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一拍即合

自張儉受闢入朝。大將軍何進,引以爲師。得其諄諄教誨,不僅性情大變,禮賢下士。更散盡家財,捐資助學。收無數好評。

若一般人如此轉變,必令人起疑。然正因大將軍拜張儉爲師。於是種種改觀,才足令人信服。此乃,向化也。換言之,乃是張儉,令大將軍何進,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張儉亦得重名。如此,相互成全。大將軍何進與朝野黨人,越發靠近。

若再深思。先前酒宴,那番令大將軍茅塞頓開之言。何進當真只從張儉處得聞麼?

我看未必。

所謂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府中必有高人指點。不過是會賓客大宴,借張儉之口說出。遂令大將軍何進,“醍醐灌頂,如夢初醒”。

如此,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三宮鼎立,各自豐滿羽翼乃天時。賓客大宴,又趁地主之誼,自是地利。由天下黨魁,名士張儉,指點迷津,便是人和。

於是乎,大將軍何進,改弦更張,大徹大悟。一切皆合情合理,令人信服。

“名師”的作用,此事彰顯無疑。除去足能以理服人,教化權貴,還能提供強大的信譽擔保。而感化大將軍,亦令張儉蜚聲宇內,聲名至極。

大將軍何進與黨魁張儉,各得其利,內外雙贏。遂成一段佳話。

熙熙攘攘,利來利往;人爲財死,鳥爲食亡。

人活一世,如何能逃脫“名利”二字。半生積累之赫赫之名,且看何時“變現”。何進、張儉,皆如此。無有例外。

常謂“時勢造英雄,英雄趁時勢”。便如此這般。事已至此,有進無退。何進若要在三宮鼎立,朝臣分屬之時局中,脫穎而出,殺出一條血路。唯有不斷壯大己身,吸納一切可以吸納之助力。黨人,顯然是異軍突起之新興力量。

黨人之所以是黨人。自有其與衆不同之特殊“羣體屬性”。此屬性,顯然與屠戶出身,粗俗無比之大將軍何進“自帶屬性”,水火不容,難以調和。若要吸納黨人,引爲助力。何進必須改變自身屬性。於是乎,與亦需借外戚之力,屠滅十萬黃門之黨魁張儉,一拍即合。互相利用。

會賓客大宴,一問一答。大將軍何進,幡然悔悟,至此痛改前非。完美。

『沒有更好的品行,只有更好的利益』。

大徹大悟,又豈止大將軍何進一人。

府中亦有孔融等一衆高士的驃騎將軍何苗,亦變得虛懷若谷,禮賢下士。目的,自也是爲吸納黨人。唯一例外,便是何苗。整日混跡於宗室勳貴,五陵少年之間。常一擲千金,花錢如流水。此乃,反其道而行之。勳貴,亦是洛陽朝野,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各方勢力,你方唱罷我登場。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長信宮,長秋殿。

“下臣,拜見太后。”新任薊國守邸丞,劉平肅容下拜。

將禮單隨手擱在一旁,簾後何太后笑道:“免禮,賜座。”

“謝太后。”劉平起身落座。

“聞守丞乃薊王族兄,自幼相伴。”何太后笑問。

“回稟太后,正是如此。”劉平俯身答曰。

“少年時,薊王如何?”何太后句句不離薊王。

“少年時,王上身強體健,虎虎生風。年紀雖小,卻常不甘人後。劉氏老宅,門前五丈桑。每到桑葚結滿枝頭,王上便領我等,攀樹折枝,大快朵頤。爭相攀高,乃至失足墜落……”劉平便將樓桑少年,幼時之事,事無鉅細,娓娓道來。

何太后捧腹聆聽,不覺已沉迷其中。

“……後待清醒,逢宗祠大考,一舉成名。然卻因頂撞長輩,被罰出門。待被喚入,自居其末。老族長以‘文修武備’命名。遂改劉備。”

“果真如此……”何太后稍後又問:“守丞因何改薊王舊名?”

“太后當面,不敢隱瞞。”劉平笑答:“宗祠大考,下臣居於第五。雖未得其名,卻被老族長授以王上舊名。以爲鞭策。時時勸進。”

何太后又問:“薊王因何發家?”

“乃因從馬市胡商處,換來一匹懷孕母馬。”

“馬價甚高,如何換取?”

“王上自制‘果仙凍’。”

“守丞可曾見過此物。”

“未曾得見。”

何太后一聲嘆息:“朕,亦只聞其名,未見其物。”

劉平言道:“自王上自制果仙凍始,便一發而不可收拾。寢墊、鬆泉釀、樓桑重器、機關馬車……”

何太后忽輕撫身懷六甲,喃喃道:“麒麟之子,神秀天成。”

聲音雖小,卻字字入耳。劉平不動聲色,進言道:“王上三百子嗣,能稱麒麟之子,鳳毛麟角。太后凡有所需,可命人傳語薊邸。下臣,自當盡心竭力,死而後已。”

“此,是薊王之意乎?”何太后柔聲相問。

“正是王上之意。”劉平肅容下拜。

何太后忽落淚:“得王上如此,朕心滿意足。守丞且去,後會有期。”

“太后保重。”劉平遂告辭而去。

送走劉平,長信太僕郭勝喜滋滋而回:“王上果然仁義。未曾冷落太后。”

“嗯?”何太后不禁嗔道:“朕乃堂堂帝后,如何能被藩王‘冷落’。”

“老奴該死。”郭勝諂媚賠笑。

似受鼓舞。何太后神采飛揚,妖麗逼人:“待腹中麒兒,呱呱墜地。那時……”

郭勝趨步近前,隔簾言道:“有仇報仇,有怨報怨。”

何太后直抒胸臆,又道:“速召車騎將軍入宮。”

“喏。”郭勝這便領命而去。

腹中悸動突生,何太后急忙散去凜然盛氣。宛若慈母,捧腹低語。

長秋殿外,一時風和日麗。

水衡都尉座艦,遊麟號。

“合浦水路,自秦漢以來便沿途設津,以屯疏來往輜重,歇舟船勞頓之疲。尤以‘伏波營’爲重。乃伏波將軍南下平亂時,屯兵儲糧之地。翻越桂門關可見。”爵室內,隨行海市吏娓娓道來。

“翻越?”周暉一愣:“莫非水路不能相連。”

“然也。”海市吏答曰:“需棄舟登岸,徒步翻越桂門關,方能入合浦水。”

“何不早說。”周暉言道:“若早知如此,我便順江出海,直下合浦港。”

海市吏訕訕一笑:“下官以爲都尉當已知曉。”

“我雖久居江左,卻從未南下至此。如何得知?凡與水路有關,事無鉅細,悉數報來。”周暉揮手道:“以此爲戒,下不爲例。”

“喏。”海市吏躬身領命。

170 乞伏來投1.98 白湖水榭159 舉國之力1.78 四海英雄1 伏虣藏虎177 人神不擾1.99 衆不可逆231 潛龍勿用11 珠聯璧合155 萬物之極185 天經地義112 幼獸初生1.83 銳不可當1.75 大漢一藩1.48 八方旅人156 生死未卜10 時機未至1.47 再增三縣10 多子饒妻1.7 野火將熄1.259 世道人心165 往昔之約190 封賞羣臣91 一人之外152 縱敵長寇1.56 雨夜血染91 一人之外217 上交下讓1.4 砥礪同行1.83 以貲徵賦1.26 何以解憂1.26 循跡追兇157 與漢同休132 一脈相承11 反客爲主1.65 形勢急轉109 多管齊下1.44 勸善禁惡108 命續二載198 大權獨攬120 三英齊發1.84 百工居肆1.34 先禮後兵197 崢嶸已露1.30 未琢璞玉1.78 陸城亭侯1.36 籠中之鳥1.238 一里之回1.38 人頭落地138 盡如人意129 垂簾理政165 義而不罪1.26 羣雁無首121 避實擊虛41 功虧一簣1.25 人艱不拆1.35 傳火天下146 漢宮女主114 養袁自重189 天下信奉114 一州之地1.30 火燒雲臺111 鬥智鬥勇1.63 懸樓列肆195 名門大姓190 並驅中原195 青史留名1.9 雄甲天下129 棋逢對手1.99 敬而遠之1.248 毒蠍擺尾176 王田壽鯉第2074章 1.263 偶有失蹄1.22 毋需言反184 南巡于闐126 聚散有時1.58 割發代首1.3 貢金補全1.67 窺其門徑138 壯士解腕1.287 悉誅涼人1.85 學而實習1.65 陰藏殺機1.52 臥虎藏龍1.200 推賢讓能1.87 開門揖盜160 女中豪傑1.275 天下正色155 六神無主1.238 君有不戰1.25 辛陳杜趙123 坐觀風雲1 全在水裡1.75 大漢一藩1.65 三歲見老114 百里之命1.80 毋論大小1.99 一網打盡1.78 風起雲蒸147 同類相動
170 乞伏來投1.98 白湖水榭159 舉國之力1.78 四海英雄1 伏虣藏虎177 人神不擾1.99 衆不可逆231 潛龍勿用11 珠聯璧合155 萬物之極185 天經地義112 幼獸初生1.83 銳不可當1.75 大漢一藩1.48 八方旅人156 生死未卜10 時機未至1.47 再增三縣10 多子饒妻1.7 野火將熄1.259 世道人心165 往昔之約190 封賞羣臣91 一人之外152 縱敵長寇1.56 雨夜血染91 一人之外217 上交下讓1.4 砥礪同行1.83 以貲徵賦1.26 何以解憂1.26 循跡追兇157 與漢同休132 一脈相承11 反客爲主1.65 形勢急轉109 多管齊下1.44 勸善禁惡108 命續二載198 大權獨攬120 三英齊發1.84 百工居肆1.34 先禮後兵197 崢嶸已露1.30 未琢璞玉1.78 陸城亭侯1.36 籠中之鳥1.238 一里之回1.38 人頭落地138 盡如人意129 垂簾理政165 義而不罪1.26 羣雁無首121 避實擊虛41 功虧一簣1.25 人艱不拆1.35 傳火天下146 漢宮女主114 養袁自重189 天下信奉114 一州之地1.30 火燒雲臺111 鬥智鬥勇1.63 懸樓列肆195 名門大姓190 並驅中原195 青史留名1.9 雄甲天下129 棋逢對手1.99 敬而遠之1.248 毒蠍擺尾176 王田壽鯉第2074章 1.263 偶有失蹄1.22 毋需言反184 南巡于闐126 聚散有時1.58 割發代首1.3 貢金補全1.67 窺其門徑138 壯士解腕1.287 悉誅涼人1.85 學而實習1.65 陰藏殺機1.52 臥虎藏龍1.200 推賢讓能1.87 開門揖盜160 女中豪傑1.275 天下正色155 六神無主1.238 君有不戰1.25 辛陳杜趙123 坐觀風雲1 全在水裡1.75 大漢一藩1.65 三歲見老114 百里之命1.80 毋論大小1.99 一網打盡1.78 風起雲蒸147 同類相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