有機關暗道,可通船內各間華室。名爲籠絡京中宗親貴胄。實則令妾,暗行細作,窺聽宗室諸劉,京中隱秘。”

“無怪你夜夜笙歌,通宵達旦。”董太皇嗤鼻一笑。以爲何後整日賣弄風情。

“如太皇所料。爲防妾與宗室私通,先帝胴體雕青,暗伏黃門死士,日夜監視。”何後輕撫小腹:“若非麒麟送子,紋身猶在。”先帝出身河間。孤兒寡母,輕車上洛。京中勳貴,錯節盤根。若要穩坐大位,暗中拉攏,收歸己用,乃是必然之選。再沒有比,出身商賈,善迎來送往,知人情令暖,又瀲灩無雙之何皇后,更合適之選。

“無怪主記疏忽。”竇太皇言道:“此船本就遍佈機關。你又經營多年,自然瞭如指掌。來去自如。只是,何以知之?”竇太皇所問,乃是何後如何知曉,二人今夜潛逃。

“太皇恕罪。”暗門重開。長樂太僕趙忠,領麾下黃門死士,劍拔弩張,將華室圍成鐵桶。一聲令下,萬箭穿身。

“原是(先帝)阿母。”竇太皇一聲輕嘆:“雲臺之秘,自瞞不過你。”

“各爲其主,老奴斗膽。”趙忠皮笑肉不笑。

“老狗欲弒君乎!”董太皇驚怖狂言。

何後冷笑反叱:“二位太皇,避人耳目,暮夜潛行出宮,無人知曉下落。若亂刀之下,砍成肉泥。還有何人可辨?”

“你!”董太皇渾身顫慄,驚怖之下竟口不能言。

“我等遠去,宮中只你母子。陛下如何能不善待。”竇太后見慣生死。面色不改,舉止無亂。與董太皇,高下立判。亦或是置身事外,了無牽絆。

“非憂陛下,乃懼薊王。”盡佔上風,何後索性明言:“聞先帝《起居遺詔》已入薊王之手。太皇又曾指天爲誓,共扶貴子。今攜貴子,遠赴河北。意欲何爲,不言而喻。”

見何後尚不知《起居遺詔》便暗藏袖中。董太皇面色稍霽,心中稍安。

“如何?”

見竇太皇來問,董太皇勉強開口:“先前太后分去一半逐鬼童子,便是爲今日預備。”

“正是。”明人不說暗話,何後言道:“上元夫人言,王美人貴子,必在‘申’、‘茲’二童子之中。不知然否?”

“然也。”董太皇一聲悲嘆。

“事已至此,太皇可否實言相告,何人乃真龍之子。”何後輕聲問道。

董太皇正欲強辯,不料暗門三開。藏身各室的一衆逐鬼童子,被黃門死士悉數拿下,推搡入內。

利刃加頸。生死之間,衆童子表情各異。

話說,童子皆董太皇親手養大。不是母子,勝似母子。見狀,董太皇一時心如刀割,淚如雨下。

“太皇休哭。”便有一童子大膽出聲。

“你是何人?”何後笑問。

“申。”童子答曰。

見他身形肥碩,大眼濃眉。全無先帝並王美人相貌神似。何後不置可否。又問道:“何人名茲?”

少頃,便有一童子,怯懦出聲:“吾名茲。”

何後聞聲去看。只一眼,便已篤定。這便笑道:“二人云泥之別,太皇又何須多此一舉。”言下之意,龍生龍,鳳生鳳。有其母必有其子。王美人風姿約綽,先帝亦五官俊秀,如何能生出一泯然衆人,“胖大癡肥兒”。

二人差異,如此明言。除非避而不見,亦或是整日佩戴遮瑕鬼面。只需如此這般,露相於大庭廣衆之間。孰真孰假,孰是孰非。相干人等,隻眼可辨。

趙忠這便上前,將“童子茲”抱起。

細細端詳後,確認無誤:“必是先帝子也。”

自先帝入宮,趙忠、張讓,便侍奉左右。趙忠更被先帝喚做阿母。如何能認錯。

見董太皇面若死灰,何後酣暢淋漓:“妾,恭送二位太皇。”

言罷,轉身自去。

趙忠諂媚行禮,懷抱貴子,閃入暗門。

餘下黃門死士,收刀緊隨。一衆逐鬼童子,猶不如雞肋。殺之無用,棄之不惜。

目視貴子被掠。董太皇痛徹心扉,兩眼一黑,嘔血倒地。

一牆之隔。黃門死士,列隊穿行暗道。便有頭目,抵近悄問:“敢問阿父,何不斬草……”

趙忠猛然駐足。厲聲言道:“我等漢室忠犬,焉能以下犯上,大逆弒主!再有此念,定斬不赦!”

“喏!”頭目慚愧敗退。

回頭,又沖懷中貴子,諂媚一笑:“董侯勿驚。老奴名喚趙忠,往後便由老奴侍奉衣食起居。”

“可是先帝阿母。”貴子竟也知曉。

“正是老奴。”遙想當年,趙忠不勝唏噓。然腳下不停,緊隨何後出側舷暗門。趁夜色遮掩,安然脫身。十里函園,魚龍混雜。趙忠手眼通天,必有心腹接應。

待董太皇悠悠回魂,已是天光大亮。入目正是劫後餘生,逐鬼童子數人。

“姐姐無恙否?”榻前竇太皇,面露關切。二人暗中行事,亦不敢聲張。

“無妨。”先前急血攻心,如今亦顧不得許多:“速命主記,遣人追回。”

“姐姐昏睡許久,恐不及也。”竇太皇言道:“此船暗藏機關,我等皆不知關竅所在。童子已看過,暗門堅木包鐵,急切間斷難破壁。何後早有圖謀,你我又不告而別,如何明示衆人。”

話音未落,忽覺地板震動,華雲號似正徐徐離港。

“有詔無子,如之奈何。”董太皇仰天悲嘆:“機關算盡,功虧一簣。”

竇太皇勸道:“你我姐妹,終歸逃出深宮,性命保全。”

董太皇含淚言道:“朕,愧對先帝。九泉之下,更無顏見王美人。”

一衆童子,各自垂淚。竇太皇亦感同身受。

此去薊國,得失參半。二宮太皇身家性命,得以保全。《起居遺詔》亦隨身帶出。奈何王美人貴子,爲何後所掠。如何還能廢長立幼。

董太皇終歸,心有不甘。

如若不然……

心念至此,董太皇忽喚:“申兒何在。”

“申兒在此。”榻下童子,起身言道。

見“童子申”,董太皇一時悲喜交加:“無恙否?”

“無恙。”童子申答曰。

“無恙便好。”董太皇眸中厲色,一閃而逝。

1.3 摔杯居首1.89 文昭武興1.9 雄甲天下1.87 三宮鼎立1.64 聞薊色變185 拋磚引玉144 迎刃而解1.38 秋色平分1.80 十萬樓臺131 麒麟送子1.3 亂世梟雄1.56 英雄末路157 耕雲播雨182 汝奈孤何171 飛槳木蘭183 龍向天飛157 麥穗兩岐1.48 浴室水塔167 麒麟可乎145 有軌騾車172 自掘墳墓150 幻痛未滅241 楚河漢界1.49 生者如斯1.67 冬季攻略1.53 前朝舊事1.5 何方神聖103 入幕之賓1.30 旱極而蝗191 陰圖異計1.57 樓桑武卒1.225 斜趨漢津1.59 將星閃耀120 隨行就市184 貪多必失15 五毒之冠91 伯牙絕弦108 與王共治1.22 其道大美106 大徹大悟1.58 萬般皆好1.36 培肥改土1.40 有心無力第2087章 1.276 機不可失142 道破天機117 鳳凰于飛144 光武遺脈1.236 兵器時代122 溫室藥圃1.93 香餌懸魚71 以鹿爲幟103 玉石俱焚183 欲取姑予1.60 接風洗塵149 內外雙軌51 樑冀金山18 張家小胖1.38 一日成鹽1.50 神滅無鬼104 窮無出路137 我有三策192 兵進隴關140 添兵增竈1.54 一國之主1.20 何足掛齒1.27 託妻寄子1.29 得失參半186 鬼火焚街141 人間正道176 封國在即156 仁至義盡127 金絲毛毯第2100章 1.289 洞若觀火146 心安吾鄉197 仙人指路1.29 負荊請罪139 空谷傳聲171 獨步天下1.78 麟不當見1.232 南閤祭酒71 命運時然1.65 掃平天下171 獨步天下1.59 開疆闢土193 順天行事128 意外之喜1.99 八賢共治1.36 計中之計14 死而不僵1.9 三英齊聚1.239 神泉秀水1.65 形勢急轉1.59 班師凱旋1.76 舉世無雙1.272 董卓赴宴1.90 班師回國1.49 世平赴約136 遣子入侍1.64 自降身份
1.3 摔杯居首1.89 文昭武興1.9 雄甲天下1.87 三宮鼎立1.64 聞薊色變185 拋磚引玉144 迎刃而解1.38 秋色平分1.80 十萬樓臺131 麒麟送子1.3 亂世梟雄1.56 英雄末路157 耕雲播雨182 汝奈孤何171 飛槳木蘭183 龍向天飛157 麥穗兩岐1.48 浴室水塔167 麒麟可乎145 有軌騾車172 自掘墳墓150 幻痛未滅241 楚河漢界1.49 生者如斯1.67 冬季攻略1.53 前朝舊事1.5 何方神聖103 入幕之賓1.30 旱極而蝗191 陰圖異計1.57 樓桑武卒1.225 斜趨漢津1.59 將星閃耀120 隨行就市184 貪多必失15 五毒之冠91 伯牙絕弦108 與王共治1.22 其道大美106 大徹大悟1.58 萬般皆好1.36 培肥改土1.40 有心無力第2087章 1.276 機不可失142 道破天機117 鳳凰于飛144 光武遺脈1.236 兵器時代122 溫室藥圃1.93 香餌懸魚71 以鹿爲幟103 玉石俱焚183 欲取姑予1.60 接風洗塵149 內外雙軌51 樑冀金山18 張家小胖1.38 一日成鹽1.50 神滅無鬼104 窮無出路137 我有三策192 兵進隴關140 添兵增竈1.54 一國之主1.20 何足掛齒1.27 託妻寄子1.29 得失參半186 鬼火焚街141 人間正道176 封國在即156 仁至義盡127 金絲毛毯第2100章 1.289 洞若觀火146 心安吾鄉197 仙人指路1.29 負荊請罪139 空谷傳聲171 獨步天下1.78 麟不當見1.232 南閤祭酒71 命運時然1.65 掃平天下171 獨步天下1.59 開疆闢土193 順天行事128 意外之喜1.99 八賢共治1.36 計中之計14 死而不僵1.9 三英齊聚1.239 神泉秀水1.65 形勢急轉1.59 班師凱旋1.76 舉世無雙1.272 董卓赴宴1.90 班師回國1.49 世平赴約136 遣子入侍1.64 自降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