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王侯之樂

給事黃門侍郎。《漢官儀》:‘給事黃門侍郎,六百石,無員。掌侍從左右,給事中使,關通中外。’爲侍從皇帝左右之官,傳達詔命。

劉備與衆將叩謝領詔。

這是劉備見過的,最長也最有文采的詔書。所引,出自荀子《臣道》。

詔書引經據典,夾槍帶棒。

與其說,是詔與劉備聽,不如說是暗諷屢次與皇帝作對的三公四府,乃‘是諫非而怒之’的下忠者。又用‘服從命令而不違背,暗暗規勸而不懈怠;做君主的就會明智,做臣子的就會謙遜。’提醒諸公:思君之所欲,解君之所憂。纔是大大的忠臣。

此詔必出自禁中。

三公四府,又豈會自己挖苦自己。

兼領‘給事黃門侍郎’,便宜行事,一句更爲經典。可謂深諳人心世道,盡得處世精妙。

給事黃門侍郎是侍從皇帝左右之官,用來傳達聖上詔命。劉備遠在樓桑,不在朝堂之上。皇帝陛下封了個‘給事黃門侍郎’與劉備,以示榮恩。又因路遠,故而讓他‘便宜行事’,無需親赴洛陽。

封給劉備‘便宜行事’的‘給事黃門侍郎’,乃是皇帝近臣,內廷之官。與朝堂百官並無多大幹系。三公想管也有心無力。

如此一來,劉備所求達成,百官亦無話可說,且還替皇帝陛下出了口屢被臣下頂撞的悶氣。能有此玲瓏手段,此詔必出自某個老奸巨猾的中常侍之手。

且詔書上所指‘便宜行事’,和劉備所求的‘便宜行事’,在三公四府、朝廷百官看來,並不相同。

需知,此時書文並無標點。正因古文皆無斷句,又多用通假字以代之。所以對每一篇經文的理解,人各有異。於是纔有名士大儒‘註解’一說。

如何領會聖上之意,皆看如何斷句。

若把“兼領‘給事黃門侍郎’,便宜行事。”斷成一句,便宜行事便是針對‘給事黃門侍郎’這個官職而言。可若把“兼領‘給事黃門侍郎’。便宜行事。”斷成兩句,就是劉備所求的‘獨斷之權’!

如何斷句,當以三公爲準。

然而!詔書到了涿縣,本地豪強少君侯之手。嘿!山高皇帝遠。他如何解釋,又如何行事,便與朝堂無關了。

如此,既不違反祖制國法,又合情合理,悄無聲息的把事情給辦了。

書詔之人深諳世故人心,着實可怖。單此一份八面玲瓏的詔書,便知宦官之能,千萬不可小覷。

前有竇武,後有何進。兩任大將軍皆死於宦官之手。現在看來,真就不冤了!

爲何一定要挖空心思的寫上‘便宜行事’。這還用問麼。衝劉備未付的尾款來着!

一千三百四十五枚馬蹄金餅,只付了五百。還有八百四十五枚金燦燦的馬蹄金,未、曾、收、到!

於是皇帝陛下不惜搭上一個六百石的‘給事黃門侍郎’,也要確保尾款到手。

待劉備奉詔起身。左豐又笑道:陛下給少君侯及諸將的封賞,已隨車帶來。可命人速速取回。

劉備再謝。

左豐急忙讓過,這便近前附耳道:少君侯仁義。奴婢也不把自個當外人。以後朝中諸事,儘可書信告知。

內官不交外臣。

左豐不顧身家性命,便是想與劉備深交。

劉備雖無意參與朝堂諸事,卻也不忍冷了他的心意。再說,萬一有人誣告,陛下身邊能有個代爲進言之人。未嘗不是好事。這便點頭稱謝。左豐又領劉備去看禁中所賜。

織錦、華服、美酒、編鐘、甲冑,皆是各州郡、還有西域諸國進貢之物。件件精品。除去這些,還有活物。一組樂伎、一組舞姬、一組女侍醫(御醫)。

樂伎、舞姬,婀娜多姿,顏色瑰麗。皆是歷年被內廷官採擇入宮的良家女,由‘黃門鼓吹署’從小訓練,悉心教導而成。此類似周時天子賜諸侯禮樂,乃是一種非常榮耀的褒獎。

劉備沒覺什麼。母親卻非常開心。編鐘乃是禮樂重器!非皇帝賞賜不可用。且一般多賜予諸侯王。類似劉備這樣封鄉侯者,鳳毛麟角。足見‘朕心深慰’。

這就叫皇家氣度。

一套青銅編鐘,作價幾何?

皇帝無所謂。不過是青銅鑄造,成本不高。可對普通人來說,便是無價之寶。

千金難求。

更別說各個萬里挑一,採擇入宮,被悉心培養成才的‘家人子’。

鬥雞舞鶴,煮酒調琴,是士大夫情趣。聲色犬馬,馳騁田獵,便是王侯樂趣。

這個時代,吃穿用度,衣食住行,皆與等級掛鉤。

命耿雍將左豐送到精舍小住,親隨護衛亦好生款待。劉備這便叫來宗人,將禁中所賜,搬入府庫。樂伎、舞姬居於前樓二層。侍醫則安排在三樓居住。

郡中大小官吏,紛紛趕往精舍拜見黃門令。耿雍、崔鈞亦每日宴請不斷。左豐少年得志,言談舉止,別無顧忌。金銀財寶,來者不拒,但收無妨。待劉備將八百四十五枚金燦燦的馬蹄金封箱裝車,盤桓十餘日的左豐,這才戀戀不捨,與劉備灑淚辭別,返回洛陽。

聽聞聖上御賜編鐘樂伎。幾位恩師都被驚動。紛紛來臨鄉侯府赴宴。聽一聽諸侯之樂。

劉備再請恩師手書‘臨鄉侯府’,製成匾額高懸門頭。

作爲分封的諸侯。有了臨鄉的百里封地,但凡是封地之內的土地,劉備便可上報朝廷,分封給子嗣。比如陸城亭侯、酈亭侯、大利亭侯、督亢亭侯,諸如此類。

一千三百餘枚馬蹄金,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好在有剿滅胡雜馬賊、南下平亂的戰爭紅利。封邑支出如常,並未有大虧空。

聖詔在手,臨鄉我有。

郡縣官吏本就交情深厚,又豈會節外生枝。且皆知陛下特許少君侯‘便宜行事’。天知道省去劉備多少麻煩!

三千淮泗上甲,一千丹陽雄兵。家眷親族紛紛遷入樓桑。數月已有數萬口。全部遷來,只怕有十萬之衆。無妨,一個樓桑便可安置兩萬口。酈城邑更是納了三萬餘衆,已更名爲酈城。待酈亭溝左右兩岸宅院,全部建好,四四方方的酈城,乃是樓桑邑面積兩倍,能容五萬餘口。

還有已規劃中的大利城,督亢城,臨鄉城。加上樓桑,五座城邑,可納民二十萬。

此乃亂世爭霸的本錢。

不急。

飯要一口一口吃。

酈城尚在大建,本季稻作便要開始。一年一熟,不可大意。

這幾年雨水豐沛。郡國時有水患。北地亦多水災。若種五穀小麥,多半顆粒無收。水稻卻能在淹水下存活。即便整株浸沒水中,也要數日纔會死亡。且產量又高。乃是少君侯興業安民的第一重器。斷不能出絲毫差錯。

隨着酈亭溝分流巨馬水。督亢澤的水位,果然開始下降。露出越來越多的督亢舊地。

扁舟往來,運送竹籠碎石,以備稻作之後,築城造堤。

111 計程馬車128 孤很欣慰1.58 狐虎之威115 與虎謀皮163 戾氣摧城71 瀝粉貼金139 戶限爲穿1.244 徒有虛名136 天下共主116 各有所求193 應運而生214 後生翹楚231 潛龍勿用1.63 築城爲先1.78 城上金烏1.35 傳火天下1.269 負重而行1.33 天助我主12 再見恩師166 囈語少年1.279 危國之道1.53 寸步不讓1.74 畫地作餅158 鐵壁鏵嘴132 吞光神鎧91 熱度未消1.78 捧珠之恩176 左膀右臂1.98 南港新城154 東孝西直165 往昔之約第2070章 1.259 七海在望1.90 海島傳聲151 終成眷屬102 風雪載途1.66 千里馳援138 漏奪附黨第2093章 1.282 將神駒威1.29 強渡漢水123 勇冠三軍100 與我一戰176 封國在即115 亡胡千家140 守土有功149 厲兵秣馬291 無能之輩1.256 全勝立威128 了無蹤跡216 五射之術1.92 家賊難防149 白駒過隙31 直搗敵巢第2101章 1.290 通關圖卷1.5 奉身以死122 破而後立19 人不渡己第2088章 1.277 末席之爭1.64 萬夫莫敵1.97 玉色琉璃1.30 鐵臂神弓176 左膀右臂1.77 始料未及143 七十二妃183 瓦釜雷鳴1.4 砥礪同行61 木已成舟51 情不亂法17 尊王攘夷1.73 大行天下1.2 圈地爲邑1.42 撐犁孤塗1.58 萬般皆好1.79 快馬輕舟169 頂級名產1.25 兄弟鬩牆184 是個難題100 通明達照165 片羽吉光125 伏路把關1.236 溫水三登120 尚未割席1.230 列宿歸位152 烏蓮白卓195 勤王之師1.88 皆有所屬1.3 娘要嫁人1.55 負陰抱陽1.2 亂世苟活1.52 明珠有價140 青雲之志180 同道中人189 江淮孤生1.68 清溪橋樓181 呂布入陳1.292 威制天下1.80 關羽得子1.89 五味俱全148 三舉鄉黨108 浮生若夢188 風聞奏事
111 計程馬車128 孤很欣慰1.58 狐虎之威115 與虎謀皮163 戾氣摧城71 瀝粉貼金139 戶限爲穿1.244 徒有虛名136 天下共主116 各有所求193 應運而生214 後生翹楚231 潛龍勿用1.63 築城爲先1.78 城上金烏1.35 傳火天下1.269 負重而行1.33 天助我主12 再見恩師166 囈語少年1.279 危國之道1.53 寸步不讓1.74 畫地作餅158 鐵壁鏵嘴132 吞光神鎧91 熱度未消1.78 捧珠之恩176 左膀右臂1.98 南港新城154 東孝西直165 往昔之約第2070章 1.259 七海在望1.90 海島傳聲151 終成眷屬102 風雪載途1.66 千里馳援138 漏奪附黨第2093章 1.282 將神駒威1.29 強渡漢水123 勇冠三軍100 與我一戰176 封國在即115 亡胡千家140 守土有功149 厲兵秣馬291 無能之輩1.256 全勝立威128 了無蹤跡216 五射之術1.92 家賊難防149 白駒過隙31 直搗敵巢第2101章 1.290 通關圖卷1.5 奉身以死122 破而後立19 人不渡己第2088章 1.277 末席之爭1.64 萬夫莫敵1.97 玉色琉璃1.30 鐵臂神弓176 左膀右臂1.77 始料未及143 七十二妃183 瓦釜雷鳴1.4 砥礪同行61 木已成舟51 情不亂法17 尊王攘夷1.73 大行天下1.2 圈地爲邑1.42 撐犁孤塗1.58 萬般皆好1.79 快馬輕舟169 頂級名產1.25 兄弟鬩牆184 是個難題100 通明達照165 片羽吉光125 伏路把關1.236 溫水三登120 尚未割席1.230 列宿歸位152 烏蓮白卓195 勤王之師1.88 皆有所屬1.3 娘要嫁人1.55 負陰抱陽1.2 亂世苟活1.52 明珠有價140 青雲之志180 同道中人189 江淮孤生1.68 清溪橋樓181 呂布入陳1.292 威制天下1.80 關羽得子1.89 五味俱全148 三舉鄉黨108 浮生若夢188 風聞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