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功敗垂成

襄陽城頭。

劉表並麾下文武,矗立譙樓之上。俯瞰城下江東萬人軍陣,面沉似水。

江東兵鋒之盛,荊州莫敵。

主簿蒯良言道:“孫堅麾下,一萬江東健兒,號‘敢死’、‘解煩’。百戰精兵。敢死爲先,解煩斷後。由江東四校,徐盛、宋謙、董襲、賀齊,並領之。”孫堅拜破虜將軍。麾下前、後、左、右,四校尉,皆前加“破虜”二字。

“江東猛虎,爪鋒齒利。”劉表嘆道。

“明公勿憂。兵法雲: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襄陽雄城,兵精糧足。縱一萬虎狼之士,亦難先登。”蒯越進言道:“孫堅,客軍遠至,苦無根基,故求速戰。明公當反其道而行之。只需固守城池,久攻不下,必然心急。再令黃祖依計行事,孫堅必中計也。”

“便依異度所言。”劉表輕輕頷首:“猛虎不死,我心難安。”

孫堅城下叫陣。劉表閉門不出。

“(襄陽)城北枕沔水(漢水),即襄陽縣之故城也,王莽之相陽矣。楚之北津戍也。今大城西壘是也。”

襄陽新城,又名襄陽大城,乃北津戍,東擴而成。北津戍,今爲襄陽西壘。扼守漢水。與襄陽城,互爲犄角。此堡三面環水,背靠峴山。易守難攻,謂襄陽橋頭堡。

欲下襄陽,必攻此堡。否則左右夾擊,敗局已定。

時屢敗屢戰之黃祖,正駐守堡中。

襄陽牆厚壁高,乃劉表不惜工本,請大國良匠,以薊國營城術督造。防禦之強,可想而知。謂“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同出薊國技藝。矛盾之爭,勢均力敵。孫堅無法憑機關之利,碾壓取勝。強攻必損兵折將,十不存一。更有蔡瑁家門,約爲內應,夜開城門。故孫堅城下示威,爲城內蔡氏子弟壯膽。待日落,便以機關兵車,紮下營盤。

一連數日。

任憑孫堅,城下搦戰,劉表皆高掛免戰牌。命麾下嚴守四門,拒不出戰。更加蒯良、蒯越智略出衆,令行禁止,井然有序。並無半分差池。城內蔡氏私兵,亦無可乘之機。城內城外,心急如焚。

又聞南蠻校尉,引軍渡江,據津鄉港,兵圍江陵。關東聯軍,已入南陽。饒是一軍主將,孫堅亦日漸急迫。

是夜。大城西壘。

得劉表密令,黃祖領軍出征,夜襲孫堅大營。

不料孫堅,早有準備。更加機關楯壁,攻守兼備。戰至天明,見事不可爲,黃祖鳴金收兵。

“哪裡逃!”營門大開。孫堅領一千精騎,殺奔而出。黃祖力竭潰敗。亂軍四散而逃。黃祖並數十親騎,不及遁入西壘,孫堅已拍馬殺到。唯有繞城而過,竄峴山中。

史載:“堅悉其衆攻表,表閉門,夜遣將黃祖潛出發兵。祖將兵欲還,堅逆與戰。祖敗走,竄峴山中。堅乘勝夜追祖,祖部兵從竹木間暗射堅,殺之。”又引《英雄記》雲:“劉表將呂公(《後漢書》作呂介)將兵緣山向堅,堅輕騎尋山討公(介)。公(介)兵下石,中堅頭,應時腦出物故。”

然自南陽大水,萬民流離。盜賊蜂起,刨人祖墳。陰瑜返鄉,爲孫堅引爲上賓。臨行前,君子之風,授之以盔。或從合肥侯南陽稱帝始,種種倒行逆施,前因後果,交替演化,陰差陽錯,終令歷史稍稍偏轉。

身後慘叫不斷。

親騎紛紛落馬。孫堅單人匹馬,殺入峴山。黃祖肝膽俱裂,苦不堪言。唯有鞭笞戰馬,掩面逃竄不提。

“黃祖匹夫,速速下馬乞降!”耳邊一聲炸雷,孫堅電射而至。

千鈞一髮,忽聞鳴鏑射空。

山上箭如飛蝗,石如雨落。

眼見一塊礌石迎頭砸下。黃祖兩眼一黑:“吾命休矣!”

不料馬失前蹄。身形一矮,礌石正中盔尖,又彈跳崩去。

“啊!”

慘叫猶在耳。孫堅已中石墜馬。

“將軍!”身後騎士,奮不顧身,舉盾來救。終將血流如注,人事不省之猛虎搶回。

漫山遍野,歡聲雷動。

“殺虎,殺虎,殺虎!”之聲,響徹天際。

待被副將呂介救起,黃祖猶未回魂。

“我命在乎?”

呂介抱拳笑道:“(偏)將軍威武,猛虎死矣!”

“猛虎……”黃祖心頭一鬆,渾身立軟。

孫堅重傷,形勢陡轉。

不等襄陽守軍,出城來攻,兵車營地盡去。退入水砦。

是夜,中軍大帳內外,一片愁雲慘淡。

“如何?”待飛雲船醫出帳,江東四校,齊聲發問。

“皮開骨碎,萬幸戴盔。”良醫言道:“將軍受此重創,非我恩師,不可救也。”良醫恩師,便是薊國華大夫。

“速速退兵。”孫堅若亡,萬事休矣。四校當機立斷:“先去江陵,將少將軍接回。”

便在此時,忽聽營中殺聲四起。

“不好!”四校勃然變色:“必是蔡瑁、張允,領兵作亂。”

“守備大營!”董襲抽刀高呼。酣戰一日夜,多已入睡之江東健兒,紛紛驚醒。呼喝同袍,殺奔出帳。

聞猛虎重傷將死,降兵膽氣漸生。蔡瑁、張允,唯恐與孫堅合謀共分荊州之事外泄,禍及家小。連夜舉兵,四面衝殺放火,直撲中軍大帳。

江東四校,領麾下兒郎,將大帳團團圍住。

遙見蔡張二人,裹挾亂軍之中。董襲揮刀怒叱:“背主賊臣,不知恥乎!”

“我等本就是荊州之兵,何來背主!”蔡瑁高聲疾呼:“殺孫堅,賞千金!”

“無恥鼠輩!”董襲恨急。

便在此時,忽聽一聲長嘯。

江東猛虎披甲出帳:“孫堅在此,鼠輩受死!”

“將軍虎威!”營內江東兒郎,齊奔大帳而來。

蔡瑁、張允等人,肝膽俱裂,四散而逃。

待殺散亂軍,穩住陣腳。四校忙扶孫堅入帳。

孫堅血流潑面,氣若游絲,仍心牽虎子:“速退……江陵。”

言罷昏死。

四校不敢怠慢。這便棄糧草輜重,引兵登船,匯合鄧城、樊城並北砦駐軍,順下漢水,奔赴江陵而去。

襄陽之危,一夜得解。

1.99 生死相托1.74 黃金臺上129 山海之盟163 雙料博士1.98 正大光明210 破繭成蝶1.77 攻心之策51 誰言廢立1.62 漢人西徙1.83 古羌遺規81 忠奸莫辨123 文無第一1.43 切莫辜負1.89 秉燭夜話199 款到發貨第2099章 1.288 毋庸置疑125 偶露崢嶸21 二宮之亂118 元服之禮131 再造新莽1.36 籠中之鳥1.69 吾家麒麟150 機關算盡130 南廣陽城1.58 割發代首1.56 風向突變110 見縫插針215 班姑蔡女第2075章 1.264 萬民之樂168 英雄當出1.32 公孫二雄107 忍辱偷生1.62 倉廩府庫104 太平賊反173 畝鍾之田1.85 得隴望蜀119 單刀直入138 故技重施1.55 安得猛士197 福莫大焉177 人神不擾1.43 骨肉至親1.67 冬季攻略1.57 指點迷津1.90 蒼天已死177 困龍之地18 張家小胖127 萬法歸宗1.96 百億地產1.204 龍蛇混雜111 計程馬車1.78 大藏書閣1.202 白馬銀槍1.43 樓桑特產1.33 回馬箭術148192 夫子之牆144 攻堅克難215 班姑蔡女1.97 鳳引九雛104 掃榻以待143 七十二妃122 左伯皮紙1.57 指點迷津1.242 兵棋演武1.28 帝王家事140 情理之中170 一拍即合第2075章 1.264 萬民之樂1.253 軍法從事1.237 生死立判1.62 赤麂皮尉102 捧日而立1.90 沉月女校1.54 四方殺局103 入幕之賓178 深明大義157 定不辜負1.40 何懼偷生192 言行若一216 觸類旁通1.80 賊兵來襲134 玩於股掌135 喜得千金105 鳳闕龍樓115 平生罕見1.84 東海揚塵1.8 配享太廟1.98 千金之軀1.27 出宮闢禍18 張家小胖140 不可思議176 巨人之志1.92 僅此足已121 一騎破萬156 討董聯盟1.30 鐵臂神弓117 知子莫母1.44 豐取刻與1.30 陣前反水
1.99 生死相托1.74 黃金臺上129 山海之盟163 雙料博士1.98 正大光明210 破繭成蝶1.77 攻心之策51 誰言廢立1.62 漢人西徙1.83 古羌遺規81 忠奸莫辨123 文無第一1.43 切莫辜負1.89 秉燭夜話199 款到發貨第2099章 1.288 毋庸置疑125 偶露崢嶸21 二宮之亂118 元服之禮131 再造新莽1.36 籠中之鳥1.69 吾家麒麟150 機關算盡130 南廣陽城1.58 割發代首1.56 風向突變110 見縫插針215 班姑蔡女第2075章 1.264 萬民之樂168 英雄當出1.32 公孫二雄107 忍辱偷生1.62 倉廩府庫104 太平賊反173 畝鍾之田1.85 得隴望蜀119 單刀直入138 故技重施1.55 安得猛士197 福莫大焉177 人神不擾1.43 骨肉至親1.67 冬季攻略1.57 指點迷津1.90 蒼天已死177 困龍之地18 張家小胖127 萬法歸宗1.96 百億地產1.204 龍蛇混雜111 計程馬車1.78 大藏書閣1.202 白馬銀槍1.43 樓桑特產1.33 回馬箭術148192 夫子之牆144 攻堅克難215 班姑蔡女1.97 鳳引九雛104 掃榻以待143 七十二妃122 左伯皮紙1.57 指點迷津1.242 兵棋演武1.28 帝王家事140 情理之中170 一拍即合第2075章 1.264 萬民之樂1.253 軍法從事1.237 生死立判1.62 赤麂皮尉102 捧日而立1.90 沉月女校1.54 四方殺局103 入幕之賓178 深明大義157 定不辜負1.40 何懼偷生192 言行若一216 觸類旁通1.80 賊兵來襲134 玩於股掌135 喜得千金105 鳳闕龍樓115 平生罕見1.84 東海揚塵1.8 配享太廟1.98 千金之軀1.27 出宮闢禍18 張家小胖140 不可思議176 巨人之志1.92 僅此足已121 一騎破萬156 討董聯盟1.30 鐵臂神弓117 知子莫母1.44 豐取刻與1.30 陣前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