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 始料未及

目送驚魂未定的兩位太后、何後,由親隨宦官攙扶着重新落座。劉備這便趨步上前:“啓稟陛下,臣已做完。結果如何,不日便見分曉。”

“如此,甚好。臨鄉侯辛苦了。”陛下和煦一笑:“賜青羔裘,紫絲履。以示嘉許。”

“謝陛下。”

陛下與皇后,陪兩位太后,先行入殿。百官遂各自散去。

恩師等人走到近前。圍繞白琉璃日光溫室,左顧右看。見罩內女珊瑚樹似比先前鮮綠,這便紛紛點頭。話說寒氣盡散,自比先前覆滿冰霜時,青綠不少。

須臾,黃門令左豐又奉詔出殿。走到劉備身側,低聲詢問‘赤金琉璃罩’的使用事宜。

劉備這便告知日光溫室的日常注意事項。無非是按時澆水施肥,開窗換氣,諸如此類。黃門令銘記在心,自去覆命不提。

在劉備看來,不過是搭了座玻璃日光溫室。

然而在場衆人,所見所聞,卻遠不止此。

不久便有風傳。言,麒麟再爲炎漢續命兩百年。

劉備始料未及。

雖是空穴來風,然‘赤金琉璃罩’內的女珊瑚一日好過一日,卻是明證。

據說陛下最近時常前往卻非殿,觀賞珊瑚女君。且身邊常有何後相伴。化解一場女珊瑚凋亡之危,卻讓帝后關係越發和諧。亦是劉備始料未及。

又過數日,黃門令左豐前來傳詔。言,兩位太后、何後,明日將親臨金水小市。讓劉備準備接駕。

劉備大喜領詔。

帝王出行時的儀仗,稱“鹵簿”。

鹵簿,本是記錄帝王出行時護衛、隨員及儀仗、服飾等的冊籍。後常以其指代儀仗衛隊。

根據不同的出行目的及活動場所,皇帝身邊的隨員數量、儀仗形制等,皆有不同。

蔡邕《獨斷》:“天子有大駕、小駕、法駕。”

今代規定:大駕由公卿引導,大將軍隨車護衛,掌管宮廷車馬的太僕駕車。屬車多達八十一乘,另有備車千乘,護衛騎兵萬餘人。法駕,由京城長官引導,侍中隨車,奉車郎駕車,屬車三十六乘。小駕的則僅由執事尚書一人侍從,屬車九乘。

皇后出行,與之雷同。

只不過隨車侍從爲大長秋,及長秋宮一干人等。換句話說,皇后有其獨立的官吏隨從。

大長秋,官名。多由宦官充任。掌宣達皇后旨意,管理長秋宮(皇后中宮)各事,秩二千石。歷代沿設。時下大長秋,便是兼領尚書令的曹節。

大駕、小駕、法駕,使用皆有場合,需遵循禮法。

《後漢書·輿服上》:“行祠天郊以法駕,祠地、明堂省什三,祠宗廟尤省,謂之小駕。”小駕多在祠宗廟或行兇禮時使用。

此次兩位太后和皇后聯袂出訪,乃屬私訪。便是小駕亦不能擺。只稱‘鑾駕’。

因天子車駕有鑾鈴,因而得名。

饒是如此。洛陽令周異亦不敢絲毫怠慢。命人修剪花木,清掃道路,灑水除塵,又令兵丁傾巢而出,沿途設崗,嚴陣以待不提。

黃門令左豐已先行通報。兩位太后、何後,先去金水小市,再臨劉備府宴。

此乃天大的榮寵,讓劉備好生預備。萬勿有失。

洛陽天家乃是帝國流行風向標。陛下好驢車,於是豪右爭相效仿。兩位太后,及何後駕臨金水小市,沾過的,碰過的,有幸佩戴上身的,必成流行。

當然,一份數目可觀的獻金,亦不可少。此乃帝后出場費是也。

太后、皇后駕臨洛陽小市的消息,不脛而走。一大早,市門前人山人海,圍滿人羣。

兩位義弟外加徐晃,三人皆身披重甲,氣勢如虹。今日不爲上陣殺敵,只爲國母守門。

繡衣吏嚴守各處。劉備攜兩位家丞,容姿英發,立在門側,翹首以盼。

朝陽初升,便有一隊車馬駛入殖貨裡。

隨從不多,卻皆是羽林虎賁。鑾駕只有一輛。三人同車。駕車的不是奉車郎,亦不是大長秋,而是何大匠。劉備在隊伍中,還看到了長髮未能及腰的五官中郎將董重。

何進、董重皆在。劉備這便了然。此乃‘天家三後’居傢俬人遊。所謂家國天下。以親族論,何後乃是兩位太后的兒媳。姑婦(婆媳)三人同車,目的地又是宗親產業。於是可稱私家遊。

市門大開。劉備攜義弟、家臣,門客、部曲,恭迎車隊駛入。

車駕在門內長街一字排開。

親隨護衛,先行下車,列隊鑾駕兩側畢。小黃門擺好步梯,何皇后這便先下。

遙見皇后,珠襦盛服,雲髻峨峨,姿容瑰麗。身高七尺一寸,足登遠遊繡花履。踏步而下,如輕雲出岫,只見人落,不見裙動。飄飄欲仙之感,無與倫比的美麗。

圍觀衆人皆,讚歎不已。許多盛裝貴婦,更是自慚形穢。

只顧看皇后,卻不見兩位太后。

待兩位太后下車,劉備這便下拜:“臣,劉備,叩見太后,叩見皇后。”

“叩見太后,叩見皇后——”圍觀人等,轟然下拜。

“君侯快快起身。”先開口的乃是董太后。

“臣,遵命。”劉備這便站起,躬身以待。

“我姑婦三人來此,乃爲遊玩解悶。君侯不必多禮,且直起身來。”又是董太后開口。

“臣,遵命。”劉備緩緩擡頭,雙手隨之落下。

先前皆是遠觀,如今近在眼前。細看容貌,果然雄姿英發,氣宇軒昂。好一個天家麒麟。

董太后眸生異彩,連連稱讚。

竇太后眸中亦多欣賞。

何後卻垂眉順眼。兩位太后當面,不多看亦不多言。

“先前擊鞠,君侯打了好些面斑斕錦幟。當時朕便心生好奇,想來此一觀。今日覓得空閒,我姑婦三人爲伴。且要好好遊覽一番。”董太后笑道。

“臣定當傾心竭力,以盡地主之誼。”劉備這便答道。

“如此,且先前領路。”董太后頤指氣使。誰叫人家兒子是皇帝呢。

“喏。”劉備這便領兩位太后、何皇后,前往市中商肆。

五官中郎將這便勒令麾下衛士驅散人羣,閉門謝客。不料何後卻開口道:“今日乃是私遊。何必關門?不妨與民同樂。”

竇太后亦開口:“此言甚善。”

董太后想了想道:“如此,且聽妹妹之言。”

竇太后,諱妙。扶風平陵人,前大將軍竇武長女。先帝第三任皇后。延熹八年(165年)入宮,受封貴人。同年立爲皇后。雖貴爲帝后,卻很少得先帝寵幸。永康元年(167年),帝崩,竇妙被尊爲太后。因先帝無子,故立解瀆亭侯劉宏爲帝,是爲靈帝。後其父大將軍竇武謀誅宦官失敗,竇妙失勢,遷南宮雲臺,時至今日。

從年紀上說,董太后確比竇太后年長數歲。也不過三十出頭。

今漢先帝多早崩。太后亦多年輕。再立少帝,便可由太后垂簾,代爲主政。如此惡性循環,乃至外戚難平。

竇大將軍身死族滅。宮中只剩竇太后孤家寡人。故董太后不起殺心。且皇后又漸漸起勢。董太后頗多籠絡,欲與竇太后聯手。於是乎,董太后、竇太后、何皇后,互相掣肘,三足鼎立。南北二宮最近幾年,頗爲祥和太平。

堪稱歷代少有。

正因兩位太后皆在。何皇后才處處忍讓,不敢顯露鋒芒。

卻無人知曉。

竇太后還有外戚血親,改名胡輔。此時正隨臨鄉學子,暢遊太學。

胡輔若得劉備傾力輔佐,竇太后未必不能東山再起!

136 和親之禮13 大賢良師31 直搗敵巢1.46 有褐有衣144 計斷九月184 如約而娶119 匡弼輔正1.23 孤軍誘敵124 國士待之1.43 切莫辜負1.34 恩同再造136 遣子入侍1.65 陰藏殺機16 白馬公孫140 盡數歸心159 白波立寨1.49 觀星定海192 火燒西園1.28 暮夜有知140 不可思議182 兩全其美188 風聞奏事1.47 丹陽勁卒131 猛虎破閘154 一念之間1.82 可以爲報1.266 驚悉隱秘1.226 全民參與1.293 處士橫議185 有神無鬼153 替父簽押118 幷州狼騎1.36 一金知心1.296 可甘人下91 飯稻羹魚118 義重於生1.23 三千珠履1.97 莫問神鬼1.28 帝王家事170 樹大招風1.79 圍湖造屋1.88 大國之基114 割肉飼虎1.55 情義無價1.72 誤打誤撞1.98 南港新城158 兵貴神速91 車騎填巷1.76 洛陽來使161 狐假虎威182 何患無嗣1.255 突施冷箭251 入鄉隨俗199 半天一夜211 入主小沛1.87 富貴同享1.67 黑夜女王1.76 牽繮執轡135 各有奇謀1.232 南閤祭酒15 正視己心1.92 萬世太平149 白駒過隙1.285 共分天下199 孤心甚慰109 多管齊下1.33 劍器大宗1.79 河間奼女13 改造閭里1.240 苦心孤詣157 江淮上甲158 鐵壁鏵嘴157 耕雲播雨124 大器免成143 疏河注海164 王道循環第2103章 1.292 忠義無缺129 明日功成251 英雄輩出1.30 陣前反水181 未得其主第2086章 1.275 怒馬揚鬃154 查無此人91 龍有逆鱗178 天下表率1.98 水火相濟1.97 以自爲方134 大利匠城1.52 母子相見111 隴右鮮卑154 數年之期189 江淮孤生1.65 西羌兵諫1.54 四方殺局123 無人祭奠161 畢協賞罰101 如虎添翼11 洛陽安家1.9 策封爲王251 英雄輩出
136 和親之禮13 大賢良師31 直搗敵巢1.46 有褐有衣144 計斷九月184 如約而娶119 匡弼輔正1.23 孤軍誘敵124 國士待之1.43 切莫辜負1.34 恩同再造136 遣子入侍1.65 陰藏殺機16 白馬公孫140 盡數歸心159 白波立寨1.49 觀星定海192 火燒西園1.28 暮夜有知140 不可思議182 兩全其美188 風聞奏事1.47 丹陽勁卒131 猛虎破閘154 一念之間1.82 可以爲報1.266 驚悉隱秘1.226 全民參與1.293 處士橫議185 有神無鬼153 替父簽押118 幷州狼騎1.36 一金知心1.296 可甘人下91 飯稻羹魚118 義重於生1.23 三千珠履1.97 莫問神鬼1.28 帝王家事170 樹大招風1.79 圍湖造屋1.88 大國之基114 割肉飼虎1.55 情義無價1.72 誤打誤撞1.98 南港新城158 兵貴神速91 車騎填巷1.76 洛陽來使161 狐假虎威182 何患無嗣1.255 突施冷箭251 入鄉隨俗199 半天一夜211 入主小沛1.87 富貴同享1.67 黑夜女王1.76 牽繮執轡135 各有奇謀1.232 南閤祭酒15 正視己心1.92 萬世太平149 白駒過隙1.285 共分天下199 孤心甚慰109 多管齊下1.33 劍器大宗1.79 河間奼女13 改造閭里1.240 苦心孤詣157 江淮上甲158 鐵壁鏵嘴157 耕雲播雨124 大器免成143 疏河注海164 王道循環第2103章 1.292 忠義無缺129 明日功成251 英雄輩出1.30 陣前反水181 未得其主第2086章 1.275 怒馬揚鬃154 查無此人91 龍有逆鱗178 天下表率1.98 水火相濟1.97 以自爲方134 大利匠城1.52 母子相見111 隴右鮮卑154 數年之期189 江淮孤生1.65 西羌兵諫1.54 四方殺局123 無人祭奠161 畢協賞罰101 如虎添翼11 洛陽安家1.9 策封爲王251 英雄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