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3 軍法從事

演武場一日一賽。雖提前公佈雙方對陣。卻從不提前售票。

四日演武決勝。魏疏、秦狼,對陣張遼、華雄。天光微亮,便早早有人排隊購票。試想,單樓桑並西林二邑,便足有百萬之衆。區區萬餘票,杯水車薪。一票難求。

片刻售罄。

仍餘長隊十里,怏怏散去。不及多想,便同三五好友,投酒壚、客舍而去。晚之亦無一席之地矣。

待王旗升起,王駕升閣。百官就位,看臺座無虛席。

看客坐定,演武器一至十旗,環演武場,次第升起。雖早有耳聞,然新批觀衆入場,耳濡目染,仍難免激動萬分。

銅鑼擂響處,中書僕射荀採,吐氣開聲。

“願爲魏疏,得演武器二、四、九、十!”五層暖閣,便有人高聲言道。百官聞聲看去,正是門下署,繡衣都尉,呂衝、魏襲。“內舉不避親”。爲子助力,亦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

“願爲華雄,得演武器二、四、六、八、九、十!”四樓包間,衆人異口同聲。

何人竟豪擲十億!

饒是上閣,二宮太皇,亦被驚動。

“何人,竟如此捨得。”董太皇當有此問。

少頃,得報。身側安長御答曰:“聞乃,洛陽金市子錢家。”

“子錢十家。”董太皇意味深長。城上金烏,河間奼女。前情往事,涌上心頭。一時百感交集。

竇太皇柔聲道:“魏疏、秦狼,本就攜演武器六、八。如此算來,雙方演武器,竟一般同。”

“正是。”董太皇亦醒悟:“必是有意爲之。”

“然也。”竇太皇亦如此想。

琉璃下閣。薊王得知詳情,面色如常。

話說。金市子錢家,早已舉家遷入函園露臺裡安居。然朝廷東遷,封君列候,亦隨之傾巢而出。洛陽勳貴,門可羅雀。金市生意,被函園陽港雙市所奪,大不如前。子錢十家無利可圖。這便結伴北上,客居樓桑,與西林賽馬會豪商,一見如故。欲入股賽馬會乃其一。更有意重操舊業之意。

奈何河北五州,貲庫遍地。凡有所急,即可向貲庫舉債。利息極低。何必去尋那高利貸。子錢十家,英雄無用武之地。今日借演武之機,人皆豪擲億錢,必有所求也。高利貸斷不可取。然保全券,寄艙券,寄田券,當無妨。

又說,交易所,本就對全體薊商開放。子錢十家,既舉家入函園,便是薊王守陵人。當與薊人無異。云云。

正因子錢家所求,薊王早有計較,故才安坐如常。

三通鼓罷,鳴鏑射空。

對陣雙方,各驅演武兵器,衝鋒陷陣。

鬥艦迎頭相抵,舫車交錯搭梯。列車樓,宛如一字長蛇,橫欄本陣。

日字溝渠。魏疏戰華雄,不落下風。無當飛軍,對陣湟中義從,勢均力敵。雙方你來我往,殺得難解難分。

奈何秦狼,縱千人將,亦難敵張遼,一刀之威。主將洛水,陣型潰敗。被張遼奪艦。魏疏與華雄,廝殺正酣,難以兼顧。陣中列車樓,被投石擊毀。被圍舫車,隨即脫困。殺奔本陣而去。

四面楚歌,不可逆轉。

“奪營拔旗,張遼,華雄,勝。”

聞此聲,艦首二人,這才各自收刀。

“承讓。”華雄吐氣開聲。

“不必。”魏疏亦有豪氣。

百官亦看出門道:“‘車錯轂兮,短兵接’。非豪勇之輩,不可先登。尤其二艦互抵,船上諸器,無從擊發。唯力戰方能破敵。魏疏足可與華雄一較長短。奈何秦狼,差張遼遠矣。”

“無怪主公設左右牙門(將)。”

“傳聞。十器之外,另有兵器。料想,必是決賽所用。”

“十取其八。如何捉對廝殺。”另有人問道。

“正是捉對廝殺。”便有人窺破時局。言下之意,乃是行車輪戰。五組人馬,如車輪對戰。負少奪魁,敗多居末。

明日,複賽最後一戰。繡衣軍候郭援,並下辨雷銅,攜演武器九、十。對陣張郃、馬超,並西林少年。

謂“狹路相逢,勇者勝”。

觀今日之戰。兵卒相若,主將稱雄。郭援、雷銅,相較張郃、馬超,高下立判。

唯一所恃,便是馬超初登戰場,從未與人陣前廝殺。若兩軍交戰,自亂陣腳。未嘗沒有一線生機。畢竟雛兒,未嘗見過真刀真槍,以命相搏。

薊王不急移駕。

入殿中小憩。命人將子錢十家,喚來相見。

“庶民,拜見王上。”《子錢集簿》雖入薊王之手,卻皆由賈詡打理。子錢十家,亦與蜃樓秦太倉往來,故乃初見。

“諸位免禮,賜座。”國之石民,薊王一視同仁。

“謝王上。”十人,再拜落座。

“諸位雖與華都尉相識,料想並無深交。今豪擲十億,有何所求。”薊王素來利落。

“回稟王上,我等願入軍市。”左行孫答曰。

“哦?”薊王這便問道:“軍市行商,需入名籍。稍有不端,軍法從事。諸位皆富可敵國,素封者也。何必輕身涉險。”

“稟王上,雖有刀兵之險,然其利之大,不忍棄也。”左行孫如實作答。

“大利何來?”薊王笑問。

“聞,來年立春,王上領兵南下羌身毒道。攻滅身毒佛國。佛國封君列候,悉販賣爲奴。我等不才,願爲王上分憂。”

奴隸貿易,乃其一也。戰爭紅利之大,薊王自幼便深有體會。身毒富庶,金玉珠寶,不計其數。薊王有言在先,勝戰所得,三七分成。得飛來橫財,兵士必入軍市,爭相售賣。一本萬利,是其二也。

更有甚者。待隨大軍,鑿穿羌身毒道。子錢十家,先入爲主。搶佔商機,其利之大,不可計數也。試想。遠近皆有大利,子錢十家,焉能輕棄。

終歸商人逐利。

慮及此處,薊王這便了然於胸。

“未嘗不可。”

“謝王上!”子錢十家,離席下拜。

“孤有言在先。誠信爲商。莫起心機。”薊王不怒自威。

“庶民等,敢不從命。”子錢十家,以頭觸地。謂投其所好,勿投其所惡。

薊王爲君如何,爲人又如何。天下皆知也。

1.57 戰意正濃1.34 牽招賣馬173 合浦珠還145 貴麟二子11 誰主浮沉179 情長謀遠1.247 愛屋及烏194 輕車南下182 取捨有道174 爾虞我詐211 入主小沛1.88 藩強朝弱107 無人可用177 人神不擾166 囈語少年145 夢寐以求1.44 杯弓蛇影1.36 兵亂在即1.54 薊國四師1.57 謀錄不盡1.56 靜觀其變190 軍師節哀173 有生之年172 自掘墳墓19 遊麟可用190 迷途知返1.52 二宮流血129 山海之盟1.9 牛刀小試160 孕大含深127 因時而變144 迎刃而解168 絕地天通1.9 車輪舫舟1.53 寸步不讓1.23 王宮女官18 豈若麒麟160 兵威將膽1.73 死無對證1.33 出訪鴻儒1.52 漢越親和132 一脈相承1.74 黃金臺上1.53 前朝舊事198 封侯廟食1.34 庸人自擾188 封大將軍14 西域風雲1.99 冠軍履鋒126 壯士八百115 龍見於野1.34 大難不死186 三方勢力1.82 可以爲報1.230 面目全非110 因何馬貴146 心安吾鄉110 因何馬貴1.64 自降身份174 以謝天地1.24 多多益善147 事大而急1.95 互相成全199 飲恨兵退180 故技重施135 爲主捉刀1.39 火雨焚城128 堂議三問1.83 以貲徵賦114 貪婪無饜144 光武遺脈133 強者之姿182 何患無嗣110 棄親從曹1.46 大亂在即183 放任自流146 何須十年1.89 薰蕕異器1.24 家國同構105 鳳闕龍樓166 落子無悔142 陰風不止109 吾道不孤1.256 全勝立威1.29 奮威揚武181 三日分曉1.93 共襄盛舉1.59 各有歸宿1.88 高手雲集1.58 夾縫求生113 冰釋前嫌1.68 斬旗奪船1.256 茅塞頓開1.93 少年長吏161 漢祚復興1.84 蟾宮折桂1.90 麥積冬狩155 羊大爲美1.33 同舟共渡1.75 後會有期
1.57 戰意正濃1.34 牽招賣馬173 合浦珠還145 貴麟二子11 誰主浮沉179 情長謀遠1.247 愛屋及烏194 輕車南下182 取捨有道174 爾虞我詐211 入主小沛1.88 藩強朝弱107 無人可用177 人神不擾166 囈語少年145 夢寐以求1.44 杯弓蛇影1.36 兵亂在即1.54 薊國四師1.57 謀錄不盡1.56 靜觀其變190 軍師節哀173 有生之年172 自掘墳墓19 遊麟可用190 迷途知返1.52 二宮流血129 山海之盟1.9 牛刀小試160 孕大含深127 因時而變144 迎刃而解168 絕地天通1.9 車輪舫舟1.53 寸步不讓1.23 王宮女官18 豈若麒麟160 兵威將膽1.73 死無對證1.33 出訪鴻儒1.52 漢越親和132 一脈相承1.74 黃金臺上1.53 前朝舊事198 封侯廟食1.34 庸人自擾188 封大將軍14 西域風雲1.99 冠軍履鋒126 壯士八百115 龍見於野1.34 大難不死186 三方勢力1.82 可以爲報1.230 面目全非110 因何馬貴146 心安吾鄉110 因何馬貴1.64 自降身份174 以謝天地1.24 多多益善147 事大而急1.95 互相成全199 飲恨兵退180 故技重施135 爲主捉刀1.39 火雨焚城128 堂議三問1.83 以貲徵賦114 貪婪無饜144 光武遺脈133 強者之姿182 何患無嗣110 棄親從曹1.46 大亂在即183 放任自流146 何須十年1.89 薰蕕異器1.24 家國同構105 鳳闕龍樓166 落子無悔142 陰風不止109 吾道不孤1.256 全勝立威1.29 奮威揚武181 三日分曉1.93 共襄盛舉1.59 各有歸宿1.88 高手雲集1.58 夾縫求生113 冰釋前嫌1.68 斬旗奪船1.256 茅塞頓開1.93 少年長吏161 漢祚復興1.84 蟾宮折桂1.90 麥積冬狩155 羊大爲美1.33 同舟共渡1.75 後會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