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訪問美利堅

一開始,德國人很刻板。德軍的潛艇攻擊商船時遵守“俘虜規則”,按照這個規則。海軍艦船要在攻擊前表明身份,潛艇得浮出水面,等待乘客和船員轉移到救生艇中後,才能發射魚雷攻擊。但英國人不按公理出牌,把一些軍艦僞裝成商船(即q船),或在商船上安裝大炮,這對當時體積小、航速慢、上浮慢的潛艇來說,異常危險。德國潛艇按傳統規則浮出水面,幾乎等於自殺,於是在損失了五六艘潛艇後,也就不遵守這傳統規則了。

這樣一來,商船就很難前往歐洲了,等於斷了中立國的財路。這時,中美兩個中立國都是歐洲國家的大客戶,中國約佔歐洲市場份額的50%,美國佔30%,於是曾紀澤決定去美國訪問,商談兩國“不惜使用武力維護中立和自由貿易”。

歷史上的一戰,因爲歐戰的關係,歐洲列強包括德國、英國、法國、俄國、奧匈帝國、土耳其等國家,對戰爭所需的物資有着極大的需求。問題是戰爭本身消耗的物資實在是太大了,很多國家,比如俄國,連武器裝備都無法滿足,更何況是日常生活所需要的一些物資。爲了滿足這方面的需求,英法等國便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買。從國外買。從中國、美國、日本,還有南美的諸多國家那裡買。這種海量的物資需求,給上述國家帶來了無限的商機。

如美國,在戰前還欠着英國四億英鎊,可是歷史上的戰後英國卻倒欠美國八億英鎊,足足十二億英鎊,這幾乎已經相當於英國戰前七八年的財政收入。在開戰之後,英國等國家不得不開徵了許多新的稅種,還提高了稅率,來彌補政府的虧空。而美國也正是憑着這場戰爭當中賺到的一切。在戰爭結束後成爲了可以與英國並駕齊驅的世界強國。

而1909年這場戰爭,中國的商品有着低價的強大競爭力,賺了許多英鎊和黃金,不但國內的軍工業得到了非常大的進步,工業也因爲這場戰爭而“跑步進入工業化”。國內的財政收入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1909年中國的工業實力,在幾個主要的指標,比如鋼鐵產量、煤炭產量都已經和世界第一的英國差不多。比如東北三省,已然成爲中國幾個最重要的重工業區之一。尤其是在鋼鐵等方面,東北的鋼鐵產量,甚至比日本全國還要多出差不多一倍。

美國從這場戰爭中得到的好處是第二多的。佔了大約30%。還有一個受益國,就是日本。佔了大約15%的份額。

儘管在遭遇了軍國主義的大禍,日本傷筋動骨,然而日本這個民族確實具有很強的學習能力和發展潛力,還完戰爭賠款後,日本很恢復得很快,歐戰對物資的需求,也使得日本國內的工業有了長足的進步,儘管其在這場戰爭當中撈到的好處沒有中國那麼多,但也非常可觀。

有了錢,日本的軍事力量同樣得到了長足的進步。日本人用了三年的時間,把陸軍的損失彌補了過來,陸軍兵力擴充到了六十萬,海軍用了差不多五年。藉助着歐戰的東風,日本人大肆擴軍,海軍除了從英國新買的兩艘萬噸級的戰列巡洋艦,也開始了新的造艦計劃。日本國內那些精神不怎麼正常,習慣叫囂的右翼分子嚷嚷着要再跟中國一戰。但是,中國的實力已經越來越強大。讓日本天皇有些絕望。

中國採取的是低賦稅的方式,可是財政收入卻依舊要比日本高出一大截來。再加上遼闊的領土,取之不盡的人力和物力等,和資源貧瘠的日本相比。中國的優勢實在是太大了。中國的陸軍兵力擴充到了三百萬,海軍在規模上也成爲了僅次於英國海軍,和德國差不多,而且中國的軍工也很發達,飛機、坦克、潛艇都是世界一流的。

而且如今大漢帝國的國防軍,不僅總兵力幾乎是日本的五倍之多,而且素質也不錯。經過了多年的努力之後,中華帝國的國防軍在訓練上已經絲毫不遜色於日本人,其無論是訓練還是實戰經驗,都要優於日本部隊。如今中華帝國的新軍,即便是兵力對比爲1:1,依然能夠打敗日本人。而且由於中國的限制,日本重工業相對較差,無法跟中國相抗衡。

曾紀澤訪美,是大漢皇帝第一次出訪大國,舉世矚目,各國媒體都爭相報道。

美國,華盛頓。

與被硝煙籠罩的歐洲,以及正整兵備戰的中國相比,這裡無疑要顯得寧靜許多,而作爲美國的政治中心,華盛頓還是非常安全的。不然無論是協約國還是同盟國,都不會主動去招惹美國這麼一個龐然大物,儘管這個時代的美國還不如德國和英國強大。

不像歐洲,不但很多城市戰火連天,而且各國大量動員徵兵。百姓的生活早已受到干擾,過去那種和平寧靜的生活已經一去不復返。正像英國外交大臣格雷嘆息的那樣:“燈光正在整個歐洲熄滅。”在這個遠離戰火的國度,美國很多白人們正悠閒漫步在街道上。除了黑人在這個時代還是受到嚴重歧視以外,美國還是不錯的。

當時,美國總統已經是威廉.塔夫脫。曾紀澤要來華盛頓訪問,他和國務卿也就是外交大臣威廉.詹寧斯.布賴恩商量着美國該如何表態。

在白宮,塔夫脫總統坐在黑色轉椅上,看向了坐在對面的布賴恩:“你覺得我們美國現在應該和中國人結盟嗎?”

布賴恩道:“總統先生,現在中國人有了相當不錯的實力。或許能成爲此次戰爭擁有決定性的力量。如此一來,中國沒有表態,我們中立的狀態,最好也保持下去。而且眼下國內民衆的孤立主義情緒嚴重,如果沒有非常必要的理由,即便是我們想介入進去,恐怕也不會是件容易的事情,畢竟您要知道,說服國會那些議員支持戰爭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威廉.塔夫脫微微點頭,說:“現在我們是沒必要在介入這場戰爭,那就和中國人好好談談,畢竟我們都需要自由貿易。”

“可是爲了美國的利益,我們最好在勝局已定的情況下加入這場戰爭,分一杯羹,憑着美國的實力,相信協約國或同盟國都應該不會拒絕,甚至於他們可能還會主動邀請我們。”布賴恩說。

曾紀澤早知道美國會有這樣的立場。在1909年的時代,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再也沒有什麼比利益更重要的事情了。藉着歐戰的機會削弱和消耗歐洲列強,維護中立國的自由貿易來發展自己的工業,從某種角度上講,中國與美國的利益是一致的,所以曾紀澤的想法和布賴恩的想法不謀而合。

另外,美國人當然對歐洲列強的殖民地也有興趣,中國當然也有興趣。

所以,接下來的三天,曾紀澤和美國總統威廉.塔夫脫舉行了友好的會談。塔夫脫邀請曾紀澤到他的私人莊園做客,這是美國總統對尊敬的客人接待的一種表示。

三天後,中美發表了聯合聲明:“中美兩國反對戰爭的任何一方損害中立國的商船,將不惜用武力來維護自己中立國的合法權利!任何一方扣押或擊毀中國的商船,將視同和中美宣戰,將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曾紀澤還在美國國會山演講,很多報紙都以歐洲文明衰落,中國和美國文明崛起爲主題,討論究竟是哪一種文明代表人類未來文明的方向。

在一戰之前,歐洲無疑被認爲是人類文明的前沿,特別是文藝復興之後,歐洲人也以文明的代表自居。特別是19世紀時,大部分英國人對未來充滿自信。他們對從啓蒙思想家開始就提出的進步理念持全然相信的態度,相信未來一定會比現在更好。當然,英國人完全有資格和自信來擁有如此的觀念的。“日不落帝國”的建立,使得全世界的財富在向英國流淌,英國作爲一個超級大國,類似於現在的美國,雄踞於地球之上。

同樣的情形幾乎發生在整個歐洲,從1500年開始,歐洲因其日益增強的軍事地位,以及科學和工業革命所帶來的奇蹟,在全球化的開始階段就成爲了世界的中心。那時,整個世界體系就是以歐洲爲中心而建立的。這樣一種地位使得歐洲人充滿着無比優越的驕傲與自信。

但自從一戰爆發後,正如英國外交大臣格雷感嘆的那樣:“從此,歐洲的燈光已經熄滅,不再會重新點燃。”

剛開始,打響戰爭的每個國家,德國、英國、法國,俄國、奧匈帝國等,他們的君主都認爲自己一定能夠在短時間內取得勝利,戰爭很快就將結束。主流社會和普通大衆也是這樣想的。所以,在戰爭之初。各國家的人民都踊躍參戰。在徵兵所,男人們蜂擁而至,唯恐戰爭在他們參軍前就結束了。歡樂的閱兵遊行把他們送到前線。當時有士兵寫下這樣一首詩給自己的友人:

當你回到家中

請告訴我的父老鄉親

爲了他們的明天

我們甘願奉獻自己的今天

這樣的詩句,多麼英勇無畏和豪邁!但當戰爭繼續。特別是凡爾登變成名副其實的“絞肉機”,動則幾十萬人的傷亡,帶給德國、法國、奧匈帝國、沙俄等血腥和慘烈的犧牲,尤其是俄國,1908年傷亡超過一百萬人。各種毀滅性的武器,超出人們的想象時。巨量的死亡使得他們開始思考爲什麼要進行這場戰爭,英國、俄國發起了大規模的反戰運動。

大戰對歐洲整個知識階層的心態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導致了一種廣泛的失望。歐洲的精英階級和受過良好教育的人開始反思。歐洲文明是否真的優人一等,當一個千年文明不能抵禦這場血腥風暴時,它的文化一定發生了某種問題!其所標榜的科學和民主,到底是不是毫無瑕疵的好東西呢?

面對慘重的死亡,各國報紙不約而同地使用“崩潰”這樣的字眼來描述這一慘狀。那些好玩的子彈殼和漂亮的軍服,曾是年輕人天真而浪漫的幻想,但當他夢想成真,才發現戰爭並不是所想的那樣“好人”和“壞人”的戰鬥。真實的戰爭是殘酷的,爆炸,屍體。鮮血,砸死的母子,在戰火中化成廢墟的家園。燒燬的街道,還有在斷壁殘垣中挖出來的小孩屍體……年輕人稚嫩的心靈被無情的戰爭現實狠狠地割了一刀。他們目睹人類空前的大屠殺,發現戰爭遠不是他們原來設想的那種英雄的事業,彈盡糧絕、自相殘殺,表現極端狀態下人的生存慾望降低到動物本能的殘忍,把戰爭的殘酷推向了極致,所謂“民主”“光榮”“犧牲”都是騙人的東西。他們心靈中留下了無法醫治的創傷。

曾紀澤每天都會看世界各大報紙,他看到歐美國家知識分子對自己文明的批判和反思,不禁對歐美知識分子的批判傳統表示欽佩。曾紀澤來到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哥倫比亞大學的大思想家輩出的世界名校,1754年由英國國王喬治二世所建,比美國建國曆史還長,目的在於造就其殖民地的統治者,沒想到培養的卻是自己的掘墓人——哥倫比亞大學前兩屆畢業生中的主要人物恰恰是美國獨立戰爭的發起人和領導者,從起草憲法者到後來當上總統、財政部長的,都是哥倫比亞大學畢業生,這羣人後來被稱爲美利堅合衆國的“建國之父”。

哥大最早建在紐約華爾街附近,那個地方臨近金融區和市政府,到今天仍然是紐約市政府所在。後來學校擴大,它就向上城推移到了現在49街洛克菲勒中心附近;到了1897年哥倫比亞大學最終遷到了百老匯116街的今址。

曾紀澤個人捐款50萬美元,資助哥倫比亞大學文學院開設孔子系,讓美國人瞭解中國的傳統文化。

哥倫比亞大學與中國的淵源頗深,在1901年春夏之交,在當時的哥倫比亞大學發生了一系列影響深遠的大事。其中一件的主角是當時按照美國人的習慣被稱爲“豬仔”、來自中國廣東的華工丁龍。這位貧窮的華工終生未婚,省吃儉用,想將一生積蓄捐獻給美國一所著名的大學,懇請它開設一個漢學研究系。

有人捐錢,美國大學一般是樂於接受的。但這筆捐款是有條件的,它提出要建立一個漢學系。另外,建漢學系要用多少錢,這個卑微的華工根本沒有概念。他自己沒有上過學,一生的積蓄是1.2萬美元,這在當時也是鉅款,但對要在世界著名大學建立一個學術系科來說,差得太遠。第三個條件就更重要了:還要看人的品行。美國名牌大學也並不是誰捐的錢都收的。

爲了用這筆捐款達成自己的心願。丁龍一輩子省吃儉用,感動了他的主人卡本蒂埃將軍。卡本蒂埃是哥倫比亞大學的優秀校友和大金主,是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和女校的校董,他很珍視主僕之間的承諾與情誼。

爲了實現自己僕人的這個願望,卡本蒂埃同哥倫比亞大學的兩任校長斡旋,自己又陸續捐款將近50萬美元,甚至捐獻出了自己在紐約的住房;建成哥倫比亞大學丁龍東亞系之日,他本人也被拖累至瀕臨破產,只得搬回紐約上州鄉村的老家度過餘生。這場持續多年的捐獻史無前例甚至堪稱悲壯。但當年哥倫比亞大學校方還是不願意以丁龍這樣一個無名之輩來命名和設立一個系科,卡本蒂埃始終堅持用僕人丁龍來命名這個系科。否則他就撤資。哥倫比亞大學校長妥協了,於是,哥倫比亞大學一直還有丁龍東亞系。

正因爲哥倫比亞大學和中國人大有淵源。所以哥倫比亞大學對曾紀澤的到來表示歡迎,他的訪問非常成功,讓世界更好地瞭解了中國的文化和大國風範!

第77章 少年袁世凱(1)第84章 密謀反清第86章 慈禧的秘密(1)第19章 取代李鴻章第73章 出征打日本第27章 天京大殺戮(1)第55章 開疆拓土(3)第92章 韋俊的戰鬥第63章 齊人之福第68章 搞定榮祿第17章 天大的秘密第165章 世界大戰第3章 虎父無犬子第17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36章 石達開之死(4)第141章 革命風暴第77章 李鴻章捱打第31章 誰是幕後元兇第87章 慈禧的秘密(2)第202章 中國的野望第37章 誅殺勝保第88章 中法大戰(1)第56章 農業建設第86章 慈禧的秘密(1)第47章 驅逐荷蘭人第15章 亂世之梟雄第4章 討粵匪檄第19章 取代李鴻章第30章 截殺李秀成172章 法軍大反攻第101章 捍衛海權第144章 列寧遇刺第131章 收回法租界第52章 中華巨龍甦醒第38章 開始佈局第169章 大貝爾塔炮第152章 專業重炮部隊第21章 陳玉成之死(1)第189章 英國發飆第51章 反清準備(2)第183章 德海軍的密碼第168章 閃電戰第160章 傀儡國王第74章 大敗日本第100章 美女秘書第46章 借雞生蛋第75章 駐軍琉球和臺灣第53章 曾國藩的心思第128章 多軍種作戰第184章 巨無霸戰艦第71章 慈安干預第17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112章 俄日開戰第82章 洪大炮來了第45章 深入虎穴第17章 天大的秘密第69章 一場大火第118章 火燒靖國神社第70章 密謀敗露第134章 帝國崛起第27章 天京大殺戮(1)第23章 李秀成的野心第124章 收回海參崴第189章 英國發飆第111章 大刀王五第90章 胡雪巖的秘密第33章 被低估的天王第187章 訪問美利堅第48章 洪秀全該死(2)第61章 用人之道第91章 分裂的天國第3章 虎父無犬子第105年光緒奪權第114章 四國聯軍第99章 裝甲巡洋艦第105年光緒奪權第24章 曾國藩的難題第61章 用人之道第59章 僧王被幹掉第90章 胡雪巖的秘密第31章 誰是幕後元兇第191章 毒氣戰第141章 革命風暴第152章 專業重炮部隊第21章 陳玉成之死(1)第85章 搶入漢城第66章 買炮艦打日本第97章 刺殺日本首相第123章 大敗俄國海軍第49章 攻破天京城147章 瓜分俄國計劃第8章 雙胞胎姐妹第38章 開始佈局第26章 江南大營崩潰147章 瓜分俄國計劃第10章 天國的黃昏第28章 天京大殺戮(2)第7章 美少女土匪第57章 工業建設第9章 程學啓投降
第77章 少年袁世凱(1)第84章 密謀反清第86章 慈禧的秘密(1)第19章 取代李鴻章第73章 出征打日本第27章 天京大殺戮(1)第55章 開疆拓土(3)第92章 韋俊的戰鬥第63章 齊人之福第68章 搞定榮祿第17章 天大的秘密第165章 世界大戰第3章 虎父無犬子第17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36章 石達開之死(4)第141章 革命風暴第77章 李鴻章捱打第31章 誰是幕後元兇第87章 慈禧的秘密(2)第202章 中國的野望第37章 誅殺勝保第88章 中法大戰(1)第56章 農業建設第86章 慈禧的秘密(1)第47章 驅逐荷蘭人第15章 亂世之梟雄第4章 討粵匪檄第19章 取代李鴻章第30章 截殺李秀成172章 法軍大反攻第101章 捍衛海權第144章 列寧遇刺第131章 收回法租界第52章 中華巨龍甦醒第38章 開始佈局第169章 大貝爾塔炮第152章 專業重炮部隊第21章 陳玉成之死(1)第189章 英國發飆第51章 反清準備(2)第183章 德海軍的密碼第168章 閃電戰第160章 傀儡國王第74章 大敗日本第100章 美女秘書第46章 借雞生蛋第75章 駐軍琉球和臺灣第53章 曾國藩的心思第128章 多軍種作戰第184章 巨無霸戰艦第71章 慈安干預第17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112章 俄日開戰第82章 洪大炮來了第45章 深入虎穴第17章 天大的秘密第69章 一場大火第118章 火燒靖國神社第70章 密謀敗露第134章 帝國崛起第27章 天京大殺戮(1)第23章 李秀成的野心第124章 收回海參崴第189章 英國發飆第111章 大刀王五第90章 胡雪巖的秘密第33章 被低估的天王第187章 訪問美利堅第48章 洪秀全該死(2)第61章 用人之道第91章 分裂的天國第3章 虎父無犬子第105年光緒奪權第114章 四國聯軍第99章 裝甲巡洋艦第105年光緒奪權第24章 曾國藩的難題第61章 用人之道第59章 僧王被幹掉第90章 胡雪巖的秘密第31章 誰是幕後元兇第191章 毒氣戰第141章 革命風暴第152章 專業重炮部隊第21章 陳玉成之死(1)第85章 搶入漢城第66章 買炮艦打日本第97章 刺殺日本首相第123章 大敗俄國海軍第49章 攻破天京城147章 瓜分俄國計劃第8章 雙胞胎姐妹第38章 開始佈局第26章 江南大營崩潰147章 瓜分俄國計劃第10章 天國的黃昏第28章 天京大殺戮(2)第7章 美少女土匪第57章 工業建設第9章 程學啓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