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中英大海戰

當大漢帝國的軍隊橫掃整個大西藏區,英國海軍大臣丘吉爾說服英國議會,下令英國遠東艦隊“給中國人一點顏色瞧瞧”。

但英國政府要求丘吉爾不要完全激怒中國人,因爲新崛起的德國在歐洲蠢蠢欲動,英國政府此時還不想完全和中國翻臉。

中英海軍大戰的主戰場在渤海。曾紀澤下令劉步蟾,讓中國的海軍把二十五艘戰艦安排到了渤海,打出威風,讓敵艦有來無回,不敢輕易進入中國的領海。

曾紀澤將中國海軍的六艘一萬五千噸的驅逐艦,還有十艘U型潛艇,蛟龍一號到蛟龍十號,都調到天津附近的渤海海域,這些潛艇是以柴油機爲動力的,還有三艘戰列巡洋艦,這些都是主力艦。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一些補給船,扼守天津港口。

因爲是中英兩大帝國之間的正面戰鬥,按照合約,中國海軍榮譽副司令、六十五歲的英國海軍少校琅威理宣佈退役。

曾紀澤親自參加了他的退役儀式,握緊他的手,給他頒發了帝國勳章,這是頒給中國的軍人最高榮譽,他說:“少校,別見怪,我還是習慣稱呼你這老朋友爲少校,感謝你這麼多年來對中國海軍的培養,中國人民會永遠記住你的。這一仗事關中國的尊嚴,我們不得不戰!”

頭髮花白的琅威理老淚縱橫,說:“在我有生之年,我是多麼不希望看到中英兩國的海軍發生戰爭!”

曾紀澤說:“我們中國人民一向也不喜歡戰爭,但是誰要到我們家門口來鬧事,侵佔中國的國土,哪怕是一個海島,中國人民也絕不會答應。”

琅威理說:“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去說服我們的政府。”

曾紀澤表示感謝:“你已經很好了!不管將來怎麼樣,你永遠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當時清理外國僱員的時機已經成熟,1908年,曾紀澤也請中國海關總長、英國人赫德休假離職回國,爲了表彰他主持中國海關近半個世紀的功勞,仍特許給他掛了總稅務司的頭銜,相當於一個名譽頭銜。

之後,中國海軍積極備戰渤海大戰。此次海戰由鄧世昌和薩冰鎮親自帶領,鄧世昌帶着北洋艦隊的三千官兵,激情滂湃地站在旗艦“大漢號”的甲板上,他說:“這麼多年來,我們都是學習英國海軍的章程,操練也和英國海軍一樣,我們的裝備,也不比他們差,希望各位放手一戰,此戰是決定我大漢帝國國運的一次大戰,千萬不能有失,希望諸位能夠和我一起見證大漢帝國海軍的勝利!”

三千海軍鏗鏘有力地回答:“保衛海疆,艦在人在,艦亡人亡。”

鄧世昌聽了這話,沒有高興,說:“混蛋,這是誰教你們的?都不許死,艦不在,人要在。皇帝陛下常說,戰艦沒有了,可以再建,海軍沒了就什麼都沒有了,你們纔是中國海軍最寶貴的財富,中國還需要你們去教更多的海軍人才,中國海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都給我活着回來,一個也不許少!保家衛國,會有犧牲,拋頭顱灑熱血,我們不怕,但是你們活着,比犧牲更有價值!”

聽完這話,中國的海軍官兵都很感動。他們其實也知道,戰爭肯定會有傷亡的,是曾紀澤治軍的理念跟別人不同,強調官兵至上。人是第一位的,不願意看到任何一人犧牲。一位海軍新兵問鄧世昌:“大人,你說,我們能夠戰勝英國的遠東艦隊嗎?”

“這裡是中國的海域。退後一步就是我們的父老鄉親,所以我們只許勝。不過話說回來,英國的遠東艦隊多是十年前的戰艦,新式戰艦不多,更何況,我們海軍還有先進的u型潛艇作爲秘密武器,你們按照命令操作就行了。”鄧世昌自信滿滿地說。

而在渤海灣附近,英國遠東艦隊副司令阿爾弗.雷溫斯洛中將正在旗艦“伊麗莎白”號的甲板上,和手下的軍官們商討作戰方案。

雷溫斯洛輕蔑地說:“中國竟然敢挑戰大不列顛帝國的權威,該死的陸軍在西藏失利。丟盡了帝國的臉,我們必須要給中國人沉重的打擊!我相信中國的海軍,肯定不是我們的對手!聽說他們的教官,以前是我們大英帝國海軍的一位少校,海軍少校,哈哈。”

一位叫卡爾.路特斯的海軍少將站起來說道:“將軍,我們恐怕不能輕敵,根據帝國情報部門傳來的消息,大漢帝國的海軍有些戰艦比我們艦隊的還要先進,還有先進的潛艇,所以我們要謹慎對待。”

被人當頭潑了冷水,阿爾弗.雷溫斯洛很不高興。憤怒地說:“是的,該死,我們艦隊這些年都沒更新過幾艘戰艦,難道政府覺得亞洲的這些殖民地都不重要了嗎?不過,海戰重要的是指揮,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支優秀的海軍,光有戰艦是不行的,還要靠人才。”

英國的遠東艦隊這次開來了2艘裝甲巡洋艦,包括兩艘“納爾遜級”裝甲巡洋艦,分別是“納爾遜”號和“北安普敦”號,排水量分別爲7473噸和7630噸,6600馬力,最高航爲14節,主炮爲8門228毫米艦炮,6門20磅炮,6門6磅炮和8門3磅炮。兩艘排水量8500噸級戰艦,最高航爲16節。主炮爲4門234毫米艦炮,6門152毫米艦炮,4門6磅炮。

一艘“奧蘭多級”裝甲巡洋艦“曙光女神”號,排水量爲5600噸,艦長91.5米,寬17.07米,吃水6.68米。動力爲5600馬力,最高航爲17節,短時急可達18節。

英國遠東艦隊最新銳的一艘裝甲巡洋艦爲“伊麗莎白”號,排水量15800噸,主要武備是4門炮,1897年10月下水,長128m,寬23m,高8m,以及埃德加級一等防護巡洋艦三艘。

遠東艦隊浩浩蕩蕩開往渤海灣,但他們不知道,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在中國偵查潛艇的監察之下,兩艘中國潛艇在看到英國的遠東艦隊之後,就一直尾隨着他們。

等他們進入渤海灣,正在“大漢號”上研究海戰圖的鄧世昌接到情報,他拿着看了一下,走到甲板上,對旗手說道:“打旗語告訴其他戰艦,英國海軍已經進入渤海,各艦做好戰鬥戰備!”

中國海軍各艦都在緊急檢查設備,士兵們有點緊張,因爲這是他們第一次面對世界第一的強國海軍。

“主炮準備完畢。”

“副炮準備完畢。”

“魚雷艙準備完畢。”

……

一聲聲響亮的報告聲,順着海底電纜集中到了每艘戰艦的艦橋,然後再通過旗手揮動的旗語和嘀嘀的無線電波匯入“大漢號”的指揮塔內。

“報告大人,各艦均已準備完畢。”

二十分鐘後,聽到這句話,鄧世昌懸着的心才落了地,立即下令開始進攻,對着英國的遠東艦隊開炮。

一場中英大海戰,開始了!這是中國海軍第一次和英國主力艦隊正面交鋒!

“轟隆”“轟隆”的炮聲不斷地從中國戰艦的炮口裡傳出,聲音在渤海的上空縈繞,高達十數米的水柱在海面上衝天而起,一些戰艦被擊中冒出濃濃的黑煙,一團團火光在英國戰艦上升起,和天邊移動的晚霞一起,映紅了整個渤海!

英國遠東艦隊副司令阿爾弗.雷溫斯洛中將站在旗艦“伊麗莎白”號的甲板上,拿着單筒望遠鏡一邊觀戰,一邊指揮。他看到龐大有序中國的艦隊,非常震驚,他想不通大漢帝國怎麼會有這麼強大的海軍戰艦,佔據絕對優勢。

雙方一場猛烈的炮戰,英國的遠東艦隊海戰經驗確實豐富,命中率明顯比中國的軍艦要高,不過雙方開戰時,是在早上,海面上的濃霧還沒散去,大海上的可見度非常之低,所以英國艦隊也並不佔據太大優勢。他們集中火力進攻中國的“大漢號”和“蘇州號”等主力艦。

中國海軍的戰艦,也出現了不少的創傷,但是英勇的中國海軍,並沒有後退,而是堅強地迎着炮火前進。中國戰艦的命中率雖不高,擊中英國遠東艦隊的戰艦非常少,但英國那些老式的戰艦,不堪一擊。

早上7點50分,戰鬥已經進入白熱化,雙方都有不少的損失,因爲中國的戰艦比英國的速度要快,而且大炮的威力也比英國的火力要猛,隨着霧氣散盡,漸漸佔據優勢。

阿爾弗.雷溫斯洛中將爲了發揮陣勢的炮火威力,用六艘戰列艦,“女王”號、“胡德”號、“拉米揚”號、“企業”號、“勇氣”號和“皇家”號,排成縱隊,開始轉向,想要強佔t字頭,而兩艘裝甲巡洋艦和和八艘戰列艦,則向反方向航行,他們想要向中國艦隊的後方發起攻擊。

鄧世昌看出了英國艦隊的意圖,他馬上下令改變隊形,讓“蘇州”號戰列艦、‘“海南”號和“天津”號去對付六艘戰列艦,“大漢號”則和其他潛艇則去對付“伊麗莎白”戰艦,接着讓最後面的十二艘巡洋艦去對付英國的八艘裝甲巡洋艦。

一場海上的惡戰開始了,中國的軍艦利用速度優勢快速接近英國艦隊,命中率大大提升。靠得越近中國海軍的命中率就越高。

不久,大漢號一發炮彈落在了伊麗莎白號戰艦的炮臺上,引起巨大的爆炸和沖天的火光,伊麗莎白號的倉庫也被炸燬。

鄧世昌主動迎擊,讓各軍艦加快前進速度。還讓潛艇跟上,這次很有可能就是一舉擊潰英國遠東艦隊的好機會。

同時有六枚魚雷向着英艦飛去。英國遠東艦隊的“胡德”號被一發503毫米魚雷管的魚雷給擊中了船尾,這枚魚雷穿透了裝甲層,一個巨大的洞口出現在那裡,大量的海水從缺口瘋狂地涌進去,裡面的士兵根本來不及補救就被衝倒,慢慢地整艘船開始往後傾斜,“胡德”號號的航速不停地下降,最終停了下來。而接着,數十發炮彈在“胡德”號戰艦的附近爆炸。讓整個船身在不停地搖晃,英國士兵站都站不穩,隨着軍艦的晃動東倒西歪。

英國的“女王”號的彈藥倉庫被炮彈擊中,“轟隆”的一聲整個尾部都起火了,英軍慘烈的喊叫聲和連續的爆炸聲讓人聽了毛骨悚然。不一會兒“女王”號船身傾斜,不斷下沉,半個小時後完全沉入了海里。

混戰中,中國的“海南”號也被擊中,船艙不停被海水溢進,中國士兵瘋狂修補後終於停住溢水,但也不能繼續前進。只能在原地待命,偶爾開炮攻擊。

半個時辰後,鄧世昌開始指揮潛艇出擊。在英國軍艦下方五十米的地方,十艘潛艇正在緩慢的移動,他們接到命令後就立即把魚雷準備好,屬於中國潛艇兵的戰爭終於開始。他們把潛艇開到英國遠東艦隊的下方尋找目標,發射魚雷。

“五點鐘方向,發射!”

“九點鐘方向,發射。”

“在正上方,發射。”

中國各艘潛艇的官兵很興奮。他們對着英國軍艦發動猛烈的攻擊,一枚枚魚雷不斷地向着敵艦衝去,擊中目標。

最終,這一戰,英國的遠東艦隊此時損失了一半的戰艦了,他們想不到中國的海軍如此有戰鬥力,“伊麗莎白”號在撤退時,還被大漢帝國的一艘潛艇的魚雷擊中,起火了。

海上頓時濃煙滾滾,“伊麗莎白”號一陣劇烈搖晃,甲板上的士兵突然摔倒,而阿爾弗.雷溫斯洛中將在指揮艙內,則抓緊身邊的鐵桿纔沒倒下,他剛站穩,甲板上突然又是一陣猛烈的爆炸聲和震動。

就在這時,一個上尉軍官跑下來:“報告中將,伊麗莎白號船身被兩枚炮彈擊中,船底也被一枚魚雷擊中,船底開始慢慢進水了,我們正在修補。”阿爾弗.雷溫斯洛聽說軍艦進水了,趕忙乘小船逃跑。

這一仗,中國海軍取得了空前的勝利,英國政府驚呆了!國際輿論對大漢帝國海軍戰勝大英帝國的海軍感覺不可思議:學生戰勝了老師!東方雄獅不僅陸戰無敵,海戰也出色!

不過,此次中英海軍大戰,中國也犧牲了二百多人犧牲,能夠在海里找到的屍體只有一百多具,在休息後,鄧世昌帶着官兵在“大漢”號上爲這些犧牲的士兵舉行了哀悼儀式。

在咧咧的海風中,印着紅、藍、白色三條紋的海軍旗緩緩地降到旗杆中間,這三色旗是中國海軍的新旗幟,紅色代表着熱血和犧牲,藍色代表着海洋,白色代表着海浪。甲板上一百多犧牲士兵遺體有序擺在甲板上,用潔白的白布蓋着,每位犧牲士兵的身邊,都放着他們的生前物品,這些東西,和犧牲的士兵一起下葬。

鄧世昌面色嚴肅,帶着三千多官兵站在犧牲士兵面前,脫下軍帽,單手敬禮,後面的軍官和士兵,就像他們一樣,對犧牲的士兵致以崇高的敬意。接着他們默哀了一分鐘,然後鳴槍,開炮,爲戰友送行!

戰爭是殘酷的,但要讓每一個犧牲的士兵都要有尊嚴,這成爲了大漢帝國海軍的傳統。

曾紀澤還下旨,犧牲的將士們一律平等,都上帝國烈士牆,入國家公墓,所有家屬國家供養,子女免費接受最好的教育!

第116章 消滅日本海軍第58章 率軍北上第82章 做人要厚道第85章 搶入漢城第34章 石達開之死(2)第65章 猛將李續賓第65章 猛將李續賓第138章 殖民地設省第52章 中華巨龍甦醒第157章 吞併不丹第11章 安慶城破第98章 魚雷和潛艇第32章 進攻天京第129章 中國大獲全勝第10章 石達開退兵第98章 魚雷和潛艇第56章 裂土封王(3)第186章 持久戰第43章 重用容閎第139章 奪取柬埔寨147章 瓜分俄國計劃第46章 借雞生蛋第43章 火燒荷蘭公館第24章 當江蘇巡撫第50章 新大漢國第34章 石達開出走第103章 康大忽悠第75章 駐軍琉球和臺灣第70章 石達開受挫(3)第188章 血色土耳其第14章 冤家路窄第168章 閃電戰第184章 巨無霸戰艦第198章 世紀大海戰第127章 沙皇是騙子第104章 變法維新第114章 四國聯軍第41章 阿思本艦隊第151章 國際分贓會第145章 二號人物第66章 新三河大戰(1)第41章 挺進蘭芳國第48章 蘭芳國的危機上架感言第2章 頓生殺機第48章 蘭芳國的危機第148章 中德合作第30章 血洗東王府第145章 二號人物第44章 江南製造總局第140章 軍用飛機第191章 毒氣戰第202章 中國的野望第60章 救了林肯第53章 開疆拓土(1)第193章 俄國“嫪毐”第100章 美女秘書第179章 中國無戰事第82章 洪大炮來了第188章 血色土耳其第127章 沙皇是騙子第106章 反清時機成熟第196章 中國參戰第83章 招攬奇才第156章 轟炸英軍第82章 做人要厚道第57章 工業建設第72章 學霸李鴻章第86章 慈禧的秘密(1)第74章 大敗日本第76章 洋槍洋炮隊第9章 大戰告捷第23章 太平軍慘敗第70章 密謀敗露第63章 齊人之福第86章 慈禧的秘密(1)第58章 蕩平海盜第31章 誰是幕後元兇第59章 建國大典第86章 搞定朝鮮第7章 大決戰(3)第32章 進攻天京第42章 擁兵自重第137章 侵略日本第48章 洪秀全該死(2)第109章 政體的抉擇第36章 左宗棠的牢騷第86章 搞定朝鮮第50章 反清準備(1)第66章 新三河大戰(1)第161章 佔領南亞腹地第58章 率軍北上第3章 李鴻章出走第87章 設行省計劃第1章 慈禧的美人計第76章 統一南方第17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183章 德海軍的密碼第34章 石達開出走第92章 袁世凱的小妾
第116章 消滅日本海軍第58章 率軍北上第82章 做人要厚道第85章 搶入漢城第34章 石達開之死(2)第65章 猛將李續賓第65章 猛將李續賓第138章 殖民地設省第52章 中華巨龍甦醒第157章 吞併不丹第11章 安慶城破第98章 魚雷和潛艇第32章 進攻天京第129章 中國大獲全勝第10章 石達開退兵第98章 魚雷和潛艇第56章 裂土封王(3)第186章 持久戰第43章 重用容閎第139章 奪取柬埔寨147章 瓜分俄國計劃第46章 借雞生蛋第43章 火燒荷蘭公館第24章 當江蘇巡撫第50章 新大漢國第34章 石達開出走第103章 康大忽悠第75章 駐軍琉球和臺灣第70章 石達開受挫(3)第188章 血色土耳其第14章 冤家路窄第168章 閃電戰第184章 巨無霸戰艦第198章 世紀大海戰第127章 沙皇是騙子第104章 變法維新第114章 四國聯軍第41章 阿思本艦隊第151章 國際分贓會第145章 二號人物第66章 新三河大戰(1)第41章 挺進蘭芳國第48章 蘭芳國的危機上架感言第2章 頓生殺機第48章 蘭芳國的危機第148章 中德合作第30章 血洗東王府第145章 二號人物第44章 江南製造總局第140章 軍用飛機第191章 毒氣戰第202章 中國的野望第60章 救了林肯第53章 開疆拓土(1)第193章 俄國“嫪毐”第100章 美女秘書第179章 中國無戰事第82章 洪大炮來了第188章 血色土耳其第127章 沙皇是騙子第106章 反清時機成熟第196章 中國參戰第83章 招攬奇才第156章 轟炸英軍第82章 做人要厚道第57章 工業建設第72章 學霸李鴻章第86章 慈禧的秘密(1)第74章 大敗日本第76章 洋槍洋炮隊第9章 大戰告捷第23章 太平軍慘敗第70章 密謀敗露第63章 齊人之福第86章 慈禧的秘密(1)第58章 蕩平海盜第31章 誰是幕後元兇第59章 建國大典第86章 搞定朝鮮第7章 大決戰(3)第32章 進攻天京第42章 擁兵自重第137章 侵略日本第48章 洪秀全該死(2)第109章 政體的抉擇第36章 左宗棠的牢騷第86章 搞定朝鮮第50章 反清準備(1)第66章 新三河大戰(1)第161章 佔領南亞腹地第58章 率軍北上第3章 李鴻章出走第87章 設行省計劃第1章 慈禧的美人計第76章 統一南方第17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183章 德海軍的密碼第34章 石達開出走第92章 袁世凱的小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