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7 生死立判

戰車樓需鋪設軌路。機關鬥艦需先掘環渠。兩軍對壘,爲求一勝,而無所不用其極。鋪路掘渠,皆不在話下。

隨石炭鼓風高爐普及。薊國冶鐵,一日千里。鑄造鐵軌,簡單至極。鑄造和鍛造,一字之差,工藝大有不同。最遲至前漢時,華夏先人,已掌握展鑄鐵即可鍛鑄鐵,並灰口鑄鐵,及百鍊鋼等,鑄鍛工藝。

傳至薊國。將作寺,甚至將石炭高爐,裝載成車。與諸多機關兵車,分門別類,共組輔漢將軍大營。可就地熔鍊,修補鍛打兵器。

言歸正傳。

兩座新式戰車樓入場。護軍別部左司馬夷廖,率南越白毦,對陣護軍司馬魯比莫納,所將山夷白毦。

白毦之戰,可想而知。

三通鼓罷,各登戰車樓。

樓上樓下,機關齊備。白毦精卒,得心應手。只聽機簧聲中。兩座車樓,楯牆、箭窗徐徐開啓。露出樓內所藏,戰爭獠牙。鳴鏑射空。

機關連弩,箭發如雨。

兩車對射,火星四濺。

更有水龍弩炮,水囊彈射。幸被牛皮椑楯崩回。水龍弩,戰時可射油囊縱火。或射狼煙嗆敵。二車樓循路而行。你追我趕,可進可退。內藏各式機關器,逐一展示。目不暇接,直令人嘖嘖稱奇。兩車並行時,楯牆開啓。一樓伏兵,持矛互擊。更有兵卒,乘雲梯,互攻頂樓。兵戈相擊,喊殺不絕。

不時有白毦中矛中箭,滾落車下。萬幸沙場鬆軟。雖無大礙,卻也無力再戰。

機關連弩,對面互擊。咫尺相距,木屑迸濺,斷壁殘垣。勁弩呼嘯,穿牆而過,聲勢駭人。

你來我往,激戰不休。

忽聽腹中爆響。便有一輛戰車樓,曲軸崩斷,卡死齒輪。

龐然大物,轟然止步。

連弩啞火,驚呼四起。且看樓上戰旗,正是護軍司馬魯比莫納。

“速起龍吐水!”別部左司馬夷廖,一聲令下。

便有一排斑斕螭首,自四樓楯牆後,徐徐伸出。機簧聲中,螭首吐水數丈。居高臨下,澆向敵樓。

“所謂螭首者,葢(蓋)殿陛間,壓階石上鐫鑿之飾。”古建築中,螭首多用於裝飾排水口,稱爲“螭首散水”。俗稱龍吐水。

此時所噴非水,而是“魚油”。

車樓斷軸,無從躲避。被自上而下,澆了個通透。

只需一支火箭,生死立判。

“魚油大火,夷廖勝。”果不其然。

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戰車樓之戰,看似你來我往,好不熱鬧。實則頗具章法,連環殺機。對陣之初,由機關連弩,水龍弩,遠射斃敵。待敵軍近身,與車內兵卒,短兵相接時。樓上螭首噴油,火箭點燃。四周皆成火海。此時只需降下楯牆,樓內兵士,隔岸觀火,安然無恙。更有甚者,只需在大營中鋪設軌路,戰車樓便可往來馳援。必要時亦可塞門堵缺。堪稱禦敵利器。

或有人言,若野外宿營,無從鋪軌,又當如何。

無妨。掘渠注水,艇艦往來。功效亦如戰車樓。軌路,渠道。皆便於機關載器往來。“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因地制宜,無需拘泥。

兵器時代,機關之利。非親眼得見,不可盡知也。

演武器六八之爭,亦是戰車樓對戰。

輔南偏將軍假司馬秦狼,領無當飛軍。對陣,繡衣軍曲候魏疏,所統順陽衛。

秦狼,字孟良,會稽越人,聞乃始皇帝南征兵卒之後,故以秦爲姓。魏疏,字元通,義陽平氏人,順陽衛後起之秀。

無當飛軍對陣順陽繡衣。

再加戰車樓之爭,可謂吊足胃口。

與先前一座大車樓不同。次戰入場,乃是二列小車樓。前後計五車,彼此勾連。下設車輪(轉)盤,無需轉車盤,可自行變軌。

“聞市舶寺有工字舟,可列隊坐灘,如百足之蟲。莫非,此列車樓,亦如百足之蟲乎?”便有看客言道。

“‘百足之蟲,至斷不蹶’。”見列車樓,行走自如。便有看客,心生慨嘆。

“列車樓,當如何破?”另有人問道。

“當先斷首尾,分而破之。”再有人答曰。

然,“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斬斷首尾,仍可存活。列車樓對戰,意料之中,預料之外。列車或並行,或繞行,機關連發,勁弩亂射。沿田字軌路,圍追堵截。

“這是……”見魏疏戰車樓,竟將一截敵樓,續接己列。由五車增至六車。看臺無不瞠目結舌。

話說,列車亦是薊王首創。

少時,洛陽上計。薊王押運足額獻費入京。中途賊襲。便令接車如龍,謹防有失。遂有列車樓問世。說話間,魏疏又截一樓,續於尾列。六車變七車。反觀假司馬秦狼,五車只剩三車。

此消彼長,魏疏優勢明顯。

車樓增多,車列加長。可繞行田字軌路,行前後堵截。謂首尾難顧。正如場中秦狼這般。究其原因,秦狼畢竟出身江東,投奔薊國,時日尚短。如何能比魏疏,自幼長於樓桑,隨父耳目濡染。如何操縱戰車樓,更是心知肚明,如臂指使。

戰不多久,又得車樓一座。增至八車。秦狼只剩首尾二車。敗局已定。

八樓列車,如鐵蟒盤匝。將獵物捲纏其中。縱插翅難逃。

“車樓盡失,秦狼敗。”

“承讓。”魏疏登樓相見。

“不敢當。”秦狼技不如人,甘拜下風。

大平座內百官,皆是國之棟樑。便有人問道:“列車樓何用?”

言下之意。列車樓,造樓鑄軌,耗費工本。唯薊國獨有。何必首尾相爭?

便有同僚答曰:“君不記,我主萬舟齊發乎?”

“哦?”謂一語驚醒夢中人:“莫非,乃爲馳援車樓?”

“然也。”同僚答曰:“先前,魯比莫納,車樓斷軸,無從行走。若得他車相助,當可脫困也。”

“原來如此……”百官心領神會。以備不虞,果是我主行事之風。

此番戰罷。護軍別部左司馬夷廖,得演武器五、七。繡衣軍候魏疏,得演武器六、八。

三日之戰,當出演武器九、十。

卻不知。戰車樓後,還有何等機關重器,出場。

薊國上下,皆翹首以盼。

117 鳳凰于飛187 得道不易1.90 多錢善賈164 十夷王女17 甄選女官195 薊王登朝130 輔車相依1.90 白身野士13 民情得疏1.42 善利其器1.240 聽風即雨128 勢不兩立1.92 南有喬木1.97 固辭不就1.94 貴不能言1.73 大雅無傷10 大夢初醒1.5 千家萬戶1.249 唱罷登場16 山蠻甲冑1.26 敦煌六姓1.97 借題發揮177 坐等期滿71 如同吹灰1.50 神滅無鬼103 入幕之賓132 吞光神鎧1.35 九流學派1.85 九九歸原120 黑山飛燕1.50 下辯除石128 勢不兩立177 人神不擾1.82 膂臂當車1.288 欲加之罪1.46 盡釋前嫌126 諸事不宜145 狡兔三窟166 白衣飛將1.72 天國之味115 天下都北16 破敵爲先18 世道居奇1.36 寒光耀雪1.23 投桃報李146 何須十年1.68 清溪橋樓14 西域風雲1.90 萬軍叢中1.3 父子相隨152 南下平亂61 穩紮穩打1.97 固辭不就10 時機未至142 上谷烏桓148 暗語絃音1.52 家恨國仇115 天下都北156 薊王子館160 巧不如拙1.94 與王雷同91 心有滋蔓15 生財有術1.58 夾縫求生106 偷天換日1.88 大國之基184 是個難題123 勇冠三軍167 忠孝兩難108 與王共治1.75 金闕在望113 芳蘭之舉174 夜半十分100 三馬同槽193 順天行事1.89 薰蕕異器1.25 美人無極1.80 善水良才154 查無此人231 司馬爭先1.244 薊國民貴1.66 以稀爲貴1.8 劍拔弩張155 恩威並濟198 大權獨攬129 明日功成1.64 萬夫莫敵199 有容乃大1.43 大軍圍城137 恩怨無主133 奪母之恨121 書生意氣1.73 血巢角鬥1.84 海賊寶藏1.39 一棒成名1.69 貨比三家1.249 唱罷登場219 一身是膽13 心有猛虎154 一念之間
117 鳳凰于飛187 得道不易1.90 多錢善賈164 十夷王女17 甄選女官195 薊王登朝130 輔車相依1.90 白身野士13 民情得疏1.42 善利其器1.240 聽風即雨128 勢不兩立1.92 南有喬木1.97 固辭不就1.94 貴不能言1.73 大雅無傷10 大夢初醒1.5 千家萬戶1.249 唱罷登場16 山蠻甲冑1.26 敦煌六姓1.97 借題發揮177 坐等期滿71 如同吹灰1.50 神滅無鬼103 入幕之賓132 吞光神鎧1.35 九流學派1.85 九九歸原120 黑山飛燕1.50 下辯除石128 勢不兩立177 人神不擾1.82 膂臂當車1.288 欲加之罪1.46 盡釋前嫌126 諸事不宜145 狡兔三窟166 白衣飛將1.72 天國之味115 天下都北16 破敵爲先18 世道居奇1.36 寒光耀雪1.23 投桃報李146 何須十年1.68 清溪橋樓14 西域風雲1.90 萬軍叢中1.3 父子相隨152 南下平亂61 穩紮穩打1.97 固辭不就10 時機未至142 上谷烏桓148 暗語絃音1.52 家恨國仇115 天下都北156 薊王子館160 巧不如拙1.94 與王雷同91 心有滋蔓15 生財有術1.58 夾縫求生106 偷天換日1.88 大國之基184 是個難題123 勇冠三軍167 忠孝兩難108 與王共治1.75 金闕在望113 芳蘭之舉174 夜半十分100 三馬同槽193 順天行事1.89 薰蕕異器1.25 美人無極1.80 善水良才154 查無此人231 司馬爭先1.244 薊國民貴1.66 以稀爲貴1.8 劍拔弩張155 恩威並濟198 大權獨攬129 明日功成1.64 萬夫莫敵199 有容乃大1.43 大軍圍城137 恩怨無主133 奪母之恨121 書生意氣1.73 血巢角鬥1.84 海賊寶藏1.39 一棒成名1.69 貨比三家1.249 唱罷登場219 一身是膽13 心有猛虎154 一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