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大夢初醒

洗漱更衣。出門見廊窗禁閉,密不透光。平座內,已點起燈盞。又乘天梯,直升五層。見檐牆、廊窗亦禁閉,外人不得窺視。劉備這便醒悟。乃爲防有心之人,窺探“薊王病情”。

入書閣,四大謀主皆在。

“主公無恙否?”賈詡起身行禮。

“無妨。”劉備嘆了口氣:“氣血衝冠,怒而殺人。由此而已。”

賈詡這便伏地請罪:“關、張二校尉,亦是詡命其前往。”

“孤已想到。”劉備嘆道:“可是退身之計。”

“然也。”賈詡答曰:“王美人毒發暴斃,陛下一石二鳥。便是要嫁禍何後一門。主公上門問罪,何進拒不認罪。險遭滅門之禍。此乃陛下所樂見也。”

左丞荀攸續言道:“陛下之所以恩寵主公,乃欲以宗室制衡外戚也。今我主不過領百人,便將大將軍府陰藏死士、護衛千餘衆,悉數殺盡。陛下寢食得安也!”

軍司空田豐又道:“此事之後,我主與大將軍勢不兩立。陛下心結,渙然冰釋。何後嫁妹,終歸無用。趁此良機,當託言‘歸國養病’。陛下必欣然應允。”

想想也是。劉備險滅大將軍滿門。袁長水、王虎賁、加之陛下親臨。三道敕令,才令薊王回頭。否則,霞樓火大,百里可見。大將軍一門,骨灰迎風散滿洛陽城郭。結此大仇,兩位大將軍,如何還能同朝爲臣。

若劉備不退,何進勢必託病不出。如此一來,被栽贓嫁禍的何後,斷不會善罷甘休。所謂家和萬事興。陛下拿人錢財,與人消災。即便薊王不上表請辭,陛下也會好言勸歸。以避鋒芒。

一山不容二虎。來日方長。委屈薊王暫且忍一忍吧。

其中道理,劉備焉能不知。

然王美人之死,如鯁在喉。若不能一清二楚,將兇手繩之以法,以劉備之真性情,又如何甘心。

“我大漢以忠孝立朝。禮義廉恥,國之四維。若令王美人含恨九泉,不明不白。孤實難過自己這關。”劉備言道:“歸國前,定要爲王美人昭雪。”

劉備乃當世英傑。如此行事,實不出四謀主意料之外。

“主公勿擾。便是陛下與何後,又豈能讓王美人含冤而亡。不出三日,當見分曉。”賈詡再拜。

劉備忙問道:“文和何不明言?”

四謀主互相對視,仍由賈詡言道:“見陛下真情流露,(賈)詡實難相信,王美人乃爲陛下毒殺。雖說‘殺其母,立其子’,可絕外戚後患。然陛下並非武帝,能狠下心腸,如此殺伐果斷。料想雖早生此念,必不忍心。且陛下若真有立貴子之心,必善待嫡母竇太后。又豈會選在嫡母壽宴下手。若如此,待貴子長成,登基帝位,焉能不對竇太后心生間隙。”

劉備這便醒悟:“文和言之有理。”

荀攸接着道:“如先前所說,此事亦非何後所爲。然先有何後罰銅一億抵罪。後有主公送嫁問罪,險滅大將軍滿門。此二事,已坐實王美人之死,乃何後所爲。故爲示清白,何後必會嚴令河南尹何苗,儘快查清此案。主公只需靜觀其變。不日,當有結果。”

先前胸中積怒,神志混亂。如今恢復,自當明以照奸。

正如四謀主所言。王美人之死,陛下、董太后、何皇后,三方皆有嫌疑。然幕後真兇,或另有其人。

劉備一聲長嘆:“此事,乃孤之過也。”

賈詡進言道:“主公切莫自責。陛下、董太后、何皇后,雖未真動手,卻皆起殺王美人之心。今代人受過,亦是咎由自取。怨不得旁人。”

劉備輕輕頷首:“元皓、公予。”

“臣在。”田豐、沮授,雙雙起身。

“速回函園。約束幕府軍馬,不得妄動。”辨清形勢,這便令出。

“喏!”

“公達。”劉備又看向荀攸。

“臣在。”

“與元皓、公予,同去。主持函園營造,務必儘早完工。”函園之重要,毋需多言。

“喏。”荀攸接令。

“三位謀主,皆良師益友。孤歸國後,當與文和共守洛陽。”劉備道明心意:“切莫令朝中生變。”

賈詡領四大謀主,齊齊下拜:“主公安心就國。洛陽定萬無一失。”

西郭,壽丘裡。大將軍何進府。

太醫官以長流銀匜,灌下湯藥。須臾,大將軍悠悠轉醒。

待雙眼辨物,這纔看清側坐牀榻之人,正是當今皇后。

“臣……”大將軍掙扎抱拳,卻被何後好言阻止:“大將軍萬勿輕動。安心靜養,不日當可痊癒。”

“唉……”思前想後,何進不由一聲悲嘆。

“薊王如何?”何後笑問。

“萬中無一。”何進掙扎開口。

“該當如何?”何後再問。

“合舉國之力,與之相抗。”何進再答。

何後欣然點頭:“大漢十三州,薊王已得其四。剩下九州,大將軍當早日握在手中。如此,方有抗衡之力。”

“皇后何出此言?”大將軍一愣。

“幽、冀、並、涼。外加西域都護府。大漢之北,不出數年,將盡入薊王彀中。剩下九州,薊王卻未曾染指。(王美人)此事之後,陛下廢長立幼之心,昭然若揭。陛下縱情聲色,必不能長久。彌留之際,只需一道詔令,薊王必攜虎狼之士,入京勤王。那時,若不能集九州之力,與之相抗。何氏一門,危矣。”何後字字誅心。

“臣,謹記。”何進竟猛然坐起。薊王如利刃加頸,豈容他臥牀不起,任人宰割。話說,向來都是他‘何屠’持刀宰殺,何曾輪到別人!

“未有一戰之力前。定要禮賢下士,虛懷若谷。切莫再與之爭鋒。”何後最後言道。

“臣,遵命!”何進翻身下榻,跪地行禮。

見兄長大夢初醒,幡然悔悟。何後終是放心,又寬慰道:“只需天下太平,這萬里江山,終歸與薊王無干。待我兒登基,那時,大將軍今日之辱,當可百倍千倍以報之。”

何進緊咬牙關。目中厲色,一閃而逝。

“先養好虎軀,假以時日。”何後這便起身離去。

“臣,恭送皇后。”何進以頭觸地。

登皇后車駕,何後言道:“來人,轉去輔漢大將軍府。”

“喏!”

雞卵嘛,終歸不能全放在一個籃子裡。

1.29 迴光返照1.74 樓桑重器1.89 牽招一怒1.27 天下瞠目1.7 酈城大建179 中舨共約1.55 馬踏聯營128 揮金僚朋1.209 轅門射戟116 東部鮮卑19 樓桑諸技1.26 敦煌六姓1 十里少年1.73 大雅無傷169 先登陷陳15 五毒之冠1.88 未盡全功1.84 海賊寶藏169 東西交構1.37 兵發北進121 十里長筵170 樹大招風第2090章 1.279 與世推移16 重造京洛185 王都擴建1.60 轉禍爲福1.75 金闕在望61 時不我待1.299 烏合之衆291 無能之輩106 勿以爲念241 錐處囊中1.45 何愁不嫁1.60 接風洗塵175 綠洲熔爐1.52 漢越親和31 便衣出行11 洛陽安家122 養虎成患1.43 天機莫測1.253 陰相與謀108 禮不可廢195 青史留名81 俱合法相1.79 撤村並邑129 心腹大害183 瓦釜雷鳴91 熱度未消1.209 轅門射戟114 難兄難弟199 飲恨兵退150 天地人和1.77 學富百車1.266 驚悉隱秘1.50 宮廷之變147 同類相動1.78 陸城亭侯192 共赴巫山181 臨時改意17 輕徭薄稅1.235 貌合心離1.24 犁種宿野1.59 開疆闢土1.29 強渡漢水210 喧賓奪主1.248 火煉真金第2074章 1.263 偶有失蹄12 淫不破義1.4 只患不均173 合浦珠還1.9 雄甲天下145 夢寐以求1.97 堪比高官19 馬兒快跑143 以食爲天1.4 砥礪同行178 洞鑑古今185 定國奇謀1.54 燕齊以安1.93 花開七朵115 死而復生1.252 長城自毀164 四海承風1.77 酎金補齊15 正視己心124 獻履貢襪100 蛛絲馬跡1.20 嶄露頭角1.92 黃金分割11 佐世之才1.85 女海賊王101 善始善終146 有恃無恐103 入幕之賓1.73 有教無類179 蠢蠢欲動1.30 一書在手12 再見恩師1.238 君有不戰1.44 非同尋常
1.29 迴光返照1.74 樓桑重器1.89 牽招一怒1.27 天下瞠目1.7 酈城大建179 中舨共約1.55 馬踏聯營128 揮金僚朋1.209 轅門射戟116 東部鮮卑19 樓桑諸技1.26 敦煌六姓1 十里少年1.73 大雅無傷169 先登陷陳15 五毒之冠1.88 未盡全功1.84 海賊寶藏169 東西交構1.37 兵發北進121 十里長筵170 樹大招風第2090章 1.279 與世推移16 重造京洛185 王都擴建1.60 轉禍爲福1.75 金闕在望61 時不我待1.299 烏合之衆291 無能之輩106 勿以爲念241 錐處囊中1.45 何愁不嫁1.60 接風洗塵175 綠洲熔爐1.52 漢越親和31 便衣出行11 洛陽安家122 養虎成患1.43 天機莫測1.253 陰相與謀108 禮不可廢195 青史留名81 俱合法相1.79 撤村並邑129 心腹大害183 瓦釜雷鳴91 熱度未消1.209 轅門射戟114 難兄難弟199 飲恨兵退150 天地人和1.77 學富百車1.266 驚悉隱秘1.50 宮廷之變147 同類相動1.78 陸城亭侯192 共赴巫山181 臨時改意17 輕徭薄稅1.235 貌合心離1.24 犁種宿野1.59 開疆闢土1.29 強渡漢水210 喧賓奪主1.248 火煉真金第2074章 1.263 偶有失蹄12 淫不破義1.4 只患不均173 合浦珠還1.9 雄甲天下145 夢寐以求1.97 堪比高官19 馬兒快跑143 以食爲天1.4 砥礪同行178 洞鑑古今185 定國奇謀1.54 燕齊以安1.93 花開七朵115 死而復生1.252 長城自毀164 四海承風1.77 酎金補齊15 正視己心124 獻履貢襪100 蛛絲馬跡1.20 嶄露頭角1.92 黃金分割11 佐世之才1.85 女海賊王101 善始善終146 有恃無恐103 入幕之賓1.73 有教無類179 蠢蠢欲動1.30 一書在手12 再見恩師1.238 君有不戰1.44 非同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