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強攻九洑洲

九洑洲長約有十五六裡,寬在一二里至六七裡之間,位於長江主航道以北,與北岸相隔一條十餘丈寬的水帶。江邊是蘆葦和茅草。曾紀澤和彭玉麟接到曾國藩拿下九洑洲的任務後,乘坐上龍騰號,在甲板上藉助千里鏡查看太平軍在這一帶的設防。

彭玉麟對曾紀澤說:“聽說九洑洲大約駐紮了一萬人馬,控制了江浦至金陵的水上通道,這場仗不容易打。”

曾紀澤道:“再難打也得打,不管困難多大,也要拿下。拿下九洑洲,江寧就是孤城了,糧道斷絕,不出半年就可破,戰爭就結束了。”

彭玉麟搖搖頭,道:“目前,我們只能強攻。長毛已到窮途末路,我想先以九洑洲的南邊爲突破重點,明天派一部分戰船去試探試探。”

這時,楊嶽斌也已經回到了湘軍水師當中。楊嶽斌就是楊載福,因爲同治皇帝名字裡有個載字,他只能避諱,曾國藩給他重新取名嶽斌。他回老家守孝了一段時間,回來後在水師中地位已經不如彭玉麟,他急於立新功,覺得九洑洲上的太平軍不值一提。

第二天,楊嶽斌親率三千水師強攻九洑洲。激戰了一整天,死了上百人,毀壞戰船幾十艘,也沒打下九洑洲。楊嶽斌沮喪收兵,第二天又整隊打了大半天,仍然無功而回。

曾紀澤勸說楊嶽斌不要強攻:“九洑洲防守嚴密,我們想法子刺探清楚後再去打,應該還有路上島。”

於是,曾紀澤派了兩個太平軍的降將,讓他們帶十來人上九洑洲探路。

兩天後,彭玉麟找到曾紀澤,道:“大公子,探子派人送回情報,守九洑洲的主帥是康祿。”

曾紀澤問道:“康祿就是康福的胞弟吧?有無勸降的可能?你派人去找康福來,我有話要跟他說。”

當時,康福已經到了曾國荃的吉字營,李臣典、蕭孚泗帶着從湖南招募的三萬新勇前來,吉字大營已經擴大到了五萬,曾國藩派了康福和趙烈文去幫助曾國荃練新兵。

曾紀澤見了康福,對他說:“想必你也知道,李秀成被洪逆封爲真忠軍師留守城內調遣各王,但同時洪秀全又封了大大小小的王二千七百多個。洪氏家族,連伙伕、門房都封王,鑽營的小人用幾十兩銀子賄賂洪仁發、洪仁達等人,也可以得到王的爵號。整個天京城很混亂。你的胞弟楚天義康祿也被封楚王,但僞王我在蘇州一下子就招降了八個,天國就就要完了,這是你弟弟最後的機會。”

康福點點頭,道:“楚王康祿確實就是我的弟弟。我也知道天國的失敗已成定局,金陵城破只是早晚的事,作爲兄長,豈能眼看胞弟面臨死亡而坐視不救?我應該到九洑洲去走一趟,勸說弟弟懸崖勒馬。不過,我弟弟的脾性,很倔強,恐怕我勸說不動。”

曾紀澤說:“我已經通知淮揚水師的陸戰隊趕來,若是你勸不動你的弟弟,我就下令強攻,你弟弟頂多守幾天,到時候投降就晚了。”

此時,江中的九洑洲已經變成一座大軍營,康福到處所見的,都是因糧食不足,餓得面呈菜色、疲憊不堪的長毛。島上的百姓都早已經被趕走了,沙洲上的空氣有點潮溼,瀰漫着嗆人的血腥味。

新封的楚王康祿在島上盡人皆知,康福說自己來投奔弟弟,很快就被帶到了楚王的大帳中——一間極平凡的漁民房中,一個身披黑色戰袍的青年軍官帶着康福進了屋,只聽見黑暗中一人正坐在桌子邊,背朝着一盞昏暗的油燈發呆。

果真是弟弟康祿,康福看清楚了,雖然他的弟弟消瘦了不少。自從武漢城破前夕相見,兄弟倆一別就是十年。

“兄弟,你還好嗎?”康福異常激動地走過去,伸出雙手想擁抱弟弟。

“哥哥?你來這裡做什麼?”康祿退一步,右手已握緊了腰間的劍柄,道:“這不是你該來的地方。”

“兄弟,我是康福,你不認得了?”康福的聲音有點沙啞。

康祿沒有說話,揮手讓屋裡的外人都出去,這才和哥哥相認,兄弟倆久久擁抱在一起,說不出話來。

“兄弟,我想死你了,你還好麼?”好久,康福才鬆開手,康福再次問道。

“我,還好……不好!”康祿有點哽咽,兄弟相聚,哥哥已經是他唯一的親人,卻又是敵人。

兄弟二人在油燈下對面而坐,很久沒有說話。他們不知道說什麼好。

“弟弟,你有嫂子和侄子了。”康福告訴弟弟,他前次回老家住了兩年,娶妻並生了個兒子,又將父母的墓地修葺一新,時時刻刻想着弟弟,盼望兄弟能迷途知返,早日團聚,“小時候,你總是問我,我們什麼時候才能活出個人樣啊!現在,是時候了。”

康祿十年來轉戰東西,沒有一天安寧的日子,娶妻成家這件事,他總是一天天往後挪,自己滿腔熱血報效的天國卻岌岌可危了,現在哥哥來勸降了,他從腰間掏出酒囊,仰着脖子喝了一大口,開口問道:“哥,你還在曾國藩手下做事嗎?”

“是的。滌公現在讓我幫助曾國荃圍天京,圍得像鐵桶一般,現在洪秀全插翅難飛。”

“你現在官居何職?”

“沒有正式官職。”康福搖搖頭,“據說弟弟已被封爲楚王,只可惜天國已經快完了。”

康祿平淡地說,“天京城內到處都是王,王也變得一錢不值了。哥哥爲曾國藩出生入死地賣命這麼多年,曾國藩也沒有讓朝廷賞哥哥一個官職,他這種人值得信嗎?”

“我是領俸祿的。”康福說:“弟弟你有所不知,在曾大人的總督幕僚裡,有不少無官職的人,曾大人對這些人反倒比對有官職的人客氣得多。他常對人說,有官職的人,我以上下之禮相待;無官職的人,我以朋友之禮相待。所以在曾大人幕中,無官職的人比有官職的人地位要高。”

“哦!”康祿鬆了一口氣,“哥,我們是親手足,你對我講實話,你這次是不是俸了曾國藩之命來勸降,要是這樣,那就請回,讓曾國藩早死了這條心。”

“兄弟,這次不是滌公讓我來的,是大公子曾紀澤。他讓我來救你出苦海。”康福將身子移向弟弟。

“苦海?”沉默片刻,康祿冷冷地問,“怎麼個救法?”

“兄弟,你可能還不明白眼下的處境。”望着弟弟這副神態,康福心裡萬分焦急,“前兩天,杭州已被左宗棠的楚軍收復,無錫、常州、蘇州等被大公子的淮軍奪取了,浙江、蘇南已全境光復,你們的所謂太平天國,只剩下金陵一座孤城了。金陵雖大,畢竟只是一座城,能守得幾天?更何況李秀成的二十萬人,已經死了大半。兄弟你才幹過人,但大勢已去,一人如何能挽回得了?天命如此,人力又怎能抗拒?”

“天命如此?”康祿面容冷漠,並不爲之所動。

康福嚴肅地說下去:“兄弟,作爲你的哥哥,我怎能眼看死亡來到你的頭上而不相救?哥哥爲你謀劃了兩條出路。”

“哪兩條?”

“兄弟,你可以利用目前的地位獻糧投誠。以兄弟這樣大的功勞,一定會蒙朝廷格外寬大處理,既往不咎,只要曾大帥開口,恩賞副將總兵,如同韋俊、程學啓那樣也說不定。最不濟也比郜雲官他們要強。”

“哥哥,我不是郜雲官。”康祿又喝了一口酒。

康福道:“有一點我可以向兄弟說清楚,兄弟是向曾大人投誠。曾大人曾經親口對我說過,只要兄弟棄暗投明,一定重用。”

“還有一條出路呢?”康祿對這條路似乎並無興趣。

“若是兄弟覺得前條出路不好的話,還有一個辦法。哥哥帶着你出去,剃髮換衣,休息幾天後,再護送你回沅江老家。待金陵攻下後,哥哥我也回到下河橋去。我們兄弟守着父母的墓地,從此不過問世事,長守我康氏耕讀家風。”

“哥哥,兄弟謝謝你的好意,我說過,今生今世,我一定要活得像個人樣!我重做一個守父母墓廬的普通百姓,已經不可能。”康祿想了很久,拒絕了哥哥的提議。

“兄弟,你這是爲什麼?”康福驚問。

“哥哥,兄弟我經過這番風浪,已養成了疾惡如仇的性格,浪蕩自由慣了。天下不平之事這樣多,要我還像過去那樣逆來順受,我是寧願死也不能做了。再說,我親手殺朝廷命官不下百人,仇家對我恨之入骨,朝廷官場那一套,我受不了的。”康祿認真地說,“天京即將淪陷,天國就要覆滅,對這一點我看得很清楚。幾個月前,我也曾有過這樣的想法:離開天京。但是,天國沒了,老百姓又會如豬狗一般,我們漢人也會如奴才一樣。如果曾大人反清,我一定跟你走。”

“兄弟,你想過沒有,老百姓其實不管誰當皇帝。只要自己安居樂業就行。沒有戰爭,沒有天災,安安份份種田地過日子。你走的這條路,一開始就是錯的。”康福對弟弟忠於天國有點不解,“天國來了,老百姓卻生活在地獄之中。你們難道看不見嗎?”

“哥哥,你以爲天國失敗了,就證明我的路走錯了嗎?沒有!”康祿又喝了一大口酒,黑瘦的臉龐紅了,大笑道:“我曾代表了貧苦百姓公審了十多個作惡多端的縣太爺,殺了幾十個地方上民憤極大的惡霸劣紳。我也曾經親手發放了幾十萬斤糧食。看着那些衣衫襤褸、白髮蒼蒼的老人和瘦骨伶仃、瀕於餓死的小孩,從我的手上接過救命的糧食時,哥哥,你知道我那時心裡有多痛快嗎?我也曾親手將成千上萬畝田地分配給無田無土的農民。像哥哥一樣投靠曾國藩,我會有這種痛快嗎?什麼修身治國平天下,我不懂,我只要個自由痛快,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人生在世,總是要死的,有的人平平庸庸,但我希望死得其所,轟轟烈烈。”

康祿說到這裡停住了,推開窗戶,對着夜空瞭望。

康福正色道:“天國是一場浩劫。十多年了,老百姓死傷數千萬,換來的只是洪楊等人的窮奢極欲。這世間,本來就沒有什麼上帝。爲了天下蒼生,這一場浩劫應該要結束了。天國那些衆生平等的夢,都是謊言,現在夢醒了,你應該回頭了,弟弟。天下多少人,現在活得都不像個人樣啊!窮苦的老百姓,哪都有,他們需要的不是天堂,不是天國,他們需要安居樂業,不需要打仗。你們辛辛苦苦出生入死,到頭來,還是一幫人搶另一幫人,一幫農民搶了另一幫農民,最後大家都活得不像個人啊!”

“生而爲你的弟弟,我很抱歉!希望我不會拖累你們一家人。”康祿望了一陣夜空後,轉過臉來對哥哥說:“已到五更了,我要巡視陣地去了。事到如今,我也不會像上次在荷葉塘那樣,勸哥哥投靠太平軍了。不過,哥哥也休想說動我離開天國。我們還是各自沿着自己所選擇的道路走吧,這就是我們兄弟倆的宿命!”

“弟弟,別這麼說,你怎麼就不聽哥哥一句勸呢,這是你最後的機會了!”康福望着弟弟說,憐惜、悲傷、感嘆,各種心情混在一起,大吼道:“天國不值得你賣命!”

“好哥哥,你聽我說,我不可能走回頭路了。生而爲你的弟弟,我實在很抱歉!”兄弟倆一齊走出門,二人再次緊緊擁抱了一下,彼此都明白這很可能就是最後一次見面了,兩雙明亮的眼睛裡都充滿着晶瑩的淚水,康祿深情地說:“哥哥,我死以後,每年清明節你給父母墳頭上香的時候,記得也代我點一支。”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淚水在康福和康祿兩雙眼睛裡同時落下,兩雙手也終於同時鬆開了,他們都覺得自己問心無愧,走的是人間正道!兄弟倆各自向着相反的方向走去,很快消失在歷史茫茫的夜色中。(。)

第192章 希特勒中毒第59章 僧王被幹掉第1章 慈禧的美人計第32章 石達開的憤怒第81章 放走石達開第162章 中英大海戰第13章 色膽包天第58章 蕩平海盜第94章 驅逐日本人第30章 截殺李秀成第17章 天大的秘密第105年光緒奪權第54章 裂土封王(1)第166章 導火索第27章 敲打洋人(1)第72章 改朝換代第10章 天國的黃昏第103章 康大忽悠第143章 愛情與革命第123章 大敗俄國海軍第6章 血戰武昌第48章 洪秀全該死(2)第16章 陳玉成自尋死路第75章 駐軍琉球和臺灣第185章 德國海軍戰敗第178章 佛蘭德斯戰場第102章 日軍傷亡慘重第60章 曾國藩復出第152章 專業重炮部隊第29章 拿下蘇州第52章 中華巨龍甦醒第88章 中法大戰(1)上架感言第72章 改朝換代第29章 拿下蘇州第173章 德軍攻陷巴黎第174章 發戰爭財第156章 轟炸英軍第146章 聯軍干涉第90章 胡雪巖的秘密第84章 出征朝鮮第1章 最年輕的艦長第162章 中英大海戰第165章 世界大戰第201章 攻佔東南亞第6章 血戰武昌第10章 天國的黃昏第25章 天京會戰(1)第30章 截殺李秀成第46章 借雞生蛋第11章 初見曾國藩第94章 驅逐日本人第198章 世紀大海戰第45章 饑荒之城第127章 沙皇是騙子第66章 新三河大戰(1)第37章 竟然被逼婚第133章 聯英打德國第23章 李秀成的野心第6章 大決戰(2)第194章 沙俄內亂第48章 洪秀全該死(2)第187章 訪問美利堅159章 殺到尼泊爾第34章 石達開出走第3章 虎父無犬子第98章 魚雷和潛艇第32章 進攻天京第37章 誅殺勝保第112章 俄日開戰第15章 要變天了第127章 沙皇是騙子第77章 李鴻章捱打第29章 天京大殺戮(3)第48章 蘭芳國的危機第46章 借雞生蛋第5章 西洋軍事考第179章 中國無戰事第63章 齊人之福上架感言第5章 西洋軍事考第76章 洋槍洋炮隊第110章 滿清亡國147章 瓜分俄國計劃第48章 洪秀全該死(2)第58章 蕩平海盜第158章 追擊英軍第83章 招攬奇才第91章 紅頂商人破產第72章 學霸李鴻章第57章 自立吳王第52章 中華巨龍甦醒第136章 帝國海權第24章 當江蘇巡撫第50章 新大漢國第48章 蘭芳國的危機第35章 石達開之死(3)第16章 結義劉永福第19章 取代李鴻章第74章 大敗日本
第192章 希特勒中毒第59章 僧王被幹掉第1章 慈禧的美人計第32章 石達開的憤怒第81章 放走石達開第162章 中英大海戰第13章 色膽包天第58章 蕩平海盜第94章 驅逐日本人第30章 截殺李秀成第17章 天大的秘密第105年光緒奪權第54章 裂土封王(1)第166章 導火索第27章 敲打洋人(1)第72章 改朝換代第10章 天國的黃昏第103章 康大忽悠第143章 愛情與革命第123章 大敗俄國海軍第6章 血戰武昌第48章 洪秀全該死(2)第16章 陳玉成自尋死路第75章 駐軍琉球和臺灣第185章 德國海軍戰敗第178章 佛蘭德斯戰場第102章 日軍傷亡慘重第60章 曾國藩復出第152章 專業重炮部隊第29章 拿下蘇州第52章 中華巨龍甦醒第88章 中法大戰(1)上架感言第72章 改朝換代第29章 拿下蘇州第173章 德軍攻陷巴黎第174章 發戰爭財第156章 轟炸英軍第146章 聯軍干涉第90章 胡雪巖的秘密第84章 出征朝鮮第1章 最年輕的艦長第162章 中英大海戰第165章 世界大戰第201章 攻佔東南亞第6章 血戰武昌第10章 天國的黃昏第25章 天京會戰(1)第30章 截殺李秀成第46章 借雞生蛋第11章 初見曾國藩第94章 驅逐日本人第198章 世紀大海戰第45章 饑荒之城第127章 沙皇是騙子第66章 新三河大戰(1)第37章 竟然被逼婚第133章 聯英打德國第23章 李秀成的野心第6章 大決戰(2)第194章 沙俄內亂第48章 洪秀全該死(2)第187章 訪問美利堅159章 殺到尼泊爾第34章 石達開出走第3章 虎父無犬子第98章 魚雷和潛艇第32章 進攻天京第37章 誅殺勝保第112章 俄日開戰第15章 要變天了第127章 沙皇是騙子第77章 李鴻章捱打第29章 天京大殺戮(3)第48章 蘭芳國的危機第46章 借雞生蛋第5章 西洋軍事考第179章 中國無戰事第63章 齊人之福上架感言第5章 西洋軍事考第76章 洋槍洋炮隊第110章 滿清亡國147章 瓜分俄國計劃第48章 洪秀全該死(2)第58章 蕩平海盜第158章 追擊英軍第83章 招攬奇才第91章 紅頂商人破產第72章 學霸李鴻章第57章 自立吳王第52章 中華巨龍甦醒第136章 帝國海權第24章 當江蘇巡撫第50章 新大漢國第48章 蘭芳國的危機第35章 石達開之死(3)第16章 結義劉永福第19章 取代李鴻章第74章 大敗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