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密謀敗露

當天半夜,八大胡同的慶元春就着火了。秋幹物燥,老房子又都是木質結構,跟澆了松油似的,沾火星就着。這場大火從慶元春的一樓開始,火苗噼裡啪啦,竄起幾丈高,點着了二樓的油紙燈籠。接着,屏風、門窗、樓梯都被熊熊的火焰包圍。一些姑娘和喝花酒的男人,來不及穿衣服,光着身子就跑到大街上。有人跑到樓外,身上的衣物帶着火苗,情急之下撲通一聲就跳進永定河裡。慶元春裡見過同治皇帝的人,無一倖免。大火甚至綿延到城闕,三日不滅,小半個西城化爲焦土,死傷五百餘民衆,這便是京城繼圓明園之後的又一場震驚中外的大火。

桂寶聽說這件事後,知道是同治皇帝派人乾的,他心情頗爲沮喪,對同治皇帝有些失望。他對同治皇帝說:“皇上有沒有想過,這場大火,會有多少無辜的老百姓被燒成焦炭,家破人亡!皇上,你不能爲了權力,也變成太后那樣的怪物啊!”

同治皇帝呵斥桂寶:“你太婦人之仁。一旦我們的計劃走漏風聲,死的人又何止這些?這紫禁城的城牆,從來就是鮮血染紅的。”

那一晚,離自己的目標越來越近,同治皇帝興奮得睡不着覺,迫不及待進行了政變的第三步,連夜在乾清宮內召見了內務府大臣、九門提督瑞麟。這些天來,滿朝大臣中,只有他一直堅定地支持同治皇帝修圓明園。

同治皇帝像遇到了知音一樣,拉着瑞麟長滿皺紋的手哭訴,他表達了自己夾在慈禧太后和恭親王之間的無奈,表明自己要當實君的決心,對頭髮全白的瑞麟說:“如果你忠於國家,就跟着朕幹吧,朕要學聖祖。”

瑞麟忠君的熱忱,也被同治皇帝的眼淚所激發,他跪在地上,高聲疾呼:“女人干政,自古都是社稷之禍!承蒙先帝天恩,瑞麟才得以七尺之軀上陣殺敵,報效國家。先帝逝去,我只知天下有皇上!皇上的話,就是聖旨!只要能效忠皇上,我瑞麟垂暮之人,年過花甲,死何懼哉?”

“瑞麟不愧爲先帝老臣,世代忠良。”同治皇帝趕忙上前扶起他,說:“這件事有老將軍相助,朕便可放心了。”

此後的一個多月,在紫禁城四十多裡地外的圓明園廢墟上,瑞麟指揮着兩千神機營精兵,每天都在操練,吶喊聲震天。

圓明園原來由圓明園、萬春園、長春園三個大園組成,周圍約二十華里,山水名勝、閻榭亭臺不計其數,1860年被英法聯軍的強盜燒燬後,只剩幾截斷瓦殘垣,蕪草悽悽,很是淒涼。重修圓明園的工程暫停後,同治皇帝便讓瑞麟帶人到這裡來訓練。

後來,東宮慈安太后、恭親王奕訢、醇親王奕譞等人都支持同治皇帝在木蘭秋獮時會操表演,給洋人展示一下大清國威。隨着木蘭秋獮日子的臨近,年輕的同治皇帝有點按耐不住內心的喜悅,一有空他就往圓明園裡跑,親自檢閱瑞麟訓練的隊伍。

隨着木蘭秋獮日子的臨近,萬事俱備,桂寶反而有些失眠了。那晚,窗外一彎鉤月東沉,清輝灑在了地上,他一宿沒睡,打了好幾個哈欠,想了很多事,他也期待着木蘭秋獮後,同治皇帝能開創一段嶄新的歷史。但桂寶隱約感覺到,事情不會這麼簡單。慈禧和恭親王也是老謀深算,會束手待斃?景壽和瑞麟會不會背叛同治皇帝,也不好說。

1874年農曆十月十五日,木蘭秋獮的第一日。清晨,圍場四周萬頃林海雲霧鐐繞,一輪紅日自茫茫林海的東邊浮現,山巒樹木若隱若現,林海中的溫泉冒着熱氣,遇到冷空氣很快凝結成水珠。過了半個時辰,紅日噴薄四射,霞光萬丈,林中百鳥鳴唱,三五成羣的狍、鹿、黃羊不時在草原中奔突掠過。

在御帳中,十八歲的同治皇帝滿面紅光,意氣風發,他那天特意穿了一件明黃色的圓領緞繡雲龍貂皮長袍,掛了紫貂皮裡,領和袖邊還鑲了海龍緣,飾三色平金及石青祥雲花卉片金邊,腳下一雙藍色漳絨串珠雲頭靴,厚底高靿尖頭,以紅珊瑚釘綴裝飾,靴頭處呈祥雲紋,這身行頭大有來歷,是康熙皇帝當年冬狩時的穿着,同治皇帝想借此來表明他也有康熙皇帝那樣的親政能力。

旌旗在草原的寒風中咧咧直響,參加圍獵的八旗兵早就陸續走出了營帳,列隊集結在看城附近,開始布圍,也就是把野獸圍在中間。只見五百多名紅旗和白旗的軍士騎着高頭大馬,向兩翼跑去,撒開的範圍,有三四十里長,然後延伸圍攏,縮小包圍圈,最後,達到人並肩,馬並耳的程度,第一道包圍圈設好後。然後再設第二道重圍,以防野獸逃脫。布圍就緒,幾萬名八旗將士摘下帽子,高高舉起馬鞭,高呼“瑪爾格”,這是發出待圍獵的信號。

木蘭圍場的中央,建了一座三四丈高、二十幾米長寬的方形看城,專供同治皇帝、兩宮太后、各國公使和滿族王宮大臣們觀看狩獵。榮祿打馬直奔御營,請同治皇帝和兩宮太后駕臨看城,同治皇帝和慈禧、慈安太后坐十六個太監擡的步輿來到圍場,檢閱完整齊的隊伍,回座看城。

坐在鎏金龍椅的同治皇帝早就按耐不住,想在各邊疆王公和各國大使面前秀一把。他讓桂寶取來御弓和金羽箭,跨馬上陣追逐野獸,恭親王奕訢腰跨白虹刀,騎着高頭大馬,和扈從的親軍營將士緊緊尾隨。

重圍之中,同治皇帝對恭親王奕訢說:“皇叔,早聞你勇冠三軍,當年和皇阿瑪創的‘棣泰協力’槍法和‘寶鍔宣威’刀法舉世無雙,今日我們來比試一下箭法如何?”

這話說得讓旁人摸不着頭腦,換成大白話意思就是:你刀槍不錯,我們來比箭吧,這明顯是在挑釁。恭親王說:“不敢,請皇上一人先射獵,以示天子獨尊。”

同治皇帝就是想在衆目睽睽之下,滅一下恭親王的威風,他一箭射中百米外的一隻梅花鹿,箭頭穿透了鹿的脖子,鮮血直流。

滿清將士們大呼:“皇上射中了!”

同治皇帝十分得意,請恭親王也狩獵,奕訢再次推辭,同治皇帝帶着輕蔑的語氣對恭親王說:“皇叔不會老得連弓也拉不動了吧?”

奕訢看了同治皇帝一眼,沒有說話,皇帝已先行放箭,他現在狩獵不算無禮,便騎馬上前,拉弓搭箭,朝雪地裡一對野雞射去,這一箭,竟然穿透了百米外的兩隻野雞頭。

看城上的慈禧看一身金黃戎裝的恭親王,威風不減當年,不禁想起第一次見恭親王的樣子,他中等身材,體型消瘦,年輕的臉上表情很和善,右頰上長了兩個傷疤,臉和手很小,手指細小,戴着一個白底紅面的玉石戒指,脖子上還掛了一串琥珀色珍珠和一串紅珊瑚色的大珍珠,隨着辮子垂向身後。

當時,恭王府後花園的十幾樹梅花都開了,一支支紅梅迎雪綻放,暗香浮動。恭親王的嫡福晉瓜爾佳氏正懷有身孕,二十歲的恭親王邀請七弟醇郡王奕譞來喝酒,兩人正在花園的亭榭裡煮酒賞梅。

一時興起,恭親王來到亭外的空地,抓過一杆銀槍,舞上一段“棣泰協力槍”助興。

只見紅梅落雪,奕訢一身白袍,手握一杆銀槍,把二十八式棣泰協力槍法舞得出神入化,密不透風,時而如如銀蛇飛舞,時而如流星趕月,恭親王的腳下落雪無痕。

慈禧看到舞槍的奕訢,砰然心動,這纔是她喜歡的男人,身份高貴,又文武雙全。可惜造化弄人!慈禧說皇上要傳密旨。於是,奕訢讓下人和醇郡王迴避。當亭榭裡只剩下18歲的慈禧和20歲的奕訢時,慈禧摘下頭上的太監帽,脫掉長袍,抖落身上的積雪,露出一頭烏黑秀髮和一身粉荷衣衫,不卑不亢地說明了來意,還拿出一把匕首,對準自己的胸口:“你若不救我的家人,我今日便死在這恭王府裡,你便渾身是嘴也說不清。”

醉眼朦朧的奕訢驚呆了,眼前的慈禧,雙眼發亮,臉蛋凍得通紅,身材豐滿修長,立於雪地,如畫中美人,爲了救父,慈禧竟敢私自出宮,還假傳聖旨,以死要挾自己,一位弱女子,有這種勇氣和大智慧,在這世上實屬罕見,但他沒有馬上答應。慈禧果斷地朝自己的胸口刺了一刀,頓時血染衣襟,慈禧用手捂着出血的胸口,眼中噙着淚水。

奕訢趕忙讓慈禧先把匕首收起來,見她凍得渾身發抖,還把自己的虎皮坎肩遞給她,慈禧砰砰亂跳的心這才平靜下來,她意識到,命運之神再一次青睞了她和她的家人。

想起這些陳年往事,慈禧心懷感激,忍不住爲恭親王大聲叫“好”!

滿朝的大臣們見慈禧叫好,也隨聲附和。各國公使和恭親王打交道多,自然也豎起大拇指,英國駐華公使威妥瑪朝恭親王喊:“good”。參加圍獵的人也被恭親王百步穿楊的箭法折服,爲他歡呼,聲音響徹草原遼闊的蒼穹,蓋過了同治皇帝,同治皇帝黑着臉回到看城的龍椅上。

開獵之後,狩獵的將士視獵場爲戰場,個個奮勇爭先,與猛獸搏鬥。旌旗獵獵,戰馬踏踏,聲震草原。到了傍晚,天快黑了,狩獵結束,車駕回營,草原上的夜晚特別陰冷,狩獵的軍士點起千百堆篝火,割生炙熟,舉行野餐,大碗喝酒,大片吃肉。

如此進行到第九日,也就是會操表演的前一晚上,桂寶睡不着覺。按同治皇帝的計劃,一旦瑞麟帶兩千神機營的軍士包圍看城後,他就帶庫布上臺捉拿恭親王和慈禧太后。

那晚同治皇帝也十分緊張,龍袍都沒脫,側身躺着,額頭直冒汗,忽然帳外響起“砰砰”的槍響。他意識到事情不妙,一骨碌爬了起來,看見外面的親兵舉着火把,大喊“護駕”,同治皇帝急忙問怎麼回事。

一個武官跪安後說:“槍聲是從外城傳出來的,估計有人擦槍走火,請皇上趕緊回到御帳裡。”

這槍聲是瑞麟營帳中傳出的,他正在跟布庫們做最後的動員講話,有一個年紀較小的庫布過於緊張,一不小心手抖,擦槍走火。在狩獵這樣特殊的時期,爲了避免兵變,按朝廷規定,彈藥必須入庫。出操或演習時,由內務府發放,私藏彈藥就是謀逆的死罪。

聽到槍聲,同治皇帝也猜到是布庫出事了,他渾身發抖,問怎麼辦?桂寶說:“我們已經沒有退路,前面就是刀山火海,也得去闖了。”

過了大約一柱香的時間,外城漸漸安靜下來,李蓮英來御帳傳慈禧太后懿旨,讓同治皇帝前往她的大帳。

同治皇帝問什麼事,李蓮英說:“奴才不知,皇上您去了就知道了。”

桂寶也不知道事情有沒有敗露,便跟着同治皇帝去了慈禧太后的營帳。在太后帳中,慈禧已經坐定,閉目養神。慈安太后這幾日受了風寒,不在帳中。同治皇帝見懷有身孕的阿魯特皇后也在,十分驚訝。

桂寶看見恭親王奕訢、醇親王奕譞、惇王奕誴、孚敬郡王奕譓等王公都在場,還有一名穿着白囚服的老者跪在地上,花白的頭髮顯得凌亂不堪,手腳都戴着重刑犯的枷鎖。

慈禧睜開眼睛,見到同治皇帝,面色平靜地問道:“皇上,帳下跪着的人,你可認識?”

那囚犯剛好擡起頭來,同治皇帝大驚失色,他正是兩廣總督瑞麟。同治皇帝額頭已經滲出細細的汗珠,惶恐問道:“母后,瑞麟所犯何事?”

“稟告皇上,瑞麟在營帳中私藏彈藥,剛纔的槍聲,就是在他管轄的營帳中傳來。我在他帳中,還搜出一批軍用鎧甲和西洋火器。”恭親王奕訢說。

“一共多少套?”慈禧面色冷峻地問。

“一百套。”恭親王奕訢一拍手,十來個禁軍進帳,把一套套嶄新的鎧甲和幾十把德國造的來複槍擺放在地上。

“現場的人何在?”

“他們試圖頑抗,當場全部伏法。”恭親王一揮手,後面的一隊清兵進帳,他們每人提着幾顆血淋淋的人頭,扔到地上。

同治皇帝看着這些人全死了,心內五味雜陳,他們死得壯烈,也算保全了自己,但他不知道瑞麟會不會出賣他們,他忐忑不安,發亮的額頭上揮汗如雨。(。)

第141章 革命風暴第86章 慈禧的秘密(1)第196章 中國參戰第197章 列寧上臺第85章 搶入漢城第155章 中英翻臉第70章 密謀敗露第91章 分裂的天國第155章 中英翻臉第85章 肅順攬權第13章 世道人心第134章 帝國崛起第51章 反清準備(2)第11章 安慶城破第199章 德海軍戰敗第167章 不一樣的大戰第149章 中俄大海戰第180章 中國坦克第77章 李鴻章捱打第72章 自將則敗第34章 石達開之死(2)第162章 中英大海戰第91章 分裂的天國第13章 色膽包天第37章 誅殺勝保第58章 蕩平海盜第86章 搞定朝鮮第3章 李鴻章出走第24章 當江蘇巡撫第49章 攻破天京城第40章 解決土地問題第81章 放走石達開第98章 魚雷和潛艇第23章 太平軍慘敗第203章 攻佔中亞第74章 大敗日本第25章 韋昌輝的殺心第38章 開始佈局第27章 天京大殺戮(1)第129章 中國大獲全勝第58章 蕩平海盜第79章 少年袁世凱(3)第158章 追擊英軍第99章 裝甲巡洋艦第32章 進攻天京第56章 裂土封王(3)第24章 曾國藩的難題第70章 密謀敗露第180章 中國坦克第82章 洪大炮來了第122章 攻打俄城第79章 少年袁世凱(3)第173章 德軍攻陷巴黎第94章 驅逐日本人第156章 轟炸英軍第36章 左宗棠的牢騷第179章 中國無戰事第136章 帝國海權第83章 招攬奇才第136章 帝國海權第66章 新三河大戰(1)第144章 列寧遇刺第35章 石達開之死(3)第19章 取代李鴻章第110章 滿清亡國第67章 政變第一步第7章 大決戰(3)第35章 石達開之死(3)第104章 變法維新第169章 大貝爾塔炮第42章 擁兵自重第124章 收回海參崴第72章 改朝換代第92章 韋俊的戰鬥第151章 國際分贓會第34章 石達開之死(2)第63章 草根李秀成第115章 聯軍司令第21章 小將陳玉成第72章 自將則敗第56章 農業建設第30章 截殺李秀成第5章 大決戰(1)第55章 裂土封王(2)第78章 湖南告急第143章 愛情與革命第64章 曾國藩的遺囑第124章 收回海參崴第7章 大決戰(3)第170章 進軍巴黎第13章 色膽包天第152章 專業重炮部隊第137章 侵略日本第74章 大敗日本第157章 吞併不丹第149章 中俄大海戰第1章 慈禧的美人計第108章 七國撤軍第99章 裝甲巡洋艦第65章 猛將李續賓
第141章 革命風暴第86章 慈禧的秘密(1)第196章 中國參戰第197章 列寧上臺第85章 搶入漢城第155章 中英翻臉第70章 密謀敗露第91章 分裂的天國第155章 中英翻臉第85章 肅順攬權第13章 世道人心第134章 帝國崛起第51章 反清準備(2)第11章 安慶城破第199章 德海軍戰敗第167章 不一樣的大戰第149章 中俄大海戰第180章 中國坦克第77章 李鴻章捱打第72章 自將則敗第34章 石達開之死(2)第162章 中英大海戰第91章 分裂的天國第13章 色膽包天第37章 誅殺勝保第58章 蕩平海盜第86章 搞定朝鮮第3章 李鴻章出走第24章 當江蘇巡撫第49章 攻破天京城第40章 解決土地問題第81章 放走石達開第98章 魚雷和潛艇第23章 太平軍慘敗第203章 攻佔中亞第74章 大敗日本第25章 韋昌輝的殺心第38章 開始佈局第27章 天京大殺戮(1)第129章 中國大獲全勝第58章 蕩平海盜第79章 少年袁世凱(3)第158章 追擊英軍第99章 裝甲巡洋艦第32章 進攻天京第56章 裂土封王(3)第24章 曾國藩的難題第70章 密謀敗露第180章 中國坦克第82章 洪大炮來了第122章 攻打俄城第79章 少年袁世凱(3)第173章 德軍攻陷巴黎第94章 驅逐日本人第156章 轟炸英軍第36章 左宗棠的牢騷第179章 中國無戰事第136章 帝國海權第83章 招攬奇才第136章 帝國海權第66章 新三河大戰(1)第144章 列寧遇刺第35章 石達開之死(3)第19章 取代李鴻章第110章 滿清亡國第67章 政變第一步第7章 大決戰(3)第35章 石達開之死(3)第104章 變法維新第169章 大貝爾塔炮第42章 擁兵自重第124章 收回海參崴第72章 改朝換代第92章 韋俊的戰鬥第151章 國際分贓會第34章 石達開之死(2)第63章 草根李秀成第115章 聯軍司令第21章 小將陳玉成第72章 自將則敗第56章 農業建設第30章 截殺李秀成第5章 大決戰(1)第55章 裂土封王(2)第78章 湖南告急第143章 愛情與革命第64章 曾國藩的遺囑第124章 收回海參崴第7章 大決戰(3)第170章 進軍巴黎第13章 色膽包天第152章 專業重炮部隊第137章 侵略日本第74章 大敗日本第157章 吞併不丹第149章 中俄大海戰第1章 慈禧的美人計第108章 七國撤軍第99章 裝甲巡洋艦第65章 猛將李續賓