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 與王共治

象林港扼金蘭灣,與澶洲呂宋港,隔海相對。皆爲要衝。

乃橫海先艂艦隊駐地。由錦帆司馬蘇飛,率隊戍守。

“橫海纛,速讓道”。蘇飛麾下艦隊,巡弋頓遜海崎,遠至稽羅、殑伽二港。護航往來商隊,救助遇險船舶。更加海賊大部,被薊王順手剿滅。海上商道暢通,便有零星海賊,見橫海纛,四散而逃。避恐不及,何敢與敵。

凡薊人聚居之地,皆爲上邦風貌。雖遠隔萬里,思鄉心切。然海市往返,攜故國人、物,足以慰藉。

象林港,背靠象林苑。象林三十六苑,環抱象林縣。境內林邑蠻,皆順服。多攜家小,客庸港中。與漢人毗鄰而居。薊王納賈詡之策,販夷洲、澶洲及珠崖洲上島夷,入象林。再將象林占人,外販三州。如此反覆,卓有成效。當如賈詡所言,不出數代,三南可安。

蘭滄水入海口處金甌港,乃薊王家港。由少府所轄,爲王家艦隊駐地,未入江表十港。

金甌港,背靠蘭滄三角洲。面積廣闊,土肥壤沃。足可闢三熟美田,二千萬畝。薊王取名“蘭滄苑”。其洲最南端,稱金甌半島。灌木覆蓋,密集紅樹林沼澤。就地取材,督造白波木蘭。半島末端海崎,稱“金甌角”,已立燈塔。爲船隻指路。

十萬新野流民,悉數安家蘭滄苑。感念神智夫人,活命大恩。遂於金甌港,立公社,祀“神智夫人”。半島信仰初顯。

港中,金甌館。

薊王換乘雛鴉號,乘薄霧而來。

“妾柳氏,拜見王上。”自避入館中。得言傳身教,扶南女王,越發知書達理。

“女王免禮。”薊王回禮:“請上座。”

“謝王上。”柳氏再拜入座。

“聞自女王居於此,便有扶南國人,舉家來投。港中已聚數千戶。”薊王先言。

“正是。”柳氏答曰:“皆是父王,臣民遺孤。”

“切莫混入細作。”薊王好意提醒。

“王上安心。金甌館中,並無扶南遺孤。”茲事體大,柳氏自不敢輕信。

“女王當知。先前,林邑多山少田。歷代林邑王,侵奪周遭,大岐界、小岐界、式僕、徐狼、屈都、乾魯、扶單等國土,據爲己有。後悉數併入象林苑,共計三十六小苑。其中‘兩岐苑’,爲秦後湯沐邑。山林俊秀,谷地肥美,多出珍貨。一年所得,不下億錢。”薊王言道:“西際徐狼國,有‘船官川’入象林苑。‘船官苑’亦爲三十六小苑之一,可經(船官)川順下,至‘船官口’入象浦。水陸通達,地利不弱兩岐苑。”

女王亦知:“‘船官川’,源徐狼(國)。(徐狼)外夷皆裸身,男以竹筒掩體,女以樹葉蔽形,外名‘狼(huǎng)’,所謂裸國者也。雖習俗裸袒,猶恥無蔽,惟依暝夜,與人交市(雖以赤身露體爲俗,卻亦知無衣爲恥,因而乘黑夜與人交易)。暗中嗅金,便知好惡,明朝曉看,皆如其言。『自此外行,得至扶南』。”

“自此外行,得至扶南”。僅此一句,足以。

“誠如女王所言。”薊王輕輕頷首:“孤欲以‘船官苑’相贈,爲扶南復國所用。不知,女王意下如何?”

“妾,無以爲報。”柳氏喜極而泣,指天爲誓:“待復故國,願與王上共治。”

“可也。”薊王亦不見外。話說,如何共治,當再議。薊王竊以爲,歃血爲盟,足矣。實無須再行和親之舉。至於扶南女王柳氏,如何着想,便不得而知了。

稍後。擁塞金甌港中,數千戶扶南遺孤,遂逆進船官苑。圩田營城,督造扶南大舶。以備光復故國。

得船官苑,年入億錢。扶南女王,聲勢復起。前朝遺民,舉家來投。不出數月,便得十萬衆。得十萬馴化之民,闢象林西南苑境。於薊王亦有大利。命苑中水衡屬吏善待。當與漢人,等量齊觀。不可有失公允。

只需納扶南入番屏。吞併三南,指日可待。

與扶南女王相見,便是薊王此行,目的之一。安撫十萬新野移民,亦是重中之重。

二千萬畝三熟美田,亟待客庸。多一分耕耘,多一分收穫。象林苑乃薊王私苑。其中產出,皆爲薊王所有。單憑蘭滄一苑產出,足供王宮所需。剩下三十餘小苑,地利未顯。待悉數闢出,縱三百子嗣各有百子,薊王亦足可令子子孫孫,衣食無憂。

見過扶南柳氏,薊王又見少府海丞阿米娜。金甌港,亦是王宮艦隊駐地。

“臣,阿米娜,拜見主公。”年初,阿米娜歸國述職,入住南宮鳳梧館,習漢宮儀。又赴泉州市舶寺,學海事。前後半載始歸。如今,知行合一,商、戰皆宜。

因出身頓遜女市,麾下多女奴。不乏蠻族戰士,羅馬角鬥士,甚至女海賊。頓遜女市,凡孔武有力,能書會算,才貌俱佳,擁一技之長,多被阿米娜購入。充填艦隊各處。艦隊實力,水漲船高。

女奴出身不同,膚色各異。漢語乃通行語言。耳濡目染,當可領會。

“聞王上,以船官苑相贈,約與扶南女王共治。”阿米娜柔聲求問:“不知然否。”

“然也。”阿米娜出身少府女官,乃王室近臣。薊王自不會相瞞。

“船官苑毗鄰扶南國。水陸通連。需防扶南來襲。”阿米娜進言:“且扶南遺孤,必有細作暗藏。亦不可不防。”

“海丞可有良策。”薊王遂問。

“扶南遺孤,當由船官屬吏代爲領護。扶南女王宜居館中,不可輕赴。”阿米娜進言。

“可。”薊王從諫如流。

“主公明見。”

“孤聞,海丞廣募徼外女奴,充填船隊。”薊王言道:“出身來歷,不可不察。切莫有失。”

“臣,遵命。”阿米娜自幼混跡頓遜五國,識人辨物,自有心得。

“南州之地,異域風情。”薊王慨嘆:“王母言,中夏地薄。誠不欺孤。”

“臣,願爲主公,深耕易耨,向化南州。”薊王心意,阿米娜盡知。

“甚好。”薊王笑道:“若有一日,厭倦奔波,南宮必有一席之地。孤,掃榻以待。”

“臣,敢不從命。”阿米娜面含嬌羞,一時萬種風情。薊王所引“掃榻以待”,怕是未知典出何處。

190 封賞羣臣132 江山共謀173 畝鍾之田133 首遭彈劾169 以日易月1.77 女王駕臨110 連環殺局126 壯士八百1.28 暮夜有知1.54 薊國四師1.92 相見恨晚173 合浦珠還191 天下雄兵155 羊大爲美116 我有一計1.87 鯤鵬之志1.79 牽發而動155 拳拳之心192 火燒西園1.36 懷真抱素1.69 父子同升135 爲主捉刀1.69 東西交會1.48 不藥自愈100 三馬同槽1.6 驚天動地41 黃驃產子148 附內而生124 事與願違1.25 辛陳杜趙218 近水樓臺101 減矢之計186 董君一念199 千里追兇164 四海承風114 割肉飼虎1.74 畫地作餅177 拔毒食鮮188 爲所欲爲1.203 引狼入室1.33 四郡亡胡199 必有其子1.86 枕山跨海12 何方妖孽1.45 江淮雙生171 事出有因1.3 風潮不減185 拋磚引玉1.253 陰相與謀1.75 大漢一藩182 共握權柄1.20 繡衣直指126 向死而生106 萬民飢流1.263 羌煮貊炙174 夜半十分140 天降流火160 成人之美1.77 雄長一州168 面面俱到184 如約而娶1.62 五陵少年161 獵殺遊戲144 遷都壽春1.69 洛陽紙貴128 孤很欣慰1.75 金闕在望1.56 英雄末路1.23 真骨舍利130 不可定期1.220 迫在眉睫1.242 兵棋演武136 後果前因107 忍辱偷生116 日黑水溢177 困龍之地135 逆流而進121 萬舟齊發71 以鹿爲幟1.93 少年長吏1.32 一線生機1.290 春王正月1.55 衆怒難犯1.70 孤芳自賞142 投石問路109 突飛猛進1.77 雄長一州179 情長謀遠1.94 陽球誅暴1.34 內憂外患1.49 銷金洞窟1.83 誅心之謀1.86 義舍病院138 清波滌塵1.4 陰陽連環166 白衣飛將1.280 天下貴二18 四面楚歌71 各路神仙183 瓦釜雷鳴
190 封賞羣臣132 江山共謀173 畝鍾之田133 首遭彈劾169 以日易月1.77 女王駕臨110 連環殺局126 壯士八百1.28 暮夜有知1.54 薊國四師1.92 相見恨晚173 合浦珠還191 天下雄兵155 羊大爲美116 我有一計1.87 鯤鵬之志1.79 牽發而動155 拳拳之心192 火燒西園1.36 懷真抱素1.69 父子同升135 爲主捉刀1.69 東西交會1.48 不藥自愈100 三馬同槽1.6 驚天動地41 黃驃產子148 附內而生124 事與願違1.25 辛陳杜趙218 近水樓臺101 減矢之計186 董君一念199 千里追兇164 四海承風114 割肉飼虎1.74 畫地作餅177 拔毒食鮮188 爲所欲爲1.203 引狼入室1.33 四郡亡胡199 必有其子1.86 枕山跨海12 何方妖孽1.45 江淮雙生171 事出有因1.3 風潮不減185 拋磚引玉1.253 陰相與謀1.75 大漢一藩182 共握權柄1.20 繡衣直指126 向死而生106 萬民飢流1.263 羌煮貊炙174 夜半十分140 天降流火160 成人之美1.77 雄長一州168 面面俱到184 如約而娶1.62 五陵少年161 獵殺遊戲144 遷都壽春1.69 洛陽紙貴128 孤很欣慰1.75 金闕在望1.56 英雄末路1.23 真骨舍利130 不可定期1.220 迫在眉睫1.242 兵棋演武136 後果前因107 忍辱偷生116 日黑水溢177 困龍之地135 逆流而進121 萬舟齊發71 以鹿爲幟1.93 少年長吏1.32 一線生機1.290 春王正月1.55 衆怒難犯1.70 孤芳自賞142 投石問路109 突飛猛進1.77 雄長一州179 情長謀遠1.94 陽球誅暴1.34 內憂外患1.49 銷金洞窟1.83 誅心之謀1.86 義舍病院138 清波滌塵1.4 陰陽連環166 白衣飛將1.280 天下貴二18 四面楚歌71 各路神仙183 瓦釜雷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