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安慶城破

那天,安慶城破,楊載福率領所部內湖水師由南門碼頭上岸,彭玉麟率領水師數百條戰船奔向菱湖,收拾戰場,菱湖上漂浮的太平軍、湘勇的屍體,幾乎佔了半個湖面。

吉字營儘管攻克了安慶,曾國荃內心深處沒有原先想的那麼高興,他沒有多想,照例給湘軍放了三天假:這三天裡吉字營可以隨意搶錢搶糧搶女人,這是他的規矩,城中的殺戮也一概不過問,他對安慶老百姓的死活,沒有興趣,率部進駐了原來的英王府。

到了安慶城破的第五天早上,長江上風平浪靜,曾國藩才帶着一班文武幕僚乘船東下。下水船行得快,從東流不到兩個時辰便到了安慶南門碼頭。

曾國荃、曾國葆、楊載福、鮑超、多隆阿,還有韋俊、程學啓等將領,早已在碼頭上等候了。

“大哥,你終於來了,兄弟們都盼着呢。”曾國荃迎上去說。

大捷之後重逢,曾國藩滿面紅光,微笑着看着衆人,突然他發現歡迎的人羣中缺了一個人,那就是彭玉麟。

“他帶人到池州府去了,聽說四眼狗跑到那邊去了,估計過幾天就回安慶。”曾國荃答。

寒暄之後,曾國藩準備從南門進城。安慶城的九門,數南門最爲高大、寬闊、這一年多來南門一帶仗打得少,破壞不大。曾國藩選定從南門進城。曾國荃早命人在南門外紮起了一座高大的牌坊,牌坊上裝飾着松枝、綢花,並懸掛着四個大長串的紅燈籠。

勝利之師入城,必要的儀式是必要的。擔任南門外指揮的是吉字前營分統李臣典,從小在湘鄉荷葉塘外婆家長大。人生得孔武有力,打起仗來,衝鋒陷陣,很是勇敢,從曾國藩的身邊來到吉字營後,極受曾國荃的器重。爲把這次入城儀式辦好,李臣典早早地便作了安排。他站在城樓上,遠遠地看見前面一列約有三四十頂轎組成的隊伍,逶迤向南門這邊走來,立即下令作好準備。曾國藩的綠呢大轎離城門還有百把丈遠的時候,南門外排列的十座火炮,相繼對天發射。一聲聲悶雷般巨炮,驚得鳥飛獸走,附近的人紛紛躲進屋裡。入城的氣氛,一下子變得威嚴肅殺。火炮聲停下來的時候,轎隊已來到城門口。李臣典率領百餘名吉字前營的營官哨官,穿着整齊的武官服,筆挺肅立在城門的兩邊。

曾國藩忙吩咐停,他從轎中走出,雙手撫摸着李臣典的肩膀說:“李分統,你們爲朝廷收復名城,厥功甚偉。諸位大功,我已向皇上申報了,想不久御賞即可到來。本督先恭喜諸位。”

“多謝總督大人,我等誓死追隨大人。”李臣典向曾國藩下跪行禮道。

曾國荃將兩江總督衙門安排在榮升街的英王府。自咸豐三年安慶被太平軍佔領後,八年

來,歷任安徽巡撫都無力將安慶收回。咸豐六年,檢點陳玉成奉命爲安慶主將,將原巡撫衙門改建爲檢點衙門。以後,陳玉成的官位不斷升遷,檢點衙門也就跟着改爲成天豫衙門、英王府。太平天國講究修繕官衙,英王府於是成了安慶城內第一富麗堂皇的建築。安慶將破時,曾國荃忖度英王府裡一定藏有不少奇珍異寶,遂下了一道命令,任何官衙都可打劫,唯獨不準進英王府。城破的當天下午,曾國荃便帶着人匆匆來到英王府,因爲太平軍實行的是聖庫制度,英王府裡面有不少珍寶。他指揮勇丁把這些東西全部裝進一間屋子,然後貼上封條,派幾個勇丁日夜把守。從南門到英王府沿途大街小巷都已清掃乾淨,每隔十步八步便站着一個執刀持槍的湘勇,氣氛森嚴而威風。但是,街上卻看不到一個普通的老百姓。

曾國藩的轎隊在英王府前停下。“英王府”三字橫匾早已砸爛,換了兩江總督衙門黑底金字豎牌。長毛擅長宣傳,原來英王府裡到處塗畫着有關天父天兄的宗教畫和讚美天王、英王及歌頌太平軍軍事勝利的各種壁畫。曾國荃命人將它們全部用白石灰粉刷一白,上面寫了一些字,比如“清正廉明”,都是曾國荃親自寫的。

曾國藩看了,誇曾國荃說:“老九,你的書法不錯,不比我的字差,看來你帶兵打仗也沒生疏。”

“大哥,過獎了。”曾國荃笑着說。

曾國荃帶着曾國藩進了臥室,指着屋裡擺的東西說:“這是過去四眼狗住的地方,大哥看哪

些要得的就留下,哪些不行的,我叫人搬走。”

曾國藩環視臥室內四周,見臥房佈置得頗爲豪華奢侈,皺緊眉頭說:“屋子裡的東西一件不留,統統搬走。把我的那幾口竹箱擡過來,再尋一張舊牀,幾條舊桌椅板凳就行了。”

曾國荃哈哈大笑,說:“大哥既不要,就擡到我的房子裡去吧,讓我樂得享受幾天。”

曾國荃笑着一揮手,立時過來十幾個親兵,一窩蜂似地把屋子裡的用具擡了個精光。

曾國荃在英王府裡擺下豐盛的酒席,酒桌上,曾國荃對曾國藩說:“大哥,有件要緊事跟你商量。”

“什麼要緊事?”曾國藩問。

“大哥,過幾天,待城內略微安定後,吉字營讓六哥代管一下,我回荷葉塘休息一段時間。”曾國荃笑着說。

“論你前段的勞累,是應當回去休息。”曾國藩望着九弟黑瘦的臉,說:“不過,四眼狗未滅,你要乘攻克安慶的軍威,將四眼狗的人頭拿下。”

“大哥,仗是打不完的。大哥的教導,我都記在心底,惟在軍辦事,若不趨功利一路,有時多窒礙難行。”曾國荃壓低聲音說:“實不相瞞,我此番回荷葉塘,名爲休養,其實是要把從安慶搶來的財物運回去。”

“你這次聚斂了多少財寶?”曾國藩知道曾國荃每次打完勝仗都要運財寶回家。

“全部封存在後院一間屋子,少說也值二十萬兩銀子。”曾國荃給曾國藩夾了一塊鮑魚,面露喜色,說,“我已想好了。用舊木板釘五十口大箱子,外面再放些舊書,用船運回鄉,別人問起,就說運書回家。”

“啊?爲何這麼多?”曾國藩面有慍色。

“四眼狗的府上錢多。另外,你來之前,我讓弟兄們搶掠了三天。”曾國荃並沒覺得自己做了什麼見不得人的事,便將實情告知了曾國藩。

“沅甫,你不能這樣做。”曾國藩滿臉正色地說,“你如何能將這筆鉅款私自運回家去?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你就不怕別人指責你私吞賊贓?別的將領對你早就有點不滿了。說我任人唯親,大功勞都讓給你。”

曾國藩說的是實話,曾國荃半路出家,以一個鄉間秀才之身投筆從戎,卻建功極速,很快取得了與鮑超、彭玉麟等湘軍名將平起平坐的地位。這離不開曾國藩在擴軍和供餉方面的“破格關照”,在戰略戰術的具體安排上,曾國藩也往往偏向自己的兄弟,將拿下安慶任務交給曾國荃,多隆阿等人也有意見。

“哈哈,大哥,你不說話,誰敢亂咬舌頭?”曾國荃沒把別人的看法當一回事,說:“軍興以來,不論是八旗兵,還是綠營,哪個帶兵的將帥不私吞賊贓?哪個將領幾乎個個肥得流油?就拿我們湘勇內部來說,又有幾個將領不將金銀運回湖南老家的?我們老家的黃金堂太小了,比好多人的府邸都寒磣,是該修一修了。”

曾國荃是身經百戰的湘軍虎將,與太平軍打過不少硬仗和惡仗,刀口舔血可不止一回兩回,拎着腦袋出生入死也不止一天兩天,所以他的性格一直不遮掩,也不忸,爽爽快快。曾國荃貪財也不像其兄曾國藩那樣謹小慎微,生怕非分橫財會燙手,他只信得過“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這十二字箴言。而且,原則上能撈多少就撈多少,決不手軟,甚至撈過了界,仗着他是曾國藩的弟弟,也無所顧忌。曾國藩聽曾國荃說了實話,也沒有特別生氣,他知道吉字營就是靠破城之後搶金如土來打仗的,但就這麼運財物回老家,他仍然覺得不妥當,便勸曾國荃說:“老九,你這次立了這樣大的功勞,我想皇上必定會有厚賞,估計會封臬司,也可能是藩司,何必要授人以口實呢?”

“大哥,說實話,我不需要你那樣的虛名。”當過幾年統帥的老九,已不像過去那樣唯大哥之命是從了,他有自己的想法,不過他跟曾國藩說話,口氣和神態還是十分恭敬,“當官不當官我也無所謂,只要吉字營能打仗,朝廷就不能不升我的官!我們曾家兄弟要是名聲都像你那麼好,不貪財不好色,朝廷一定會覺得我們另有所圖。”

曾國荃的話雖欠含蓄,但說的是實情,曾國藩一想也是,半天沒有說話。

“大哥,我知道你是要做一個無半點瑕疵給人指責的聖賢,但家產不能不置,你又不想子侄們做官,他們的飯碗不能不考慮,至少要買一些糧田。這種事大哥你就莫插手,讓我來做。我來承擔別人的罵名。再說,安慶城裡的東西都讓吉字營弟兄們搶了,僞英王府的東西歸我們也不過分。”

曾國藩聽曾國荃這麼一說,倒是心寬了,如釋重負,臉色緩和。於是曾國荃拿出一疊宣紙,說:“大哥,這是吉字營的保舉名單,各營將士都在催發,你趕快過過目吧,這次立功的人不少!”

曾國藩接過來,一張張地翻看,保舉單上的名字,曾國藩大部分不認識,也弄不清各人

的功勞如何,曾國荃保舉人也比較隨便,每次都是長長的一串。

曾國藩也明知其中必有許多不實之處,也無可奈何,他沒法一一覈實。曾國藩沉吟片刻,提起筆來,寫了兩個字:“照繕。”

當天晚上,曾國藩便上書朝廷,爲安慶大戰的有功人員請賞,他上奏說胡林翼的功勞最大,然後爲楊載福、彭玉麟、曾國荃等人請功,一直忙到深夜纔回牀上休息。第二天他破天荒睡着了沒有早起,一直到下午才起牀吃飯,沒想到彭玉麟這時就來到了安慶。

曾國藩換了一身總督官服,彭玉麟見到曾國藩,臉色很不好看。

“怎麼啦?雪琴,你臉色怎麼那麼不好?”曾國藩關切地問。

彭玉麟正色道:“我來請滌帥誅殺一個人!”

“殺誰?”曾國藩問道。

“你的九弟,吉字營統帥。大帥這兩天沒看到安慶街道上一個百姓都沒有嗎?”

“啊?是這樣。怎麼回事?”曾國藩大吃一驚,彭玉麟、曾國荃,一個是湘軍水師最重要的將領,一個是湘軍陸師最重要的將領,在攻下安慶過程中,兩人都扮演了重要角色,相互配合默契。以剛直著稱的彭玉麟爲什麼要誅殺老九呢。

原來,彭玉麟與曾國荃交惡的開始,就是在曾國荃攻陷安慶以後。曾國荃率領湘軍攻克安慶後,即展開大規模的屠殺,不僅是太平軍,而且遇到的男女老幼百姓,也一律殺死,屍體全部丟棄到長江中。彭玉麟收拾戰場,見到很多百姓的屍體,得知是曾國荃下令屠城三天,非常憤慨,便請求曾國藩大義滅親,誅殺曾國荃。

曾國藩瞭解到事情原委後,嘆了一口氣,對彭玉麟說:“我也帶了十幾年的兵,吉字營有哪些弊端,還不知道嗎?這次安慶大戰曠日持久,前後兩年時間,他們也是痛恨安慶百姓支持長毛罷了。吉字營很多兄弟的家人和朋友都戰死。我剛向朝廷爲他們請功,這次就算了,不追究了。”

彭玉麟一看曾國藩就明顯偏袒吉字營,知道事情如果再擴大的話,可能導致他與曾國藩決裂,於是他不再對此事發表意見。

就在這時,外面驟然響起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曾國藩深感突兀,讓彭玉麟陪他出去看看,剛出房門,康福捧着一個木匣正從大門口走來:“大人,朝廷來了緊急公文。”

曾國藩接過木匣進了屋,打開木匣,是一份兵部加密公文:“咸豐皇帝已於七月十六日駕晏熱河行宮,皇長子載淳即位爲新主。大行皇帝臨終前託孤於八位顧命大臣,他們是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六額駙景壽、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肅順、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奉上諭,各省將軍、督、撫、都統概遵成例,不要來熱河叩謁梓宮。”

這突發的大事,讓曾國藩一下子不知所措,他想起曾紀澤還帶着湘軍洋槍隊在北京勤王,發生這麼大的事,曾紀澤沒事吧?。

第194章 沙俄內亂第27章 敲打洋人(1)第131章 收回法租界第9章 程學啓投降第94章 驅逐日本人第149章 中俄大海戰第24章 曾國藩的難題第18章 劉永福立功第86章 搞定朝鮮第112章 俄日開戰第177章 凡爾登絞肉機第26章 江南大營崩潰第11章 安慶城破第67章 政變第一步第91章 分裂的天國第2章 頓生殺機第55章 裂土封王(2)第48章 洪秀全該死(2)第36章 石達開之死(4)第79章 胡林翼復出第72章 改朝換代第203章 攻佔中亞第200章 中國出兵第199章 德海軍戰敗第79章 少年袁世凱(3)第37章 誅殺勝保上架感言第93章 禍起蕭牆第30章 血洗東王府第29章 拿下蘇州第171章 德軍犯大錯第46章 與蘭芳結盟第174章 發戰爭財第23章 李秀成的野心第7章 美少女土匪第17章 天大的秘密第27章 天京大殺戮(1)第157章 吞併不丹第22章 澤字營開戰第25章 韋昌輝的殺心第41章 阿思本艦隊第15章 要變天了第55章 開疆拓土(3)第169章 大貝爾塔炮第48章 洪秀全該死(2)第78章 湖南告急第12章 曾國荃的野心第20章 招兵買馬第18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41章 挺進蘭芳國第179章 中國無戰事第35章 曾國藩回家第197章 列寧上臺第20章 招兵買馬第28章 天京大殺戮(2)第99章 裝甲巡洋艦第18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55章 裂土封王(2)第58章 蕩平海盜第60章 救了林肯第10章 天國的黃昏第110章 滿清亡國第84章 密謀反清第30章 截殺李秀成第4章 討粵匪檄第59章 僧王被幹掉第133章 聯英打德國第106章 反清時機成熟第24章 曾國藩的難題第42章 華人優先第107章 控制京城第180章 中國坦克第1章 慈禧的美人計第100章 美女秘書第76章 洋槍洋炮隊第195章 奇怪的暗殺第90章 胡雪巖的秘密第71章 李鴻章來了第5章 大決戰(1)第71章 李鴻章來了第106章 反清時機成熟第121章 準備大戰第43章 重用容閎第146章 聯軍干涉第25章 韋昌輝的殺心第158章 追擊英軍第171章 德軍犯大錯第174章 發戰爭財第41章 阿思本艦隊第79章 胡林翼復出第43章 火燒荷蘭公館第145章 二號人物第92章 韋俊的戰鬥第155章 中英翻臉第4章 李秀成擴軍第21章 小將陳玉成第87章 設行省計劃第114章 四國聯軍第42章 擁兵自重第62章 三位夫人
第194章 沙俄內亂第27章 敲打洋人(1)第131章 收回法租界第9章 程學啓投降第94章 驅逐日本人第149章 中俄大海戰第24章 曾國藩的難題第18章 劉永福立功第86章 搞定朝鮮第112章 俄日開戰第177章 凡爾登絞肉機第26章 江南大營崩潰第11章 安慶城破第67章 政變第一步第91章 分裂的天國第2章 頓生殺機第55章 裂土封王(2)第48章 洪秀全該死(2)第36章 石達開之死(4)第79章 胡林翼復出第72章 改朝換代第203章 攻佔中亞第200章 中國出兵第199章 德海軍戰敗第79章 少年袁世凱(3)第37章 誅殺勝保上架感言第93章 禍起蕭牆第30章 血洗東王府第29章 拿下蘇州第171章 德軍犯大錯第46章 與蘭芳結盟第174章 發戰爭財第23章 李秀成的野心第7章 美少女土匪第17章 天大的秘密第27章 天京大殺戮(1)第157章 吞併不丹第22章 澤字營開戰第25章 韋昌輝的殺心第41章 阿思本艦隊第15章 要變天了第55章 開疆拓土(3)第169章 大貝爾塔炮第48章 洪秀全該死(2)第78章 湖南告急第12章 曾國荃的野心第20章 招兵買馬第18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41章 挺進蘭芳國第179章 中國無戰事第35章 曾國藩回家第197章 列寧上臺第20章 招兵買馬第28章 天京大殺戮(2)第99章 裝甲巡洋艦第18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55章 裂土封王(2)第58章 蕩平海盜第60章 救了林肯第10章 天國的黃昏第110章 滿清亡國第84章 密謀反清第30章 截殺李秀成第4章 討粵匪檄第59章 僧王被幹掉第133章 聯英打德國第106章 反清時機成熟第24章 曾國藩的難題第42章 華人優先第107章 控制京城第180章 中國坦克第1章 慈禧的美人計第100章 美女秘書第76章 洋槍洋炮隊第195章 奇怪的暗殺第90章 胡雪巖的秘密第71章 李鴻章來了第5章 大決戰(1)第71章 李鴻章來了第106章 反清時機成熟第121章 準備大戰第43章 重用容閎第146章 聯軍干涉第25章 韋昌輝的殺心第158章 追擊英軍第171章 德軍犯大錯第174章 發戰爭財第41章 阿思本艦隊第79章 胡林翼復出第43章 火燒荷蘭公館第145章 二號人物第92章 韋俊的戰鬥第155章 中英翻臉第4章 李秀成擴軍第21章 小將陳玉成第87章 設行省計劃第114章 四國聯軍第42章 擁兵自重第62章 三位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