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平生罕見

毋論如何包藏禍心,皆需外裹金縷玉衣。所謂“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便是此意。即便看上去不是很美,也需面子上過得去。

表面上,太皇董太后,詔問少帝,欲封貴子爲勃海王。乃出一片呵護之心。亦是宗法所依。又“外舉不避仇”,徵徐璆爲勃海國相。此詔一出,滿朝文武,交口稱讚。太皇竇太后及少帝皆無異議。何太后亦難節外生枝,唯有默許。

實則,董太皇暗藏私心。先行尋金市十位子錢家,共出大錢十億,合質勃海七城。並得勃海七城,各級人事任免大權。便是國相徐璆,只需子錢家合議罷免,太皇董太后亦需想方設法,達成所願。

正因寶鈔限量惜售。薊王才分發:“樓鈔”、“布鈔”、“器鈔”、“畜鈔”、“鹽鈔”、“谷鈔”以爲補充。並與“通鈔”、“寶鈔”,合稱“薊鈔”。

一言蔽之。琉璃寶鈔無法自行兌換,唯貲庫對外發售。且還有極高的指向性:多奉禁中。普通權貴,平生罕見。此次封君縣主質押湯邑,洛陽子錢家以足額琉璃寶鈔支付,引無數權貴豔羨。便是董太皇亦不能免俗。更何況市價已炒到十倍。

先後有桓帝五縣主、靈帝公主、舞陽君及勃海王,質押食邑,得寶鈔琉璃。不費一兵一卒,計十四縣落入“子錢家”之手。得來不費吹灰之力。須知,薊王種田二十載,方得二十七縣。掐頭去尾,不出月餘,便賺來十四縣。何其……暴利。

或有人問:租期不過十載,終歸無自家封邑得利長久。

且不說,高祖起於布衣,奮劍豪取天下,“八載之間,海內克定”。以劉備仁主之姿,焉用八載(作者按:八載足可再寫八卷,計千六百章)。

春,二月,江夏兵趙慈反,殺南陽太守秦頡。

庚戌,改元光熹,大赦天下。

佯裝打道回京的河南尹何苗並長水校尉袁術,得五千四郡亡胡突騎相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反戈一擊。擊潰趙慈亂軍,一舉平定南陽。

“南陽,光武之所興,有高山峻嶺可以控扼,有寬城平野可以屯兵。西鄰關陝,可以召將士;東達江淮,可以運谷粟;南通荊湖、巴蜀,可以取財貨;北拒三都,可以遣救援。”乃今漢“帝鄉”,號稱陪都。

趙慈殘部,竄入汝南,欲與黃巾合流。

班師回朝前,何苗表袁術爲南陽太守。袁術得一大郡,勵精圖治,亂世積勢。此時,袁術年少英發,滿腔熱血,只爲匡扶漢室。與後來“及竊僞號,淫侈滋甚,媵御數百,無不兼羅紈,厭樑肉,自下飢困,莫之簡恤”的篡國漢賊,不可同日而語。

先拜名士閻象爲主簿,楊弘任長史,韓胤爲別駕。後又得紀靈、橋蕤(ruí)、張勳、樂就、李豐、樑綱等將校,安撫民情、整頓兵馬、打造機關諸器。不出數月,氣象一新。南陽漸呈大治之象。此乃後話,按下不表。

上蔡都亭客舍。

便有探馬來報:“報,趙慈殘部沿舞水順下,亂入汝南。已入嵖岈山中。”

“取圖來。”郭嘉言道。

“喏。”便有黃巾衛取汝南山川地形圖。

“奉孝以爲,賊兵欲往何處。”宋奇問道。

郭嘉並指一點:“必是此處。”

“冶爐城。”略作思量,宋奇心領神會:“賊人丟盔棄甲,狼狽逃竄。如要重整旗鼓,必先修繕兵甲,補充弩矢。此城自古便是冶鐵重鎮,春秋時爲韓國鑄劍之地。城在嵖岈山之東,吳房縣境。賊人慾先取之,再謀復起。”

“明廷所言極是。”郭嘉笑道:“此乃天賜良機也。宜當降服餘勇,收歸己用。”

“奉孝將兵,亦多多益善否。”宋奇笑問。

“知我者,明廷也。”郭嘉欣然一笑。

待黃巾渠帥龔都,領麾下親隨數人,喬裝抵達,與宋奇相見。這便將冶爐城周遭詳情地理,娓娓道來。

冶爐城之東北,有城合賻,俗稱“合伯”。戰國時亦屬韓,以產利劍著稱。《史記·蘇秦列傳》:“韓卒之劍戟皆出於冥山、棠谿(溪)、墨陽、合賻、鄧師……皆‘陸斷牛馬,水截鵠雁(言其鋒利)’。”《戰國策》曰:“韓之劍戟,出於棠溪。”《史記》亦載:“天下之劍韓爲衆。一曰棠谿,二曰墨曜,三曰合伯,四曰鄧師,五曰宛馮,六曰龍泉,七曰太阿,八曰莫邪,九曰干將。”天下九劍,棠谿居首,龍泉只排第六。

“吳房(縣),有棠谿亭”,“有龍淵水,淬刀劍特堅利”。棠谿寶劍,千錘百煉,光鑑寒霜,馳名天下。今豪俠名士所佩,多出此地。棠谿劍與古錠刀並著於世。然卻雙雙被薊國隕星劍、雁翎刀所取代。劍刀不能過河北。

先前,南陽大亂,城內鑄劍師,亦多逃入棠谿谷地。後又逢汝南大亂,長吏棄官,道路斷絕。棠谿工匠遂擁兵自重。類比宗賊,然卻謹守門戶,與世隔絕。首領出自“棠谿氏”,名“典”。雖從不劫掠百姓,卻亦用兵器與賊人交換糧秣。黃巾與宗賊,皆來者不拒。

棠谿氏,姬姓,吳王闔閭弟夫槩,奔楚爲棠谿氏。

“可是前五官中郎將,棠谿典。字伯並,潁川鄢陵人。時爲大長秋曹騰,向朝廷舉薦。”宋奇竟識得此人:“熹平四年,蔡邕與五官中郎將棠谿典、光祿大夫楊賜、諫議大夫馬日磾、議郎張馴、韓說、太史令單颺等,奏求正定六經文字,靈帝許之,邕乃自書丹於碑,使工鐫刻,立於太學門外。稱‘熹平石經’。”

“已是十一年前舊事。”郭嘉言道:“明廷可知棠谿典下落。”

“未知也。”宋奇言道:“只聞坐蔡邕髡鉗流徙之罪而免官。其人下落,不得而知。”

郭嘉笑道:“明廷安坐,待郭嘉前去打探一二。”

“不可!”宋奇急忙勸阻:“只聞其名,不知其人。且棠谿匠人,據城自守,善惡難辨。此去不啻自投虎穴,智者不爲。”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郭嘉言道:“若能收歸己用,何須再從南陽販來兵甲。與我有大利。”

“某願同往。”龔都抱拳道:“明廷安心,定護掾史(郭嘉)周全。”

“如此……”宋奇言道:“當速去速回。”

“喏。”二人領命而去。

棠谿亭在吳房縣西北百里,有棠谿城。棠谿、冶爐、合伯三城,皆位於棠谿谷地,背靠冥山鐵礦。“十里棠谿,十里城”,“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酒幡掩翠柳,鐵歌秦更天”。所鑄“棠谿之劍,天下之銛也”。

郭嘉乘宋奇安車,朝發夕至,抵達城下。

1.24 家國同構102 自薦枕蓆1.44 白檀守備231 司馬爭先1.63 福禍相依1.249 幸有一子1.72 雌雞化雄165 天下至理1.73 死無對證1.59 熟視無睹1.230 面目全非1.74 部貴五宗1.4 安漢興劉108 積重難返211 入主小沛1.25 兄弟鬩牆1.82 爲人作嫁105 胡口奪食1.28 挹婁廬士1.4 大禍滔天1.72 欲壑難平1.93 香餌懸魚104 滄海遺珠91 不脛而走162 難言之隱101 東走西顧152 九令五尹181 生死兩命136 借刀殺人18 豈若麒麟1.47 甲子之約150 自證清白166 心生毒計15 退居其次1.87 大漢風骨1.3 娘要嫁人1.45 何愁不嫁119 北海一龍170 樹大招風1.55 安得猛士1.84 清官難斷157 澤被後世158 天下嚥喉182 何患無嗣10 坐井觀天149 白駒過隙167 王化之基201 南北俱全19 馬兒快跑1.38 人頭落地21 解我心憂251 英雄輩出1.77 半島鎖鏈1.29 同坑好友210 破繭成蝶218 近水樓臺1.299 烏合之衆1.50 試釘馬掌1.89 一騎絕塵164 盡數滅口1.38 兼督四州1.257 珠璣深藏172 萬載千秋1.26 循跡追兇109 素首雪女122 亦是豪傑1.2 無孔不入140 情理之中114 養袁自重148 五帝之學1.72 天下黎庶第2077章 1.266 羣鴉火雨1.80 火山女王1.98 正大光明100 三郡烏桓51 情不亂法163 戾氣摧城218 贈刀之義199 必有其子61 語破天機135 借兵剿匪1.34 庸人自擾71 一較長短1.93 再築新城175 漢世之傑1.78 顧全大局181 羣雄無首1.99 生死相托1.55 安得猛士41 河洛羣英133 如有神助1.204 猶樂思沛1.99 謹慎擇友1.59 亂我心曲109 黑山飛燕1.224 碧血丹心114 貪婪無饜110 見縫插針165 浮萍無根1.9 牛刀小試
1.24 家國同構102 自薦枕蓆1.44 白檀守備231 司馬爭先1.63 福禍相依1.249 幸有一子1.72 雌雞化雄165 天下至理1.73 死無對證1.59 熟視無睹1.230 面目全非1.74 部貴五宗1.4 安漢興劉108 積重難返211 入主小沛1.25 兄弟鬩牆1.82 爲人作嫁105 胡口奪食1.28 挹婁廬士1.4 大禍滔天1.72 欲壑難平1.93 香餌懸魚104 滄海遺珠91 不脛而走162 難言之隱101 東走西顧152 九令五尹181 生死兩命136 借刀殺人18 豈若麒麟1.47 甲子之約150 自證清白166 心生毒計15 退居其次1.87 大漢風骨1.3 娘要嫁人1.45 何愁不嫁119 北海一龍170 樹大招風1.55 安得猛士1.84 清官難斷157 澤被後世158 天下嚥喉182 何患無嗣10 坐井觀天149 白駒過隙167 王化之基201 南北俱全19 馬兒快跑1.38 人頭落地21 解我心憂251 英雄輩出1.77 半島鎖鏈1.29 同坑好友210 破繭成蝶218 近水樓臺1.299 烏合之衆1.50 試釘馬掌1.89 一騎絕塵164 盡數滅口1.38 兼督四州1.257 珠璣深藏172 萬載千秋1.26 循跡追兇109 素首雪女122 亦是豪傑1.2 無孔不入140 情理之中114 養袁自重148 五帝之學1.72 天下黎庶第2077章 1.266 羣鴉火雨1.80 火山女王1.98 正大光明100 三郡烏桓51 情不亂法163 戾氣摧城218 贈刀之義199 必有其子61 語破天機135 借兵剿匪1.34 庸人自擾71 一較長短1.93 再築新城175 漢世之傑1.78 顧全大局181 羣雄無首1.99 生死相托1.55 安得猛士41 河洛羣英133 如有神助1.204 猶樂思沛1.99 謹慎擇友1.59 亂我心曲109 黑山飛燕1.224 碧血丹心114 貪婪無饜110 見縫插針165 浮萍無根1.9 牛刀小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