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 英雄末路

大勝之後,反倒是最亂的時候。

劉備排出刀盾、長槍兵,盾弩手。在城門前紮下叢叢鹿角拒馬,還有塞門刀車隨時待命。進出皆要細細盤查,謹防刺客。便是三位主將的親隨,亦要下馬盤查。

崔霸、韓猛皆千人敵。麾下丹陽精兵,雖未能入選白毦衛,卻也是一等一的精兵悍勇。加之樓桑兵甲之利,望而生畏。少君侯將令,無人敢忤逆。

鮮卑大單于,已自決座上。據說是服劇毒而亡。擡來一觀,劉備啞然失笑。

此人雖長得有七八分像,然而劉備卻一眼看穿乃是假冒。請來大閼氏一觀,也說不是大單于其人。見劉備失笑,大閼氏問道:大單于未死,便是功虧一簣。少君侯何故發笑?

劉備笑答:我以爲,縱橫捭闔,兵馬甚盛,南抄漢郡,北拒丁零,東卻夫餘,西擊烏孫。盡據匈奴故地,各部大人皆歸焉。東西萬四千餘里,南北七千餘里,網羅山川水澤鹽池,英雄蓋世的鮮卑大單于,斷不會臨陣脫逃。怯耎(懦)苟活於世。

大閼氏忍不住反駁:平城之圍又當如何?

劉備一愣,跟着哈哈一笑:大閼氏言之有理。想我高祖曾數敗於項羽。然垓下一戰功成,立大漢四百年天下。大單于今雖敗,虎威猶在。想必用不了多久,便會捲土重來。

大閼氏聞言,卻盈盈下拜:少君侯又何必誆妾一婦人?鮮卑棄營而走,輜重皆失。眼看隆冬將至,卻無足夠糧草過冬。草原看似壯美,卻着實酷烈。半年酷暑,半年寒冬。隆冬時節,雪大風疾。河面冰凍三尺,帳外滴水成冰。我等婦人皆要車居取暖。牛羊凍斃者衆。牧人三餐不繼,只能抄掠漢土。如今大旱後又大敗,惶惶不可終日。老幼……多半凍死。夫餘、濊貊(huì mò)、烏孫、丁零,皆趁亂來攻,加之匈奴、烏桓,還有漢庭邊軍,乘勝追擊。鮮卑,危矣。

劉備這便收攏了笑容,伸手將她扶起:大閼氏所言非虛。備雖與大單于勢不兩立。然鮮卑部民,卻不可不救。

大閼氏美眸驟亮:敢問少君侯,當如何救?

劉備目光平靜的回道:我已令三郡烏桓,南匈奴王,裹挾鮮卑部民,南下安置。

щщщ◆ ttκǎ n◆ C〇

大閼氏表情一黯,又忍不住追問:少君侯豈不擔心匈奴、烏桓坐大?

劉備齜牙一笑:若真如此,彼時匈奴、烏桓兩部,便如此時鮮卑!

見劉備年少而氣盛,大閼氏竟無言以對。

劉備便問道:聽聞大單于將所轄劃歸爲三部,卻不知如何劃分?

大閼氏答道:右北平以東至遼東,接夫餘、濊貊二十餘邑(落)爲東部。右北平以西至上谷十餘邑爲中部。上谷以西至敦煌、烏孫二十餘邑爲西部。各置大人主領之,三部皆聽命於大單于。

劉備又問:大單于可還有子嗣?

大閼氏答道:有。和連有子騫曼。騫曼有從兄魁頭,從弟步度根。

劉備一愣:不是說大單于只有獨子和連?

大閼氏答道:魁頭生父,和連之兄,早死。故而大單于只有獨子。

劉備點頭道:難怪大單于金蟬脫殼,趁亂遠遁。想必,下任大單于便是在魁頭、騫曼和步度根,兄弟三人之中?

大閼氏又道:乃是騫曼。

劉備不動聲色,看似漫不經心的隨口一問:且不知,大單于此時會去哪裡?

大閼氏聞聲擡頭。目光清澈如水,表情無喜無悲:敢問少君侯,將如何安置妾身?

不愧是鮮卑大閼氏!

劉備這便答道:大閼氏又作何打算?

大閼氏亦沒回答,轉而又問:大單于。少君侯,當作何打算?

劉備平靜地答道:大單于不死,我心難安。

大閼氏眸中,波光一閃。兩人皆多智。看似一段索然無味的對話,卻早已談妥條件。

劉備的戰略目的,便是行斬首行動。檀石槐一日不死,鮮卑便一日不會分裂。

事實也是如此。

檀石槐死後,鮮卑隨之分裂。西部鮮卑叛離。和連死後,魁頭繼位。漠南自雲中以東分裂爲三個部:一是步度根,擁衆數萬,據有雲中、雁門一帶,二是軻比能,分佈於代郡、上谷等地,三是原聯盟“東部大人”所領屬的素利、彌加、闕機,等若干小集團,散佈於遼西、右北平和漁陽塞外。互相攻伐,南附漢庭。其後百年,再無先前聲勢。

正所謂人爲刀俎,我爲魚肉。作爲戰勝一方,大閼氏和整個鮮卑的生死,皆握在劉備手中。

得知劉備‘檀石槐必死’的底線。

大閼氏纔好開價:少君侯當知曉鮮卑風俗。大單于時日無多。死後無論是誰繼任單于,妾身皆要嫁之。然今時不同往日。鮮卑勢衰,後繼者必不長久。單于不停輪換,妾又如何能獨善其身。敢問少君侯,能放妾身歸鄉否?

這個條件很苛刻,甚至可以說爲難。

軍中皆知,正因俘虜了鮮卑大閼氏,大單于才怒而圍城。且鮮卑大閼氏,等同於皇后。如此身份,茲事體大。自當呈報朝廷,由陛下、三公四府及滿朝文武商議決斷。劉備小小一個鄉侯,又豈能擅自做主?

如此僭越,必落人口實。

然而。爲達成戰略目標,劉備必須冒險。

原因不復雜。檀石槐命不該絕。還有四年陽壽。趁此四年,以他之聲望,必能重整旗鼓,雖不能令鮮卑恢復元氣,卻可最大程度的止損。使三部不至分裂。最不濟,也能完成權力交接。令大單于之位,儘可能的平穩過渡。

如此一來,‘檀石槐死而鮮卑亂’的戰略目標,便未能達成。只需十數年,休養生息的鮮卑又成大患。

於是乎。劉備看似漫不經心的隨口一問,大單于此時會去哪裡?

其實他心中早有答案。

大閼氏出身高車十二姓中的副伏羅氏。且是部落大人之女!

檀石槐還能去哪?

大閼氏被漢軍所俘。檀石槐親提十萬未能奪回。此去借兵,正當時宜。

胡人性狹。視妻妾如牛羊,乃是自家財貨。殺子之仇,奪妻之恨。奇恥大辱,副伏羅氏必感同身受。加之檀石槐盛名遠播,副伏羅氏乃至高車十二姓,必不敢忤逆。若高車十二姓齊借兵與檀石槐,重整旗鼓。鮮卑大勢可定,復興有望矣!

劉備絕不能讓此事發生。

1.3 亂世梟雄18 四面楚歌1.26 何以解憂1.59 亂我心曲1.63 熔金入庫1.34 先禮後兵1.50 明日未知115 天下都北1.70 價低者得1.50 下辯除石111 鳴蟬蛻殼1.92 姑息養奸1.55 莫不如此1.87 性命相托1.64 懷瑾相報1.49 和則增壽132 江山共謀181 歪門邪道198 大權獨攬157 耕雲播雨127 朝堂半壁1.7 舊友重聚176 薊王東歸1.38 爲國除賊1.28 奇貨可居1.78 陸城亭侯1.48 反間之計1.22 我記下了第2075章 1.264 萬民之樂178 爲戰而生147 同類相動103 撲朔迷離163 萬一之率185 定國奇謀166 白衣飛將1.30 一書在手1.99 八賢共治1.35 劉備擲金164 盡數滅口192 共赴國難1.90 麥積冬狩1.75 愁雲散盡1.79 圍湖造屋1.47 倉樓覆道122 刀槍莫及135 借兵剿匪1.65 東界牧馬169 東西交構1.234 四大氐王1.70 海瀕廣潟218 近水樓臺1.270 養女齊聚150 一戰功成132 七海雄心108 積重難返188 二桃三士131 濯纓濯足1.58 歲不我與160 解甲歸田18 士異出仕1.4 各懷鬼胎130 南廣陽城1.67 勝券在握71 三令五申1.37 人主之風1.9 決裂諸侯1.43 天機莫測133 兵鋒四起13 殊途同歸124 明以照奸1.33 天助我主192 夫子之牆1.20 生得好看143 七十二妃1.60 伏波定海251 英雄輩出151 終成眷屬1.200 兼顧利弊165 天下至理第2077章 1.266 羣鴉火雨1.33 出訪鴻儒1.269 負重而行61 時不我待166 猛獸鬥場184 心有羈絆119 司金典農145 督亢秋成179 蠢蠢欲動110 連環殺局189 天下宗王187 良平之奇19 半渡而擊131 麒麟送子144 首尾難顧1.4 越俎代庖169 白玉之精130 不可定期126 諸事不宜15 退居其次1.79 牽發而動
1.3 亂世梟雄18 四面楚歌1.26 何以解憂1.59 亂我心曲1.63 熔金入庫1.34 先禮後兵1.50 明日未知115 天下都北1.70 價低者得1.50 下辯除石111 鳴蟬蛻殼1.92 姑息養奸1.55 莫不如此1.87 性命相托1.64 懷瑾相報1.49 和則增壽132 江山共謀181 歪門邪道198 大權獨攬157 耕雲播雨127 朝堂半壁1.7 舊友重聚176 薊王東歸1.38 爲國除賊1.28 奇貨可居1.78 陸城亭侯1.48 反間之計1.22 我記下了第2075章 1.264 萬民之樂178 爲戰而生147 同類相動103 撲朔迷離163 萬一之率185 定國奇謀166 白衣飛將1.30 一書在手1.99 八賢共治1.35 劉備擲金164 盡數滅口192 共赴國難1.90 麥積冬狩1.75 愁雲散盡1.79 圍湖造屋1.47 倉樓覆道122 刀槍莫及135 借兵剿匪1.65 東界牧馬169 東西交構1.234 四大氐王1.70 海瀕廣潟218 近水樓臺1.270 養女齊聚150 一戰功成132 七海雄心108 積重難返188 二桃三士131 濯纓濯足1.58 歲不我與160 解甲歸田18 士異出仕1.4 各懷鬼胎130 南廣陽城1.67 勝券在握71 三令五申1.37 人主之風1.9 決裂諸侯1.43 天機莫測133 兵鋒四起13 殊途同歸124 明以照奸1.33 天助我主192 夫子之牆1.20 生得好看143 七十二妃1.60 伏波定海251 英雄輩出151 終成眷屬1.200 兼顧利弊165 天下至理第2077章 1.266 羣鴉火雨1.33 出訪鴻儒1.269 負重而行61 時不我待166 猛獸鬥場184 心有羈絆119 司金典農145 督亢秋成179 蠢蠢欲動110 連環殺局189 天下宗王187 良平之奇19 半渡而擊131 麒麟送子144 首尾難顧1.4 越俎代庖169 白玉之精130 不可定期126 諸事不宜15 退居其次1.79 牽發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