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 以儆猢猻

“(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

時下,“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蔚然成風。

薊王家,又首開先河。請來四方姻親,共賀佳節。

“九月肅霜,十月滌場。朋酒斯饗,曰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兕觥(sì gōng,用獸角做的酒器,俗稱‘角爵’),萬壽無疆。”

除西域五十六妃,十夷妃等,路遠不及到場。薊王親家,半數抵達。七國賽馬會開專場助興,薊王與諸親家,同登大平座觀禮臺,與民同樂。太妃亦設宮宴,款待隨行女眷。再乘三足烏船宮,巡遊國境。飽滿上邦千里風光。薊國霜晚稻浪,亦是難得奇景。

世人皆言,薊王乃長情之主。單此事,足見一斑。

凡有所請,必有所應。如此一來二往,再三再四。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結親如結盟,根深蒂更固。何愁江山不定,大業難成。

九月初,督亢秋成,將將開鐮。農事遠不及“備收”。故九月祭饗天帝、祭祀祖先,以謝天帝庇佑、祖先恩德,皆由薊王家代勞。治下吏民,皆忙於稻作,無暇他顧。

九月九日當天。民衆登高臺,“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足矣。而後便忙於稻收。直到立冬前後,顆粒歸倉。正臘賀歲,纔是薊國一年中最大的節慶。走親訪友,姻婚嫁娶,喜事不斷。樓桑劉氏宗人,還需王家出面。薊王不親臨,亦需族親、義親,乃至二位國相,門下屬吏代勞。一事不煩二主。門下皆薊王私臣。替主出席,合乎情理。誠然,一筆不菲的禮金,自不可或缺。

郡國並行,家國同構。薊王本該與民同樂。

奈何十月初,薊王便將揮師南下,征討林邑。

累日來,泉州港,舳艫相接,帆檣如林。橫海艦隊,繞行倭國列島。經停各港津,運回五萬兵丁。

倭人身材五短,單打獨鬥,不堪一擊。密如荊棘,方可與敵。且適應島嶼,利於叢林。與林邑占人,當有一拼。

爲適應叢林戰而特別改良的甲冑,已編纂成衣。選用倭島特產“島豚(野豬)”,生皮髹漆,合甲而成。尤其山中“大黒豚”,體脂渾厚、豬皮堅硬。內嵌碎石,刀槍難傷。且甲裙內藏氣囊。便是披甲落水。只需吹足氣,便可浮於水上。可想而知,“黒豚甲”,“甲騎具裝,刀劍無傷;遇火不焚,遇水不沉”。

薊國造甲術,絕非浪得虛名。

倭人口中的黒豚甲,被將作寺命名爲“封豨甲”。再加長矛盾弩,得號“封豨修蛇”。

稍後,倭島蛇兵,名聲在外。

封豨甲亦是札甲。倭人雖身材各異,皆可快速成衣。亦便於更換。

薊國函師,通宵達旦。趕在顆粒歸倉前,完成五萬套封豨甲。換裝精工樓桑兵甲,果然有模有樣。交由薊國將校,嚴加操練。凡隊率以上,皆由薊國精卒擔任。鶴立雞羣,統領倭島蛇兵。俗話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軍官體系,皆薊國制式。獅子搏兔,亦用全力。薊王絲毫不敢大意。

五萬夷兵,自備甲冑。劉備未雨綢繆,已命人送來親測。將作寺函師言,此乃犀甲。

所謂:“操吳戈兮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傳聞春秋時,僅吳王夫差,便有十萬餘衆,犀甲勇士。

上古時,犀牛數量,令人咋舌。

如今中原已不多見。唯嶺南可覓蹤跡。

只可惜夷兵犀甲,只有一層。縫縫補補,漏洞百出。防禦差強人意。薊王索來大量犀皮,髹漆合甲,重獲新生。

夷人迷信。皆以爲,將一整張犀牛皮,披上身。犀牛的靈魂之力,得以最大程度留存。方能保全己身。事實證明,一整張皮甲,防護力不值一提。

分門別類,裁剪成大小不等的甲片。經髹漆合甲,再如魚鱗般編纂成衣。層層疊疊,防護力才最爲強悍。

尤其髹漆時,清漆中混入搪瓷微晶顆粒。防護力更上一層。內襯石綿複合墊片,再經合甲。可想而知。

除非“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唯有樓桑精工兵器可破甲。占人手中歪瓜裂棗,遠不能敵。

此戰,勝負已分,無關痛癢。薊王牛刀割雞,以儆猢猻。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前有疏勒篡位王和得,今有擅立爲王者區氏。雖遠隔萬里,薊王亦需生擒下。是否懸頭槀街蠻夷邸間,因時而異。然明示萬里,震懾宵小,必不可少。

九月中,薊都尹來報。督亢秋成,顆粒歸倉。均產七石有餘。風調雨順,連年增產。薊王焉能不喜。犒賞吏民,皆大歡喜。

國都稻香未散,左右皆已開鐮。薊西、薊東、薊南、薊北。千里稻作,方興未艾。偶遇秋雨,亦無妨。無非再多幾場暖陽曝曬,終歸不誤裝倉。

薊國吏民,嚴防死守。兵士巡視國境,謹防宵小縱火。便是開鐮收割,亦頗多講究。臨近國境,先比照縱橫溝渠,割出環環防火帶。而後再沿官道,二面收割。內外同時開鐮,搶收一季累累碩果。

稻收季,薊國將校,傾巢而出。往來巡視,防患於未燃。

遍地金黃,片片褪去。每去一片,便得一片心安。犍牛或耕馬拖拽的割稻機,可日割一頃。編戶齊民,家家皆有成套稻作機關器。如何使用,早已得心應手。待收割畢,再下旋耕機。旋根翻土,放水滋田。一場大雪,堅冰千里。厭氧條件下,根茬漚制、發酵、腐熟成肥。待來年開春,肥水灌入,又是一季稻作伊始。

顆粒歸倉,仍不得閒。稻花魚,亦到豐收季。

收割前,水田已曬乾。唯剩周遭田埂旁,深溝水滿。稻花魚皆聚溝內。只等一網打盡。魚鮮上市,薊國四百城,吃客雲集。食之不盡,亦不會浪費。去鱗開膛,撒上青鹽,串曬風乾。便是薊國名產禾鯉幹。

鹽戶與農戶,默契早生。一石鹽換一石米(稻穀去殼)。皆大歡喜。

鹽戶無稻田。趁此良機,換取一年口糧,心滿意足。得青鹽醃製自家禾鯉幹,待來年開春,販賣名產大賺,農戶亦稱心如意。

農戶家有糧倉。鹽戶家有鹽倉。

耕一餘三,大略如此。

1.96 酒精花露143 疏河注海154 火攻破敵128 魚遊燋釜164 盡數滅口161 空前絕後110 因何馬貴1.48 權驅寰宇107 以夢爲繭189 爭權奪勢1.87 大漢風骨219 一身是膽147 藥到病除1.34 牛刀割雞1.79 十里樓桑157 麥穗兩岐1.246 弄劍踏杯1.8 配享太廟1.96 挾私報怨1.87 扶危濟困1.53 攻心爲上177 廣而無用1.44 白檀守備195 勤王之師1.234 四大氐王146 大而化之1.267 老謀深算110 因何馬貴21 驢馬同價139 治國有術117 嫁禍安國15 督亢新城1.68 以和爲貴142 各有心機1.59 熟視無睹1.39 名臣歸京1.2 一夜動亂120 不忘初心1.32 織蓆販履1.24 多多益善1.74 再掠女豪119 匡弼輔正11 檀口溫湯1.6 暗渡陳倉1.32 循路而進11 檀口溫湯1.33 功敗垂成159 亂世之才1.88 暗流涌動153 志存高遠175 綠洲熔爐187 都護西域1.57 借雞生蛋1.87 溫故知新1.80 火山女王165 生而不凡1.89 文昭武興1.35 南宮一遊189 轉機忽現1.225 將星雲集91 伯牙絕弦195 無雙連環1.59 亂我心曲51 以命填河1.38 兼督四州41 波橘雲詭1.228 義貫金石1.90 麥積冬狩1.3 娘要嫁人1.36 計中之計1.90 班師回國213 重名載半1.28 長短之利1.22 東西合璧1.38 明日爲王1.22 天下殘局1.239 神泉秀水1.236 溫水三登1.52 洛陽金市81 天下喉舌177 青鳥傳信169 先登陷陳第2085章 1.274 飛絲雲禪176 封國在即124 成王敗寇1.89 文昭武興103 蝮蛇螯手1.98 斯人已去105 胡口奪食31 春秋決獄160 能者居之164 追本溯源1.99 八賢共治1.24 麒麟之子1.99 敬而遠之142 各有心機106 巡視南境102 腰牌傍身1.68 清溪橋樓1.5 奉身以死
1.96 酒精花露143 疏河注海154 火攻破敵128 魚遊燋釜164 盡數滅口161 空前絕後110 因何馬貴1.48 權驅寰宇107 以夢爲繭189 爭權奪勢1.87 大漢風骨219 一身是膽147 藥到病除1.34 牛刀割雞1.79 十里樓桑157 麥穗兩岐1.246 弄劍踏杯1.8 配享太廟1.96 挾私報怨1.87 扶危濟困1.53 攻心爲上177 廣而無用1.44 白檀守備195 勤王之師1.234 四大氐王146 大而化之1.267 老謀深算110 因何馬貴21 驢馬同價139 治國有術117 嫁禍安國15 督亢新城1.68 以和爲貴142 各有心機1.59 熟視無睹1.39 名臣歸京1.2 一夜動亂120 不忘初心1.32 織蓆販履1.24 多多益善1.74 再掠女豪119 匡弼輔正11 檀口溫湯1.6 暗渡陳倉1.32 循路而進11 檀口溫湯1.33 功敗垂成159 亂世之才1.88 暗流涌動153 志存高遠175 綠洲熔爐187 都護西域1.57 借雞生蛋1.87 溫故知新1.80 火山女王165 生而不凡1.89 文昭武興1.35 南宮一遊189 轉機忽現1.225 將星雲集91 伯牙絕弦195 無雙連環1.59 亂我心曲51 以命填河1.38 兼督四州41 波橘雲詭1.228 義貫金石1.90 麥積冬狩1.3 娘要嫁人1.36 計中之計1.90 班師回國213 重名載半1.28 長短之利1.22 東西合璧1.38 明日爲王1.22 天下殘局1.239 神泉秀水1.236 溫水三登1.52 洛陽金市81 天下喉舌177 青鳥傳信169 先登陷陳第2085章 1.274 飛絲雲禪176 封國在即124 成王敗寇1.89 文昭武興103 蝮蛇螯手1.98 斯人已去105 胡口奪食31 春秋決獄160 能者居之164 追本溯源1.99 八賢共治1.24 麒麟之子1.99 敬而遠之142 各有心機106 巡視南境102 腰牌傍身1.68 清溪橋樓1.5 奉身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