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 歲不我與

范陽縣治,既名固城,自當比一般城池來得堅固。事實也是如此。畢竟曾爲侯國,營造此城時,工匠乃是按照高一級的侯城規劃建造。無論城牆高度、厚度,還是長度,皆超出一般城邑。

卻不如劉備建造的臨鄉城。內、中、外,三城嵌套。

內城由原侯府改建的縣治,管寧攜一衆屬吏出府迎接。數年未見,管寧雖只二十出頭,卻已蓄起短鬚。氣勢越發沉穩。

三人一龍。華歆爲龍頭,邴原爲龍腹,管寧爲龍尾。少時求學,鋤禾見金。管寧棄如敝屣,華歆卻撿起後又扔掉。管寧割袖斷交。卻被劉備請母親巧手續接。三人出仕劉備,督亢城短短數年,已有二十餘萬口。放眼望去,重樓鱗次櫛比,如游龍盤踞。號稱亢龍。亢,督亢也。龍,一龍也。

並六縣爲國。三人皆被委以重用。分別調往各縣。邴原現爲泉州長。華歆爲安次長。兩地飽受水患,民生凋敝。何來萬戶。不足大縣規模,無法稱令。然劉備還是將俸祿提升到秩比千石。低於令,卻高於長,和兩人先前的六百石城宰一職。

近海,水大澤廣。道路泥濘,車馬難行。若冀州流民北上,范陽縣首當其衝。斷不會取道泉州、雍奴。

誠然。沿中山國新掘的西極渠,順流而下,入薊國水系最是方便。料想,能乘船出逃,非富則貴。一般流民,還是靠雙腿,一步步艱難行來。

此時再築一道橫豎五里的外城,已然來不及。只能從范陽現有城池中,想辦法。

所幸管寧未雨綢繆,已將山川地形微縮沙盤製出。請主公劉備近前一觀。

目光順着容城縣城,一路南移。劉備忽指着一城問道:“此城何名?”

“戰國時,燕之武遂邑。北臨南易水,曾爲燕南重鎮,今已廢棄。距范陽縣治,四十五里。”管寧答道。

距離倒是剛剛好。下意識掃了眼南向,劉備這便又指一城問道:“此是何城?”

管寧似早有準備,脫口答道:“此乃桑邱城。亦始建於戰國,距范陽城西南,六十五里。史載,周武王五十五年(前985年)至周安王二十二年(前380年),此城均爲燕轄。同年齊伐燕取桑邱,此後則歸齊管轄。周赧王四十二年(前273年),韓、齊、魏大戰於桑邱,桑邱復歸燕。”

見劉備不置可否,管寧又滔滔不絕於耳:“前漢成帝鴻嘉元年(前20年)封東平思王子項爲桑邱侯。桑邱遂屬中山國所轄。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封樊輿侯國、桑邱侯國,立中山靖王之子劉修爲樊輿侯。成帝鴻嘉元年(公元前20年),又封東平思王子項爲桑邱侯……

兩漢之交,因數次洪災,將此城淹沒,今乃一座廢城。

桑邱城在武遂邑正南二十里處。”

將心中所想,悉數說出。擡頭一看,見主公正與身後一人面含微笑。

管寧這便心領神會。

“明庭可是想,孤向中山王討要桑邱城?”劉備笑問。

“主公明鑑。兵法雲:‘拒敵於國門之外’。桑邱城前漢時確屬中山國。今漢卻已淪爲廢城。城池毀於洪水,居民已四散逃命,乃是一片飛地。臣已命匠人看過,石基皆在,重修不難。”

見劉備不語,管寧又道:“主公既封薊王,自當盡得南燕之地。桑邱城古時便爲燕國所有,今日取來,想必亦不會有人說三道四。”

“公達以爲如何?”劉備回身問道。

“回稟主公,明庭言之有理。攸亦覺此城乃上佳之選。”幕府左丞兼薊王宮中庶子,荀攸仍感覺飄飄然如墜雲端,入城許久也未能六神歸位。

“修造兩座城邑,需要多久?”劉備問道。

“一月足以。”管寧脫口而出:“如督亢舊例。先在易水河岸,對建港口。將木料石材、諸城機關器源源不斷運來。再遣國中能工巧匠,先立垣牆,再修樓院。遣一上將駐守。待流民涌入,再行通渠圩田。則事成矣。”

劉備欣然點頭:“既如此,孤這便返回與中山王相商。”

“願主公天遂人願,馬到功成!”管寧長揖及地。

“幼安欲逐客也?”劉備笑着搖頭。

“‘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國難當頭,主公恕臣無禮。”管寧正欲下拜,卻被劉備伸手扶起。

“幼安言之有理。孤這便返回。”劉備笑着告辭,甚是灑脫。

順流而下,返回臨鄉。千里江陵一日還。不出半日已抵南港。

問過方知,恰逢賽馬日。中山王劉雉,河間王劉陔、安平王劉續、甘陵王劉忠、常山王劉暠、趙王子劉赦,所謂六國聯盟,皆聚在賽馬場內賽馬博戲。

想了想。遂命人喚來兩位國相,一同乘船前往西林。艙內,主臣落座。劉備將新任幕府左丞兼領薊王宮中庶子荀攸,介紹給二位國相。

主公每每出人意表。先有馬市認主得賈詡,再有一擲千金(億錢)得李儒,後有三日之義得戲賢。西域、洛陽,三位府丞算無遺策。屢破陰謀詭計,又屢獻神鬼之策。外人雖難盡知,可兩位國相卻一清二楚!

其中未盡之秒,時過境遷,仍不時回想。

別的不說。只說戲志才、李儒,飜手爲雲,覆手爲雨,從西域捲回金銀無數。賈詡談笑之間,運來一座金山。如此大才,豈是我等只會老老實實種田的庸才可比。

再觀此人。年歲尚青,卻已神豐內斂,溫潤如玉。能與上述三人並列,必是天下奇才。

胸藏千百策,腹中有乾坤。

能得此高才,國之幸也。

“耿雍(崔鈞),見過左丞。”兩人先行禮。

荀攸急忙回禮:“荀,驟登高位,心氣難平。一時失儀,還望二位國相海涵。”

“左丞言重了。主公慧眼識人,火眼鍊金。從未有失。想必此次亦不例外。所謂‘食君之祿,擔君之憂’。還望我等齊心勠力,爲君分憂。”耿雍笑道。

見耿雍言語誠懇又不失詼諧,知其乃是肺腑之言。荀攸這便肅容回禮:“攸,敢不從命?”

兩位國相,單俸雖高,可又如何能比得過衆多食雙俸者後來居上。然而。二人卻恪盡職守,從未有怨言。

劉備心中已有計較。斷不會讓跟隨自己最久,即是君臣,又是至交好友的二人居於人後。

待安排好國中諸事,這便擇吉日,爲二人加官進爵。

1.88 母行子效1.36 培肥改土102 自薦枕蓆1.85 學而實習1.69 洛陽紙貴1 全在水裡1.79 十里樓桑281 過猶不及133 勝負之期1.60 羣羌之力1.53 吾道東流1.97 借題發揮1.52 二宮流血1.98 千金之軀178 四氏雲霞192 漢矛無纓1.56 靜觀其變1.87 三宮鼎立127 因時而變1.200 推賢讓能196 前狼後虎110 金聲玉振193 置酒高會104 靡麗妖風1.26 太后召見188 爲所欲爲126 名公之胄1.40 重整旗鼓81 荒島求生1.30 未琢璞玉1.8 劍拔弩張101 管中窺豹134 添光增益113 另有所圖1.23 督亢城倉1.3 貢金補全1.25 張家謝禮1.9 決裂諸侯18 再起兵禍1.90 麥積冬狩61 論功封爵281 過猶不及1.87 長樂未央141 文昌武盛291 無能之輩1.55 安得猛士114 養袁自重124 羌亂再起1.43 天機莫測1.94 熨斗直衣1.74 青虹下墜1.237 露華勻玉1.68 爲而不爭1.37芳蘭生門1.40 火雲如燒112 幣行天下16 白馬公孫119 衆星拱鬥119 單刀直入1.75 粗中有細51 誰言廢立166 秦薊之好118 求死不易216 五射之術1.64 輶軒之使1.225 斜趨漢津183 天佑吾王1.203 無主之地196 前狼後虎81 初見端倪192 夫子之牆1.53 驚濤暗涌104 掃榻以待190 軍師節哀1.86 精兵盡出1.87 開門揖盜1.43 大軍圍城125 急流勇退157 澤被後世18 如芒在背179 瑞輪蓂莢118 莫測人心1.67 窺其門徑51 情不亂法191 魚梁血濺1.90 沉月女校179 中舨共約135 逆流而進1.82 狹路相逢1.27 爲君離憂1.97 鳳引九雛1 全在水裡1.244 薊國民貴1.67 勝券在握172 萬載千秋108 與王共治163 百夷來朝1.260 爲虎作倀136 甘心如薺154 衆星捧月
1.88 母行子效1.36 培肥改土102 自薦枕蓆1.85 學而實習1.69 洛陽紙貴1 全在水裡1.79 十里樓桑281 過猶不及133 勝負之期1.60 羣羌之力1.53 吾道東流1.97 借題發揮1.52 二宮流血1.98 千金之軀178 四氏雲霞192 漢矛無纓1.56 靜觀其變1.87 三宮鼎立127 因時而變1.200 推賢讓能196 前狼後虎110 金聲玉振193 置酒高會104 靡麗妖風1.26 太后召見188 爲所欲爲126 名公之胄1.40 重整旗鼓81 荒島求生1.30 未琢璞玉1.8 劍拔弩張101 管中窺豹134 添光增益113 另有所圖1.23 督亢城倉1.3 貢金補全1.25 張家謝禮1.9 決裂諸侯18 再起兵禍1.90 麥積冬狩61 論功封爵281 過猶不及1.87 長樂未央141 文昌武盛291 無能之輩1.55 安得猛士114 養袁自重124 羌亂再起1.43 天機莫測1.94 熨斗直衣1.74 青虹下墜1.237 露華勻玉1.68 爲而不爭1.37芳蘭生門1.40 火雲如燒112 幣行天下16 白馬公孫119 衆星拱鬥119 單刀直入1.75 粗中有細51 誰言廢立166 秦薊之好118 求死不易216 五射之術1.64 輶軒之使1.225 斜趨漢津183 天佑吾王1.203 無主之地196 前狼後虎81 初見端倪192 夫子之牆1.53 驚濤暗涌104 掃榻以待190 軍師節哀1.86 精兵盡出1.87 開門揖盜1.43 大軍圍城125 急流勇退157 澤被後世18 如芒在背179 瑞輪蓂莢118 莫測人心1.67 窺其門徑51 情不亂法191 魚梁血濺1.90 沉月女校179 中舨共約135 逆流而進1.82 狹路相逢1.27 爲君離憂1.97 鳳引九雛1 全在水裡1.244 薊國民貴1.67 勝券在握172 萬載千秋108 與王共治163 百夷來朝1.260 爲虎作倀136 甘心如薺154 衆星捧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