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豈若麒麟

陛下身着朝服,在殿前儀仗的簇擁下,自德陽殿內走出。端坐龍榻。

百官自殿前兩側入場,立於中庭。

三公居首,領百官面向皇帝。

贊禮之太常(九卿之一,掌宗廟禮儀),高聲唱喝:“跪——”

羣臣雙膝跪地,直身,雙手持笏,平舉。

“拜——”

羣臣彎腰,手至地,笏橫置地上。

“稽首——”

羣臣伏地,首至地。

“起——”

羣臣站起。

“跪——”

羣臣雙膝跪地,直身,雙手持笏,平舉。

“拜——”

羣臣彎腰,手至地,笏橫置地上。

“稽首——”

羣臣伏地,首至地。

“起——”

一連三次。行三叩九拜之禮。

太常又高聲唱喝:“皇帝爲君興。”

臨軒高坐的陛下,這便起身。以示對三公禮賀的敬謝之意。

三公跪伏,皇帝坐下。

漢代,皇帝對三公的禮敬儀節稱“興”。是以起立作爲對三公進見的迎接禮,或對其叩拜的還禮。

皇帝冊、授王、公爵時,王、公拜謝,皇帝也以起立作答禮。

漢禮有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兇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其中稽首是重,是臣拜君之禮。”。《周禮·春官·大祝》中說:“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兇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

“九拜”屬於大禮,《禮記·郊特性》:“大夫之臣不稽首,非尊家臣,以闢君也。”意思是說,稽首是大臣拜見君王之禮,家臣不可行此禮。

時人“席地而坐,引身而起,則爲長跪。首至手則爲拜手(跪下行禮時,兩手拱合到地,頭靠在手背上)。手至地則爲拜。首至地則爲稽首。”

所以,三叩九拜之禮,並不是說跪三次,磕九個頭。而是根據場合的不同,選擇‘九拜’中的一種。

好在劉備練習純熟,未有半分差池。

黃門令左豐送上名冊,太常這便高聲唱喝:“貴霜王使覲見——”

蠻、貊、胡、羌,等國賓,先行朝貢。

貢品不可能拉到現場。已交由大鴻臚屬下治禮郎,清點入庫。

貴霜使節也沒少在治禮郎的督導下,暗下苦功。覲見禮儀甚是周全:先跪地行禮,再說賀詞,最後上呈禮單。

禮單由黃門令左豐當場誦讀。

覲見朝貢的走位爲:西入東出。後進後出。

無論立於哪支隊伍之中,皆要如此走位。

朝貢禮單,不可謂不隆重。然而朝廷賞賜亦重。一進一出,漢庭其實佔不了多少便宜。

開始劉備還有些緊張。隨着三郡烏桓使者和南匈奴王等人,先後入場朝拜。便不緊張了。

“百蠻貢職”之後,便是“衆郡奉計”的重頭戲。

卻並未像劉備想的那樣,羣臣口誅筆伐,各種質疑批鬥,駁斥的體無完膚。陛下更未親自‘受計’。郡、國上計吏,各自陳詞。言語簡練而又瑰麗。暗藏許多頌揚、溢美之詞。

雖說文辭華美,聽多了卻也讓人乏味。

劉備埋首於隊伍之中,有些昏昏欲睡。

話說,宗室諸劉重在參與。正月旦會其實並沒有宗室什麼事。與有榮焉罷了。

也不知過了多久。

忽聽一聲清喝:“臨鄉侯劉備。”

劉備渾身一凜。猛然清醒。

“臣在。”

深吸一口氣穩住心神。這便邁前一步,走出隊列。又轉而向南,從隊列之末,入場。這便是後進後出的走位。

劉備身高八尺。站在一衆混吃等死的宗室諸劉之中,本就出衆。此時,所有人皆站定。但見一人走動,陛下居高臨下,隻眼便已注目。臨鄉侯劉備之名,朝廷百官早有耳聞。就連混吃等死的宗室諸劉之中,亦有人聽說。

目光聚集,劉備越發鬆弛。

容姿趨步,有出於衆。

待入場,陛下甚至抄起面前垂旒,細細觀看。

羣臣、百蠻,亦紛紛扭頭窺探。

“臣,劉備。叩見陛下。”

“免禮。且上前來。”距離還是有些遠,看不清容貌,陛下這便命他上前。

劉備這便上前數步。

“再上前。”

劉備又上前數步。

“再上前。”

再上前,便是一池碧波。要掉溝裡了,陛下。

《後漢書》:“(德陽殿)陛高二丈,皆文石作壇,激沼(池)水於殿下,畫屋朱樑,玉階金柱。”

劉備正想着該如此上前,黃門令左豐已奉命走下陛級,前來引路。

沿西陛過池水,立於壇中。

詔臣如此之近,已經年未見。

何謂近臣?

近身之臣也!

“擡起頭來。”陛下又道。

劉備這便緩緩擡頭。目光由下而上,仰視當今聖上。

入目是一張清秀又機敏的臉。還有些許的稚氣未退。

劉備暗暗打量陛下,陛下亦細細打量着他。

“果是吾家麒麟子。”陛下眼中盡是欣賞之色:“臨鄉今季如何?”

原來,陛下要親自受計。

劉備躬身答道:“啓稟陛下,賴祖宗庇護,臨鄉本季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民可暖衣足食否?”

“民頗富足。皆溫衣飽食,藏新食陳;市帛充用,牛馬成羣。”劉備答道:“今已納民百萬,得田六百萬。”

“方圓幾何?”

“界東西三百四十一里,南北兩百九十五里。”《臨鄉集薄》劉備早已銘記於心。

“三百里地,卻能活百萬之衆。卿,勞苦功高,朕心甚慰。”陛下金口玉言:“賜輿馬衣服,駁犀具劍,佩刀、紫艾綬、玉玦。以示嘉許。”

“謝陛下。”劉備再跪行禮。

輿馬亦作“轝馬”。意指車馬。《呂氏春秋》:“夫玩好貨寶,鐘鼎壺濫,轝馬衣被戈劍,不可勝其數。”

駁犀亦作“斑犀”。《東漢觀記·陳遵傳》:“陳遵破匈奴,詔賜駁犀劍。”

紫艾綬,便是指紫綠色綬帶。

以示榮寵。

叩謝後,黃門令左豐又親領劉備入列。

目視劉備遠去,陛下忽顧左右曰:“朕之儀貌,豈若麒麟?”

左右近臣,聞言大驚。皆諂媚賠笑,不敢多言。天子竟和劉備自比!

禮畢,由太官上食,賜羣臣酒食。小黃門吹三通,謁者(yè zhě,大長秋屬官,掌賓贊受事的近侍)引公卿羣臣再拜。恭送陛下入德陽殿。卑官在前,尊官在後,宗室諸劉、百蠻貢職、衆郡奉計,依次徐徐退場。

整個正月旦會宣告落幕。

被小黃門領上馬車,劉備終於鬆了口氣。

出宮門。白日高懸。

兩位義弟,三位家臣,數十虎賁,正翹首以盼。

1.99 北疆來人1.25 百鳥朝凰176 隔岸觀火123 上林冬狩1.5 千家萬戶147 事大而急91 車騎填巷133 如有神助1.90 蒼天已死164 十夷王女第2070章 1.259 七海在望1.68 以和爲貴155 天下鼎沸291 無能之輩1.24 多多益善1.22 其道大美167 一去不返第2099章 1.288 毋庸置疑1.52 契約精神1.52 漢越親和1.40 兵車夜行10 時機未至1.34 牽招賣馬160 解甲歸田1.275 天下正色21 解我心憂105 直言不罪169 麋家小妹1.275 天下正色1.38 爲國除賊1.74 再掠女豪197 運籌決算195 無雙連環191 明燈指路170 乞伏來投1.38 秋色平分1.35 西烏鐵騎129 心腹大害1.88 二賊授首150 待我長成135 逆流而進1.94 貴不能言1.59 飽虎飢鷹168 有求必應177 廣而無用148 三舉鄉黨12 料事於先1.58 夾縫求生101 向虎山行111 鬥智鬥勇181 三日分曉第2086章 1.275 怒馬揚鬃1.4 砥礪同行1.300 出頭之機1.35 傳火天下179 瑞輪蓂莢178 深明大義170 自斷股肱119 作壁上觀1.97 借題發揮114 支渠四通1.99 一網打盡1.45 再得貴子1.38 溯谷而行1.39 天予吾王1.57 樓桑武卒1.76 麒麟續命176 隔岸觀火1.43 薊國鋤奸157 類同相召1.77 蜩螗之鳴1.34 旁門左道第2071章 1.260 晨參暮省129 各方博弈136 和親之禮128 孤很欣慰144 首尾難顧134 鮮卑利亞1.55 馬踏聯營1.76 世道無常144 田貴如馬177 人神不擾120 尚未割席1.7 殺機畢露1.58 歲不我與120 四面合圍1.35 多事之秋1.85 得隴望蜀1.88 高手雲集1.7 小夥伴們166 落子無悔120 隨行就市19 馬兒快跑1.69 張飛劫親1.46 陣前示威17 尊王攘夷212 不請自來21 赤心如故91 飯稻羹魚1.30 一門出仕
1.99 北疆來人1.25 百鳥朝凰176 隔岸觀火123 上林冬狩1.5 千家萬戶147 事大而急91 車騎填巷133 如有神助1.90 蒼天已死164 十夷王女第2070章 1.259 七海在望1.68 以和爲貴155 天下鼎沸291 無能之輩1.24 多多益善1.22 其道大美167 一去不返第2099章 1.288 毋庸置疑1.52 契約精神1.52 漢越親和1.40 兵車夜行10 時機未至1.34 牽招賣馬160 解甲歸田1.275 天下正色21 解我心憂105 直言不罪169 麋家小妹1.275 天下正色1.38 爲國除賊1.74 再掠女豪197 運籌決算195 無雙連環191 明燈指路170 乞伏來投1.38 秋色平分1.35 西烏鐵騎129 心腹大害1.88 二賊授首150 待我長成135 逆流而進1.94 貴不能言1.59 飽虎飢鷹168 有求必應177 廣而無用148 三舉鄉黨12 料事於先1.58 夾縫求生101 向虎山行111 鬥智鬥勇181 三日分曉第2086章 1.275 怒馬揚鬃1.4 砥礪同行1.300 出頭之機1.35 傳火天下179 瑞輪蓂莢178 深明大義170 自斷股肱119 作壁上觀1.97 借題發揮114 支渠四通1.99 一網打盡1.45 再得貴子1.38 溯谷而行1.39 天予吾王1.57 樓桑武卒1.76 麒麟續命176 隔岸觀火1.43 薊國鋤奸157 類同相召1.77 蜩螗之鳴1.34 旁門左道第2071章 1.260 晨參暮省129 各方博弈136 和親之禮128 孤很欣慰144 首尾難顧134 鮮卑利亞1.55 馬踏聯營1.76 世道無常144 田貴如馬177 人神不擾120 尚未割席1.7 殺機畢露1.58 歲不我與120 四面合圍1.35 多事之秋1.85 得隴望蜀1.88 高手雲集1.7 小夥伴們166 落子無悔120 隨行就市19 馬兒快跑1.69 張飛劫親1.46 陣前示威17 尊王攘夷212 不請自來21 赤心如故91 飯稻羹魚1.30 一門出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