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2 認賊作父

“正是。”蔣幹博聞,麋竺自不意外。

蔣幹欣然點頭:“陳元龍既有先見之明,當可與中丞比肩。”

“可是算無遺策,賈中丞。”賈詡名滿天下,麋竺焉能不知。

“然也。”蔣幹離席相扶。

重歸於座。

蔣幹試言道:“陶使君自入徐州,頗有政績,深得民心。屯田大成,‘粳稻豐積’。吏民多已歸附。竊以爲,此時相托,言之尚早。”

“遲恐不及也。”畢竟置身其中。徐州內外諸情,麋竺知之甚祥:“下邳賊闕宣未滅,泰山賊幾欲復起。更加曹兗州,客軍遠來。人吃馬嚼,耗費頗多。然卻陳兵不動,鮮與賊交鋒,反討要糧草不斷。陳元龍言,此乃『喧客奪主』之計也。”

蔣幹言道:“客大欺主。曹兗州所求,乃徐州也。”

“主記明見。”麋竺又道:“曹兗州,心向壽春。必視徐州如囊中物,予取予求。稍有不慎,人財兩失。” щшш★ TTkan★ co

“聞陶使君,招募數千丹陽勁卒,當有一戰之力。”

“若曹兗州一家,尚可一戰。然諸如北海袁紹、豫州袁術、揚州孫堅,四面合圍,上下齊攻。徐州腹背受敵,如何得勝。”此必出陳元龍所料。

“別駕言之有理。”蔣幹遂言道:“待稟明主公,自有定論。”

“謝主記,成全之義。”麋竺深謝。

誠如糜竺所言,四面受敵。左支右絀,疲於奔命。戰亂一起,徐州必亡。

卻不知,陶謙可否久持。

遠水不滅近火。若一朝覆滅,救之不及。如之奈何。

送走糜竺,蔣幹遂六百里傳書國中。細說詳情,自有王上定奪。

三日後,薊王得報。遂專開朝議。

“徐州必出,有識之士。”中丞賈詡嘆道。

“曹兗州客軍日久,圍而不戰。如陳登所言,乃喧客奪主之計也。”左丞荀攸言道:“孤軍在外,別無根基。糧草輜重,皆需徐州供給。人吃馬嚼,耗費無度。徐州即便富足,亦恐難久持。稍有不濟,必起怨言。兩軍交惡,反戈一擊。關東羣雄,羣起而攻之。徐州必敗。”

“爲今之計,該當如何。”話說此計,薊王不陌生啊。

觀,衆謀主皆沉思不語,薊王遂看向一人:“子遠。”

“臣在。”許攸長跪奏對。畢竟初爲人臣。許攸行韜光養晦,唯恐畢露鋒芒。凡事皆居人後,不與相爭。不料今日,竟被主公點名。

“可有高見。”薊王居高下問。

“啓稟主公,《書》曰,‘海、岱及淮惟徐州’,‘大野(鉅野澤)既豬(通‘瀦’,水積聚),東原厎平’。淮海間,其氣寬舒,稟性安徐,故曰徐。’徐,舒也’。其地東至海,北至岱,南及淮。接山連海,承上而順下也。故臣竊以爲,三興炎漢,徐州不可缺也。”

一氣呵成。

謂“芙蓉萬里瀟湘路,雛鳳清於老鳳聲”。新人自當發新聲。不然如何能與舊臣爭。

薊王輕輕頷首:“當如何施爲。”

許攸答曰:“誠如中丞所言,九州之地(徐州古爲九州之一),必有大賢。如陳登、麋竺者,居高位而憂國民,可引爲內應。徐州水陸通達,津港輻輳,海市順下,可充耳目。陶使君亦非庸主,當有一戰之力,斷不會速敗。凡兵起時。只需遣一人千里求援。焉能見死不救乎?”

歷史果然,驚人相似。

許攸所謀,正是三讓徐州。

“如何?”薊王環視羣臣。

中丞賈詡,起身奏報:“祭酒所言,盡善盡美。臣附議。”

“臣等附議。”羣臣附和。

薊王從諫如流:“依計行事。”

“遵命。”羣臣下拜。

許攸如臨大赦,竟全無沾沾自喜。之所以如此謹小慎微,只因強手如林。稍有不慎,貽笑大方。累及聲名盡毀,更爲主公所輕。悔不及也。

待罷朝。肱股重臣,萬石國老,路過真二千石列時,皆面露讚許之色。

許攸以禮相待,不敢有失。

待前列無人,這才遲遲出殿。

真二千石列之上,還有中二千石,並萬石。薊國吏治,可想而知。許攸初來,並無至交好友。諸如陳琳,不過六百石館丞。凡專開朝議,薊王問計羣臣,多從比二千石起。六百石焉有一席之地。

位卑言輕,莫過如此。

然轉念一想。比六百石俸,年足可得千萬錢。君俸之高,四百年未見也。

列隊登車時,二位國相,亦出言勉勵。許攸受寵若驚。

見其頗多拘謹,右相笑言:“唯唯諾諾,非子遠真性情也。”

“右相何以知之?”許攸不敢爭辯。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懈),以事一人(周天子)。”乃出《詩·大雅·烝民》。右相之意,盡在詩中。

“卑下,受教。”許攸心領神會。

洛陽南宮,玉堂前殿。

呂布等,正伴駕左右。

便有小黃門,趨步入殿,與黃門令左豐耳語。

小黃門言畢自去。左豐面沉如水,趕來與呂布相問:“敢問左中郎將,龐舒此人,識否?”

“乃薊王門下游繳,與布舊識。”呂布言道:“少令,何有此問?”

“宮門外,有自稱龐舒者,密信告知。言,將軍夫人輕車出園,被掠入萬歲塢。”左豐之言,不啻晴天霹靂。

“董卓老賊!”呂布怒不可遏。

畢露殺機。宛若猛虎噬人。左豐猝不及防。竟踉蹌後退,癱軟在地。

聲響處,遂引董侯側目。

呂布怒火中燒,已全然無顧君臣之禮,轉身出殿。

“左中郎將,意欲何往?”背後董侯稚聲發問。

呂布猛然止步。頭也不回:“殺賊!”

言罷,昂然而去。

董侯眼中,似有慧芒閃過:“左中郎將,欲殺何人?”

黃門令左豐,伏地答曰:“董……董丞相。”

楊彪大驚,亦顧不得君前臣儀:“速速攔下。”

“喏!”虎賁中郎將王越,責無旁貸。

“且慢。”不料董侯,竟出言阻攔。

“陛下?”楊彪驚問。

見衆皆不解其意。董侯言道:“左中郎將有萬夫不當之勇。虎賁中郎將此去,恐難兩全。速遣人出宮,傳語丞相。早做防備。”

“……喏。”楊彪一時遍體生寒。

1.95 白虹貫日153 巧施連環第2074章 1.263 偶有失蹄1.35 九流學派1.47 帝國時代1.274 有鳳來儀132 吞光神鎧180 嶄露崢嶸31 莊園我有136 天下共主1.80 十萬樓臺1.93 古羌懸棺151 便宜行事1.56 痛並樂極1.68 淮南大捷192 兵進隴關11 恨意叢生12 屠蘇續恨1.23 痹體之術152 南下平亂108 與王共治1.87 富貴同享1.63 犬牙相錯119 匡弼輔正1.35 九流學派154 東孝西直117 無人清白1.68 女王之牙178 中洲一郡177 坐等期滿1.30 火燒雲臺71 如同吹灰1.35 多事之秋1.47 甲子之約109 突飛猛進123 無人祭奠138 漏奪附黨1.97 霞樓仙居190 並驅中原145 夢寐以求151 君臣之約1.46 整齊劃一1.88 母行子效1.44 輕卒銳兵1.250 與君年少1.223 陌路相逢1.23 移花接木184 如約而娶1.62 倉廩府庫1.56 一戰成名140 青雲之志215 按兵不動158 鐵壁鏵嘴第2092章 1.281 必有忠信149 白駒過隙1.35 多事之秋1 龍血玄黃1.256 茅塞頓開104 掃榻以待199 千里追兇1.45 入園面後1.86 恩深似海1.65 攻略壽春1.38 爲國除賊1.38 麒麟識英115 帝王心聲1.89 一州之國129 棋逢對手1.23 王宮女官1.78 怦然心動141 文昌武盛1.300 出頭之機168 面面俱到1.78 麟不當見1.3 娘要嫁人126 諸事不宜14 步步生蓮17 甄選女官1.68 西林大建160 遠見卓識154 東孝西直1.92 輕身爲國198 一夜易主21 驢馬同價1.39 天予吾王125 息事寧人1.85 佩韋佩弦1.43 百般不厭1.82 倉樓藏秘133 兵鋒四起1.8 馬桶廁籌1.49 上表回國149 白駒過隙1.53 青色火焰1.48 微觀天下184 南巡于闐122 誰與爭鋒170 血矛之約135 喜得千金148 大義滅親
1.95 白虹貫日153 巧施連環第2074章 1.263 偶有失蹄1.35 九流學派1.47 帝國時代1.274 有鳳來儀132 吞光神鎧180 嶄露崢嶸31 莊園我有136 天下共主1.80 十萬樓臺1.93 古羌懸棺151 便宜行事1.56 痛並樂極1.68 淮南大捷192 兵進隴關11 恨意叢生12 屠蘇續恨1.23 痹體之術152 南下平亂108 與王共治1.87 富貴同享1.63 犬牙相錯119 匡弼輔正1.35 九流學派154 東孝西直117 無人清白1.68 女王之牙178 中洲一郡177 坐等期滿1.30 火燒雲臺71 如同吹灰1.35 多事之秋1.47 甲子之約109 突飛猛進123 無人祭奠138 漏奪附黨1.97 霞樓仙居190 並驅中原145 夢寐以求151 君臣之約1.46 整齊劃一1.88 母行子效1.44 輕卒銳兵1.250 與君年少1.223 陌路相逢1.23 移花接木184 如約而娶1.62 倉廩府庫1.56 一戰成名140 青雲之志215 按兵不動158 鐵壁鏵嘴第2092章 1.281 必有忠信149 白駒過隙1.35 多事之秋1 龍血玄黃1.256 茅塞頓開104 掃榻以待199 千里追兇1.45 入園面後1.86 恩深似海1.65 攻略壽春1.38 爲國除賊1.38 麒麟識英115 帝王心聲1.89 一州之國129 棋逢對手1.23 王宮女官1.78 怦然心動141 文昌武盛1.300 出頭之機168 面面俱到1.78 麟不當見1.3 娘要嫁人126 諸事不宜14 步步生蓮17 甄選女官1.68 西林大建160 遠見卓識154 東孝西直1.92 輕身爲國198 一夜易主21 驢馬同價1.39 天予吾王125 息事寧人1.85 佩韋佩弦1.43 百般不厭1.82 倉樓藏秘133 兵鋒四起1.8 馬桶廁籌1.49 上表回國149 白駒過隙1.53 青色火焰1.48 微觀天下184 南巡于闐122 誰與爭鋒170 血矛之約135 喜得千金148 大義滅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