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初見曾國藩

解除了石達開的太平軍對南昌的圍困,曾國華、曾國荃、曾紀澤率領一萬餘名湘勇進入南昌城,與曾國藩在南昌的數千湘軍勝利會師,湘軍實力大增。只是此時,湘軍的水師還困在潘陽湖,被太平軍分割成內湖水師和外湖水師,沒有什麼戰鬥力。

不過,他鄉遇到自家兄弟和兒子,曾國藩格外高興,他拉着曾國華的手,說:“解江西之圍,真是多虧了溫甫。”

曾國華笑道:“其實這一路來,都是紀澤侄兒的功勞。”

“紀澤?”曾國藩摸了摸自己的鬍子,道:“溫甫說笑了,紀澤讀書還行,他豈知兵事?”

“大哥,侄兒可不簡單啊,有勇有謀。”曾國荃便把一路的戰事經過跟曾國藩詳細說了,還誇曾紀澤說:“要說大哥是文曲星下凡,是我們曾家幾百年纔出一個的進士,紀澤就是武曲星,是我們曾家幾百年纔出一個的將才啊!”

“將才?”曾國藩聽了半信半疑,便把曾紀澤叫到跟前,讓他把《西洋軍事考》拿給自己看看。

初見到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曾國藩,曾紀澤心裡還有點小忐忑。這時的曾國藩,正值壯年,留着美鬚髯,目三角有棱,個子不高,卻面相威嚴。

曾紀澤將《西洋軍事考》呈上,等待着曾國藩的誇讚。

沒想到曾國藩翻閱之後,竟然一聲不吭,將之在屋內的燭火付之一炬,焚燒殆盡。

曾紀澤不解曾國藩這是何意,曾國荃也十分驚訝,問曾國藩道:“大哥,你這是做什麼?”

“大龍方蜇!”曾國藩沒有回答曾國荃的問題,而是轉頭對曾紀澤說:“紀澤,很多事情,將來你便明白了,現在無需多問。今後還是要以讀書明理爲主,考取功名。”

曾紀澤一聽曾國藩還是讓自己閉門讀書求功名,心裡有點不樂意,他決定另闢途徑幹一番大事業,於是抓了抓後腦勺,對曾國藩說:“聖人言,‘盛世修文,亂世學武’,孩兒其實一直對兵法頗爲鍾情,應試科舉,恐非我之所長。你和六叔、九叔現在不也是投筆從戎,才建功立業嗎?大丈夫豈能久居筆墨之間?”

曾國藩道:“按照朝廷制度,沒有功名不能出閣入相,死後也得不到追封,難以光宗耀祖,你還是老實讀書博取功名吧。”

曾紀澤心想,曾國藩雖是一代名臣,但思想還是宋明理學,“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便不再強辯,只是說:“長毛將領石達開是湘軍勁敵,用兵不拘一格,孩兒先助父親打敗他。”

曾國藩笑答:“行軍打仗,哪有那麼容易?查賊渠以石爲最悍,其誑煽莠民,張大聲勢,亦以石爲最譎。更何況現在江西民心思變,大勢已去,我們現在最好以逸待勞。”

曾紀澤對歷史上的石達開還是瞭解的,石達開十六歲“被訪出山”,十九歲統帥千軍,二十歲封“翼王五千歲”,頗富文韜武略。不過石達開的軍事才能,都是冷兵器時代的,幫助曾國藩打敗石達開,曾紀澤還是有信心的,便繼續對曾國藩說:“湘軍對賊的優勢,還是在於水師。現在的戰局,我們首要任務,是以攻爲守,虛張聲勢,讓潘陽湖的內湖水師和外湖水師合兵一處。”

曾國藩聽了曾紀澤的建議,道:“爲父不是不知湘軍水師就是殺賊利刃。只是湘軍陸師現在虛張聲勢的本錢都沒有。帶兵打仗,必須依靠地方官員的支持。江西巡撫陳啓邁乃是小人得志,不配合我們。籌餉之事,如地丁、漕折、勸捐、抽釐,何一不經由州縣之手?現在湘軍糧食短缺,餉銀不夠,士飢將困,窘若拘囚,怎麼上陣殺敵?”

曾紀澤這才明白曾國藩的難處,晚清的軍事離不開民事,招兵、選將,購置武器,處處與地方官相交涉,自己能在湖北勢如破竹,與湖北巡撫胡林翼大力支持後勤分不開。而現在江西官場中,只有曾國藩一個人一不要錢,二不要利,真正想爲國家分憂。

曾國藩剛正不阿,就好比清水流入江西官場這趟混水,想趁機渾水摸魚的官員就不樂意了,江西巡撫陳啓邁等地方官員,雖然辦起正事昏聵糊塗,但是壞起事來,個個都是行家裡手,比如湘軍出省作戰實行的是“就地籌餉”,江西省官僚系統負有供餉之責。陳啓邁偏偏氣度狹隘,寸權必爭。在他眼裡,曾國藩不過是一個辦團練起家的在籍官員而已,地位等同紳士,要在江西吃自己的軍餉,就必須對自己惟命是從。因此他對曾國藩的湘勇指手劃腳,呼來喝去,而所下命令又朝三暮四,令人爲難。對這樣一個毫不知兵的巡撫,曾國藩實在無法敷衍,只好拒不從命。這下子惹火了陳啓邁,兩關關係鬧得很僵,陳啓邁對曾國藩“多方掣肘,動以不肯給餉爲詞”。

曾紀澤知道,自己的到來,雖然在某些關鍵時候可以改變歷史,但很多東西,比如晚清官場陋習、世道人心,比如一些註定要發生的事,自己也無力迴天,只能如曾國藩所說“大龍方蟄”,積攢實力,此時輔佐父親曾國藩擴充湘軍的實力,等待合適的時機謀取天下才是上策,於是他勸說曾國藩道:“父親過於剛正不阿,但‘水至清則無魚’,反而不利於事,不妨剛柔並濟。”

“紀澤,你能有這樣的見識,爲父甚爲欣慰。”曾國藩混跡官場多年,當然不是不通世故之輩,說:“不過,這二三十年以來,朝廷官場形成一種黑白不辨,不痛不癢的含混作風。昔年爲父做六部官員時,對此早已痛恨入骨。如今辦理團練,又遇到地方几個有實權的官,不許我觸及他們的勢力範圍,故意刁難。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再謙遜退讓,則一事無成。”

曾紀澤說:“改變官場習氣,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功。爲之奈何?”

此時曾國藩需要實權,曾國藩與督撫們雖然同一級別,在地方官員眼裡卻被視若無物。因爲出山之後,皇帝給曾國藩的只是虛銜,既沒有提拔下屬的權力,又很難左右地方官的命運,湘軍因此在江西處境仍然十分艱難,此時已經快沒糧餉了。曾國藩道:“只有等大勢之變。爲父這就給皇上上書,要求授予我巡撫實職,細察今日局勢,非位任巡撫有察吏之權者,決不能以治軍;縱能治軍,決不能兼濟籌餉。”

曾國荃問曾國藩:“軍中糧餉還可支持幾日?”

曾國藩回答說:“若加上你帶來的一萬餘人,恐怕只能支持十天左右了。”

曾國荃問:“那該如何是好?”

曾國藩沒有說話,給咸豐皇帝上奏摺,從江西南昌到北京,相隔千餘里,快則一個月,慢則三四個月纔會收到回覆。這段時間,還得自己爲湘軍籌餉銀,他一時也沒好辦法。

這時,曾國藩的幕僚彭壽頤,也是曾國藩的學生,插話說:“陳啓邁不給軍餉,朝廷一時也無餉銀可發,湘勇們眼看要喝西北風了。我看,可以權變一下,我們自己在贛北設釐卡抽稅。另外,刑部侍郎黃贊湯是恩師故友,因母親過世在饒州老家受制守孝,我們可請他出面,勸說鄉紳捐助,朝廷只要給他們一些八品九品的虛職,應該能捐助幾萬兩銀子。”

曾國藩聽了彭壽頤的話,點點頭,道:“事已至此,也只好如此,我明日就去饒州拜訪黃大人。另外,儘快找個值得信任的人去贛北設釐卡抽稅。”

曾紀澤知道曾國藩此時不願自己再上戰場,便主動請纓說:“在贛北設釐卡抽稅的事,就交給孩兒吧。反正現在江西,石逆不除,我也沒心思讀書,剛好可以幫家父做點事。”

曾國藩一向善於識人,見曾紀澤比以前成熟了許多,這時也有心培養曾紀澤,希望他多一些歷練,便點點頭道:“這樣也好。”

之後,曾國藩又問起曾紀澤在家裡的讀書情況,說:“爾生今日,吾家之書,業已百倍於道光中年矣。買書不可不多,而看書不可不知所擇。四書五經之外,你最近讀了哪些書?”

曾紀澤回答說:“孩兒最近在讀《國語》和《史記》。還有《漢書》和《戰國策》。”

曾國藩說:“讀書不在多,在於篤志爲學,有恆心。關鍵在於擇好書而讀之。熟讀而深思之,略作札記,以志所得,以著所疑。”

“孩兒謹遵父親教誨。”曾紀澤點點頭道,心想曾國藩不愧爲一代大儒,家教不可謂不嚴,在軍營裡還關心兒子讀書的事。

第78章 少年袁世凱(2)第180章 中國坦克第199章 德海軍戰敗第146章 聯軍干涉第76章 洋槍洋炮隊第195章 奇怪的暗殺第96章 要東亞海權第21章 小將陳玉成第112章 俄日開戰第110章 滿清亡國第89章 艱難的決定第32章 石達開的憤怒第58章 率軍北上第115章 聯軍司令第197章 列寧上臺第188章 血色土耳其第13章 世道人心172章 法軍大反攻第49章 荷蘭人求和第86章 慈禧的秘密(1)第15章 亂世之梟雄第12章 曾國荃的野心第124章 收回海參崴第166章 導火索第70章 石達開受挫(3)第126章 沙俄內亂第197章 列寧上臺第51章 反清準備(2)第78章 湖南告急第143章 愛情與革命第18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77章 李鴻章捱打第161章 佔領南亞腹地第196章 中國參戰第191章 毒氣戰第190章 丘吉爾下臺第77章 少年袁世凱(1)第60章 曾國藩復出第157章 吞併不丹第202章 中國的野望第18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8章 雙胞胎姐妹第9章 程學啓投降第64章 曾國藩的遺囑第41章 阿思本艦隊第178章 佛蘭德斯戰場第149章 中俄大海戰第63章 齊人之福第61章 容宏歸來第11章 安慶城破第177章 凡爾登絞肉機第11章 初見曾國藩第176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41章 阿思本艦隊第154章 世界經濟危機第33章 被低估的天王第30章 截殺李秀成第25章 韋昌輝的殺心第13章 色膽包天第81章 放走石達開第29章 拿下蘇州第50章 反清準備(1)第28章 敲打洋人(2)第22章 陳玉成之死(2)第31章 強攻九洑洲第91章 紅頂商人破產第64章 曾國藩的遺囑第191章 毒氣戰第57章 工業建設第3章 李鴻章出走第30章 截殺李秀成第6章 大決戰(2)第22章 陳玉成之死(2)第20章 朝廷的心思159章 殺到尼泊爾第71章 慈安干預第55章 開疆拓土(3)第19章 論持久戰第12章 勾心鬥角第191章 毒氣戰第15章 要變天了第21章 小將陳玉成第59章 僧王被幹掉第81章 虛僞的愛迪生第25章 天京會戰(1)第145章 二號人物第200章 中國出兵第66章 新三河大戰(1)第136章 帝國海權第5章 西洋軍事考第137章 侵略日本第32章 石達開的憤怒第157章 吞併不丹第33章 被低估的天王第30章 血洗東王府第76章 洋槍洋炮隊第131章 收回法租界第32章 石達開的憤怒第40章 下南洋
第78章 少年袁世凱(2)第180章 中國坦克第199章 德海軍戰敗第146章 聯軍干涉第76章 洋槍洋炮隊第195章 奇怪的暗殺第96章 要東亞海權第21章 小將陳玉成第112章 俄日開戰第110章 滿清亡國第89章 艱難的決定第32章 石達開的憤怒第58章 率軍北上第115章 聯軍司令第197章 列寧上臺第188章 血色土耳其第13章 世道人心172章 法軍大反攻第49章 荷蘭人求和第86章 慈禧的秘密(1)第15章 亂世之梟雄第12章 曾國荃的野心第124章 收回海參崴第166章 導火索第70章 石達開受挫(3)第126章 沙俄內亂第197章 列寧上臺第51章 反清準備(2)第78章 湖南告急第143章 愛情與革命第18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77章 李鴻章捱打第161章 佔領南亞腹地第196章 中國參戰第191章 毒氣戰第190章 丘吉爾下臺第77章 少年袁世凱(1)第60章 曾國藩復出第157章 吞併不丹第202章 中國的野望第18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8章 雙胞胎姐妹第9章 程學啓投降第64章 曾國藩的遺囑第41章 阿思本艦隊第178章 佛蘭德斯戰場第149章 中俄大海戰第63章 齊人之福第61章 容宏歸來第11章 安慶城破第177章 凡爾登絞肉機第11章 初見曾國藩第176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41章 阿思本艦隊第154章 世界經濟危機第33章 被低估的天王第30章 截殺李秀成第25章 韋昌輝的殺心第13章 色膽包天第81章 放走石達開第29章 拿下蘇州第50章 反清準備(1)第28章 敲打洋人(2)第22章 陳玉成之死(2)第31章 強攻九洑洲第91章 紅頂商人破產第64章 曾國藩的遺囑第191章 毒氣戰第57章 工業建設第3章 李鴻章出走第30章 截殺李秀成第6章 大決戰(2)第22章 陳玉成之死(2)第20章 朝廷的心思159章 殺到尼泊爾第71章 慈安干預第55章 開疆拓土(3)第19章 論持久戰第12章 勾心鬥角第191章 毒氣戰第15章 要變天了第21章 小將陳玉成第59章 僧王被幹掉第81章 虛僞的愛迪生第25章 天京會戰(1)第145章 二號人物第200章 中國出兵第66章 新三河大戰(1)第136章 帝國海權第5章 西洋軍事考第137章 侵略日本第32章 石達開的憤怒第157章 吞併不丹第33章 被低估的天王第30章 血洗東王府第76章 洋槍洋炮隊第131章 收回法租界第32章 石達開的憤怒第40章 下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