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洛陽安家

劉備讓綰兒姐取來內裝一枚馬蹄金餅的錦囊,交給小黃門。

見他歡天喜地,連連下拜。這纔好言說道:永和裡多皇親貴胄。我起於微末,生怕粗通禮儀,徒惹人笑。此宅讓少令自行處置。若方便的話,且代爲打聽下殖貨裡段太尉宅邸,可曾售賣?

聽聞在城郭,且又是殖貨裡。小黃門連連擺手,說殖貨裡乃是優倡商賈,賤民聚集之地。君侯千金之軀,豈能去那裡。

劉備笑道:無妨。勞煩內官如實回稟少令。本侯感激不盡。

見劉備心意已決,小黃門只能怏怏拜別。去禁中傳話不提。

入城後,南匈奴王自去小苑門後的蠻夷邸居住。劉備若不自行購宅,亦可去鴻臚客館居住。大鴻臚乃是掌管禮賓事務之官。

秦及漢初曰‘典客’,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改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改名大鴻臚。新莽改爲典樂,東漢複稱大鴻臚。

凡諸侯王、列侯和各少數族的君長,以及外國君主或使臣,皆被視爲‘國賓’,與此有關的事務多由大鴻臚掌管。

如諸侯王、列侯受封或其子息嗣位、奪爵、削地;諸侯王進京朝見皇帝,皆是大鴻臚典掌接待禮儀。諸侯王死,大鴻臚遣使弔唁,並草制誄策(lěi cè,敘述死者生前事蹟的悼文)和諡號;藩屬於漢的少數族君長,在接受漢的封號或朝見皇帝時,以及外國使臣來貢獻等,也皆由大鴻臚承辦禮儀事務。

郡、國遣屬吏到京城上計﹐大鴻臚亦要安排館舍。

大鴻臚爲九卿之一,秩爲中二千石,有丞,大行等屬官。大行之下有治禮郎四十七人,專門管理各項具體的禮儀事務。

消息傳回臨鄉,自兩位家丞以降,無人對劉備結義有隻言片語。

究其原因。主公乃是麒麟子也。輕財重義,善識人。先有牽招,又有太史慈,再到婁圭,今是那日在港口一刀定住典韋的英雄。

如何叫善識人?便是說,常人皆未發現此人有何德何能時,劉備就慧眼獨鍾,搶先入手了啊!放到後世,妥妥的撿大漏哇!

關羽之強,何須多說!

若有徐庶、法正擇其一,從旁輔佐,又豈能再丟荊州!

如何結交?

誘之以利,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脅之以威。諸如此類。

對待關羽,利益、脅迫,有用嗎?曹孟德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美女、赤菟,極盡所能,可曾令雲長歸心?得知劉備下落,這便掛印封金,千里走單騎。

試問。還有什麼能比得過曹司空的高官厚祿?唯有‘情義’二字。

故而諸如關羽這樣的蓋世英雄,唯有先動之以情,再徐徐曉之以理。

試想。即便以後功成名就,天下震動。雲長回想今日,又豈能背離劉備?

何爲明主?

必有先見之明也!

再者說,有太夫人義結金蘭,美譽在前。正所謂有其母必有其子。主公再結義,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吧。

送回張飛和關羽的名帖,於是劉備、關羽、張飛、黃敘、太史慈。五位義兄弟的排名就此定下。

取公孫氏爲妻。結義兄弟。

此乃一脈相承。正是主公行事之風也。

糟糠之妻不下堂,平賤之交不可忘。

理都懂。可幾人能做到?

前有名臣宋弘。爲人心善隨和。一日偶遇少時之友,友自覺身卑位賤,不敢相認,然宋弘不但當面認之,還將少友安頓家中,盛情款待,其友感激倍至。

光武帝長姐,湖陽公主新寡,光武與之斟酌,長公主言道:百官皆無中意,獨傾慕於宋弘。

帝召宋弘談及此事。宋弘連說不可,且言明已有妻室。陛下勸道:“諺言貴易交,富易妻,人情乎?”

宋弘憤然答曰:“臣聞‘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此便是宋弘念舊的典故。

貴易交,富易妻。真的是人之常情嗎。

恩師家不算寬敞。且西廂已租給太學士子,東廂無法容納,張小胖便搬去客舍與關羽同住。劉備和七婢入住。史渙領繡衣吏散居在門房、車房、閣樓之內。

一日後,小黃門再來。帶回黃門令左豐言語。黃門令說,前太尉段負罪身亡,家產充公,妻子徒邊。這棟位於殖貨裡的宅子,早已是公產。只因位置偏僻,環境惡劣,故只行封禁,未另作他用。言外之意,無人願意接手。若君侯執意此宅,拿去便是!

也是。朝堂公卿又怎願與賤民毗鄰。

劉備大喜。這便讓小黃門速去傳話。今日便要搬入此宅。

小黃門的表情已然說明一切。收取錢袋時,都略顯遲疑。好在一金落袖,這便振奮精神,返回禁中。不多時便帶來了段府劵書,贈與劉備。又自去覆命不提。

聽聞劉備着急搬出,師母亦來詢問。

劉備笑答,麾下百人,且多是沙場粗漢,怕攪擾了士子們清淨。

師母這便點頭,放劉備離去。

劉備辭別師母,這便攜劵書,趕往洛陽令處交割宅院。

“建陽裡東有綏民裡,裡內有洛陽縣,臨渠水。”

洛陽縣治,便在東郭一處名叫綏民裡的閭里之內。

洛陽縣有洛陽令。城郭便在洛陽縣令管轄之內。

此時的洛陽令,名叫周異。出身名門。家族名人衆多,其從父周景、從兄周忠皆歷三公高位。

臨鄉侯大名,周異亦有耳聞。少復祖爵。北擊鮮卑。闢田萬頃,廣納流民。陛下金口稱曰:吾家麒麟。

今日得見,果然丰神如玉,氣宇軒昂。

城郭所住官宦,何其多!

卻少有人將府邸安在殖貨裡。這便將殖貨裡諸情,細細道來。劉備不時點頭,連連稱謝。

見他心意已決,周異這便交割房、地劵書,將段太尉府邸,劃歸劉備。

劉備稱謝離去。洛陽令親送出官舍不提。

“大哥!”人逢喜事精神爽。昨日才結拜,今日關羽滿面紅光,一掃先前晦氣。這便與張飛,牽馬迎上來。

“二弟、三弟。”劉備笑着點頭。

三人結伴向殖貨裡走去。此次不再越牆而入。不等史渙上前扣門,張飛已喊了出來:“老丈——”。

張飛這大嗓門,振聾發聵。竟惹得院後馬市內的一衆牲口驚叫連連。

不久,府門徐徐開啓。見劉備三人,老丈急忙行禮。

見他身背行囊,劉備急忙回禮:“老丈意欲何爲?”

“先前官差已來告知,老主人宅院已過給大人。”老丈笑着起身:“老朽雖老眼昏花,卻也識得英雄。想必老主人亦如此想。如今了無牽掛,這便告老還鄉。”

劉備本欲挽留,老丈卻引歌而去。

“十八從軍徵,八十始得歸。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穀持作飯,採葵持作羹。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出門向東望,淚落沾我衣……”

184 是個難題1.48 鬼神難誣106 重症猛藥1.45 初次遠行180 嶄露崢嶸155 萬物之極1.67 黑夜女王128 了無蹤跡1.27 優倡商賈144 光武遺脈185 有神無鬼139 壟斷江山1.99 黃雀伺蟬124 國士待之13 匹夫無罪146 鑄軌直道111 隴右鮮卑165 義而不罪1.90 班師回國1.5 空穴來風104 北上販馬134 天下初平129 明日功成121 十里長筵154 一念之間1.288 欲加之罪196 前狼後虎1.48 反間之計91 英雄同契157 定不辜負106 百般不利1.49 和則增壽1.66 飛廉斬薙1.36 渾天大陣176 巨人之志61 怒其不爭1.97 莫問神鬼1.44 降集氐羌1.24 君前披香184 貪多必失179 三人爲衆122 養虎成患10 多子饒妻1.76 獻圖明志1.46 整齊劃一106 大徹大悟1.54 薊國四師1.85 興兵討賊1.90 蒼天已死1.65 西羌兵諫21 驢馬同價124 國士待之136 包羅萬種139 龜茲諸情118 義重於生216 五射之術1.66 以稀爲貴1.239 雪落無聲152 甘後雙身128 勢不兩立147 同類相動143 雜羌兵諫1.80 十萬樓臺179 情長謀遠160 遠見卓識1.69 東西交會144 判若兩人1.28 奇貨可居195 薊王登朝18 如芒在背1.35 南州士首157 至人無己148 輕雲閉月149 厲兵秣馬1.235 貌合心離1.2 圈地爲邑1.27 身後之謀10 義結金蘭1.78 城上金烏162 繩之以法1.83 身世成謎1.6 王侯之樂132 七海雄心1.93 共襄盛舉1.2 無孔不入1.58 歲不我與71 窮厄之寇137 萬死不避1.52 空空如也124 表裡相合169 白玉之精107 太上皇權1.5 千家萬戶1 十里少年1.83 一網打盡141 文昌武盛108 天下名騎251 英雄輩出103 玉石俱焚139 開枝散葉
184 是個難題1.48 鬼神難誣106 重症猛藥1.45 初次遠行180 嶄露崢嶸155 萬物之極1.67 黑夜女王128 了無蹤跡1.27 優倡商賈144 光武遺脈185 有神無鬼139 壟斷江山1.99 黃雀伺蟬124 國士待之13 匹夫無罪146 鑄軌直道111 隴右鮮卑165 義而不罪1.90 班師回國1.5 空穴來風104 北上販馬134 天下初平129 明日功成121 十里長筵154 一念之間1.288 欲加之罪196 前狼後虎1.48 反間之計91 英雄同契157 定不辜負106 百般不利1.49 和則增壽1.66 飛廉斬薙1.36 渾天大陣176 巨人之志61 怒其不爭1.97 莫問神鬼1.44 降集氐羌1.24 君前披香184 貪多必失179 三人爲衆122 養虎成患10 多子饒妻1.76 獻圖明志1.46 整齊劃一106 大徹大悟1.54 薊國四師1.85 興兵討賊1.90 蒼天已死1.65 西羌兵諫21 驢馬同價124 國士待之136 包羅萬種139 龜茲諸情118 義重於生216 五射之術1.66 以稀爲貴1.239 雪落無聲152 甘後雙身128 勢不兩立147 同類相動143 雜羌兵諫1.80 十萬樓臺179 情長謀遠160 遠見卓識1.69 東西交會144 判若兩人1.28 奇貨可居195 薊王登朝18 如芒在背1.35 南州士首157 至人無己148 輕雲閉月149 厲兵秣馬1.235 貌合心離1.2 圈地爲邑1.27 身後之謀10 義結金蘭1.78 城上金烏162 繩之以法1.83 身世成謎1.6 王侯之樂132 七海雄心1.93 共襄盛舉1.2 無孔不入1.58 歲不我與71 窮厄之寇137 萬死不避1.52 空空如也124 表裡相合169 白玉之精107 太上皇權1.5 千家萬戶1 十里少年1.83 一網打盡141 文昌武盛108 天下名騎251 英雄輩出103 玉石俱焚139 開枝散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