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正月旦會

天還未亮,劉備便被綰兒姐喚醒。沐浴梳洗,穿戴朝服。

朝服,又稱“具服”。是大祀、慶成、正旦、冬至及頒詔開讀、進表、傳制等重大典禮時使用的禮服。樣式是‘衣裳制’(上衣下裳,漢服四大基本形制:衣裳制、深衣制、袍服制、襦裙制)。先秦以皮弁、玄端爲朝服,皆以十五升夏布爲之,即二尺二寸幅內含一千二百縷的苧麻布。西漢朝服承秦制,亦爲玄色,只在領袖部分緣以絳邊。

東漢明帝永平二年,依據周代冠服之制,並參酌秦制,制定了冕服、佩、綬和朝服等一系列制度。其朱衣朝服,遂成後世典範。

時下朝服包括樑冠、赤羅衣、白紗中單、青飾領緣、赤羅裳、青緣、赤羅蔽膝。

如此隆重的禮服,劉備少有穿着。今被七婢合力披穿上身,端鏡一照。滿滿漢風漢儀。

劉備身長八尺,面如冠玉。劍眉星目,龍鼻懸膽。舉手投足,利落灑脫。昂然丈夫,文武雙全。七婢眸如春水,漸生波瀾。如此人傑,自幼相伴長大,如何能不珍愛。

好在,黃門令左豐,遣小黃門趕來領路。讓初入宮廷的劉備鬆了口氣。

所乘車馬亦來自禁中。左右伴駕皆帝國虎賁。小黃門時常往來傳話,早已相熟。饒是如此,見一身朝服的臨鄉侯走出府門時,亦不禁心生折服。

如此人物。果然是天家麒麟子。

這便躬身上前,掀開垂簾。劉備登車入內。徐榮、程普、史渙三將,各領精騎繡衣吏,高舉火把,從旁護佑。

能參加正月旦會,殖貨裡左鄰右里皆與有榮焉。這便紛紛中門大開,攜嬌妻美妾立於階前,爲臨鄉侯送行。一路碎步隨行的小黃門亦面露喜氣。

出裡道,入御道。路上車馬衆多,人馬嘶鳴。兩旁騎衛皆高舉火把,連成長龍。此時入城,皆是參與正月旦會。綿延無盡的車隊,亦是大漢氣象。

由上東門入城,車馬尤其多。前面還有灑水車,正加緊清掃街道。

車速不快。一路小跑的小黃門,終能歇一口氣。

北宮前御道。車輛排隊停靠路邊,一身朝服的大漢官員,紛紛下車。手持朝笏(cháo hù),相互見禮,三三兩兩,向宮門走去。

北宮經歷代先王增修加建,如今已是一座規模龐大,氣勢恢宏的宮殿羣。四面闢有宮門,和南宮一樣以四方之神相稱。即南爲朱雀門,北爲玄武門,東爲蒼龍門,西爲白虎門。位於中軸線上的大殿有溫錺殿、安福殿、和歡殿、德陽殿、宣明殿、平洪殿。宮殿雄偉,門闕高峻,氣勢磅礴。另在中軸線兩側,還有殿觀近二十座。

其中最爲恢弘的便是德陽殿。離洛陽四十三裡的偃師城,尤可望見德陽殿及朱雀闕,鬱郁與天相連。

東漢大賦,李尤《德陽殿》:“開三階而參會,錯金銀於兩楹;入青陽而窺總章。歷戶牖之所經。……周閣迥匝,峻樓臨門。嵯峨概雲,青鎖禁門;廊廡翼翼……”《後漢書》亦有:“(德陽殿)周旋容萬人。陛高二丈,皆文石作壇,激沼水於殿下,畫屋朱樑,玉階金柱,刻縷作宮掖之好,廁以青翁翠。”

可見德陽殿有多宏偉。

無需學百官宮外下車,劉備車駕一路駛入宮中,就近下車。小黃門一直陪行在劉備左右。帶他抄近路,穿左掖門,抵達德陽殿。

正月旦會,乃是一場開年盛會。人來人往,場面空前。其中漢胡相伴,鄉音互雜。人山人海,蔚爲壯觀。

此時,陛下與文武百官尚未出現。

聚攏在大殿周圍的,多是趕來朝貢的蠻、貊、胡、羌使節,郡、國上計吏,還有與會的宗室諸劉。

立在殿前中階,指揮一衆小黃門安排朝賀隊伍依次入列的,可不正是黃門令左豐。

實在是擠不進去。小黃門只得踮着腳尖,遠遠的呼喚。

左豐聞聲擡頭,一眼便看見了鶴立雞羣的臨鄉侯其人。

好一個‘人中劉備’。

這便低聲囑咐身邊親隨,在禁中衛士的護佑下,穿過人流,趕來與劉備相會。

正欲伏地行禮,卻被劉備一把托起:“有勞少令。”

“君侯哪裡話。奴婢恨不能插翅飛出宮去與君侯相會。無奈諸事繁雜,着實難以抽身。還望君侯勿怪。”

劉備笑答:“無妨。你我何須如此客氣。正事要緊。”

“如此,奴婢去去便回。”左豐行禮後,退步轉身,分人流自去。

難怪會如此混亂。除了往來朝堂,按兵不動的上計吏,和多次參會的宗室諸劉。最亂了便是蠻、貊、胡、羌使節。藩屬漢庭的南匈奴、三郡烏桓還好。遠道而來的蠻、貊、胡、羌,尤其是西域使團,甚是嘈雜。左豐倒是面色如常,不疾不徐。年紀雖輕,卻身居要職。堪稱位高權重,在內官中已是佼佼。

在黃門令的調度下,亂哄哄的人羣,終於開始分流。

“周旋容萬人,陛高二丈。”

此句的意思是說,德陽殿周圍可容納萬人。而並非是說殿內能容萬人。

於是乎:

宗室諸劉,立於殿前西側,面朝東。

蠻、貊、胡、羌外藩使團,立於殿前東側,面朝西。

郡、國計吏,立於殿前南側,面朝北。

三支參與正月旦會的隊伍,圍繞聖上駕臨的前殿軒陛,呈三面圍攏之勢。

空出的中庭,則立文武百官。

中庭,乃是指廟堂前階下正中部分。爲朝會或授爵行禮時臣下站立之處。

“正月旦,天子幸德陽殿,臨軒。”

臨軒,意爲陛下不坐正殿而御殿前。殿前堂陛之間近檐處兩邊有檻楯,如車之軒,故稱‘臨軒’。

換句話說,整個儀式是在殿外露天舉行。德陽殿只充當背景。

劉備身份特殊。不僅是漢室宗親,還是給事黃門侍郎兼領胡騎校尉,號輔漢將軍。又將參與臨鄉上計。故而東、西、南,三支隊伍,皆可容身。小黃門卻領着劉備徑直去了殿前西側,列在宗室諸劉的隊伍之中。

足見恩寵。

見小黃門親領劉備入列。宗室諸劉紛紛耳語,不知是何等人物。

待列隊齊整。擡頭看天,曙光初露。

鐘鼓奏響,三通之後。

陛下攜公、卿、將、大夫、文武百官,入場。

137 我有三策112 不辱君命149 內外雙軌141 投水而舂136 借刀殺人179 蠢蠢欲動131 麒麟送子1.47 以儆猢猻166 勝者爲王1.56 風向突變1.60 廣而告之174 人間巨物174 爾虞我詐1.50 百官承式159 衆星拱辰1 雪夜敵蹤116 如日之升217 上交下讓137 各自圈地172 喜訊頻傳182 共握權柄1.76 智機千變106 名不虛傳219 一身是膽139 開枝散葉167 遙遠綠洲159 白波立寨1.33 功敗垂成163 拈花摘葉182 共握權柄1.75 愁雲散盡1.69 東西交會1.257 珠璣深藏177 青鳥傳信1.57 身後之憂1.80 賊兵來襲1.4 買一饒一1.4 酈督二溝1.292 威制天下1.262 認賊作父12 半城煙火122 破而後立1.249 唱罷登場176 盜書續命159 畢生之年1.50 神滅無鬼1.36 天地干支1.79 河間奼女109 突飛猛進1.50 大河之子137 共飲此杯1.82 倉樓藏秘1.58 金水商肆196 家門之爭199 失之交臂1.84 盡入彀中100 蛛絲馬跡1.28 暮夜有知101 東走西顧185 天經地義1.73 爲女聘師136 和親之禮1.36 寒光耀雪159 威震西域171 無福消受1.252 長城自毀1.243 斬將搴旗1.23 孤軍誘敵183 瓦釜雷鳴第2093章 1.282 將神駒威152 南橘北枳120 尚未割席134 累世通家169 東西交構16 五日京兆1.58 割發代首1.49 以道御術1.79 十里樓桑141 前身後世1.62 猜忌暗生1.46 有褐有衣1.29 迴光返照1.234 四大氐王1.34 內憂外患163 戾氣摧城1.43 龍生九子1.200 兼顧利弊1.26 羣雁無首1.59 班師凱旋195 無雙連環1.82 倉樓藏秘1.5 空穴來風1.83 銳不可當19 人不渡己158 兵貴神速61 時不我待1.45 名臣碩老1.2 燕燕于歸1.84 護氐校尉1.87 溫故知新
137 我有三策112 不辱君命149 內外雙軌141 投水而舂136 借刀殺人179 蠢蠢欲動131 麒麟送子1.47 以儆猢猻166 勝者爲王1.56 風向突變1.60 廣而告之174 人間巨物174 爾虞我詐1.50 百官承式159 衆星拱辰1 雪夜敵蹤116 如日之升217 上交下讓137 各自圈地172 喜訊頻傳182 共握權柄1.76 智機千變106 名不虛傳219 一身是膽139 開枝散葉167 遙遠綠洲159 白波立寨1.33 功敗垂成163 拈花摘葉182 共握權柄1.75 愁雲散盡1.69 東西交會1.257 珠璣深藏177 青鳥傳信1.57 身後之憂1.80 賊兵來襲1.4 買一饒一1.4 酈督二溝1.292 威制天下1.262 認賊作父12 半城煙火122 破而後立1.249 唱罷登場176 盜書續命159 畢生之年1.50 神滅無鬼1.36 天地干支1.79 河間奼女109 突飛猛進1.50 大河之子137 共飲此杯1.82 倉樓藏秘1.58 金水商肆196 家門之爭199 失之交臂1.84 盡入彀中100 蛛絲馬跡1.28 暮夜有知101 東走西顧185 天經地義1.73 爲女聘師136 和親之禮1.36 寒光耀雪159 威震西域171 無福消受1.252 長城自毀1.243 斬將搴旗1.23 孤軍誘敵183 瓦釜雷鳴第2093章 1.282 將神駒威152 南橘北枳120 尚未割席134 累世通家169 東西交構16 五日京兆1.58 割發代首1.49 以道御術1.79 十里樓桑141 前身後世1.62 猜忌暗生1.46 有褐有衣1.29 迴光返照1.234 四大氐王1.34 內憂外患163 戾氣摧城1.43 龍生九子1.200 兼顧利弊1.26 羣雁無首1.59 班師凱旋195 無雙連環1.82 倉樓藏秘1.5 空穴來風1.83 銳不可當19 人不渡己158 兵貴神速61 時不我待1.45 名臣碩老1.2 燕燕于歸1.84 護氐校尉1.87 溫故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