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 山海之盟

渤海上灣區。

巨馬水與沽水兩條豐沛水道所包夾的大片區域,已被夯實的路基,縱橫分割成如棋盤般規整的街衢。

此地便是正加緊建造中的泉州港。

一人高的地下排水主管網,已全部埋設完畢。所有管線皆設止回閥。只允許污水外排,阻止反灌。閥門能自行開合,在外排污水的作用下,閥瓣打開。反灌時自行閉合,切斷污水。很簡單的原理。薊國將作館已進行多次升級改造。精益求精,力求完美。

即便水位上漲,城區內也不會有海水倒灌。

圍海大堤也已建造過半。沿海岸線而建的大堤與巨馬水、沽水入海段河堤交匯。並在河流入海處設有兩座水砦。正沿兩條河道排建的丁字長堤,便是海船泊位。

換句話說,泉州港有上下兩個港口。上方爲沽(水)港,下方爲巨馬港。

因沿沽水河堤而建,故與巨馬港相匹配,沽港又稱“塘沽港”。“塘”乃堤岸、堤防之意。

巨馬水與沽水,兩條水路,在泉州城下以泉州渠相連。往來船隻,可暢通無阻,舟行薊國全境。薊國號稱九河之地,漕運不要太便利。尤其是薊國東部數縣,雍奴的粳米、泉州的漁鹽、東凌的銅鐵、安次的牛羊乳酪,皆可藉助水路,販運全國。

泉州港一座臨時工棚。勞累了一天的民工正呼呼大睡。類似胡人皮帳造型的工棚內,居中安置着一座石炭火爐。火爐連着長長的鐵皮煙管,將煙氣經由帳篷頂排出屋外,卻將暖意留存。

“胡玉?”忽有一衛兵掀簾喚道。

“在。”通鋪深處,一昂然大漢,這便翻身坐起。

“校尉喚你過去。”衛兵言道。

“喏。”胡玉穿衣下榻,掀簾而出。隨衛兵向制霸港口的薊國水軍大營走去。

大營緊靠圍海大堤,有一半探入海水。左右與巨馬、塘沽兩座水砦相連。收繳海賊的千石大船,皆入船塢,改造成車輪艦。排設弩炮,暗藏鉤拒,包搪瓷裝甲。船工、舟楫士正忙着吊掛鸞翼風帆。

一眼望去,千石大船或有百艘之多。中舟小艇更是不計其數。皆是原三大海賊王所有。已全改成薊國車輪舟艦。

得益於終年不凍的巨馬水注入,讓近海水砦亦未冰凍。船隻可自由往來。

最初,車輪舟改造,多爲民用。河東鹽商往來臨鄉販運大鹽,爲減少運力成本,多將鹽船就地改成車輪舟船。薊國工匠熟能生巧,材料齊備,改造起軍艦來亦得心應手。

薊國水軍泉州大營,實爲一座關邑。前爲水砦,後接障城。四周環繞障牆,牆上設譙樓、馬面、箭樓、堞牆,牆上搭戰棚,鋪陳瓦當,遮蔽頭頂箭雨。牆後分內外二城。外城乃軍營,演武場,草料場,諸如此類。內城爲水軍治所,將官精舍,倉樓,武庫,軍校,軍市等,軍民兩用建築,高樓林立,不一而足。

“軍中有市,聽軍人各以土物自相貿易。”軍市由軍市令負責管理。

泉州大營,由新任戈船校尉,錦帆甘寧駐守。麾下八百豪勇,又募海賊數千。即便分與橫海中郎將大半,營中還餘二千精兵,一千舟楫士。兵強馬壯。守衛薊國水路,巡弋渤海彎區。

入大帳,見左右排列虎賁,上首端坐一人。正是錦帆甘寧。

想着多日前,不過是海賊聯盟中一股初出茅廬的小水賊。今已是食俸二千石的薊國水軍校尉。人生境遇,真可謂雲泥之別。

心念如此,卻不敢怠慢,胡玉這便跪地行禮:“拜見甘校尉。”

“胡渠帥,免禮。”甘寧笑着伸手:“坐。”

“謝座。”衛士捧來坐榻,胡玉這便端坐下首。

“最近可好?”甘寧笑問。

“吃飽喝足,每日出把力氣,再到湯池沐浴,一覺到天明,甚好。”胡玉答道。

“胡渠帥家人,我已尋到。就在泉州城內。不知,渠帥作何打算?”甘寧又問。

“多謝校尉保全家小。”胡玉抱拳行禮:“胡某無以爲報,願效犬馬之勞。”

“如此,甚好。”甘寧起身言道:“我已上報主公,授予戈船左司馬一職,秩比千石,銅印黑綬。不知渠帥以爲如何?”

“謝校尉提攜之恩!”胡玉強壓心頭狂喜,伏地拜謝。

本以爲乃將死之人。豈料薊王不但保全一家老小,還授以千石高官。人生際遇如斯,如何能不心潮澎湃。

“主公曾與我之肺腑良言,今轉贈給左司馬。”甘寧言道:“所謂英雄莫問出處,又言浪子回頭金不換。當洗心革面,與過往一刀兩斷。”

“卑下,定當銘記肺腑。”

“來人,爲左司馬披甲!”甘寧一聲令下。

便有衛士捧來角端將校甲,爲胡玉披掛上身。又系印綬,配腰刀,披大氅。爲戈船左司馬,與戈船右司馬蘇飛一同輔佐甘寧。

胡玉善舟船。恰逢用人之際,此時願降,正當其用。

三大海賊王,皆是可用之才。唯獨胡玉得以倖存。管承與薛州之所以未能招安,時也命也。管承身負血仇,薛州又貪圖金銀,二人死不足惜。

先時爲白身,今已爲司馬。人生際遇,不過頃刻之間。

待麾下曲候紛紛上前見禮,甘寧這便問道:“且問司馬,可知‘山海之盟’。”

胡玉豈敢隱瞞:“卑下自然知曉。”

所謂依山連海。海賊多與山賊結成同盟,水砦與山寨互爲犄角。有山賊代爲照看,海賊外出掠奪,方能安心。此盟乃海賊與山賊締結,故稱“山海之盟”。

“管承與薛州,既已授首。盟中還有何人主持?”甘寧又問。

“郭祖,曾晟,張虯、張蛟兄弟。”胡玉脫口而出。

“海賊郭祖寇暴樂安、濟南界,州郡苦之。”乃是與管承並列的海賊王。

“陽嘉元年(132年)二月,海賊曾旌等寇會稽,殺句章、鄞、鄮三縣長,攻會稽東部都尉。”

曾晟乃海賊曾旌之後。

安帝永初三年(109年)七月,天師道海賊,渤海郡人張伯路,冠赤幘、服絳衣,自稱“將軍”,率青州三千餘衆反,寇略沿海三州九郡,初被侍御史龐雄鎮壓,降而復叛。永初四年,張伯路稱“天帝使者”,冠五樑冠、佩印綬。以三百餘人與勃海、平原的劉文河、周文光亂軍聯合進攻厭次、高唐。朝廷遣御史中丞王宗、青州刺史法雄,調發幽、冀郡數萬軍隊前往鎮壓。賊軍戰敗,轉至海島。永初五年四月,再被法雄所敗。賊衆退返遼東,張伯路爲當地豪強李久等擊殺,衆皆散去。

張虯、張蛟兄弟,便是張伯路之後。

“三支海賊,皆以郭祖馬首是瞻。”胡玉最後言道。

138 王親國戚1.97 以自爲方18 再起兵禍1.200 得而誅之1.27 優倡商賈1.40 火雲如燒19 半渡而擊1.88 皆有所屬1.57 無雙再起136 包羅萬種1.75 永不更迭125 此事拿手1.54 正中下懷1.37 人主之風1.38 人頭落地13 心有猛虎1.65 形勢急轉126 分胙之禮1.37 鰲頭獨佔140 不可思議1.269 負重而行1.2 無孔不入1.2 奉國守孝1.72 血染清溪1.33 功敗垂成1.48 鬼神難誣10 大夢初醒192 火燒西園1.89 薰蕕異器181 生死兩命1.55 鬥戰決勝1.20 何足掛齒139 戶限爲穿125 賽馬效應118 亂臣賊子1.40 蜜蜂分箱81 天下喉舌1.9 三危既宅第2101章 1.290 通關圖卷1.33 無雙割草第2089章 1.278 拱手言和1.63 釘接榫合1.257 美事將近217 上交下讓108 日新月異1.273 同堂異室1.43 薊國鋤奸91 龍有逆鱗168 暫費永寧第2088章 1.277 末席之爭1.77 望洋興嘆212 不請自來1.209 鐵騎橫衝212 德不配位1.64 聞薊色變103 寡情薄義129 化戈爲帛189 天下信奉136 後果前因137 如左右手1.4 砥礪同行1.8 配享太廟1.45 生死大敵1.55 安得猛士145 督亢秋成159 威震西域1.4 陰陽連環1.205 請君入徐146 漢宮女主194 心生瑕釁195 名門大姓116 日黑水溢1.53 前朝舊事182 何患無嗣199 半天一夜1 分兵入關177 坐等期滿114 一州之地1.54 正中下懷146 心安吾鄉141 父子十祿1 實木地板112 泰山捧日1.78 怦然心動110 門下五吏139 開枝散葉185 天經地義61 變廢爲寶1.95 十面埋伏193 應運而生196 三方推演130 傭兵公會1.60 接風洗塵81 四子降臨195 避無可避41 功虧一簣103 玉石俱焚153 替父簽押1.92 萬世太平176 隔岸觀火
138 王親國戚1.97 以自爲方18 再起兵禍1.200 得而誅之1.27 優倡商賈1.40 火雲如燒19 半渡而擊1.88 皆有所屬1.57 無雙再起136 包羅萬種1.75 永不更迭125 此事拿手1.54 正中下懷1.37 人主之風1.38 人頭落地13 心有猛虎1.65 形勢急轉126 分胙之禮1.37 鰲頭獨佔140 不可思議1.269 負重而行1.2 無孔不入1.2 奉國守孝1.72 血染清溪1.33 功敗垂成1.48 鬼神難誣10 大夢初醒192 火燒西園1.89 薰蕕異器181 生死兩命1.55 鬥戰決勝1.20 何足掛齒139 戶限爲穿125 賽馬效應118 亂臣賊子1.40 蜜蜂分箱81 天下喉舌1.9 三危既宅第2101章 1.290 通關圖卷1.33 無雙割草第2089章 1.278 拱手言和1.63 釘接榫合1.257 美事將近217 上交下讓108 日新月異1.273 同堂異室1.43 薊國鋤奸91 龍有逆鱗168 暫費永寧第2088章 1.277 末席之爭1.77 望洋興嘆212 不請自來1.209 鐵騎橫衝212 德不配位1.64 聞薊色變103 寡情薄義129 化戈爲帛189 天下信奉136 後果前因137 如左右手1.4 砥礪同行1.8 配享太廟1.45 生死大敵1.55 安得猛士145 督亢秋成159 威震西域1.4 陰陽連環1.205 請君入徐146 漢宮女主194 心生瑕釁195 名門大姓116 日黑水溢1.53 前朝舊事182 何患無嗣199 半天一夜1 分兵入關177 坐等期滿114 一州之地1.54 正中下懷146 心安吾鄉141 父子十祿1 實木地板112 泰山捧日1.78 怦然心動110 門下五吏139 開枝散葉185 天經地義61 變廢爲寶1.95 十面埋伏193 應運而生196 三方推演130 傭兵公會1.60 接風洗塵81 四子降臨195 避無可避41 功虧一簣103 玉石俱焚153 替父簽押1.92 萬世太平176 隔岸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