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如日之升

陛下金口玉言,賜婚薊王劉備,和親西域五十五國的消息,早已人盡皆知。薊國時下兩大熱門談資有其一。另一個自然是薊王連得貴子。

上行而下效。

薊國聘娶胡女成風。先有鮮卑婢,後有西胡姬。漢胡和親頻繁。士大夫一妻一妾。家中多有胡姬。正因相互結親,漢胡、漢蠻關係才日益緊密。薊國包容之風,冠絕北地。

然在智者眼中。陛下用心良苦,乃是行美人計也。薊國並六縣爲國,虎踞一方。劉備少年得志,如日之升。年方弱冠,便有八子。宮中一妃九側,三百女衛,又來五十五國公主。照此速度,或不滿而立之年,便可生百子。推恩令下,薊國支離破碎,還有何所慮。

兵不血刃,可解諸侯之禍。

此計一出,朝廷內外對陛下交口稱讚。恰逢國難當頭,君臣一心,同仇敵愾。黃巾賊子,焉能不滅!

西域乃城邦。風俗大同小異,漢化程度參差不齊。然時下四夷皆以漢化爲榮,西域亦無例外。日常交流絕無問題。至於漢家禮儀,自有宮中女官悉心傳授。待和親典禮時,定能舉止得體。

試想,此乃御賜欽定,又並娶五十五國公主。五十五國國君,豈能自甘人後,令女兒在各國公主面前受屈。於是乎,這陪嫁,嘖嘖……

想必陛下看了亦會直流口水。

國中瑰寶,悉數送來。寶馬成羣,珠玉成山。各種稀世珍寶,閃瞎人眼。便是陪嫁的胡女便已成千上萬。牛羊遍地,篷車如雲。根本就是一座行走的金山。西域都護府兩位府丞如何能不小心加小心。令徐榮、程普二位宿將,領麾下精騎沿途護送。更是廣佈斥候,但凡有風吹草動,便立刻紮下營盤,固守待援。

一路馬不停蹄,終趕在暴雪封路前,平安抵達薊國。

既是陛下御賜和親,薊國上下自不敢大意。王太妃令左右國相爲正副迎親使,率龐大迎親使團修繕薊國西北界亭,恭候西域送親使團。

早在賜婚詔書抵達薊國時,二位國相便遣良工修繕增築范陽縣內長安城宮室,供使團暫居。范陽長安城,乃是仿前漢帝都而造。雖遠不及那座宛如天空之城的巨都,卻也有其三分氣象。長安城亦是無郭之城,城池便是宮城。增修之後,用來安置西域使團,正當適宜。

此次和親,乃是陛下之意。薊國上下,畢恭畢敬,不敢有絲毫大意。

薊國如此悉心安排。令各國上至公主下到使節,皆交口稱讚,極爲滿意。

龜茲長公主白卓與側王妃烏蓮情同姐妹。此次得返,自然備受矚目。白卓舊事亦廣爲人知。曾隨薊王北上白檀,血戰七日,相交莫逆。卻不知她竟是女兒身。女師趙娥亦讚賞有加。已替王太妃先行探望,並遣宮人傳授五十五國公主漢家禮儀。

城外天寒地凍,大雪紛飛。城內卻張燈結綵,熱鬧非常。各家各戶,喜事不斷。薊王劉備乃一國之主,出席各種慶典,入則照顧妻兒家小。綰兒姐日漸臨盆,國事家事,分身乏術。五十五國公主結親之事,無需太過急迫。

長安城內,宮室精美,溫暖如春。五十五國公主日習漢家禮儀,專注而用心。趁機驗明正身,更是重中之重。謹防魚目混珠是其一。若有濫竽充數,巢傾卵破者,豈非壞了薊王一世英名。

經女師趙大家,逐一驗正。公主各個完璧歸薊,如假包換。

書報宮中,王太妃終是放心。又請四方館長,依次看過面相。言,皆是富貴旺夫命格。

俗話說“小富靠勤,大富靠命”,“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我命由我不由天……”

時人深信天命所歸,王太妃又豈能例外。

長安長便是甄逸。長子病癒,髮妻順產。甄逸感激不盡。這便前往四方館,登三層樓,被二位國相授予三百石長安長一職。恰逢迎接西域使團,增築長安。正如薊國長公主湯沐邑稱“令”類似,劃歸爲西域五十五國公主湯沐邑的長安城,一城之長,亦擢升爲長安令。由上蔡令遷爲長安令,同食一千石高俸,且保全一家性命。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甄逸豈能不鞠躬盡瘁。

樓桑這幾日,最熱鬧之事,莫過沮授迎娶樂隱之女。

要說這擇婿的手段,樂隱堪稱神鬼莫敵。雖不能料事於前,卻也先人於前。沮授之能,何必多言。如此乘龍快婿,到哪裡找去。

薊國官吏互相結親,亦是劉備所樂見。

所謂家事亦國事。舉賢不避親與結黨營私,最大不同,源於吏治。薊王明以照奸。薊國高薪養廉,吏治清明。少年長吏們,各個火眼金睛,可容不得一粒沙子。更何況還有兩位國相掌管的繡衣吏與斥候細作。

何爲百業興盛?一言蔽之:“農不易畝,市不回肆”。若國民皆苟延殘喘,慘淡經營。又何來興盛。

只需到市中商肆轉一轉,便可知一地民情。

徐榮、程普二將及麾下一衆將士,等不及參加主公的和親大典。與家人小聚數日,便領兵折返。護佑薊國上計車隊,奔赴洛陽。今季人歲六十三錢的獻費,薊國足足繳了二億二千餘萬。還不算替六國所納。

錢幣無需從薊國轉運千里。洛陽金水小市,足夠支取。正因無銅身輕,上計車隊才能輕車簡從,早早抵達洛陽。出發之日,劉備親送十里。與徐榮、程普諸將,依依惜別。

是夜,綰兒姐腹中絞痛。劉備急忙喚來侍醫。雞鳴時,第八子呱呱墜地。母子平安。

綰兒姐清白無夢,睡得極爲安穩。只有昨夜夢見一狐面白馬,背生雙翼,蹄踏捲雲,馱着她上攬九天,下游四海。後撞入懷中,醒時腹痛如絞,遂產下麟兒。

劉備急忙請來四方館長,大相者朱建平,代爲解夢。

大相者言道:“此馬名叫乘黃。天馬入懷,乃是大吉之兆。”

“白民之國在龍魚北,白身披髮。有乘黃,其狀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壽二千歲。”

“人豈能壽二千歲。”劉備將信將疑。

“回稟主公,非指人壽,而是國祚也!”朱建平躬身答道。

“原來如此!”劉備大喜。

乘黃者,上古異獸也。劉備八子,遂取名:異。

果不出意外,七位小姐姐皆誕下麟兒。劉備連得七子,一時舉國同慶,皆大歡喜。

1.209 轅門射戟1.58 夾縫求生135 抱火寢薪1.45 因利乘便130 抗颺虓虎1.23 真骨舍利105 禮樂刑政81 天下喉舌1.6 飲酒四禮17 爲瓽所轠178 萇孝仁皇1.63 犬牙相錯81 投石問路137 和氣生財第2076章 1.265 分曹治事1.82 年末大賞175 京兆三休184 是個難題144 迎刃而解187 貨幣戰爭1.7 雌雄莫辨141 唯利機關108 外徵內討1 分兵入關116 我有一計1.30 火燒雲臺125 此事拿手119 司金典農164 盡數滅口173 王取幾何131 深閨待嫁164 奴隸貿易133 兵鋒四起10 坐井觀天1.25 百鳥朝凰112 不辱君命110 門下五吏第2073章 1.262 飛天遁地105 直言不罪13 民情得疏1.292 威制天下145 兵臨龜茲199 失之交臂113 冰釋前嫌173 飲鴆止渴154 一念之間1.53 馳名中外1.59 心悅誠服1.44 螽斯衍慶1.60 伏波定海127 萬法歸宗1.33 回馬箭術163 雙料博士1.80 毋論大小第2098章 1.287 王者見王114 貪婪無饜163 拈花摘葉17 將府五校1.230 面目全非103 兵發西進170 血矛之約150 天地人和144 田貴如馬122 亦是豪傑1.56 痛並樂極169 先登陷陳155 果然民貴1.67 莫測禍福16 另當別論120 滅頂之災114 支渠四通192 共赴國難1.23 移花接木81 荒島求生105 烈女龐娥1.59 亂我心曲12 爲君之道157 塵埃落定1.95 十面埋伏1.93 助紂爲虐1.4 越俎代庖1.62 陰陽連環176 薊王東歸112 不辱君命1.239 雪落無聲1.77 攻心之策241 楚河漢界109 密詔鋤奸1.260 爲虎作倀1.238 一里之回1.99 八賢共治16 乾坤倒懸1.56 英雄末路139 江山易改195 避無可避1.6 飲酒四禮1.28 將門虎子1.36 一金知心第2103章 1.292 忠義無缺
1.209 轅門射戟1.58 夾縫求生135 抱火寢薪1.45 因利乘便130 抗颺虓虎1.23 真骨舍利105 禮樂刑政81 天下喉舌1.6 飲酒四禮17 爲瓽所轠178 萇孝仁皇1.63 犬牙相錯81 投石問路137 和氣生財第2076章 1.265 分曹治事1.82 年末大賞175 京兆三休184 是個難題144 迎刃而解187 貨幣戰爭1.7 雌雄莫辨141 唯利機關108 外徵內討1 分兵入關116 我有一計1.30 火燒雲臺125 此事拿手119 司金典農164 盡數滅口173 王取幾何131 深閨待嫁164 奴隸貿易133 兵鋒四起10 坐井觀天1.25 百鳥朝凰112 不辱君命110 門下五吏第2073章 1.262 飛天遁地105 直言不罪13 民情得疏1.292 威制天下145 兵臨龜茲199 失之交臂113 冰釋前嫌173 飲鴆止渴154 一念之間1.53 馳名中外1.59 心悅誠服1.44 螽斯衍慶1.60 伏波定海127 萬法歸宗1.33 回馬箭術163 雙料博士1.80 毋論大小第2098章 1.287 王者見王114 貪婪無饜163 拈花摘葉17 將府五校1.230 面目全非103 兵發西進170 血矛之約150 天地人和144 田貴如馬122 亦是豪傑1.56 痛並樂極169 先登陷陳155 果然民貴1.67 莫測禍福16 另當別論120 滅頂之災114 支渠四通192 共赴國難1.23 移花接木81 荒島求生105 烈女龐娥1.59 亂我心曲12 爲君之道157 塵埃落定1.95 十面埋伏1.93 助紂爲虐1.4 越俎代庖1.62 陰陽連環176 薊王東歸112 不辱君命1.239 雪落無聲1.77 攻心之策241 楚河漢界109 密詔鋤奸1.260 爲虎作倀1.238 一里之回1.99 八賢共治16 乾坤倒懸1.56 英雄末路139 江山易改195 避無可避1.6 飲酒四禮1.28 將門虎子1.36 一金知心第2103章 1.292 忠義無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