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 知子莫母

三足踆烏船宮。

公卿罷朝,四大謀主,終得空閒。國邸有守丞劉平等一衆屬吏值守,自當無礙。衆皆入船宮,伴君左右。

正臘可比後世年假。從臘日起,放至大年初一。每月初一,稱“月旦”。正月旦,便是大年初一。循例,將舉行開年大典——正月旦會。

因時下臘日不定。故正臘年假,亦長短不一。待稍後,將臘日定爲十二月初八。俗稱“臘八”。遂有“臘八節”,代代傳習。

掐頭去尾,二十餘日。即便天寒地凍,滴水成冰。洛陽四郭亦人頭攢動,車水馬龍。走親訪友,同僚小酌。俗謂“書到用時方恨少”。如今“錢到花時不嫌多”。

薊鈔大行其道,四方商路通達。再加自先帝崩後,民生日艱。一朝和緩,洛陽隨即爆發出,堪稱恐怖的購買力。

便是金水小市,足稱日進斗金。何況函園。前漢時,“齊臨淄十萬戶,市租千金,人衆殷富,巨於長安”。今函園不過萬五千戶。單市租一項,足可與臨淄媲美。且有過之無不及。

若單看八關都邑,宅茲中國。煌煌天漢,絲毫不見衰弱之狀貌。正因如此,帝王公卿,足不出關,故後知後覺,焉知天下興亡。

薊國行《圩田制》。士農工商,國之石(四)民。二十等爵民,高薪養廉。分戶不析產,更是天下知名。此便意味着,薊國需源源不斷,開疆拓土,築城圩田。方可滿足國民家中諸子,分戶所需。

薊國五尹。以臨鄉最爲興盛。薊都尹,乃五尹之首。薊王年前專下敕令,擢升五尹:薊西尹管寧、薊東尹鍾繇、薊南尹陳羣、薊北尹崔琰、薊都尹婁圭。官秩爲中二千石俸。薊都尹婁圭賜爵關內侯。

三守:藪東守樂隱、安北守閻柔、遼海守郭芝,皆爲真二千石。

十六令:太倉令劉文、貲庫令劉修、國醫令華佗、將作令蘇伯、上計令陳逸、大廄令張和、家馬令蘇雙、都船令李永、都水令鍾演、武庫令蘇越、大夏令劉曄、四方令(元素令常林、四海令左慈合稱)、上庠令鄭玄、門下祭酒司馬徽、樂府令杜夔、市舶令劉曄,官秩以真二千石起,中二千石,乃至萬石,亦各有擢升。

合稱十六令三守五尹。官秩皆從真二千石起封。且皆有等秩宮職匹配。另有二十等民爵傍身。再加春臘二賜,一年所得,可想而知。

再想,薊國吏治體系,又是何等規模。

三想,千里國土,千萬國民,另有四大都護府併入。家大業大,莫過如此啊。

薊王宮,靈輝殿朝會。即便比洛陽朝堂,亦不差分毫。二千石以上,文武齊聚,堪稱罕見。每逢大朝,再加千石令,六百石長,齊聚一堂,何其壯觀。

先前,出仕薊國,恐爲人所輕。如今,求之而不可得。如之奈何。

四想,薊國圩田大成,一國廣濟天下。若假以時日,薊國官吏,一國廣輸天下乎?

君不見,幽、冀、涼三州吏治,多出薊國。西域都護府,更加如此。再有漠北都護府,即將開府。待江表十港建成,嶺南都護府,必如先前,一般無二。

若薊工、薊商、薊產、薊錢、薊技、薊兵、薊吏,廣輸天下。上邦風貌,大行其道。乃至放之四海而皆準。再加三百子嗣,布種宇內。寧可掃穴犁庭,磨礱浸灌。不可蔓草荒煙,頹垣廢井(何後:呵、呵、呵)。誓要四海無荒煙,宇內無閒田。

那時,天下究竟是誰人之天下。

薊王威天下,從不以兵革之利。

就是這麼爽利。

得薊王寵溺,馬氏、杜氏、鄒氏,皆有身孕。待雪花路開,便送回國中安心備產。女仙中,雖勤於侍寢,卻皆未孕身。料想,絕非個案。此乃仙門通病。門中禁術秘藥,對身體的傷害,不言而喻。因自幼耳濡目染,積勞成疾,日久不孕。

正如薊王先前,被永巷令徐奉,暗下虎狼毒藥,乃至生機險些斷絕。若非謹遵醫囑,推陳出新。再加禮讚百姬,一舉衝破牢籠。何來子嗣綿延。

上天有好生之德。只需不是先天缺陷,自有轉圜。終歸天道酬勤:“春生夏長,秋收冬臧,此天道之大經也,弗順則無以爲天下綱紀。”

名都多妖婦,侍寢饒女仙。曹子建,誠不欺孤。

箇中滋味,不足爲外人道哉。

聞三婦孕身。太妃遂擇後宮佳麗,入京相伴。便是隴右大震關,亦有書信傳來。

言,多日前,慧妃等,已隨隴右上計使團,車行洛陽。薊王大喜過望。

話說。劉備東歸前,爲鍾存惠妃等留守女伴,招募女衛。時有燒當、參狼、白馬、鍾存,隴右四大古羌之女獵人、女戰士、女智者,女巫祝等“諸羌賢女”,紛紛應募。

有參狼羌“漢率善羌君”之女梁氏,領族中數十女披“犛牛甲”入選,人皆身長七尺餘,背獵弓戰矛,颯爽英姿。另有白馬羌“漢歸義君長”之女白氏,領族中數十女騎入選。亦皆身長七尺餘,持長矛皮盾,颯爽英姿。還有當氏猛女數十,鍾存悍女數十,翻山越嶺,善水步騎,聯袂入選。

論戰力,四氏女衛,亦不弱亞馬遜。

慧妃遂以參狼梁氏女,白馬白氏女,爲左右雲霞御衛長。統領三百“雲霞衛”。其各自氏族,合稱“雲霞四氏”。爲大震關城,羌人顯族。與薊王部族並著於世。

此次雲霞女衛,亦悉數帶來。

又傳,函園貴人以降,亞馬遜各個如臨大敵。

起初,劉備並未在意。話說,對亞馬遜的迷戀,乃後世情愫,遷移至今。除此之外,薊王別無所求。然,稍後得知,慧妃此舉,乃出太妃授意。

劉備方知事大。

如此螽斯衍慶,綿綿瓜瓞,再大的家業,也不足分。

倒是賈詡語破天機:臣竊以爲,太妃乃是憂心主公空耗韶華,恐再難有寸進。故爲天下計,欲以此激勵,好讓主公激流勇進,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切莫小富即安,小成即滿。

知子莫若母。

母親言下之意:三墩,即便只爲子孫後代計,也要打下一片偌大的家業啊。

11 恨意叢生187 良平之奇194 先聲奪人167 忠孝兩難182 共握權柄1.94 陽球誅暴1.6 不二之選1.85 學而實習1.83 紛華靡麗1.30 未琢璞玉1.90 兄弟之邦1.234 王允解懸154 火攻破敵1.83 紛華靡麗1.254 忽然而已1.238 一里之回1.223 陌路相逢105 直言不罪1.56 一戰成名61 肉袒牽羊1.38 秋色平分192 共赴國難134 鮮卑利亞185 諸王稱臣146 何須十年1.33 四郡亡胡71 瀝粉貼金168 暫費永寧129 琉璃易碎114 難兄難弟1.47 爲朕所用155 拳拳之心140 守土有功第2090章 1.279 與世推移189 開立幕府1.5 重操舊業139 開枝散葉1.69 張飛劫親1.72 涉海鑿河130 南廣陽城179 三人爲衆105 紅顏易老1.28 暮夜有知1.204 龍蛇混雜1.257 美事將近158 天下嚥喉1.56 靜觀其變147 不負韶華1.94 長城邊患126 名公之胄第2088章 1.277 末席之爭158 常山之蛇101 減矢之計18 世道居奇21 御風而行1.95 互相成全1.55 洛陽一日129 明日功成162 統一貨幣139 與民爲伍152 善刀而藏61 穩紮穩打13 紅顏薄命1.58 夾縫求生140 情理之中1.34 牛刀割雞121 避實擊虛159 舉國之力154 數年之期138 壯士解腕11 誰主浮沉1.28 奇貨可居1.42 變置社稷169 先登陷陳1.32 織蓆販履118 義重於生1.56 人馬如龍1.4 四平八穩185 定國奇謀14 死而不僵1.58 夾縫求生167 遙遠綠洲1.4 砥礪同行1.227 單騎救主1.54 君臣有道122 破而後立111 撤塔並港143 孤城剿匪122 養虎成患1.63 擊鞠大賽1.33 回馬箭術158 攻城拔寨1.249 幸有一子13 心有猛虎13 藥入病走1.70 虎嘯山林1.64 萬夫莫敵1.76 牽繮執轡166 勝者爲王1.32 上下求索
11 恨意叢生187 良平之奇194 先聲奪人167 忠孝兩難182 共握權柄1.94 陽球誅暴1.6 不二之選1.85 學而實習1.83 紛華靡麗1.30 未琢璞玉1.90 兄弟之邦1.234 王允解懸154 火攻破敵1.83 紛華靡麗1.254 忽然而已1.238 一里之回1.223 陌路相逢105 直言不罪1.56 一戰成名61 肉袒牽羊1.38 秋色平分192 共赴國難134 鮮卑利亞185 諸王稱臣146 何須十年1.33 四郡亡胡71 瀝粉貼金168 暫費永寧129 琉璃易碎114 難兄難弟1.47 爲朕所用155 拳拳之心140 守土有功第2090章 1.279 與世推移189 開立幕府1.5 重操舊業139 開枝散葉1.69 張飛劫親1.72 涉海鑿河130 南廣陽城179 三人爲衆105 紅顏易老1.28 暮夜有知1.204 龍蛇混雜1.257 美事將近158 天下嚥喉1.56 靜觀其變147 不負韶華1.94 長城邊患126 名公之胄第2088章 1.277 末席之爭158 常山之蛇101 減矢之計18 世道居奇21 御風而行1.95 互相成全1.55 洛陽一日129 明日功成162 統一貨幣139 與民爲伍152 善刀而藏61 穩紮穩打13 紅顏薄命1.58 夾縫求生140 情理之中1.34 牛刀割雞121 避實擊虛159 舉國之力154 數年之期138 壯士解腕11 誰主浮沉1.28 奇貨可居1.42 變置社稷169 先登陷陳1.32 織蓆販履118 義重於生1.56 人馬如龍1.4 四平八穩185 定國奇謀14 死而不僵1.58 夾縫求生167 遙遠綠洲1.4 砥礪同行1.227 單騎救主1.54 君臣有道122 破而後立111 撤塔並港143 孤城剿匪122 養虎成患1.63 擊鞠大賽1.33 回馬箭術158 攻城拔寨1.249 幸有一子13 心有猛虎13 藥入病走1.70 虎嘯山林1.64 萬夫莫敵1.76 牽繮執轡166 勝者爲王1.32 上下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